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根据新生儿ARDS蒙特勒诊断标准对2017年1~12月鄂西南地区17家二级或三级医院新生儿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鄂西南地区17家医院2017年1年内共收治新生儿7 150例,其中确诊新生儿ARDS 66例(0.92%),包括轻度23例(35%),中度28例(42%),重度15例(23%)。新生儿ARDS的主要原发疾病包括:围生期窒息(23例,35%)、肺炎(18例,27%)、败血症(12例,18%)、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15%)。66例ARDS患儿中,产妇年龄≥35岁10例(15%),宫内窘迫30例(45%),1 min Apgar评分0~7分32例(49%),胎心监测异常24例(36%),羊水胎粪污染21例(32%)。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12例),其次为新生儿休克(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66例ARDS患儿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10/66);治愈、好转56例(85%)。结论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ARDS以轻/中度为主;围生期窒息和感染可能是该地区新生儿ARDS的主要病因;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综合治疗后患儿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鄂西南地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根据新生儿ARDS蒙特勒诊断标准对2017年1~12月鄂西南地区17家二级或三级医院新生儿科/儿科收治的新生儿ARDS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鄂西南地区17家医院2017年1年内共收治新生儿7 150例,其中确诊新生儿ARDS 66例(0.92%),包括轻度23例(35%),中度28例(42%),重度15例(23%)。新生儿ARDS的主要原发疾病包括:围生期窒息(23例,35%)、肺炎(18例,27%)、败血症(12例,18%)、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15%)。66例ARDS患儿中,产妇年龄≥35岁10例(15%),宫内窘迫30例(45%),1 min Apgar评分0~7分32例(49%),胎心监测异常24例(36%),羊水胎粪污染21例(32%)。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12例),其次为新生儿休克(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66例ARDS患儿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死亡10例,病死率为15%(10/66);治愈、好转56例(85%)。结论 鄂西南地区新生儿ARDS以轻/中度为主;围生期窒息和感染可能是该地区新生儿ARDS的主要病因;脑室内出血是最常见的合并症;综合治疗后患儿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休克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儿休克早期诊治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33例新生儿休克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治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新生儿休克33例中,63%(21例)在6h内纠正,18%(6例)在6~12h内纠正,3%(1例)于12h后纠正,死亡率15%(5例)。休克预后与治疗早晚pH、血压、呼吸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早晚有关。结论新生儿休克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加强监护,早期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休克发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休克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病和致死的高危因素.结果 新生儿休克发病率6.7%,其中日龄3 d内占75%,窒息和硬肿所致休克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36.7%和32.3%.休克合并脏器损害58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33例,总病死率51.6%,窒息居首位占64%.早产儿休克病死率高于足月儿,原发病情况、休克程度、脏器功能损害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新生儿休克多发生于新生儿早期,以心源性休克最常见,其次为感染性休克,早产儿的病死率高于足月儿.新生儿休克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上要加强监护,重视新生儿休克的早期症状,早期治疗,适时的呼吸支持.保护脏器功能才能改善预后.预防窒息和早产是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该科收治的23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该组新生儿心律失常发病率占3年住院新生儿总人数的3.2%。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4例,占60.87%,其病因与围生期窒息、缺氧有关;其次为传导阻滞6例,占26.08%。重度窒息、先心病、药物中毒性心肌炎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围生期窒息、缺氧易引起新生儿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且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暂时性、预后好,大多数不需特殊治疗,但对于感染、药物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应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125例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分析,发现新生儿休克的特点,更好的指导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乃对1997年1月~2002年4月125例新生儿休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休克发生于0~3天99例,占79.2%,3~7天13例,占10.4%,7~28天13例,占10.4%.心源性休克88例,占70.4%,低血容量性休克67例,占53.6%,其中上述两种休克同时存在的43例,占34.4%;感染性休克13例,占10.4%,无过敏性休克.有85.6%的患儿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应用呼吸支持117例,占93.6%.治愈93例,治愈率74.4%,死亡8例,病死率6.4%.合并胃肠功能障碍73例,继发ARDS 29例,继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例,继发肾功能不全2例.不难看出新生儿休克多发生于新生儿早期,以心源性休克最多见,其次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但应注意上述两种休克常同时存在,只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呼吸支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措施,改善预后.方法 对3 640例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围生期因素进行分析,观察其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分析颅内出血患儿早期临床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结果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男性、急产、臀牵引及胎吸助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脐带绕颈、宫内或产时缺氧或羊水Ⅲ度混浊、羊水少,胎膜早破及胎位不正.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与围生期多因素有关,避免早产、缺氧和产伤是预防颅内出血的关键.早期诊断及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IBWI),由围生期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也不一致,必须区别对待。近年来国内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早产儿围生期缺氧引起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神经后遗症显得更为突出,成为影响早产儿预后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尤其是出生体重小于1 5 0 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 ,由围生期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也不一致,必须区别对待。近年来国内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新生儿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早产儿存活率提高,早产儿围生期缺氧引起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其神经后遗症显得更为突出,成为影响早产儿预后最重要因素之一。1 发病率及临床症状据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特征及转归,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度MA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ARDS分为ARDS组(45例)与非ARDS组(1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 结果 60例重度MAS患儿中,45例(75%)发生ARDS。ARDS组出生后1 h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中位氧合指数显著高于非ARDS组(4.7 vs 2.1,P<0.05);两组间入院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住院期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峰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组休克发生率高于非ARDS组(84% vs 47%,P<0.05),两组间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气胸、肺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组较非ARDS组中位机械通气时间更长(53 h vs 3 h,P<0.05)。ARDS组治愈出院43例(96%),死亡2例(4%);非ARDS组治愈出院15例(100%)。 结论 重度MAS并发ARDS患儿呼吸窘迫出现早,机械通气时间长,休克发生率更高;建议在管理重度MAS患儿过程中密切监测氧合指数,及时诊断及治疗ARDS,同时密切评估组织灌注,积极防治休克。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