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4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海浪  谢跃  朱国太  袁东堂 《重庆医学》2008,37(10):1047-1048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对24例成人CDH继发假臼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4年,平均2.5年,依据Harris评分由术前32.5(12~50)升高至90(75~100)。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CDH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依赖于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精心操作以及术后的科学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2.
蔡翔宇  吴焕卿 《河北医学》2006,12(9):891-893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2例16髋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臼及股骨的解剖结构,正确安装假体。结果:对12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置换4例,经6个月到5年的随访,患者均能自行行走,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平均由术前的35.82分恢复到术后6个月的88.37分。结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的软组织松解,重建髋臼和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正确假体位置的安装是手术的关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2011年21例DDH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年,术后关节功能及Harris得分优于术前;术后优良率为93%。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显著,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例患者,均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CroweⅣ型患者,髋臼假体同样放置于真臼位置,并施行小转子上方截骨。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78个月,平均42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6分转为术后86分,髋关节疼痛消除,功能明显改善,可以从事正常生活和体力劳动。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手术能恢复髋关节正常位置,增加灵活性和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为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提供了一个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武峰 《吉林医学》2010,31(28):4870-487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11个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组随访11个月~9年,平均49个月。结果: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优7髋,良3髋,中1髋,优良率90.9%。无坐骨神经及股神经损伤患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注意肌力平衡,真臼安放生物性假体,细直柄假体应用骨水泥固定,调整前倾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就诊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8例(32髋),均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随访13个月至7年,2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髋关节脱位,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植骨块不愈合的病例。Harris评分75~96分,其中优8髋,良20髋,中4髋,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的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全赫  王秀华 《医学综述》2008,14(23):3668-367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例(12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按Crowe分级,其中Ⅰ型5例6髋,Ⅱ型3例3髋,Ⅲ型1例1髋,Ⅳ型1例2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患者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及早期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2.0±1.8)分提高到(89.0±2.2)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  1990~ 2 0 0 1年对 33例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15例 ,全髋关节置换 18例。骨水泥型 2 9例 ,非骨水泥型 3例 ,混合型 1例。结果 经 1~ 12年随访 30例 ,平均随访 5年零 2个月。按 Harris评分标准 ,平均由术前 35分恢复到术后 89.3分。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提供一个无疼痛而又有较好功能的髋关节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方法:自1986年至2003年,我们对20例(24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施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脱位程度分型I~Ⅲ度,不同分型采取不同手术对策;术前及术后、随访均进行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经过平均6.7年的随访,本组病例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35.8分改善到术后88.6分。其中7髋施行了1次翻修术、1髋施行了2次翻修术。结论:成人先天性髋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因其存在的病理改变严重,手术中应注意软组织松解与平衡,髋臼成形,股骨短缩,臼与股骨上段假体的个体化设计。良好的术前准备设计及术中对各种不同病理情况的分析判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初步疗效。方法:自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微创技术完成21例全髋置换术。结果:手术切口7.5cm~12cm,平均8cm;手术时间50分钟~90分钟,平均65分钟;术中出血量200ml~500ml,平均270ml;术后均放负压引流,24小时平均引流量100ml~350ml,(平均150ml)。平均随访时间2.5年(1年~4年),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后外侧入路单切口微创行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值得推荐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勇 《医学综述》2012,(21):3717-37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髋关节表面置换对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菏泽市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1例(61髋)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和髋关节表面置换组(30例),术后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5.5年,所有患者髋关节活动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无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全髋关节置换组3髋有X线片透亮区,1髋有局灶性骨溶解。髋关节表面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全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可选择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明显,髋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原因,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统计101例患者的113侧全髋置换术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早期脱位的7例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观察。结果:脱位主要由术后搬动及康复锻炼不适当引起,保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髋关节周围的组织完整是全髋关节术后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为此类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从1995年9月至2003年12月治疗的21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70岁),双极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置换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21例患者中,死亡6例,随访1年3个月~8年2个月,平均随访5年3个月,无髋关节感染及术后行走引起的脱位。两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患者行走时股前区轻度疼痛,一个月后缓解。疼痛发生率为1.4%。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较好的选择,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陈侠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516+1518
目的:探讨使用髋关节假体置换后的病人临床康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5年时间,对其中收治行髋关节假体置换并进行正确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的病人194例,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94例髋关节假体置换病人通过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且均获得3年随访后.按照现今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定.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2.7%.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为4.64%.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主要并发症出现率为3.61%.结论:通过对采用髋关节假体置换的病人进行正确规范的临床康复治疗,能优越的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9年4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者共96例,股骨颈骨折49例,头缺血坏死3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4年,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疼痛6例,假体脱位3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股骨骨折4例,假体松动4例,髋臼磨损3例;双下肢不等长5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合理选择人工假体,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6例为新鲜骨折,10例为陈旧骨折。48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及臀部软组织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分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清除股骨颈残端,再前脱位取出股骨头;术毕伤口引流24~48h。结果:全部患者获得6-4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52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98%。结论:侧前方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46例(255髋)。股骨颈骨折109例,股骨头缺血坏死78例,骨关节病45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股骨上段肿瘤9例。结果246例(255髋)患者其中7例已死亡,失访8例,其余231例(235髋)患者随访2.0~9.0年,平均5.5年。发现术后并发症46例,髋关节脱位6例,伤口感染4例,假体松动下沉6例,下肢静脉栓塞3例,股骨骨折1例,疼痛26例。结论合理选择人工假体,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报告22例患者行双侧髋关节人二关节置换术,共44个髋关节,其中人工全髋关节15例,30个髋关节;人工双极股骨头7例,14个髋关节.年龄33岁-64岁.病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8例;Legg-Perthes病1例;类风湿性关节强直3例.经随访优良11例;很好7例;好2例;尚可2例;差、很差0.作者认为对髋关节有屈曲畸形病人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一般病例采用Moors切口为好.两侧手术最短间隔时间为1个月.双侧关节应用同型号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