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的特征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以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及与吻合平面、胃镜下表现和吻合口狭窄的关系。结果108例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率45.2%(108/239),主动脉弓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大于主动脉弓上反流症状发生率(70.7%vs.31.8%,P<0.01)。影响生活的反流症状(≥6分)发生率为25.5%,主动脉弓下吻合反流症状程度较主动脉弓上吻合重(43.9%vs.15.9%,P<0.01)。胃镜RE分级0 级、 级出现反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1.7%(63/151)和50.0%(44/8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1,P=0.214),反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RE分级无相关性(r=0.080,P=0.276)。在有症状的反流患者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7%(40/108),无症状的反流患者中未发现吻合口狭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62,P=0.000)。吻合口狭窄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呈正相关(r=0.480,P=0.048)。结论食管胃吻合术后只有部分患者出现反流症状,主动脉弓下吻合反流症状多于主动脉弓上吻合,且程度较重。反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与RE分级无关。吻合口狭窄与胃食管反流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胃底折叠术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11年2月10年中2个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儿童胃食管反流性疾病81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30例,新华医院51例)临床资料,包括食管裂孔疝76例,单纯严重胃食管反流5例。男49例,女32例。年龄25天~11岁。2例有食管裂孔疝修补手术史。采用5个5 mm trocar分别经脐和两上腹、两侧中腹部进腹,保留脾胃韧带完成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结果79例镜下完成手术(包括Nissen-Rossetti术37例,Thal术42例),2例中转开放手术。出院前均行食管钡餐(GI)复查,37例Nissen-Rossetti术后9例轻~中度食管下端狭窄,1~2次扩张后缓解症状;42例Thal术后7例存在轻度反流。术后69例获随访,时间2个月~7年,平均26个月。2例食管裂孔疝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镜下手术,1例证实膈肌脚尼龙缝合线松脱,1例裂孔关闭不够,仍有一较小旁疝形成,均再次镜下修补,术后恢复好;1例术后出现发作性腹痛伴呕吐;1例智力发育障碍者术后吞咽功能退化,顽固性拒食,长期鼻胃管喂养;2例胃食管轻~中度反流伴有胃动力差。其余63例术后生长发育好,术前临床症状消失。结论①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②对于食管裂孔疝,选择镜下Thal术可有效减少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③对于严重胃食管反流,选择Nissen-Rossetti术,术后抗反流效果更确切,与传统的Nissen术相比,保留胃短血管的Nissen-Rossetti术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3.
外科医师应了解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外科手术病人尚患有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时,其突出的症状可使病人难以接受手术,尤其是当GERD病人合并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时更是如此.再者,在全身麻醉时,在GERD患者的咽喉部常会积存不少胃肠反流物,在拔除气管插管时,有可能因误吸而发生危险,或术后发生肺炎.但如事前能识别本病,在手术前给予患者2-4周的质子泵抑制剂则可明显缓解症状;在麻醉时如能事前知晓此病、引起特别重视和给予相应处理,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此外,由本病引起的Barrett食管则为一种癌前状态.对于普通外科或胸心血管外科医师,则不仅更易了解、尚能在内科治疗失效或病人不能坚持长期内科治疗时,给病人提供手术或腹腔镜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现就对GERD的新进展予以简介,以期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应用手工和吻合器行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发生率和程度,以指导选择一种合理的吻合方法.方法 全组30例,分成手工组(17例)和吻合器组(13例),观察从开始进食到进食后1个月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 手工组有4例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23.5%),无严重反流病例;吻合器组11例(84.6%)术后出现胃食管反流,重度反流4例.全组无吻合口瘘、狭窄,无术后死亡.结论 食管胃黏膜管套叠吻合比吻合器吻合在术后抗反流上有优势,在进行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时应尽量选择具有良好抗反流效果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以Crurasoft补片重建食管裂孔并行Nissen胃底折叠术在老年胃食管反流(GER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3年期间我科共收治老年(≥65岁)GERD患者22例,其中行Nissen胃底折叠术并以Crurasoft补片无张力重建食管裂孔者10例(直径≥5 cm者2例,<5 cm者8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并以间断缝合方式重建食管裂孔者12例(直径≥5 cm者2例,<5 cm者10例).对2组患者手术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及1年的症状变化(烧心、反酸、吞咽困难、呼吸道疾患)、胃镜检查情况、食管下段压力(LESP)及24 h pH检查(DeMeester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补片组手术时间长于缝合组(P<0.05),缝合组有2例术后发生折叠胃底移位致症状复发.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症状,与术前比较其GERD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补片组的GERD症状评分又低于缝合组(P<0.05);缝合组术后1年其烧心及反酸症状较术后3个月有所加重(P<0.05).2组患者术后的胃镜、LESP及pH复查情况较术前均有所改善,胃黏膜改变评分及24 h食管pH评分明显降低,LESP明显升高(P<0.05);其中补片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应时间的缝合组(P<0.05);缝合组组内术后1年时的LESP及24 h食管pH评分较术后3个月又明显降低或升高(P<0.05).结论 腹腔镜下Crurasoft补片重建食管裂孔并行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老年GER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黏膜延长分层吻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抗胃食管反流、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的术式。 方法 选杂种犬 5 8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31条犬 ,自贲门横断 ,食管黏膜延长 1.5~ 2 cm;切除部分胃小弯 ,剥除大弯侧保留部分浆肌层 ,成形为宽 3~ 3.5 cm、长 4~ 5 cm黏膜管 ,行食管胃黏膜、肌层分层吻合。对照组 :2 7条犬 ,用“深套叠”术式。于术后 3~ 180天检测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突入胃内结构长度、肌层吻合口直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黏膜游离缘直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实验组能耐受较高胃内压 ,胃与食管压力差两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突向胃腔内结构厚度两组相差 1倍以上 ;实验组成形黏膜血供良好 ,吻合口愈合及缝线脱落早于对照组。 结论 适当剥除肌层不引起黏膜缺血坏死 ;成形黏膜瓣薄软 ,具有良好的抗反流效果 ;黏膜层密缝对合严密、愈合快 ,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不同平面吻合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三种抗胃食管反流手术治疗婴幼儿食管裂孔疝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食管动力学和胃食管反流评估食管裂孔疝 3种抗反流手术疗效。方法  41例食管裂孔疝中滑疝 15例、旁疝 3例、混合疝 2 3例。年龄 2个月~ 3岁 ,体重 5 .5~ 9 5kg。食管裂孔修补加Dor手术 2 8例 ,加Toupet手术 10例 ,仅做单纯裂孔修补 3例。全组进行了手术前、后食管动力及 2 4h食管pH监测。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优良者 37例 (90 2 4% ) ,术后早期胃排空延迟 1例 (Toupet手术组 )GI示食管下段狭窄 5例 ,但有明显吞咽困难仅 1例 (未做胃底折叠术组 ) ,伤口裂开 1例 (Dor手术组 )。术后 3例仍有呕吐 (Dor手术组 ) ,3例复发 (2例Dor手术组 ,1例Toupet手术组 )。全组手术前后LESP改变不明显P >0 0 5 ,LESL术后明显增长 ,Dor手术组 (1 93± 0 6 1)cm ,Toupet手术组 (1 78± 0 44 )cm ,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旁疝混合疝组中用Dor手术修补术后LESL(2 13± 0 6 1)cm ,增长较Toupet手术修补更为显著 [(1 71± 0 49)cm ,P <0 0 5 ]。全组术后 2 4h食管pH监测参数明显改善 ,并以Toupet手术改善最显著。结论 三种抗反流手术均能有效减轻胃食管反流 ,以Toupet手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初步经验。方法2004年5月~2005年4月,食管裂孔疝15例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加抗反流手术。Ⅰ型4例均伴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Ⅱ型10例,Ⅲ型1例。在缝合缩小食管裂孔的同时,行N issen术9例,Toupet术4例,Dor术2例。采用视觉模拟积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价术前及术后1、6个月胃食管反流症状,包括烧心、吞咽梗阻、反酸、胸痛、嗳气等。结果全组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187 m in,平均125 m in。术后住院2~5 d,平均2.8 d。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8.5月,无疝复发。胃食管反流综合症状VAS评分术前5.0±3.9,术后1个月降至0.9±1.3(t=3.823,P<0.05),术后6个月降至0.8±1.6(t=3.549,P<0.05)。术后并发胃潴留2例,吞咽梗阻1例,3个月后缓解。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其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病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吞咽困难和咽下疼痛,并常伴有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胸骨后及背部烧灼感。食管裂孔疝常伴有食管韧带松弛和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易发生胃液反流,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机制与食管裂孔疝、食管下端括约肌缺陷等有关,常须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肠动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谭敏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1):728-730
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产生症状、体征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GERD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Bar.rett化生。因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RE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烧心感,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吞咽痛及大量出血、食管Barrett化生并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因此,有必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以上部位,进入口腔(包括咽部)或肺引起的症状或并发症~[1]。GERD患者在全球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ERD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同时对GERD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之相关。若GERD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轻则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重则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命,因此,对GERD合理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对GERD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表现、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10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GERD临床资料。18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反食、胸痛等食管内症状为主,92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6例无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结果中转开腹1例,余均成功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时间30~245min,平均67.8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28.8ml;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4.1d。术后10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8例失访。其中66例仅接受电话随访。102例按照症状频次、程度问卷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参考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标准症状评分,术后6个月反酸、烧心、胸痛、咳嗽、喘息、憋气、咽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87例手术有效,15例手术无效。术后62例(60.8%)出现进食困难,经饮食训练2~6周后60例消失,2例症状严重,经胃镜扩张后缓解。1例术后2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36例术后3个月选择性地进行了胃镜、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监测复查。28例食管炎患者复查胃镜,25例恢复正常,1例从Ⅲ级转为Ⅰ级,1例从Ⅱ级转为Ⅰ级,1例无变化;31例复查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恢复正常30例,1例从中度降至轻度;18例复查食管测压,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从术前的1.2~34.1(中位数14.3)mmHg升至14.3~33.0(中位数20.0)mmHg(Z=3.72,P=0.000)。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损伤小、病人恢复快和操作安全的优点,对诊断明确的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特别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主观症状改善的因素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甲乳疝外科接受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底折叠术包括Nissen患者54例和Toupet患者38例。随访108个月,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反流症状(反酸、胃灼热)的改善,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等。并以反流和胃灼热症状的复发作为评判抗反流术后疗效的标准。通过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了性别、年龄(60岁为界)、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时间(30和60个月为界)、PPI反应性(良好/不佳)、裂孔疝复发、手术方式(Nissen/Toupet)以及是否应用补片等因素对于GERD相关症状的影响。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末次随访时共有11例出现反流复发和21例胃灼热复发,其中12例患者自觉食管炎症状(反流、胃灼热)无缓解,手术总满意率为81.52%。末次随访时共有1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Niseen组10例,Toupet组6例。反流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PPI使用时间以及PPI反应性与反流复发无相关性(P>0.05),裂孔疝复发和是否应用补片是术后反流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裂孔疝复发是术后反流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胃灼热复发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前PPI使用时间以及应用补片与胃灼热复发无相关性(P>0.05),但PPI反应性和裂孔疝复发是术后胃灼热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PPI反应性是术后胃灼热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胃底折叠术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GERD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术前PPI反应性较差的患者,手术指征应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评价兜底式食管胃吻合术对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探讨蒙特利尔定义“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流程、标准在食管重建术后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笔者医院采用两种术式共行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1078例的临床资料,参考相关诊断标准制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吻合VI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情况。试验组(兜底式食管胃吻合术)582例,男403例、女179例,年龄(60.4±12.6)岁。食管癌399例,贲门癌183例,弓上吻合392例,弓下吻合190例。对照组(传统食管胃端侧吻合术)496例,男343例、女153例,年龄(59.2±12.8)岁。食管癌322例,贲门癌174例,弓上吻合317例,弓下吻合179例。结果与传统食管胃端侧吻合术相比,兜底式吻合术后吻合VI瘘的发生率较低[0%(0/582)VS.1.0%(5/496),x2=5.835,P=O.016)];胃食管反流症状亦较轻,而伴有食管外症状及需要服用制酸剂患者则更少[1.6%(33/541)VS.12.6%(57/453),矿=23.564,P=O.000],术后吻合口狭窄率各为0.9%(5/539)和7.3%(34/465)(x2=25.124,P=O.000),尤其是重度吻合I=I狭窄的发生率更低[0%(0/539)VS.4.7%(22/465),X2=24.883,P=O.000]。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兜底式吻合法在预防食管胃吻合VI瘘、吻合VI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方面较传统术式为优;蒙特利尔定义胃食管反流诊断流程和标准适合于食管重建术后胃食管反流之诊断。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对 5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 ,2例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食道下段压力由 (7 32± 1 34)mmHg提高到 (18 2 0± 3 4 3)mmHg(t=12 2 3,P <0 0 1) ,2 4 -小时PH值监测评分由183 36± 96 76降低到 8 0 4± 2 12 (t=8 4 7,P <0 0 1) ,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 ,并达到正常范围。无手术并发症 ,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 结论 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抗胃食管反流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988年11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129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分别采用N issen手术(65例)、贲门斜行套叠术(39例)、Belsey4号手术(17例)、Toupet手术(3例)、Thal手术(1例)、Dor手术(4例)等6种方法治疗。116例得到随访,计算临床症状评分,并与术前比较。手术前后分别有95例及51例行食管压力测定检查,56例及35例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DeM eester评分;术前常规行内镜检查,术后48例行内镜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随访的116例患者中,临床症状评分由术前的(4.1±0.4)分降为术后的(1.1±1.0)分,较术前显著降低(t=27.21,P<0.01)。手术疗效优42例(36.2%),良60例(51.7%),可7例(6.0%),差7例(6.0%),手术远期优良率87.9%(102/116)。N issen、Belsey 4号和贲门斜行套叠术三者间疗效无差异。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N issen手术、贲门斜行套叠术和Belsey 4号手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所致胃食管反流(GER)性咳喘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MAS致GER性咳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间断性胀痛、反酸、烧心、咳嗽、哮喘等,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受压。2例行保守治疗,4例行手术治疗。随访1.5~84个月,3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1例术后并发胃瘫,予胃动力药物治疗后缓解;2例保守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需长期服质子泵抑制剂及胃动力药物。结论:SMAS致GER性咳喘的诊治需兼顾SMAS和GER,手术与保守治疗相结合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磁括约肌增强器能够增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张力达到抗反流的效果,该研究应用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磁括约肌增强器,验证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12例实验动物(猪)通过开腹或腹腔镜的方式放置磁力环于LES处,观察饲养1、3、6个月后实验动物的饮食行为、体重和手术前后LES压力的变化;通过钡剂造影观察进食通畅度、磁力环的扩张、闭合情况。解剖实验动物后,观察植入器械是否出现移位和腐蚀,是否有食管梗阻,以及是否出现植入区域食管组织炎症、糜烂和缺血坏死等。 结果实验动物均能正常进食,3例偶有呕吐,3例进食较快有呕吐,三组实验动物体重均增加;吞钡显示钡剂通过顺畅,无明显近端食管扩张等阻碍吞咽的相关影像表现。LES测压提示术后压力较术前明显增加;大体标本显示磁力环固定于食管下段外膜附近,贴近肌层,形成纤维组织囊;10例标本磁珠附近组织镜下未见炎症细胞浸润,2例标本见少量—中等量中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磁力环装置可通过开腹或腔镜方便植入,研究表明该装置以及安装技术安全、可靠,可转化到GERD患者中。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炎、消化性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Barrett化生。因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RE可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烧心感、反酸、胸骨后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吞咽痛及出血、Barrett食管的改变,甚至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食管黏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在食管动力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72分,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糜烂性反流病(ERD)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NERD组与ERD组UESP平均值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其余指标UESRP平均值、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DCI中NERD组均高于E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RD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NERD组患者身高较ERD组偏低,体重较轻,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BMI的增加,可能增加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此外,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较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上、下食管括约肌动力障碍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