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任文亭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3(3):16-17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比较几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共31例,治愈29例,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系膜成形和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理想术式,应用中可根据病情恰当选择。 相似文献
3.
乙状结肠扭转是结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是农村的常见病。其病因除解剖异常因素外,也可能与长期摄取粗纤维高残渣食物有关。根据腹痛、腹胀、便秘等肠梗阻症状,并结合X线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作者对乙状结肠扭转治疗的原则是:应首先非手术治疗,然后再考虑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过去对乙状结肠扭转一经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2例急性复发性乙状结肠扭转,作者采取一次完成切除吻合术,不行肠外置,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首先行扭转肠襻的穿刺抽吸,使充气胀大的肠襻完全减压,然后将扭转肠襻复位,提出腹腔外,切除过长的乙状结肠,但要适度,坏死肠管切除应彻底,端端吻合要严密,吻合后张力不大,注意腹腔污染,术毕清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给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术后第3日给予扶正 相似文献
5.
邱镇湘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4)
乙状结肠扭转是结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多属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临床上并不少见,如诊治不及时,将导致肠坏死,穿孔而死亡。我院1976~1987共收治8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1.5岁,其中以42岁~72岁发病率最高,占66.7%。急性者2例。病程最短5小时,最长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都有不同程度的结肠梗阻,并伴有腹膜炎体征。除1例因年迈体弱拒绝手术,后经插管复位外,其余均手术治疗,其中6例作单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合一手术方法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对16例病人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乙状结肠扭转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16例病人采用本手术方法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三合一手术方法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方式,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间收治的34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乙状结肠扭转所致的乙状结肠坏死或形成囊袋状扩张的患者,采取三管法行Ⅰ期切除吻合术避免了肠造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采取三管法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可以避免乙状结肠造瘘、Ⅱ期还纳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高发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LevyMuwanawasa综合医院2011年8月~2012年11月34例次成人乙状结肠扭转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发现乙状结肠扭转肠襻长约60~120cm,扭转肠襻坏死但未穿孔4例。其中行乙状结肠无术中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32例次,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加肠管固定术1例,乙状结肠扭转单纯复位1例。结果2例手术复位患者坦院后1~3月,症状复发再次入院行乙状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30例次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均一期痊愈;术后随访1~12月,未见复发。2例次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二次剖腹探查发现与吻合口张力过高有关,行Hartmann术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乙状结肠扭转且扭转肠襻较长患者应首选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急诊一期乙状结肠无术中灌洗切除吻合术对于未穿孑L乙状结肠扭转患者是可行的,无张力吻合是手术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乙状结肠平行折迭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状结肠扭转是外科较严重的急腹症之一,需急诊处理,如果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复发率很高.作者在乙状结肠扭转高发区(西非马里共和国)经一年多的实践,根据其乙状结肠过长及乙状结肠系膜过窄的解剖特点,将过长部分平行折迭,固定于降结肠外侧的方法治疗乙状结肠扭转1... 相似文献
13.
乙状结肠扭转360度以上者,均属绞窄性肠梗阻。常须手术方能解除,且有15~40%的死亡率,也有用徒手复位的,但用针刺治疗者鲜见,现报告一例。苏××,男性,63岁,农民。主诉: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无排便、排气3天。无呕吐,有恶心,既往有便秘及腹痛史。腹部膨隆,下腹部压痛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6例乙状结肠扭转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治疗,认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吻合技术,加强对术前、木中、术后的管理,吻合口瘘的危险性基本可以避免的,同时避免了二期手术及复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及治疗方式选择的实践经验。结果:4例经保守治疗,后来1例复发行手术治疗;4例行乙状结肠复位固定术治愈;2例行乙状结肠大部分切除、肠造瘘,二期吻合术治愈;1例行乙状结肠大部分切除一期吻合术治愈。结论:熟悉乙状结肠扭转发病机制和原因,注意鉴别诊断,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针对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台山县人民医院自1977年~1986年10年间,收治了乙状结肠扭转共43例,全部均作手术治疗,其中88%病例作了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均获痊愈,无1例死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7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28例明确诊断,19例系钡灌肠检查显示“鸟嘴征”而作出诊断,7例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得诊断,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病;4例误诊或漏诊。非手术疗法9例,7例成功,50例行手术治疗。治愈53例,死亡4例,复发2例。结论老年腹痛、腹胀和便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为首选检查。对于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宜慎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4年来,我们对6例乙状结肠单纯扭转患者行手术复位治疗,疗效较好,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12~71岁,平均54.4岁。60岁以上4例。发病时间2~8h。6例中有3例腹痛前使用泻药,2例有剧烈运动史,1例有习惯性便秘史。6例均表现为腹部绞痛,阵发性加剧,明显腹胀,呕吐不明显,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无畏寒、发热。体格检查均发现腹胀不对称,肠鸣音亢进,但无腹膜刺激症。下消化道钡检均有典型的“鸟嘴状”征,腹X线片示“完全性肠梗阻”。结合病史及其它检查,排除肠道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继发性乙状结肠扭转。 相似文献
19.
20.
付乃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78,(1)
在印度,乙状结肠扭转是低位肠梗阻极为常见的原因,在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50~60%。乙状结肠扭转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瘦弱男性患者,从起病到表现出梗阻症状的平均时间为3~4天。有人观察到此类病人其乙状结肠系膜冗长,基底部狭窄,且有一纤维带自系膜基底向顶部延伸。乙状结肠容易以此纤维带为轴心发生顺时针方向扭转。本病复发率高达31~60%,复发病例扭转更为急剧,且保守治疗无效。结肠因局部缺血,腔内压力过高常很快发生肠壁坏死,粪便漏入腹腔可致死亡。有人报告,乙状结肠扭转而致坏死者,死亡率高达83~100%。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发生坏死前早期作出诊断,并及时解除急性梗阻和预防复发。治疗方法不一,有人主张采用选择性乙状结肠切除或一期乙状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