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对2010年7~11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标本31557份,不合格标本886份,占2.81%;尿液标本7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4.68%;粪便标本755份,不合格标本41份,占5.43%;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如何正确采集检验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对2007年7~11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血液标本31557份,不合格标本886份,占2.81%;尿液标本770份,不合格标本36份,占4.68%;粪便标本755份,不合格标本41份,占5.43%;胸腹水、脑脊液标本279份,不合格标本7份,占2.51% 。 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标本不合格原因和正确采集方法对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对2010年7~11月所收到我院住院病人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标本31557份,不合格标本886份,占2.81%.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标本采集的合格率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简跃廷 《大家健康》2013,(16):62-63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提高血液标本质量的方法,以减少误差,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送检的1024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的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整理并统计后分析造成其不合格的原因,并观察检查的效果。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标本有156例,占全部1024份血液标本的15.2%。其中凝血标本87份,占不合格标本的55.8%;溶血标本36例,占23.1%;标本量不足的标本31例,占19.9%;标本错误2例,占1.3%。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结果的影响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而检验结果的不准确会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否则,血液标本不合格不仅会无法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还会耽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代苏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48-2649
目的:分析不合理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血标本1124,尿标本1045份,大便标本224份,细菌培养标本67份。结果:血标本合格率99.6%,尿标本门诊合格率95.5%,住院患者合格率75%,大便标本合格率82%,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82%。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合格的标本采集,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戴凤华 《求医问药》2014,(15):40-40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总结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检验的7621份体液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其中送检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规范的标本采集方法。结果:在这7621份体液标本中,有148份标本送检不合格,占标本总数的1.94%,其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标本被污染(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30.4%)、送检时间不及时(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27.7%)、标本已发生凝固(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2.8%)、盛放标本的容器错误(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0.8%)、其他药物影响了检验的结果(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7.4%)、标本中体液的量少(占不合格标本总数的10.9%)。结论:认真核对送检的标本对于提高标本的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检验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医院要加大对检验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上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刘艳 《中外医疗》2012,31(36):54+56-54,56
目的对血液标本临床送检不合格的原因以及对策,探讨提高血液标本质量的方法,减少检验结果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2012年1—3月在该院住院部送检的1820份血液标本(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检查)中的260例不合格标本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并分析原因,观察检测的效果。结果不合格血液标本260例,占总数的14.28%。其中凝血标本103份(39.62%),溶血52份(20.00%),标本量不准43份(16.54%),脂血47份(18.08%),标本错误5份(1.92%)。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非常直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诊断治疗的效果密切相关。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很多,正确采集血液标本,是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血液标本不合格,就无法获得患者准确的检验数据,临床上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导致患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耽误病情,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冷为 《中外医疗》2014,(3):19-19,21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意义,对比合格与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的原因,探讨正确采集检验血液标本的方法。方法对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检验科收到5487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收到的5487份血液标本中,全血是1526份,占血液标本总数的27.81%;血清是2179份,占总数的39.71%;血浆是1782份.占总数的32.48%。其中合格标本5112份,占总数的93.17%;不合格标本375份,占总数的6.83%。在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是89份,占23.73%;凝血是79份,占21.13%;抗凝剂使用错误22份,占5.88%;血液量存在误差165份,占43.93%;其它原因20份,占5.33%。结论正确采集临床血液标本是确保血液检验结果准确、真实的根本保证,也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1186份尿液标本与876份粪便标本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尿液标本96份,占8.09%;不合格粪便标本92份,占10.5%;不合格原因分别标本量少128份,占68.09%,污染34份,占18.09%;容器错误12,占6.38%;标识错误8份,占4.26%;超时送检6份,占3.19%。结论标本采集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指导,并严格查对,以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造成血液检测所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分析整理我院临床检验科退回的不合格标本统计数据,总结不合格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标本溶血、脂血27份,占31.4%;送检延迟14份,占16.3%;信息缺项11份,占12.8%;标本量不符要求9份,占10.5%;应抗凝标本未凝固8份,占9.3%;抽血部位错误和抗凝管使用错误各5份,分别占5.8%.结论:血液标本在采集和运送过程中需按照操作流程及检验要求并及时运送,才能提高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减少不合格标本数。方法:就门诊及住院患者各种常规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数和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标本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2012年不合格标本总数为460份,占标本总数的0.08%。按照不合格原因进行分类统计,溶血标本为287份(62.3%),乳糜标本为42份(9.1%),凝固标本为39份(8.4%),收集容器错误为37份(8.0%),其他原因为55份(11.9%)。结论:采用一系列改进措施,保证分析前的质量控制,降低不合格标本数,进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江敏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2-1053
目的分析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及其分布情况,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2008—2009年136256份常规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标本在所有标本中所占比例,找出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结果 2008年不合格率1.00%(585/58057),2009年标不合格率0.30%(234/78199)。尿常规和大便常规的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标本中,因溶血、凝血导致标本不合格者最多,其次是样本不新鲜。结论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针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发生,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梅芳 《吉林医学》2011,(30):6443-644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方法:选取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1 89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通过临床检验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探讨原因,总结对策。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血液标本945份,其中血清645份(68.25%),血浆226份(23.92%),全血74份(7.83%)。其中不合格标本62份,占总标本的6.56%(62/945)。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5.81%,11.29%,9.68%,40.32%以及12.90%。结论:加强对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前质量控制力度对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发生原因并对其仔细分析,以提出相应的优化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0年12月进行免疫、生化或血液细胞学检查的2032份血液表本能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严格监管、检查以判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结果 本文收集血液标本2032份,其中不合格标本159份,占了全部的7.8%,其中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标本采集不规范、溶血、凝血、血量过少或量不准确等因素.结论 确保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处理对于血液检查结果的科学可靠和临床诊断、疗效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嘉鋆 《吉林医学》2010,(30):5347-5347
目的:了解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以便制定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标本进行查对验收,并通过观察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结果:对血液标本41000份进行分析,不合格标本2023份,占4.93%。尿液标本4036份,不合格标本373份,占9.24%。粪便标本2589份,不合格标本98份,占3.79%。胸腹水、脑脊液标本129份,不合格标本8份,占6.2%。结论:通过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和判定,从而确保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并提升标本的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8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8份不合格标本中,溶血或凝血的占46.43%、脂血的占14.29%、采血量不足的占17.86%、送检不及时的占7.14%、抽错试管的占3.57%、其他原因占10.71%.结论 护理人员认识到血液标本采集及运送的质量是实验室前质量的重要部分,正确采集及运送血液标本,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凌喜华 《求医问药》2014,(18):38-39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中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1256份尿液标本及769份粪便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1256份尿液标本中,有1213份尿液检验标本合格,有43份尿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其合格率为96.58%,不合格率为3.42%。在769份粪便标本中,有708份粪便检验标本合格,有61份粪便检验标本不合格,其合格率为92.07%,不合格率为7.93%。我院对所有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审核统计,结果发现,在43份不合格的尿液检验标本中,缺少申请单的有1份(占2.33%),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的信息不符的有2份(占6.67%),标本量不足的有29份(占67.44%),标本被污染的有1份(占2.33%),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信息不符且标本量不足的有10份(占23.26%)。在61份不合格的粪便检验标本中,缺少申请单的有1份(占1.64%),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的信息不符的有3份(占4.92%),标本量不足的有39份(占56.52%),标本被污染的有8份(占13.11%),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信息不符且标本量不足的有10份(占16.3%)。在1256份尿液标本和769份粪便标本中,共有104份检验标本不合格,其中,缺少申请单的有2份(占1.92%),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的信息不符的有5份(占4.81%),标本量不足的有68份(占65.38%),标本被污染的有9份(占8.65%),检验标本与检验申请单信息不符且标本量不足的有20份(占19.23%)。结论 :临床诊断中导致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在采集粪尿常规检验标本前未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且采集后未对标本进行严格查对。为改善当前现状,医院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粪尿检验标本取样流程,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以确保粪尿常规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本院临床科室送检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本院检验分析前标本不合格发生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来降低不合格标本比例。方法:对本院2012年—2014年临床送检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分布情况及其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各临床送检的标本共7 455份,不合格标本为66份,不合格率为0.885%。标本凝块、溶血、脂血所占比例较高。结论:医院应严格控制送检标本的采集、运输流程,完善采集标本质量监督体系,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感,来提高送检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血液检验标准本检验结果不准确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医院临床学院检验的200份进行研究,记录影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影像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检验以后200份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当中有75份不合格,其中42份采集方式不正确,22份标本保存不当,11份血液检验标本抗凝剂使用量不合理。结论检验人员要注重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方式,合理使用血液检验标本抗凝剂使用剂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戴宗成 《当代医学》2013,(28):57-58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00份住院患者的临床血液生化标本资料。结果标本溶血采集不规范、采集时机不正确、标本采集后没有及时检验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结论生化检验中人员应严格规范地采集标本、把握正确采集时机、及时检验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