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忽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铜陵市城区9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共1 650名儿童,采取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和"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铜陵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35.5%,总忽视度为58.35,忽视总分值为159.29,儿童受单一种类忽视为主(51.9%),同时受4种以上忽视的比率较小(14.6%),影响忽视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气氛、母亲易冲动烦躁、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为子女的主要照顾人、以及家庭近一年的平均月收入等。结论铜陵市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比较严重,社会和家庭应当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城区小学生儿童忽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佳木斯市三所学校1 189名6~11岁小学生,男女比例均衡。采用"中国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规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SAS 9.2.1进行忽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佳木斯市6~8岁与9~11岁小学生的总忽视率和忽视度分别为37.01%和25.71%,(42.97±7.59)和(43.62±8.97)。6~8岁忽视率高于全国水平(X~2=12.89,P<0.001),9~11岁组忽视度高于全国水平(t=4.02,P<0.001);男、女生的忽视度(t=3.60,P<0.001)及忽视率(X~2=12.89,P<0.001)比较,男生高于女生。对6个层面及总忽视的危险因素分析,6~8岁组父亲职业及文化程度、有自己房间、家中孩子数及与父母关系为主要的影响因素;9~11岁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中孩子数、与父母亲关系及父母关系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佳木斯市城区小学...  相似文献   

3.
探讨影响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拟问卷和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唐山市城区1 642名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总忽视率为36.4%,总忽视度为(43.32±7.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儿童年龄小(OR=1.149,95%CI=1.032~ 1.279)、儿童性格内向(OR=1.846,95%CI=1.240~2.747)、父亲性格内向(OR=2.207,95%CI=1.403~ 3.473)、母亲性格内向(OR=1.907,95%CI=1.147~3.168)、家庭成员关系冷淡(OR=1.926,95%CI=1.376~2.696)、教育态度不一致(OR=1.487,95%CI=1.166~ 1.897)、长期寄养(OR=1.667,95%CI=1.031 ~ 2.696)是儿童受忽视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忽视度的因素有儿童年龄、儿童性格、父母性格、家庭类型、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成员关系、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及儿童长期寄养(P值均<0.05).结论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受忽视状况严重,影响因素涉及儿童、父母和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12~17岁儿童忽视状况,探讨青春期儿童忽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及牡丹江城区1 062名青春期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牡丹江青春期儿童的忽视程度高于哈尔滨市(P0.01)。哈尔滨及牡丹江青春期儿童忽视存在性别差异及年龄差异(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忽视的家庭相关影响因素较多,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提示了影响儿童忽视程度贡献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父母过保护、过干涉、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两城市均存在青春期儿童的忽视现象,男生忽视度高于女生。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母亲职业与忽视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了解广州市荔湾区低龄儿童龋病(ECC)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ECC防治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3所幼儿园783名1~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83名儿童患龋率为39.59% (310/783),其中男童患病率为40.62%,女童为38.58%.310名ECC儿童共检出龋齿1 454个,龋失补牙数(dmft)为4.69,其中男童为4.56,女童为4.8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分布、父母监督孩子刷牙、每天饮用碳酸饮料次数、父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年龄组、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开始刷牙时间等10个因素均入选方程,均为EC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 儿童ECC的发生率较高;ECC发生与生活环境、父母对儿童口腔健康重视程度、饮食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了解扬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现况以及可能导致每天视屏时间>2h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扬州市城区7所幼儿园的2 531名在园儿童进行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并填写家长问卷,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父母健康状况、家庭信息、出生结局和视屏时间等内容,分析可能导致视屏时间>2h的危险因素.结果 扬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19.3%,39.3%和28.2%.以儿童3岁年龄组,儿童体重正常,父母年龄≥35岁,父母BMI为18.5~ 23.9 kg/m2,父母本科及以上学历,独生子女分别作为参照组,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表明,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33)和本科以下学历(OR=2.15)是周一至周五视屏时间>2 h的危险因素;儿童4~6岁年龄组(OR值分别为1.53,1.88,1.95)、儿童肥胖(OR=1.34)、父亲年龄<35岁(OR=1.30)、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32)、父母本科以下学历(OR值分别为1.37,1.90)以及非独生子女(OR=1.32)是周末视屏时间>2 h的危险因素.父亲年龄<35岁(OR=1.44)、母亲现在BMI≥24 kg/m2(OR=1.43)和父母本科以下学历(OR值分别为1.27,2.10)是一周视屏时间>2h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年龄、肥胖状况、父亲年龄、母亲现在BMI、父母学历、是否独生子女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屏时间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城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于2014年从重庆城区获得1309名10~17岁儿童青少年完成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生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家庭影响因素问卷(包括孩子是否母乳喂养、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身高体重、是否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家族史等);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和防治建议的标准进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结果重庆城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5.5%,其中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分别为0.6%、13.8%和41.2%。单因素分析提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与父亲体质指数(χ~2=8.237,P=0.016)、母亲体质指数(χ~2=8.978,P=0.011)、父亲职业(χ~2=7.742,P=0.021)、母亲职业(χ~2=6.578,P=0.037)及高血压家族史(χ~2=7.684,P=0.006)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父亲超重(OR=1.956,95%CI 1.176~3.254)、母亲肥胖(OR=2.934,95%CI 1.230~6.999)及有高血压家族史(OR=1.867,95%CI 1.139~3.059)是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城区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较高;影响其发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是父亲超重、母亲肥胖及有高血压家族史。  相似文献   

8.
了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3~6岁儿童忽视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忽视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宜昌市夷陵区抽取4所幼儿园1 939名3~6岁的儿童,应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受忽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总忽视率为52.21%,总体忽视度为(46.58±9.06).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在医疗忽视方面的忽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4,P<0.01),6岁最低(8.72%),4岁最高(18.8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儿童忽视有关联的因素有亲子关系、母亲周末是否与孩子一起玩耍、儿童犯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儿童遇到困难时父母的态度、儿童与同伴相处的情况.结论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儿童忽视率相对较高,应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了解淄博市农村3~6岁儿童忽视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中国3~6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淄博市3个县2 737名农村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淄博市农村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51.48%,总忽视度为(42.05±7.83).3岁组忽视率和忽视度最高,为56.00%和(43.04±7.88);6~7岁组最低,为48.26%和(41.46±7.48).散居儿童忽视率(66.77%)、忽视度(45.52±8.06)均高于集体儿童(47.00%,41.03±7.46)(x2=75.068,t=12.391,P值均<0.01).在6个忽视层面上,儿童教育忽视率最低(9.13%),安全忽视率最高(26.2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儿童受忽视的影响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家庭类型、儿童年龄(OR值分别为1.234,1.107,1.333,1.240,P值均<0.05).结论 淄博市农村3~6岁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较低,且受儿童年龄影响.家长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减少儿童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忽视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生长环境及相关因素调查表》,整群调查武汉市城区幼儿园1154名儿童家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检出率为24.96%;不同年龄儿童忽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岁组最高(29.88%),4岁组最低(20.53%);不同性别儿童忽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为25.43%,女童为24.37%。与儿童忽视相关的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儿童性格、父母周末与孩子一起玩、困难时亲戚朋友帮助情况、母亲的教养态度、父母与幼儿园沟通情况。结论儿童忽视受家庭和儿童自身因素影响,需要开展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农村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制定的量表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2月分别在陕西省和重庆市各抽取3个区(县),再在每个区(县)抽取部分0~6岁农村儿童共1568名作为调查对象,用忽视率和忽视度描述其受忽视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忽视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568名调查对象中,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数分别为859和709名,总的忽视率为29.78% (467/1568),忽视度为48.51±6.49.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分别为34.34%(295/859)、24.26%( 172/709)(P<0.05),忽视度分别为49.59±6.54、47.19±6.18(P<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8.59±6.33、45.78 ±5.94,3~6岁组分别为50.43±6.60、48.25±6.16;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度分别为49.83±6.67、47.36±6.28,女童组分别为49.32±6.38、47.01±6.08(P值均<0.05).0~2岁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9.33%(153/389)、18.54%(56/302);男童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率为34.91%(162/464)、25.13%(94/374),女童组分别为33.67% (133/395)、23.28%(78/335)(P值均<0.05).留守儿童中父亲文化程度低、儿童与母亲关系疏远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1.29、1.55,P值均<0.05),非留守儿童中父亲职业为务农或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关系不好者更容易受到忽视(OR值分别为0.85、1.92,P值均<0.05).结论 西部地区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较为严重,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非留守儿童,且两组儿童忽视率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与双酚A(BPA)、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南昌市4所小学的176名7~11岁儿童,由家长统一填写调查问卷表及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表。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PA含量,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含量。结果 176名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3%,其中心身问题检出率最高(6.8%);男童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检出率高于女童;8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血清BPA水平是儿童焦虑的独立预测因素(β=0.172);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和高性激素水平(E2和T)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保护因素(OR母亲文化=0.649;OR性激素=0.801)。结论 南昌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提高母亲文化程度、减少BPA暴露和控制性激素水平降低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庭在外就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抽取广州市12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2 206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庭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学生家庭在外就餐≥1次/周者占53.99%。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家庭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有更高的可能性在外就餐(OR = 1.45,95% CI:1.18~1.78,P<0.001)。与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的家庭相比,收入高的家庭在外就餐的可能性更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为5 000~9 999元:OR = 1.60,95% CI:1.21~2.13,P = 0.001;≥10 000元:OR = 2.22,95% CI:1.68~2.94,P<0.001)。类似,与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家庭相比,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或本科的家庭有更高的在外就餐可能性(OR = 1.87,95% CI:1.44~2.43,P<0.001)。而中等营养知识得分的家长较得分高的家长有减少带孩子外出就餐的倾向(OR = 0.75,95% CI:0.59~0.95,P = 0.016)。此外,家庭在外就餐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增高存在统计学关联(OR = 1.31,95% CI:1.03~1.67,P = 0.032)。结论 广州市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家庭在外就餐现象较为普遍。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和营养知识水平是家庭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家庭在外就餐可能会增加儿童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忽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通市城区9所幼儿园,采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量表对1 141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忽视率为28.6%,忽视度为40.21±6.67。其中男生与女生的忽视率分别为28.0%和29.2%,忽视度分别为40.29±6.54和40.13±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子女(χ2=6.209,t=3.947,P<0.05)。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越低(χ2=28.487,F=25.453),Green评分为中等水平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最低(χ2=11.595,F=17.215),主要照顾人为父母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低于祖父母/外祖父母(χ2=19.269,F=5.4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受忽视的风险是独生子女的1.338倍;家庭月收入为<8 000元、8 000~12 000元的儿童忽视风险分别是家庭月收入>12 000元儿童2.183倍、2.016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主要照顾人的儿童忽视风险是父母作为主要照顾人的1.979倍(P<0.05)。结论 南通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忽视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因素较多,需引起重视,亟待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影响因素,为儿童学习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拟家庭情况调查问卷对2364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交流(OR=0.803)、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OR=0.626)、家庭经济收入(OR=0.775)、父亲文化程度(OR=0.590)、母亲文化程度(OR=0.582)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因素;娇宠型教育方式(OR=3.710)是儿童学习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父亲文化程度(OR=0.721)、母亲文化程度(OR=0.753)和娇宠型教育方式(OR=4.007)是家庭因素中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学习障碍的影响不可忽视,提高父母文化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对防治儿童学习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预防儿童忽视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市8所幼儿园1 148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哈尔滨市3~5岁城区儿童总忽视率为34.9%,总忽视度为33.7,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忽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与母亲在采用保护担忧、鼓励成就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性。父母教养方式中接受、鼓励独立、鼓励成就等与忽视各维度的忽视度呈显著负相关,拒绝与身体忽视度、情感忽视度等呈显著正相关,惩罚定向与医疗忽视度、安全忽视度呈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无忽视组家庭在接受、鼓励独立、惩罚定向、保护担忧及鼓励成就等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有忽视组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哈尔滨市3~5岁儿童忽视状况较全国严重,并且儿童忽视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家庭食物购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家庭中食物购买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随机抽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家长9464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这些家庭中食物购买及影响因素方面的信息。结果:城市儿童少年家庭中,69.8%的母亲总是或经常负责食物的购买,26.3%的父亲总是或经常负责食物的购买。食物的新鲜度,卫生,营养和孩子的好恶等是城市家庭购买食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20.7%的城市儿童少年经常要求家庭购买某种食物,49.9%的家庭在购买食物购买有一定的影响,应对加强对家长和儿童少年进行食物和营养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南通市学龄前非独生儿童的忽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非独生儿童忽视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城区9所幼儿园的1 141名儿童家长使用中国城市3~6岁儿童忽视评价常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学龄前儿童忽视率为28.6%,忽视度为(40.21±6.67),其中非独生儿童忽视率为32.6%,忽视度为(41.14±6.73)。非独生儿童总忽视率、身体忽视率均高于独生儿童,总忽视度和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医疗忽视度维度忽视度均高于独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6.21,17.57;3.95,4.98,3.45,2.70,2.01,3.11,P值均<0.05)。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类型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龄、家庭子女排行儿童忽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9,2.99,P值均>0.05),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9,3.04,P值均<0.05)。家庭总月收入越高、家庭受教育程度较高、父母关系越好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相对较低,主要照顾者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儿童忽视率和忽视度均高于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总月收入<5 000元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家庭总月收入≥12 000元儿童的2.73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主要照顾者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父母作为主要照顾者的2.17倍,父母关系良好的儿童忽视危险度是父母关系非常好儿童的2.29倍(P值均<0.05)。  结论  南通市城区非独生学龄前儿童忽视状况较为严峻,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提高父母照顾儿童的参与度,改善父母关系,有利于降低非独生儿童忽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忽视状况, 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应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 对唐山市城区8所幼儿园的1 642名3~6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唐山市城区3~6岁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6.4%, 总忽视度为43.3, 其中医疗忽视率最高, 为17.4%, 教育忽视度最重, 为46.8。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36.7%和36.1%, 总忽视度分别为43.4和43.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教育忽视率高于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4, 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岁儿童的总忽视率和总忽视度均最大。儿童以受单项忽视为主, 发生率为17.0%, 构成比为46.7%。结论 唐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被忽视现象较为严重, 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