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及手术成本控制对策。方法利用自制器械对308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通过改进技术、制定不同术式的方法控制手术成本。结果 308例患者中3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4例中转开胸,共10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自制器械,制定合理的学习曲线,加强手术成本控制,手术费用明显降低,使基层不发达地区患者也能共享微创技术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道癌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右胸电视胸腔镜应用于食道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10月~2003年11月间23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道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右胸胸腔镜完成胸腔、纵隔的探查及食道周围的游离,然后经颈部、腹部切口离断食管,再经颈部切口完成食管-胃底吻合.另选择同期行常规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作为对照. 结果 23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吻合口瘘等与同期常规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别,但开胸后疼痛轻,肺部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食道癌切除手术有微创的优势,可作为部分患者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术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前 /后外侧切口开胸、腋下小切口开胸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接受外科治疗 ,其中 3 4例施行常规前 /后外侧切口开胸 ,3 1例行腋下小切口开胸 ,2 4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各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胸液量、哌替啶用量、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腋下小切口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在上述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组 (P <0 .0 1) ,而腋下小切口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之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结论 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 ,腋下小切口开胸术更经济、简单 ,符合现阶段多数病人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需要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25例传统开胸手术作比较。结果经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开胸手术组,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风险小、疗效可靠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Zhao H  Liu T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2):1533-1535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和适应证。方法1995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胸外科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患者52例。其中贲门失弛缓17例,食管平滑肌瘤24例,食管憩室7例,食管脂肪瘤1例,食管囊肿1例,贲门失弛缓合并食管憩室1例,贲门失弛缓球囊扩张食管破裂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25例,小切口开胸手术组27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均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电视胸腔镜手术组有2例因胸腔内广泛粘连和食管黏膜损伤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胃肠减压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电视胸腔镜手术切口符合美观要求,可作为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常规术式。小切口开胸手术更适合于病情较复杂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2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6例。微创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并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切除肺叶并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上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持续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上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效果。方法比较28例常规开胸手术和24例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结果。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两组分别有1例和3例术后肺持续漏气超过3d以上。结论①肺大疱破裂自发性气胸是胸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符合美学要求等特点。②自发性气胸并胸膜粘连可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粘连松解肺大疱切除术。③为减少术后复发率需行胸膜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P0.05),分为2组,每组39例。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除数。结果 2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疼痛轻、康复时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将64例纵隔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及引流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中无中转开胸手术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获6~12个月的随访,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实验组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2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腺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2例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VATS组(n=10)和开胸组(n=12)。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均显著小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第5天安静时和活动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单孔VATS胸腺瘤切除加前纵隔脂肪剔除术治疗胸腺瘤近期临床疗效与开胸手术基本一致,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快速康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行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6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行肺减容术(胸腔镜组)与22例常规开胸行肺减容术(开胸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胸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术后漏气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5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患侧上肢活动是否受限、拔管时间长短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P〈0.05);监测指标: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残气量(R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MWT与术前比较,两组均明显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行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安全性与可靠性与开胸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疼痛轻、上肢活动不受限及术后胸管引流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腔镜技术在胸、腰椎前路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单肺或双肺通气麻醉的选择。方法 对5例结核病人行胸腔镜下结核病灶清除术,其中2例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术,1例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植入;对3例爆裂性骨折截瘫及1例L1陈旧性爆裂骨折并马尾综合征病人进行脊髓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病例都得到随访,术后切口一期愈合,X光、CT检查也都显示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充分,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位置良好。结论 胸椎、上腰椎结核或骨折,不论是否并发脊髓、马尾神经压迫的病例,均适宜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病灶清除、脊髓减压、脊柱前路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辅助手术(VATS)在青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41例青年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VATS组(n=22)和三孔VATS组(n=19)。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炎症指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VATS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三孔VATS组[(3.9±0.6)cm vs (8.7±0.7)cm],切口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三孔VATS组[(4.8±1.1)分vs (2.6±1.8)分],术后并发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三孔VATS组(18.2% vs 4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3天,单孔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三孔n组;术后第3、5天,单孔组的VAS疼痛评分也显著低于三孔VA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单孔VATS手术较三孔VATS手术更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满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For penetrating thoracic trauma,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whether operative exploration 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better.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and thoracotomy on the patients with penetrating thoracic traum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10, 123 patients with penetrating thoracic trauma were treated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inclusion criteria, 8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VATS and thoracotomy group.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drainage in VATS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raditional opera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TS has the merits of shorter operation time, non-blind area, exact surgical path and less bleeding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倾向性评分匹配配对良好的情况下,比较机器人与胸腔镜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与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田辉教授肺外科团队因原发性肺癌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或采样术的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外科(RATS)肺切除术,为RATS组;156例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胸外科(VATS)肺切除术,为VATS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进行混杂因素校正,比较匹配后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结果。 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后,每组88例配对成功。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发现RATS组手术时间略长于VAT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RATS组术中出血量较VATS组更少(P<0.001)。RATS组淋巴结清扫站数(P<0.001)及清扫个数(P=0.031)均高于VATS组;RATS组住院费用较VAT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第1~3天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TS组术后第1~3天NRS评分更高。两组淋巴结升期率、术后第1~3天引流量、术后全部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可切除肺癌手术治疗上,RATS与VATS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短期疗效相似。此外,RATS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彻底性上存在优势,缺点是增加了住院总费用,潜在增加了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电视胸腔镜手术20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体会. 方法 1997年10月~2004年3月,开展VATS 207例,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结扎或切除155例,自发性或创伤性血气胸紧急探查止血30例,肺部良性疾病行肺楔形切除、活检14例,纵隔肿瘤摘除8例. 结果 190例经胸腔镜完成手术,12例附加胸部小切口,5例中转开胸手术.胸部手术时间20~180 min,平均56 min.术后住院5~52 d,平均9 d.术后并发症17例,占8.2%(17/207),其中肺泡漏9例,复张性肺水肿6例,胸腔感染2例.2例术后3~4个月自发性气胸复发. 结论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创伤性血气胸和某些胸部良性疾病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更多优点,适时附加胸部小切口,积极防治并发症,可使VATS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1例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治疗经验,探讨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1例行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34.0(16~59)岁。术前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手汗症1例。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extended thoracoscopic thymectomy,ETT)10例,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1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70.5(30~105)min,术中出血量均<5 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均<48 h,胸腔引流量55.5(30~80)ml,术后住院时间3.5(2~4)d,切口创伤小、隐蔽而美观。10例行ETT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4例,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2例。结论隐蔽切口胸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可满足患者对切口隐蔽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6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1)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是胸腔镜手术最佳的适应证,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等特点; (2)反复发作的单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持续漏气7d,双侧自发性气胸,不论是否同时发作都可考虑胸腔镜手术治疗; (3)自发性气胸并胸膜粘连可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粘连松解肺大泡切除术; (4)为减少一次性材料的消耗,降低手术成本,可辅助小切口使用常规胸科手术器械完成手术; (5)为减少术后复发率需行胸膜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