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非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患儿240例,年龄5~7岁,体重19~30 kg,各主要脏器功能及术前检查正常,包括腹股沟斜疝180例,肌性斜疝40例,隐睾20例,随机分为自然苏醒组(A组);氟马西尼催醒组(B组);佳苏伦催醒组(C组);氟马西尼合并佳苏伦催醒组(C组)四组,每组60例。各组患儿年龄、体重、男女比例无统计学差异。2)麻醉方法:麻醉前肌注鲁米那1.5 mg/kg,阿托品0.02 mg/kg,患儿入室后开放一路静脉,常规心电图、血压、脉氧监护,各组麻醉诱导用药相同,均为咪唑安定0.2 mg/kg,氯胺酮2 mg/kg,术中根据监测及肢动情况以氯胺酮…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特殊,危险性高,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儿安全度过苏醒期有重要意义。现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5岁;体重8~20 kg。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及呼吸困难,急诊于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异物为花生12例,瓜子5例,米粒2例,豆子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1·2麻醉方法本组均于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15分钟后肌内注射氯胺酮4~6 mg/kg。待患儿入睡后,入手术室建立静脉液路,静脉缓慢注射羟丁酸钠80~100 mg…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封堵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损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介入微创手术。一般6岁以上能够配合的患儿均采用局部麻醉,6岁以下或其他不能配合手术的患儿需采用静脉麻醉。由于患儿心脏循环存在异常分流,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风险,故麻醉的护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3年4月~2007年12月在静脉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78例患儿的麻醉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2~6岁。其中先天性室间隔缺损2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43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3例,均经心脏彩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全部病例心前区均有明显的杂音,78例患儿均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经导管行封堵治疗。1.2麻醉实施目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氯胺酮静脉麻醉使用较为广泛,一般不影响肺血管阻力,对患儿的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心率、动脉压只有轻微影响。方法如下:1.2.1术前肌肉注射氯胺酮4~6 mg/kg、咪唑安定0.1 mg/kg使其入睡,避免患儿哭闹所致气道分泌物增加,同时减轻恐惧感。1.2.2抗胆碱药阿托品0.02 mg/kg肌肉注射,减少氯胺酮所引起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胺酮与七氟醚联合应用于小儿普外科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普外科小儿择期手术患儿70例,年龄2~12岁,ASAⅠ~Ⅱ级,麻醉诱导,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不合作患儿采取氯胺酮4~6mg/kg肌内注射,后用面罩半紧闭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前30s内6%,之后降至2%~4%。结论氯胺酮与七氟醚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5.
本组27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出生后2天。手术时间最长4小时10分,最短45时分。手术种类见表1。不合作患儿可先给基础麻醉,本组选用1.25%硫喷妥钠(10mg/kg)9例,r—OH(80mg/kg)10例,氯胺酮(2mg/kg)4例,非那更1mg/k)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短小手术患者100例,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各50例。入室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术中维持:K组用氯胺酮0.5 mg/(kg.h)持续输入至术毕,PK组用异丙酚4~5 mg/(kg.h)、氯胺酮0.5 mg/(kg.h)持续输入至术毕,观察相关指标。结果K组术中及术毕至苏醒期BP、HR明显升高(P<0.05);术中需要追加氯胺酮者K组15例,PK组4例;清醒时间K组(15±7)分钟,PK组(11±5)分钟;K组有2例出现苏醒期躁动。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术中更平稳,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双异丙酚辅助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麻醉药,特别是对小儿时间较短的手术,在骶管阻滞的基础上辅助用药,既保证患儿镇静、镇痛,又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1],麻醉平稳,清醒彻底,术后很少出现恶心、呕吐现象[2]。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基层临床,现将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1-12月采用双异丙酚辅助3岁以下小儿骶管阻滞30例,均为择期手术,选择骨科、泌尿外科、普外科8个月~3岁小儿,ASAⅠ~Ⅱ级,施行中腹部以下的中小手术。2·麻醉方法。麻醉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体重、苯巴比妥钠2 mg/kg体重。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 mg/kg体重。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在对小儿眼部手术的麻醉中 ,将静脉间断注射氯胺酮麻醉改为微量泵 (佳士比 35 0 0型 )静脉注射给药麻醉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 ,眼科不行气管插管的小儿手术 80例 ,其中男性 44例 ,女性 36例 ,年龄 ( 5 5± 3 2 )岁 ,体重 ( 1 8 41± 8 65 )kg。无心肺肝肾病变 ,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麻醉方法 :术前 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2mg/kg ,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 ,在病房开放静脉通路 ,入手术室后常规给氧 (自制眼科专用面罩 )。麻醉诱导 ,先静脉缓慢推注氯胺酮1mg/kg ,待患儿入睡后 ,…  相似文献   

9.
气管异物取出是小儿急诊救治中较常见的手术之一。为了减轻患儿术中缺氧和利于医生操作 ,我院在麻醉中大胆应用肌松剂[1] ,现将近年来对 2 8例患儿的麻醉和手术配合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8岁 ,平均年龄 3 5岁 ;体重 8~ 2 4kg。急诊手术 2 2例 ,择期手术 6例 ,手术时间 30~ 70min。术前并发肺部感染 5例 ,肺脓肿 1例。异物种类有瓜子、黄豆、花生米、塑料口哨、塑料子弹等。1 2 麻醉方法。本组全部采用氯胺酮复合全麻。术前用药为阿托品 0 .0 2mg/kg体重 ,酌情给予苯巴比妥钠。…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是一种短作用时间麻醉药,起效快,血浆清除率高,苏醒快且功能恢复完善,术后呕吐发生率低的特点,适合小儿手术麻醉选择。本文就异丙酚、氯胺酮与地西泮、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作以比较。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小儿患者60例,A SAⅠ~Ⅱ组,年龄10月龄~11岁。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Ⅰ组异丙酚、氯胺酮组,Ⅱ组地西泮、氯胺酮组。1.2方法两组患儿术前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 m g/kg,阿托品0.015 m g/kg,不合作患儿术前肌内注射氯胺酮5 m g/kg,合作者开放静脉,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m g/kg、氯胺酮2 m g/kg,Ⅱ组静脉注射地西泮0.2 m g/kg、氯胺酮2 m g/kg。手术开始后,用微泵静脉输注:Ⅰ组为异丙酚4~6 m g/(kg·h),氯胺酮2~3m g/(kg·h);Ⅱ组为地西泮0.2~0.3 m g/(kg·h),氯胺酮2~3 m g/(kg·h),并根据麻醉深浅调节速度,手术结束前10 m in停止注药。1.3观察项目连续观测无创血压(N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清醒时间、术后24 h恶心、呕吐率。1.4统计学处理所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中小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30例中小手术患儿分成两组:异丙酚-氯胺酮(PK)组15例,术中异丙酚4~6mg/(kg.h)与氯胺酮2~3mg/(kg.h)混合液持续静脉泵入;氯胺酮(K)组15例,术中氯胺酮1~2mg/(kg.h)间断静脉注射。结果术中PK组循环功能较K组稳定,术中发生肢体不自主运动及眼球震颤较K组少;PK组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与K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能使小儿中小手术麻醉更平稳、术后苏醒更快,更适合于小儿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浅表手术中不同配伍氯胺酮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期寻找出麻醉维持平稳、效果好、并发症少、苏醒快的麻醉方法。1 对象和方法选 ASAI- 级的小儿浅表手术 99例 ,男 78例 ,女 2 2例 ,年龄 6月龄~ 6岁 ,其中烧伤手术 64例 ,烧伤瘢痕整形术 35例 ,随机将所有手术患儿分为 3组 : 组为氯胺酮 +γ-羟基丁酸钠33例 ; 组为氯胺酮 +地西泮 (安定 ) 33例 ; 为氯胺酮 +咪唑安定 (力月西 ) 33例。各组分配系数和可比性基本相似。患儿术前均使用东莨菪碱 0 .0 1 mg/kg,术中常规鼻导管吸氧。入室后均先静注氯胺酮 1~ 2 mg/kg,然后…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安定静脉复合麻醉是国内常用的小儿麻醉方法,该麻醉方法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氯胺酮、安定麻醉对小儿指搏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55例,男46例,女9例,ASAⅠ~Ⅱ级。≤1岁13例,1~3岁13例,3~6岁15例,6~9岁14例。体重3.5~25kg。手术种类为眼科、口腔科及普外科等各类手术。麻醉时间为30~90min。患儿人手术室后用东英若碱0.07mg.kg-1,氯胺酮2mg.kg-1,安定0.2mg.kg-1静注。用CSI503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仪(美国产)监测SPO2和脉率,观察…  相似文献   

14.
吴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298-1298
目的分析七氟醚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特点。方法 3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ASAⅠ级,患儿均无明显心肺疾病,术前均无发热、咳嗽及哮喘病史,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术前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1~0.015 mg/kg。A组诱导采用面罩吸入七氟醚,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放静脉。开放静脉后,所有患儿给予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 mg/kg,异丙酚0.2~0.3 mg/kg,气管插管。B组诱导采用肌内注射氯胺酮6~8 mg/kg,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记录各组患儿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诱导后分泌物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诱导后患儿分泌物及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结论对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明显优于肌内注射氯胺酮。  相似文献   

15.
王敬秋  吕清香 《临床医学》2010,30(11):84-8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患儿使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疝气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四组,每组12例:I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IPR组4~7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IPK组和ⅡPK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h)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I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注射异丙酚6 mg/(kg.min)和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雷米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μg/(kg.min),直至0.2μg/(kg.min)。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四组SBP、DB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IPK组和ⅡPK组比较,I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I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K组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IPK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16.
局麻药中毒是临床麻醉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严重后果。自1989~2000年,作者在麻醉工作中遇到7例8次局麻药中毒,现将处理情况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例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36.6(2~66)岁。<5岁者2例,体重分别为15kg和20kg。1.2麻醉方法8次麻醉中选用臂丛阻滞4次,所用药物为2%利多卡因15~20ml加0.3%丁卡因10ml,均含1∶20万单位或1∶40万单位肾上腺素;骶麻3次,其中2例是小儿,加用了基础麻醉(氯胺酮60mg或80mg肌注各1例),成人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20ml加0.3%丁卡因20ml。2例小儿则用2%利多卡因7~9…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舒适化诱导技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在全麻下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1.5~4岁,体质量10~20 kg,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治疗组)诱导前静注咪达唑仑0.08 mg/kg,氯胺酮组(对照组)诱导前静注氯胺酮1 mg/kg,两组患儿行静脉穿刺及诱导前给药时均有父母陪伴。对小儿给药前后进行镇静评分,记录小儿入室时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记录手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有无不良反应及父母满意度。并对手术后患儿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有无噩梦、抑郁等行为障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诱导前应用咪达唑仑0.08 mg/kg,患儿心率、血压更平稳,手术后拔管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现行为障碍。结论咪达唑仑0.08 mg/kg用于小儿麻醉舒适化诱导技术,可以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麻醉诱导更平稳、麻醉恢复期更舒适、父母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手术患儿,术前0.5h肌注阿托品0.02 mg/kg,地西泮0.2~0.4 mg/kg,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不行气管内插管,面罩吸氧2 L/min。用微量泵输注"氯-瑞"合剂,开始10 min注速5~15 mL/h,随后根据术中情况调节注药速度。结果患儿术中安静入睡,咽喉反射存在,无躁动、喉痉挛及恶心、呕吐,无明显呼吸抑制现象,分泌物很少,镇痛完善。术毕苏醒时间缩短。结论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是一种很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五官科日间手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五官科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五官科日间手术患儿的手术麻醉记录.麻醉诱导采用静注氯胺酮和异丙酚各2 mg/kg,麻醉维持以间断静注氯胺酮1 mg/kg并辅以异丙酚6 mg/(kg·h)连续静脉输注.分析诱导前(T1)、诱导后(T2)、手术开始(T3)和...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4年9月~1989年8月应用氯胺酮麻醉,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有并发症发生。本文对101例氯胺酮麻醉及其并发病进行分析、讨论。材料与方法一、麻醉前用药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小儿0.01~0.02mg/kg)和鲁米那0.1克(小儿2~4 mg/kg)。二、麻醉用药与方法氯胺酮组(Ⅰ组):氯胺酮静脉分次注射,首次2mg/kg,以后每10~15分钟1mg/kg;氯胺酮首次肌注5mg/kg,20~30分钟后每10~15分钟1mg/kg静注,部分病人辅助用杜冷丁、非那根少量。氯胺酮复合麻组(Ⅱ组):小儿用2.5%SP(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