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难治性青少年Graves‘病患者采用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厦不良反应。方法对17例青少年Graves’病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和/或一侧下动脉并注入栓塞剂聚乙烯醇(PVA),观察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等的变化。结果甲状腺在术后1-3d开始缩小,12例甲状腺缩小至Ⅰ度或正常大小;术后1个月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下降,5例患者停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药。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难治性青少年Graves’病安全、简便,近、中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水平和甲状腺体积大小对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停药复发的作用.方法 53例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正规治疗2-4年后停药,随访12-24个月,对停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年龄、性别及停药时的TsAb活性、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TsAb是应用细胞培养生物分析法来进行测定其活性.结果 53例患者随访期间有9例(17.0%)复发,治疗停药时甲状腺体积正常、I度肿大、II度肿大复发比率分别为6.25%、13.0%、42.9%.结论 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终止时TsAb水平和甲状腺大小是Graves病停药的有效参考指标,且有一定的复发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荧光间接法对37例Graves’病患者血清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进行了测定,其中21例未治疗组病人有18例阳性,16例已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病人有6例阳性。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呈正常反应组及低弱反应组血清抗ds-DNA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抗ds-DNA抗体是存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自身免疫抗体,该抗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Graves’病自身免疫异常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前,抗甲状腺药物仍以其价廉、方便和对甲状腺损伤小等特点,在Graves病治疗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也存在治疗周期长及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较差、耐受性差、复发率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112例Graves病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探讨病情缓解停药患者的甲状腺体积和血清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水平等与停药后复发的关系,旨在制定个体化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的测定对Graves病患者的诊治意义,根据TSAb能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膜匀浆中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原理测定了正常人及Graves病患者血中TSAb活性。结果显示TSAb活性(单位:pmol/mg膜蛋白)80例正常人为14.97±3.36(阳性率1.25%),70例未治Graves病患者为30.69±9.59(阳性率78.6%),显著高于正常人(t=2.687,P<0.01);41例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Graves病患者为21.72±9.80(阳性率39.0%),显著低于未治Graves病患者(t=2.806,P<0.01);10例Graves病复发患者为38.32±12.21(阳性率100%),显著高于经治疗患者(t=2.713,P<0.01)。因此测定TSAb可作为Graves病观察病情、指导治疗及预测复发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Graves病(简称GD),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目前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在国内,患者对Graves病的治疗选择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单独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易复发。1999年1月至2006年3月,笔者采用他巴唑联合优甲乐治疗Graves病患者3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T_3抑制试验往往用来估价 Graves 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预后,以往多用甲状腺~(131)Ⅰ摄取率为判断指标,近年来有用血清 T_4者。我们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67例 Graves病患者作了上述两项指标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80例 Graves 病患者经他巴唑或甲基硫氧嘧啶治疗5~34月停药,其中13例因停药后迅速(3周内)复发而未列入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最佳131I治疗剂量.方法 103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均进行核素显像和B超测量甲状腺质量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下降量(B超测量法)与治疗前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能显著减少甲状腺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甲状腺局部注射利美达松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Graves病患者45例分为两组: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对照组),加局部注射利美达松组(治疗组),观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变.结果 局部注射治疗组甲状腺明显减小,甲状腺激素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下降速度及程度也较对照组大,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美达松局部注射治疗Graves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Graves病患者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患者以女性多见,突出表现为腹泻,常伴心动过速,脉压增大,消瘦;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检查均符合Graves病诊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腹泻患者应考虑到Graves病的可能,其治疗主要是抗甲状腺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桥本甲亢组、桥本氏甲减组、Graves病初诊组、Graves病控制组、Graves病未控制组、单纯性甲状腺肿组,并选取同期参加检查的46例正常健康者。结果:桥本氏病患者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Tg Ab和TPO-Ab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组别(P<0.05),且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比Graves病患者高(P<0.05)。Graves病患者血清中Tg Ab和TPO-Ab的含量及阳性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Tg Ab和TPO-Ab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Graves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B—ELISA检测63例Graves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1AA)。15.87%Graves病患者血清中存在IAA,正常对照者无一例检测到IAA。提示Graves病患者抗体的产生具有异质性,该类患者可能存在多克隆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对IAA与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甲状腺疾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含量,探讨TGAb和TPOAb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GAb和TPOAb,并对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GAb和TPOAb在桥本氏病患者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又明显高于Graves病患者;(2)TGAb和TPOAb在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POAb和TGAb检测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TPOAb和TGAb为桥本氏病等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Graves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Graves病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后糖代谢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选取97例初发的Graves病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甲状腺功能、肝脏功能。结果,GD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3%,GD合并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分别为29.9%和13.4%;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29例甲亢合并糖耐量异常者中19例血糖恢复正常(占65.5%),13例GD合并空腹血糖受损者中,有10例血糖恢复正常(占76.9%);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认为Graves病(GD)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糖代谢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均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24例初诊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又称(Graves)病患者外周血OKT_3、OKT_4、OKT_8、OKT_4/OKT_8、ERFC、Smig以及cic、TGA、TMC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对照。除OKT_4/OKT_8比值未见差异外,余均有显著变化:OKT_3、OKT_4、OKT_8、ERFC值均降低,smig值上升,cic、TGA、TMCA出现阳性。Graves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阴虚火旺型较肝郁脾虚型改变更显著。10例Graves病经自制益气养阴泡剂配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随访3~9个月,临床症状控制,但除smig治疗显著下降外,其余指标未见统计差异,  相似文献   

16.
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Graves病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与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疗效。方法选择初发Graves病患者60例分成两组。A组给予泼尼松5 mg,1次/日口服,共12周,同时口服甲巯咪唑5 mg,3次/日,B组给予甲巯咪唑5 mg,3次/日口服。以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病情调整甲巯咪唑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摄碘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FT3分别为(6.6±2.4)pmol/L和(9.8±3.2)pmol/L,治疗1年后,两组FT3分别为(5.1±1.9)pmol/L和(7.6±2.8)pmol/L,(P<0.05)。治疗1年后两组摄碘率A组100%恢复正常,B组83%恢复正常,(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较单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Graves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放射性碘(^131I)治疗后眼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79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眼病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Graves病^131I治疗后58.9%患者眼病改善,但也有17.5%恶化;②年龄、血T3、T4水平、甲状腺大小、摄^131I率及给药剂量、治疗后随访时间与眼病的转归无明显关系;③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状态及短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是眼病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治疗后有效地控制甲亢并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明显改善Graves眼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直接、间接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流体细胞测定仪技术,观察了经~(131)碘治疗的23例Graves′病患者的循环活性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131)碘治疗后的第一个月至第三个月,HLA-DR、Ta_1和UCHL_1活性T细胞亚群数目明显增加,以Vicia-villosa为标志的抗抑制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实验结果提示:Graves′病患者经~(131)碘治疗后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浓度增加可能是由于T细胞的激活和抗抑制细胞亚群增加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碘是人体内重要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基本原料。口服的无机碘分为膳食碘和治疗碘,与甲状腺免疫和代谢密切相关。Graves病(Graves ' disease,GD)又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高碘代谢状态,临床上常建议Graves病患者限碘甚至忌碘饮食。最新的研究进展显示膳食碘对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干扰性可能被高估,放射性碘治疗之前严格限制无机碘、择期手术之前强制使用无机碘都不是必需的。此外,无机碘可以作为Graves病的治疗药物,在具有轻型甲亢、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浓度、较小的甲状腺体积、高碘饮食等特点的患者中探索性应用无机碘显示出不错的成效。当传统的抗甲状腺药物出现副作用而患者仍倾向保守治疗时,无机碘或许能作为替代选择。无机碘因低致畸性、低血液毒性和低骨髓毒性,可以在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和肿瘤放化疗期的患者中发挥独特作用。本文对膳食碘和治疗碘的研究进程、生物学功能、适用人群及特定情形下的应用进行汇总,旨在为Graves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丰富Graves病患者的诊疗策略以及进一步提高Graves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报道1例Graves病患者,因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后诱发AN 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脉管炎,经小剂量放疗致使患者发生了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病例:1例38岁G raves病女性患者,诉双眼视物模糊,眼底发现有微动脉瘤、毛细血管扩张及黄斑水肿。经眼底镜及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后,诊断为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观察:患者几年前因Graves眼病曾接受过小剂量的放射治疗。此外,同期因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诱发AN CA阳性的脉管炎。因双眼视网膜存在多处无灌注区,故采用了密集的视网膜光凝以控制病情发展。结论:对G raves眼病放疗时,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