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一、治疗方法:主穴;中极;配穴:三阴交(双)、足三里(双)。针法:毫针消毒后用泻法,强刺激。行针1分钟后留针10~15分钟,留针期间可间断行针,起针后可自行排尿。二、典型病例:患者,女,48岁。混合痔术后发生尿潴留,因患者既往曾有手术后尿潴留而导尿的病史,应患者要求值班护士给予导尿并保留导尿管4小时。拨除导尿管后小便仍不能自解,采取腹部热敷、按摩等法无效,患者膀胱充盈,小腹憋胀难受,随给予针刺中极、两侧三阴交及足三里,强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留置导尿管拔除时机选择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拔管时,即刻拔出尿管,待再出现尿意时,协助其自行排尿;实验组93例拔管前,先夹管,当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先拔除尿管,后协助其自行排尿。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自行排尿成功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69.2%(P<0.05)。结论PCA患者在其个体麻醉消退、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有助于患者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3.
我们多年来用针剌和内服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许多顽固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治疗方案1.针刺取穴:前头痛取合谷(双),足三里(双),中强刺激;针印堂穴局部酸胀明显后出针.后头痛取合谷(双)、足三里(双),强刺激;针风池穴(双)要使头部有沉麻感.偏头痛取患侧太阳穴、率谷穴、风池穴、外关穴、足三里(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留置导尿管拔除时机选择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拔管时,即刻拔出尿管,待再出现尿意时,协助其自行排尿;实验组93例拔管前,先夹管,当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先拔除尿管,后协助其自行排尿。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自行排尿成功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69.2%(P〈0.05)。结论PCA患者在其个体麻醉消退、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有助于患者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留置导尿管拔除时机选择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8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拔管时,即刻拔出尿管,待再出现尿意时,协助其自行排尿;实验组93例拔管前,先夹管,当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先拔除尿管,后协助其自行排尿。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自行排尿成功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成功率69.2%(P〈0.05)。结论PCA患者在其个体麻醉消退、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有助于患者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排尿的护理及其重要性,方法将腹部术后患者115例从术后6h开始夹闭尿管,间歇放尿,术后24h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115例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尿管后3h内自行排尿、需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过夹闭尿管,间歇放尿后,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能促进患者排尿,减少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进腹部术后患者排尿的护理及其重要性方法将腹部术后患者115例从术后6h开始夹闭尿管,间歇放尿,术后24h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115例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尿管后3h内自行排尿、需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过夹闭尿管,间歇放尿后,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能促进患者排尿,减少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素坚 《吉林医学》2014,(11):2478-247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00例子宫肌瘤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入院序号单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将导尿管及时拔除;对照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放开导尿管,排空膀胱后再拔除导尿管;对拔除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结果:观察组自然排尿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高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P<0.01)。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导尿管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针刺治癒伤寒并发尿潴留李××,男,25岁,学生,住院号23057。因腹胀满不能自解小便已48小时,而求诊。半月来高烧头疼出汗,经确诊为伤寒,住本院传染病区。两天后热度稍退,但腹胀、便秘、尿闭达两天两夜。先后导尿两次,腹胀有一时性松解,继而又胀,不能排尿。检查舌有白苔。脈象:缓而涩。腹胀在下腹部较显。诊断为仿寒并发尿潴留。针刺:水分水道(双)阴陵泉(双)采轻刺激,即兴奋法,不留针。入针后找到感  相似文献   

10.
蒙莉萍  陈珍 《海南医学》2010,21(18):142-143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的不同拔除时机对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夹管1次,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感时先拔管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排尿。对照组夹管、膀胱充盈时松管,反复训练膀胱功能,待当日输液体剩500ml时拔管,膀胱充盈有尿意感时再协助患者床上或下床排尿。结果两组病人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充盈有尿意时为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覃朝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741-2742
目的:为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减少患者插尿管的不适及并发症。方法:患者术后从恢复室回到病房清醒后2h开始夹闭尿管,待患者自觉有尿意时开放尿管,至手术当天输液结束后、膀胱充盈有尿意情况下拔除尿管,护士或家属协助患者下床排尿。结果:实验组手术当天输液结束后、膀胱充盈有尿意情况下拔除尿管,均能一次性自主排尿,发生膀胱刺激症状病例减少,有21例。结论:口腔颌面全麻手术患者当天输液结束,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除尿管是最佳拔除时间。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4岁,山西人,排尿异常2个月。患者自诉上初中后,因包皮过长经常出现尿频、尿急现象,尤其在上课期间,较为频繁;为了不影响同班同学上课注意力,强忍控制排尿次数,近2个月出现排尿异常(有尿意排尿时出现1分钟左右时间的排尿梗阻现象,稍后方可排尿)。口服药物效果不佳,遂来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来,采用单一针刺内关穴治疗落枕(又称失枕)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3天,效果满意。一、治疗方法针刺穴位:内关(单侧)。刺法。采用1.5寸毫针。常规消毒,垂直快速刺入内关穴,得气后(酸、胀,麻),根据患者体质捣针数次,并同时令患者左右旋转颈部,不留针。二、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任娟 《中外医疗》2012,31(5):69-69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术后的患者自行排尿的影响,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方法选择普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术后遵医嘱给予留置尿管24h。实验组从术后6h开始夹闭尿管,间歇放尿,术后24h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常规遵医嘱术后24h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患者拔尿管后3h内自行排尿、需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夹闭尿管,间歇放尿后,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能促进患者排尿,减少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研究术后留置尿管的拔除时机度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在患者有尿意感拔除导尿管,观察组在患者膀胱出现胀痛感后再拔管.对比两组患者拔管之后的首次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顺利排尿的患者44例(73.33%),辅助排尿15例(25.00%),辅助无效1例(1.67%),有效率达98.33%;对照组拔管后顺利排尿的患者24例(40.00%),辅助排尿27例(45.00%),辅助无效患者9例(15.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在患者膀胱充盈至有胀痛感后进行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困难的情况,且具有操作简便、危险性小的优势,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妇科癌症术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妇科癌症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患者通过针刺双脾俞、双三焦俞、双肾俞6个背俞穴治疗。结果35例患者针刺治疗3次后,治愈率达91.43%,总有效率达97.14%,治愈者均能自主排尿,且排尿顺利恢复如常。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妇科癌症术后尿潴留,不受腹部伤口的限制,患者容易接受,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97-298
[背景]观察针刺体针加疏密波电针治疗术后胃轻瘫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选择42例术后胃轻瘫患者,针刺上肢内关穴(双)、下肢足三里(双)及上巨虚穴(双),并在下肢穴位上连接脉冲治疗仪,将频率调整到疏密波进行治疗,共治疗30 d.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5 d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分析.治疗第15 d及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第15 d时的亦明显降低(P<0.05);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2%.[讨论]针刺体针加疏密波电针可有效改善术后胃轻瘫的消化道症状,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刺八醪穴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尿流动力学、膀胱残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SCI后NB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月后复查。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d内排尿日记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插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1 d内尿失禁次数低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首次充盈感容量、首次尿意感容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充盈感压力、首次尿意感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插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八醪穴通过刺激相应神经根促进膀胱内括约肌及逼尿肌形成节律性收缩及舒张运动,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并提升最大尿流率。  相似文献   

19.
孙晓霞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75-1276
目的观察针刺对治疗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设计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中极、关元、水道、三阴交等穴位,对照组30例给予诱导排尿,两组患者均从术后有明显尿意、自觉腹胀不能自行排尿或小便点滴而出或腹胀明显开始治疗,治疗一次,治疗时间30min。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纽患者术后小便排出情况,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研究表明,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中极、关元、水道、三阴交等穴位可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从而治疗肛肠病术后排尿障碍。该方法简单、易行、有效,并能降低患者导尿后泌尿系统感染机率,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病,我院运用针刺双例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有立即止痛活动自如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58岁,其中工人18人,农民19人,学生1人,干部2人。均有急性腰扭伤史及持续性腰背疼痛。2治疗方法单纯针刺双侧外关穴。配合针刺腰部扭伤范围内找到压痛点。针刺手法:按常规用75%酒精消毒,针刺压痛点时要使针感上下扩散,胀麻等感觉明显,超出病痛范围,留针的同时,针刺双侧外关穴加强针感后留针。嘱患者两手臂保持原来时的姿势,腰部试作前后、左右转例或下蹲活动,留针15~2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