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腔镜手术除外)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49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术前用药(实验组)和术后用药(对照组)两组,观察术后感染(盆腔感染和腹部切口感染)指标,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93%(2/214)和1.05%(3/284),两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短程术前和术后用药比长时间术后用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普外手术中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500例普外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2.4G。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外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9月的普通外科手术病历1460份,对是否使用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剂量、种类以及手术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1460病例中,26/197例(13.2%)Ⅰ类切口患者、836例(100%)Ⅱ类切口和427(100%)Ⅲ类切口患者使用抗生素,Ⅱ、Ⅲ类切口用药时限5d以上分别占了20.9%(175例)、53.2%(227例)。结论 围手术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存在,要加强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围手术期用药组(试验组)和术后用药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术后体温、术后感染、母乳喂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费用等。结果:术后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体温正常、药物无不良反应、抗生素应用少及早期母乳喂养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安全、有效且剂量小、疗程短、花费低,优于术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1365例行妇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按围术期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2组,研究组412例,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对照组953例,围术期使用抗生素。对2组患者术后病率、退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病率、退热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可以不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患者270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莲  李宁  周鹏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16-37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270例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0例患者Ⅰ类切口135例,Ⅱ类切口77例,Ⅲ类切口58例,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后单用1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的分别占37.78%、59.63%、2.59%,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最短0d,最长11d,平均使用时间(3.39±2.49)d,中位使用时间2d,68.89%患者用药时间≤3d。结论: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加强管理。[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剂量和时间与术后感染的联系。方法:将2006年8月-2008年5月我院选择剖宫产产妇200例分二组,A组100例围手术期用药,B组100例为术后用药。结果两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后感染、产后病无明显差异(P〉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抗生素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并已围手术期应用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随机抽取的207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7例围手术期患者99.5%应用抗菌药物:药物选择起点过高者53.4%;用药间隔不合理者35.4%;用药剂量大者44.7%;用药时机不当和持续时间长者普遍存在;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者33.3%:无指征联合用药者7.3%:手术部位感染率4.8名。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胸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科  梁景仁 《临床医学》1999,19(11):16-17
目的:明确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方法。方法:对45例糖尿病患者胸部手术时围手术期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为Ⅱ型糖尿病。术前检查确诊20例,占44.44%,术前空腹血糖〉13.9mmol/L,尿糖(++)以上者29例,占64.44%;术后胸部切口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感染率20%。低血糖昏迷2例,切口裂开1例。结论:糖尿病病人胸部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合理静脉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围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妇产科围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传统用药组)及2004年7至9月(短程用药组)各选取行予宫下段剖宫产患者120例,子宫次全切除患者35例,围术期分别使用传统给药方法与短程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 两组相比,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愈合等级及其他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而短程抗生素组抗生素用量、费用降低,护理工作量、护理强度大大减轻。结论 妇产科围术期短程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岑瑛  严小蓉 《华西医学》1998,13(4):483-484
从1996年9月于1997年2月收治72例类切口整形病人,随机按1:2比例分分为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组(A组)及常规术后抗生素使用组(B组)。两组比较,感染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平均住院日降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减少一素使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媛  张玲  焦成元 《华西医学》2014,(3):428-431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7月1日-12月31日677例所有类别手术(不包括有植入物手术及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根据外科手术切口污染情况进行切口类型分类,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定期来院复查,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并按时填写统一表格。结果对677例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发生SSI12例,感染率为1.77%。污染及感染类切口SSI发生率(14.28%、30.76%)高于清洁及清洁.污染类切口(0.00%、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住院时间≥4d者的SSI发生率(4.55%)显著高于术前住院时间为2~3d(0.60%)和≤1d者(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和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者SSI发生率(7.69%)高于术后用药时间≤48h者(0.00%)(P=-0.002)。结论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能降低SSI的发生率;围手术期长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反而有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普外科围手术期290例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抽取1999年12月-2000年2月普外科住院手术患病历290份,男147例,女143例,平均年龄40.2岁,平均住院时间16.6d。调查分析评价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全组有241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83.1%。主要的药物为甲硝唑、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占85%。发生医院感染的22例次。本组没有用药指征的占54.4%,存在盲目性。仍有在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住用药对机。术后平均用药5d,为对过久。联合用药存在选药不当,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重视。结论:医院应制订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规范措施,加大管理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分析本院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剖宫产产妇480例,其中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22例,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性用药260例,两组用药均为头孢曲松钠(国产),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头孢曲松钠人均用量、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发现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头孢曲松钠人均用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低于术后预防性用药组(P〈0.0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对498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术前用药(实验组)和术后用药(对照组)两组,观察术后感染(盆腔感染和腹部切口感染)指标,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93%(2/214)和1.05%(3/284),两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肿瘤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短程术前和术后用药比长时间术后用药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王仲书  ;兰文英 《华西医学》2009,(11):2852-2853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现状及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2009年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病案500份,设计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表,对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用药种类、联合用药、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使用抗生素5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95例,其中不合理80例(16.00%)。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总品规数为540,其中头孢菌素类453例(83.89%),青霉素类(包括加酶抑制剂)26例(4.81%),喹诺酮类44例(8.15%)。选用头孢唑啉钠178例(32.96%)居第一位,头孢替唑钠第二,151例(27.96%)。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04年5-12月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状况。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3.88%,其中Ⅰ类切口感染率0.73%,Ⅱ类切口感染率3.54%,Ⅲ类切口感染率18.98%。且不同危险指数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感染切口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G^-需氧菌为主。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与切口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患者基础疾病、年龄、抗生素的使用及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预防感染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6年3月各种妇产科手术患者,按抗生素应用分为两组,两组均选用头孢曲松2g+25%葡萄糖注射液20m1缓慢静脉推注。A组于麻醉后即予单剂,术后应用<48h,共计966例:B组为长期应用,除按A组的方法应用外,术前1d应用抗生素,术后应用〉48h或直至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3d,共计129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感染分别为12例(1.24%)和18例(1.39%),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各种因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和总结3年多来9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延期愈合。结论通过采取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南昌市第一医院2012年手术病历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促进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化。方法从南昌市第一医院2012年1—12月出院总手术病历4299例中随机抽取360例外科手术病历,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要求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例手术病历中手术类型主要以Ⅱ类切口为主,共234例,占65.0%;预防应用抗菌药物232例,占64.4%,其中124例Ⅰ类切口病历中有85例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占Ⅰ类切口手术的68.5%。共使用了5类12种抗菌药物,头孢噻肟钠、磺苄西林钠预防使用例数较多,预防用药以注射用抗生素为主。不合理预防用药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时机不对、术后用药时间过长、无指证预防用药等。结论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着很多问题,应加强临床医生围术期用药知识的培训,使围术期用药更趋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