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慧芳  巢云鹏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689-3690
目的:探讨胰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复习1例胰腺EAML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及相关文献的复习.结果:切片镜下,肿瘤细胞为上皮样或梭形,胞浆丰富,透明或颗粒状,嗜酸性,呈片状或巢状分布,围绕间质中丰富的薄壁窦性血管形成器官样结构,可见少量厚壁血管,部分区域脂肪组织散在分布,背景中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阳性、Vimentin阳性,SMA及CD68散在阳性,CD34血管阳性,CD117、Desmin、S-100、CgA及AE1/AE3均阴性.结论:胰腺EAML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容易误诊,需于胰腺内分泌肿瘤、副节瘤等肿瘤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子宫 PEComa 进行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的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子宫PEComa发病年龄从33至43岁,1例剖宫产偶然发现,2例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肿瘤大小从1.5cm ×1.2cm ×0.8cm至4cm ×3.5cm ×3cm。镜检:肿瘤内广泛分布分支状毛细血管网至透明变性的厚壁大血管,上皮样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灶,其中1例可见脉管浸润。免疫组化:HMB-45、Melan-A、SMA、Actin及 Desmin胞浆阳性。3例均手术切除,随访5~8年不等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子宫PEComa是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的罕见肿瘤,免疫组化黑色素和肌源性标记物双向表达阳性有助于诊断,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戴敏  刘利群  秦丽霞 《安徽医药》2006,10(10):765-76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组织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TM法对原发性G IST组织中的CD117、CD34、SMA、desm in、S-100蛋白进行研究。结果本组G IST发病年龄在42~77岁(平均56岁)。男性8例,女性11例。肿瘤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呈交叉束状、旋涡状、席纹状排列;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或巢状排列。可以伴有囊性变、粘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象大于或等于5/50HPF的3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5 cm。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73.68%。SMA不表达或者呈灶性阳性,S-100蛋白和desm in阴性。结论G IST好发生在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对诊断有确定作用,CD34表达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FT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胸腔及腹腔,大小为11.0cm×9.5cm×8.0cm~10.0cm×10.5cm×7.2cm。镜下肿瘤组织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构成,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局部有血管外皮瘤样形态,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免疫组化显示CD34、波形蛋白、bcl-2、CD99阳性,上皮和间皮等标记阴性。结论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组织形态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似,需结合免疫组化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CD34阳性具重要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既往多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目前认为GIST由KIT(CD117)表达阳性呈梭形上皮样或多形细胞组成[1]。现将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根治术继发淋巴水肿后的上臂皮肤血管肉瘤,即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STS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以充满红细胞的大小不等的囊腔,相互沟通的不规则的管腔,部分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的实性区域为特征。不规则的管腔内衬覆异型瘤细胞,可见单个或多个瘤细胞形成空腔内含红细胞。免疫组织染色肿瘤细胞CD34阳性、CD31阳性,Ki-67部分阳性,AE1/AE3为阴性表达。结论 STS是乳腺血管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鉴别诊断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2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进行常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和观察,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2例肿瘤均以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变性的上皮样细胞巢围绕薄壁小血管组成,小血管管壁有程度不等的玻璃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MB-45弥漫表达,SMA、desmin部分阳性CK阴性。结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种HMB-45阳性表达的罕见子宫间叶性肿瘤,属PEComa范畴,目前认为其属于恶性潜能未定的间叶肿瘤。  相似文献   

8.
王雪芬  芦小珊  王海琳 《安徽医药》2023,27(6):1204-1207
目的 总结1例无症状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相关诊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输卵管妊娠合并子宫PEComa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因异位妊娠入院,经彩超检查发现合并子宫前壁肿物,入院诊断:异位妊娠;子宫平滑肌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预后良好。结论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病例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严密随访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1例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诊断标准。方法通过HE染色、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细胞以梭形为主,其间可见大片透明细胞。细胞核短梭形或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少于2个/10HPF。肿瘤内血窦丰富,呈典型花边样(lace-like)结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透明细胞内富含糖原,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Melan-A及Melanoma(Pan)强阳性,HMB45灶性强阳性,Vimentin及Actin阳性,S-100、Syn阴性。结论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是肺内血管周细胞肿瘤家族中的一新成员,而非肺透明细胞“糖”瘤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10.
鲁常青  陈同钰  谈敏  李青  谈炎 《江苏医药》2003,29(11):803-805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GIST的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等6种抗体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54例GIST,年龄35~85岁(平均58岁),肿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混合存在,排列成交织束状、栅栏状、漩涡状、巢团状及弥漫片状;梭形细胞为主型38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5例,混合型11例;良性10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30例;免疫组化CD117和CD34在GIST中显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4.4%、77.8%,Vimentin100%。结论 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细胞形态、排列多样,HE镜下组织形态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难鉴别,CD117、CD34及Vimentin等一组抗体联合使用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tumors showing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differentiation,PEComa)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4例PEComa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14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9例,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肿瘤可发生在身体许多部位,以肝脏和肾脏多见,多为实性界限较清楚肿块。特征性组织学特征是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围绕血管生长,血管有厚壁和薄壁两种,伴有不等量的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所有病例均表达HMB45和Melan-A,Ki-67阳性率低。结论 PEComa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有其独特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有助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报道2例发生于肝脏的PEComa,对2例少见部位PEComa行HE、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例肝脏PEComa均发生于中年女性,45~53岁,临床均无特异性症状.CT分别显示肝右叶后下段和左顶叶部界限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初诊考虑肝恶性肿瘤.镜下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丰富血窦组成,1例无脂肪细胞成分,另1例伴多灶性脂肪细胞分化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均Melan-A、HMB45、SMA阳性.结论 发生于肝脏的PEComa临床较少见,组织起源仍然不清,临床需与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鉴别,大多生物学行为偏良性,诊断恶性需足够的证据支持和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中的一种,其特征是良性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呈不同比例存在,发病率较低,尚缺乏统一的指南或共识。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经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PEC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腹膜后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术中见腹膜后偏左相当于髂内外动脉分叉下方有一10×8×6cm^3大小不规则包块。镜下见上皮样肿瘤细胞环绕血管生长排列,大部分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也可见少数梭形细胞,胞浆呈透明至细颗粒状,核位于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正常,核仁小,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标记HMB45(+),SMA(+),CK(-),S-100(-)。结论腹膜后PEComas非常罕见,其有独特的细胞组织学特征和明确的免疫组化表型,但其良恶性标准及预后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21例SPNP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肿瘤由乳头区和囊实区混合组成,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抗胰糜蛋白酶(AACT)、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孕激素受体(PR)、共同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CD10)、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CD56)、周期素D1(CyclinD1)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上皮膜抗原(EMA)、嗜铬素A(CgA)阴性表达,Ki-67阳性指数极低。结论 SPNP是好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潜能的少见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SPNP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例患者的年龄分别为17岁和44岁,均经病理诊断确诊,Homer-Wright菊形团为其特异性病理形态学表现,CD99表达均呈阳性。1例患者为IV期,接受了肿瘤细胞减灭术,首次治疗结束后4个月复发,再次术后仍未获得满意生存,仅存活20个月;另1例仅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化疗4疗程,随访至今未提示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主要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明确诊断;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辅以放化疗,其预后与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及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PEComa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21年12月30日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例肾脏恶性PECom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搜索2000—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CD25+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名正常人和274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5+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水平比正常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8+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管癌、肝癌和肺癌的CD4+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胃癌和鼻咽癌的CD4+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水平的增高可作为恶性肿瘤免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