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梗死有协同治疗作用,两者合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科采用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7~1999年神经康复科住院患者95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经CT或MRI确诊男54例,女41例;脑梗死71例,脑出血24例。随机抽取发病两周内的患者63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32例发病2个月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两组康复治疗前Barthel指数BI以及Fugl-MeyerFMA)量表各个项目评分比较无差异。方法:采用促进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味泻心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采用加味泻心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川芎嗪注静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一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加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70.97%,2组比较均有显著且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血脂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泻心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更快、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方法 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在生命征稳定后采用运动疗法(PT)的同时实行系统的作业疗法(OT),对照组36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PT2周后增加OT,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治疗2、4、6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失(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2、4、6周FMA、MBI评分两组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OT的早期应用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与PT同时进行可显著提高疗效。关键词:脑卒中; 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 康复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9-0057-0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干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配合针刺治疗对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首次发病的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采用Bobath疗法和针刺疗法,对照组仅采用针刺疗法,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和MBI指标评价2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疗效比较早期康复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急性期实施早期康复配合针刺疗法,临床疗效肯定,且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及对照组。综合康复组患者采用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及电动床站立训练等)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药物、Bobath及PNF疗法进行干预。于治疗前及治疗30d后分别评价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能力积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综合康复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并使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疗效好,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疗效,将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分为A组126例,运用成角旋转快速牵引配合常规综合疗法治疗;B组126例,运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对比分析,A组疗效优于B组,痊愈天数较B组短,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不同年龄及病程的患者,2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但对A组的影响更明确(A组P〈0.01,B组P〈0.05)。〉55岁或病程〉1年的患者2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康复治疗,联合组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成人简易智力测验(MMSE)测评患者认知功能。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FD评分明显下降,MBI和MMSE评分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联合组治疗后NFD评分明显下降,MBI和MMSE评分均明显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姚宇  曾明安  陈玲  刘文健 《中国康复》2019,34(3):131-133
目的:研究视听媒体指导脑卒中患者主动功能锻炼对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采用口头讲解功能锻炼方法指导患者锻炼。观察组在进行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基础上,通过视听媒体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治疗结束后2组分别行Fugl-Meyer运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及FIM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平衡功能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视听媒体来指导脑卒中患者主动功能锻炼,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影响,探讨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9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各项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待患者好转后即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20 d后及出院1个月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住院患者积极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屈伸装置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常规康复组予以作业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运动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屈伸装置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腕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装置训练,每天2次,每个装置每次30min,2组治疗3周,每周6d。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量表评定患手功能、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手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屈伸装置组更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有促进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人康复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对中风病人早期和晚期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脑中风病人,分别于发病早期和晚期给予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采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治疗后早期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对中风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可使病人的躯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且早期治疗效果显著好于晚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按Barthel指数积分(MBI)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BI、FM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但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主,反复进行上肢的主动活动并配合传统的按摩、功能性电刺激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检测和功能活动能力的证实,对急性脑卒中患刊物临床对照性研究,对恢复期患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康复治疗后,病程在1个月内的急性脑卒中患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干刺激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F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FMA下肢部分评分、F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不同康复治疗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探讨恢复期不同康复治疗计划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45例发病在 2周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2 3例 )和对照组 (2 2例 ) ,康复组又分为康复A组 1 1例 (住院系统康复治疗 1 2周 )和康复B组 1 2例 (住院系统康复治疗 4周后出院由治疗师上门指导家庭康复训练 8周 )。采用Fugl Meyer法、Barthel指数法于治疗前及治疗 4周和 1 2周后评定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 Meyer及Barthel积分相近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治疗 4周和 1 2周后 ,康复组Fugl Meyer及Barthel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康复A组和B组的Fugl Meyer及Barthel积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 1 2周后康复A组Fugl Meyer值明显高于康复B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而两组Barthel积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改善ADL能力 ,恢复期继续给予至少 8周家庭指导康复训练则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并可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及利用可用的资源 ,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9.
甄晓悦  陆晓 《中国康复》2015,30(4):253-256
目的:观察等长收缩诱导的生理性缺血训练(PIT)是否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例和对照组8例,均进行4周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进行4周的PIT。训练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M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结果:训练4周后,与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MBI与SF-36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P<0.05),且训练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BI和SF-3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观察组患者VEGF明显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P<0.05),对照组血清VEGF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T可以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VEGF的释放增加促进脑缺血区侧支循环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川平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频率为1Hz的rTM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反复促通疗法;均连续接受4周的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A-UE)、改良Ashworth(MAS)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UE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M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反复促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疗效更佳,可明显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