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择素在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皮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选择素P、选择素E在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表达,研究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皮肤和实验室培养的组织工程SD大鼠皮肤移植于成年Wistar大鼠,移植成功后取不同时间点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选择素P、选择素E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选择素P、选择素E有显著表达,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局部组织中水平显著低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结论选择素P、选择素E的改变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呈正相关,组织工程皮肤只具有很弱的免疫原性,不引起显著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关节周围皮肤大面积缺损伤。方法:2003年7月~2007年7月,运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和自体皮片移植修复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创面6例。结果:复合移植皮肤颜色、质地基本接近正常皮肤,功能良好,瘢痕增生轻。结论: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网可推广应用于关节周围皮肤大面积缺损创面的复合移植。  相似文献   

3.
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方奇  袁振奋  杨蔚 《安徽医学》2007,28(6):523-524
目的观察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10月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5例皮肤缺损。结果4例植皮完全成活,1例植皮部分成活,经补充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随访3~6个月复合移植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无瘢痕增生。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无明显差异。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免疫调节因子vIL-10基因对修复同种异体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免疫耐受作用,以期为解决皮肤移植领域的免疫排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大面积皮肤缺损病人皮源不足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方法 将转染vIL-10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腹腔注射输入实验组大鼠体内,以病毒白细胞介素10表达阳性的大鼠为受体,同种异体大鼠为供体,对照组为注射未转染vIL-10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大鼠,空白组为注射同量生理盐水的大鼠,行同种异体全层皮肤移植.取3组1,2,3周的皮肤标本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拍照.观察在vIL-10的作用下CD80,CD86的表达率变化.结果 CD80,CD86表达率不断升高,但实验组表达率较同期对照组、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同期对照组、空白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转染病毒白细胞介素10能够降低CD80,CD86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T淋巴细胞分型,从而降低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皮肤的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发展迅速,但至今仍无一种理想的皮肤替代物,主要的缺陷是容易感染、移植成功率低、缺乏皮肤附属器,保存方法不完善,免疫排斥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目前的对策有:加入抗生素或应用有抗感染能力的材料,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初步构成含毛囊的组织工程皮肤,尝试冷冻保存及减低移植物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早期切痂、皮肤移植覆盖创面,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由于自体皮源的相对不足.在临床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过程中,常采用异体皮肤或自体、异体皮肤混合移植覆盖深度烧伤切痂创面.然而移植术后,受者免疫系统与移植物抗原可相互识别,产生免疫反应使异体皮肤过早排斥.如何延长异体皮肤在移植烧伤创面后的存活时间甚至永久存活、减少排斥反应,是大面积烧伤治疗面临的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7.
潘云川 《海南医学》2002,13(10):66-68
近年来 ,一门新兴学科———组织工程学———倍受医学界的瞩目。作为一门边沿学科 ,它的意义在于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组织和器官 ,以完全替代人体有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如在烧伤整形外领域 ,运用组织工程皮肤来进行修复皮肤缺损和瘢痕 ,重建功能形态。使皮肤移植从自体皮肤移植和异体皮肤移植发展到生物工程合成皮肤移植 ,而不必考虑自身皮源缺乏的问题 ,外形则愈加完美 ,可望成为未来解决大面积创面修复的理想方法。1 组织工程学的概念1 1 组织工程学定义新兴的组织工程 ,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和方法 ,用少量组织细胞通过体外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创面进行自体微粒皮与异体皮、自体微粒皮与异种皮(羊皮)混合移植中,TNF-α、CD+4、CD+8T细胞的排斥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体皮组及实验组异种皮(羊皮)组,每组各50只,分别于3、7、14、21、28 d处死每组大鼠,采用自体微粒皮与异体、异种皮混和移植、观察移植皮肤外观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各时间点移植区组织TNF-α、CD+4、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异种皮(羊皮)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7 d、14 d异种皮排斥反应较明显,较异体皮组组织学中,炎症反应高。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CD+4、CD+8T细胞高于异体皮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微粒与异种皮的排斥反应均明显高于自体微粒与异体皮组,而在修复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安胎中药对异种皮肤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昆明小鼠为受体,建立异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术后将小鼠分为中药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以中药醇提取物、醋酸地塞米松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记录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和存活情况,于移植后第5天和第10天取移植皮肤行病理切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阳性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明显较轻,移植皮片平均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益气活血安胎中药对异种异体皮肤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可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延长皮片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异体表皮与异体复合皮移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正军  陈璧 《医学争鸣》1997,18(2):165-168
目的:对比研究非培养的异体表皮与培养的异体表皮细胞膜片,以及异体真皮交叉移植于SD大鼠与Wistar大鼠后是否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方法: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非培养的异体表皮移植,培养的异体表皮细胞膜片单独移植,以及与异体真皮重组移植后均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三者出现排斥坏死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5d,12.0d,15.8d,异体真皮能存活30d以上。结论:异体表皮抗原性强  相似文献   

11.
MIF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前后脾组织和移植皮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探讨MIF表达与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的关系。方法:利用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对皮肤移植后不同时间的小鼠脾细胞和移植皮片进行RNA提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对照,比较移植前后MIF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移植后的移植皮片中MIF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变化,移植后第1、7、14天,逐渐升高,在排斥高峰期第14天达到最高,第21天皮片完全排斥后下降,但仍比移植前水平高。在移植过程中,脾细胞MIF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移植排斥过程中,移植物局部MIFmRNA表达增强,提示MIF可能参与了小鼠同种皮肤移植的局部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2.
CTLA4Ig基因表达对鼠皮肤移植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CTLA4Ig腺病毒后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和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 ,以及该载体应用的安全性 ,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在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供体SD大鼠皮肤移植前 1周 ,用腺病毒作载体将CTLA4Ig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用蛋白质斑点印迹实验检测血清中CTLA4Ig的表达 ,用腺病毒荧光抗体检测腺病毒在脏器的分布。同时还观测了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及移植物生存时间。结果 CTLA4Ig腺病毒在肝、脾、心、肺、肾均有明显分布 ,但实质细胞均未见严重损伤性改变。CTLA4Ig基因能在血清中的表达高峰时间一般在 7d左右 ,移植皮肤的生存显著长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从静脉注射导入的CTLA4Ig基因能在大鼠体内表达并对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移植肾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iNOS抑制药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和免疫抑制药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同基因移植组(5只,供、受鼠均为SD大鼠)和异基因移植组,后者又分为急性排斥组、AG治疗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各组大鼠均为5只,供鼠为SD大鼠,受鼠为Wistar大鼠)。术后第7 d取移植物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运用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肾组织中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排斥组iNOS表达呈强阳性,与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G治疗组、他克莫司治疗组、同基因移植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大鼠原位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iNOS表达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移植物损伤有明显关系。应用AG和他克莫司可抑制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移植肾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诱导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在同种异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中的表达及免疫负调节作用。方法 以雌性BALB/c小鼠皮肤为供体,雄性C57BL/6小鼠为受体,建立同种异系小鼠尾—背皮肤移植模型(n=40)。受体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每日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小鼠移植皮肤排斥反应情况,确定移植皮肤排斥时间;术后第7日切取小鼠移植皮肤行病理学检查;术后第9日处死部分小鼠,获取脾脏及移植皮肤引流淋巴结,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实验组小鼠移植皮肤的中位生存期为(24±3.062)d,显著长于对照组小鼠的(9±0.816)d (P〈0.05)。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移植皮肤的排斥反应显著减轻。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在脾脏组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 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下调(P〈0.05)、白介素-10 (IL-10)表达上调(P〈0.05),并伴有趋化因子受体CXCR2和黏附分子CD44、CD62L表达增加(P〈0.05);在引流淋巴结,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D11b+GR1+ 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而CD4+ T细胞比例及γ干扰素(IFN-γ)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诱导产生MDSCs,使其向移植物局部迁移并作用于CD4+ T细胞,抑制其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移植物排斥反应及延长移植物生存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鼠角膜组织中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以了解共刺激分子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角膜移植模型,观察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86在角膜、脾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术后角膜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基质增厚。CD86在正常的角膜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脾脏的阳性细胞表达与文献报道的一致。结论 共刺激分子CD86在移植后发生排斥的角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免疫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改性聚乳酸为细胞外基质网架,探索利用其构建复层组织工程皮肤的可行性。方法:取出生24 h以内的Wistar大鼠背部皮肤,以Dispase-trypsin双酶消化分离培养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以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采用盐析法制备机械性能得到部分改进的聚乳酸多孔泡沫支架,向支架接种真皮成纤维细胞(密度为3.0×105cell•mL-1)和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密度为5.0×105cell•mL-1),体外培养1周,构建复层组织工程皮肤,并取培养的皮肤进行切片检测。结果:复层组织工程皮肤在结构上与正常皮肤相似,具有真皮、表皮双层结构。改性聚乳酸网架上有双层细胞生长,生长的细胞与网架接触,并且在其表面形成较为明显而连续的细胞层。结论:双醛淀粉作为良好的增柔剂在改善聚乳酸网架机械性能的同时,也使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代谢,可以进一步用作组织工程皮肤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在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角膜移植术后 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取15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取22只Wistar大鼠行自体角膜移植术作为自体组;取22只 SD大鼠与44只Wistar大鼠,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随机抽取22只归入典必殊组,术眼滴 典必殊眼液(每日2次),剩余22只归入异体组,术眼滴同等量生理盐水,共一个月。参照Larkin法对各组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评 估;分别于术后第5、9天取术眼角膜植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自体组不发生排 斥反应,典必殊组角膜存活时间为24±0.32 d,远高于异体组10±0.36 d(P<0.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异体组角膜有大量炎 性细胞浸润以及新生血管形成。SDF-1和CXCR4 mRNA在异体组角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第5天P<0.001,第9天P< 0.01),典必殊组较异体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检查发现SDF-1/CXCR4主要表达在角膜植片的上皮层与基质层,异体组角膜组 织SDF-1和CXCR4含量明显升高。结论SDF-1/CXCR4可能参与了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早期的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为SDF-1 特异性诱导CXCR4+细胞成熟和朝着排斥部位趋化,并促进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部骨关节皮肤缺损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掌指、指间关节移植 ,3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根据需要可携带异体肌腱、关节囊。结果 治疗全掌指关节缺损 5例 ,全近指间关节缺损 2例 ,单纯掌骨头缺损 3例 ,单纯近节指骨头缺损 1例 ,获得成功。修复后的骨关节对位好 ,关节间隙存在 ,骨愈合良好 ,术后 5个月关节活动良好 ,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术式简单实用 ,效果可靠 ,损伤小 ,骨愈合率高 ,可同时利用异体骨关节携带的肌腱、关节囊一期修复肌腱、关节囊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