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撞击力的中心超过眶外环时,可引起颧骨额突和蝶骨眶板的骨折和错位,这两个组成眶外侧壁的主要部分,可分别或整个插入眼眶后部引起眼球或视神经的严重损伤,试图用标准的眶周切口处理碎骨的方法,可使视神经损伤加重,一个安全的进路是通过半冠切口暴露颧骨眶外侧区,这样在直视下处理碎骨,眼球不承受回缩压力。半冠切口是从耳轮沿发际内弧形切至额部中线,颞线上深达骨膜,颞线下达颞线筋膜,骨膜下分离从额骨至眶上缘,筋膜下分离从颞肌到颧弓和眶外缘,这时额颞皮瓣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入路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颧骨颧弓骨折患者236例,均一期完成经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入路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术后进行康复性张口训练,术后3~6个月随访切口感染、面瘫、咬合关系、张口度、面部畸形和主观满意度等指标,评估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下血肿、颞区凹陷、秃发、永久性面瘫且面容满意恢复,合并有咬合关系紊乱和张口受限的患者,术后均恢复功能性咬合及理想张口度。主观满意度达到97%。结论 改良头皮冠状切口在颧骨颧弓三维立体结构重建中,具有术野清晰、复位精确、面容恢复好、瘢痕隐蔽的优点,有助于面神经及血管等结构的保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头皮冠状和耳屏切口因其切口位置隐蔽、面部不留瘢痕、术野显露充分,已成为颌面外科治疗面中部骨折、眶上缘骨折、眶外侧缘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的常用方法。2006—03—2012—06期间我院采用头皮冠状和耳屏切口进路结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6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现就如何防止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面神经损伤的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 1 995年 1 1月~ 1 998年 3月收治 5例颧 -上颌骨骨折伴颧面畸形、张口困难及眶下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 ,均经颊龈沟切口施行骨折复位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例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 9~ 43岁 ,平均33.4岁。病程 1~ 1 1 d。检查 :张口受限 4例 ,眶下区麻木 3例 ,颧面畸形 5例 (凹陷 4例 ,外凸 1例 ) ,面部轻度皮肤裂伤 2例。三维 CT扫描示左侧颧弓骨折 4例 ,均伴有左侧上颌骨前、外后壁粉碎性骨折 ,其中 1例伴眶底骨折 ;左侧颧骨骨折 1例 ,伴上颌骨外后壁及眼眶外下壁骨折。1 .2   整复方…  相似文献   

5.
面颌部外伤、骨折病例中约 2 0 %~ 80 %伴有眶壁骨折 ,为修复眶下壁通常采用下睑下缘皮肤切口 ,修复材料用钛镍合金或高分子聚乙烯板 ,但面部切口影响美容。该作者为 1例 4 9岁男性 ,右眶下壁骨折、眼球自缺损处陷入右上颌窦内约 2 cm× 7cm,眼移位 7mm,伴右上颌窦前壁凹陷骨折及右颧骨弓骨折 (无移位 )的患者 ,经右上颌窦根治术入路 ,清除窦内血块及碎骨片 ,用弯剥离子分离开眶下壁骨膜 ,使眼球上抬复位后 ,取自身鼻中隔软骨片 2 .5cm× 1cm经上颌窦修复眶下壁的骨缺损处 ,窦腔内填压 12天后除去 ,术后用双氧水冲洗和头孢唑啉 0 .5g肌注 ,…  相似文献   

6.
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患者接受同期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及口内切口行颧骨复合体截骨复位,并采用钛网或个性化颅骨修复体修补颅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双眶轴位及冠状位CT、头面部三维CT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3~7 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颞部轻度塌陷,其余患者颅面部基本对称,颅面部畸形基本消失.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伴颅骨缺损的治疗应以颧骨体的准确复位作为手术成功的关键,颅骨缺损的个性化修复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冠状切口在面中上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有作者报告面中上部各种手术采用冠状切口 ,本文总结我科采用这一切口用于面中上部各种手术的临床经验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5 6例患者中 ,男 39例 ,女 1 7例 ;年龄 2 0 61岁 ,平均 46岁。临床诊断和切口选择见表 1。表 1  5 6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切口选择切口诊断例数半冠状单侧颧骨骨折 4 0颞肌肌瓣转移 4颞下窝肿瘤 4眶外侧肿瘤 1颞下颌关节窝血管瘤 1髁状突骨折 1全冠状眶内侧肿瘤 1 双侧颧骨骨折 1额部血管瘤 1鼻筛眶骨折 1双侧颧骨、鼻筛眶骨折 1 同时伴有颞下窝血管瘤 (病变与眶内不相连 )和真性颞下…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经眼下穹窿切开修复眶缘及眶底骨折获得成功。此法能暴露内、下、外三个眶壁,并可顺利进行骨折的固定和修复。若与上颌窦手术径路合用,可同时处理上颌窦前壁骨折。愈合后局部疤痕轻,外眦切开有利于眼球退缩易暴露术野和减少于术并发症等优点。手术方法:全麻。下直肌缝牵引线。水平剪开眼外眦皮肤约5mm,钝性分离并剪开外眦韧带下臂,沿下穹窿向鼻侧剪开结膜,暴露眶下缘。在眶下缘前面切开骨膜并剥离,牵开骨膜和眼球,即可暴露三个眶壁,检查发现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口-眶联合径路单侧上颌骨全切术的解剖进路,明确进路中的解剖标志。方法 10例干颅骨标本,观察上颌骨周围毗邻关系,定位上颌骨全切术中的截骨线;解剖5例(10侧)尸头标本,模拟内镜下经鼻-口-眶联合径路上颌骨全切术。结果 内镜下经鼻-口-眶联合径路上颌骨全切术的主要步骤:①经鼻径路:经鼻行上颌窦内侧壁切除;②经口径路:唇龈沟切口,形成半侧面中掀翻进路,显露上颌骨前壁及后外侧壁,解剖上颌动脉,定位硬腭截骨线;③经眶径路:做外眦延长切口,骨膜下分离显露眶外侧壁及眶底壁,通过眶下裂定位显露颧弓和颧颌缝;④截骨:分别于上颌骨额突及鼻骨、颧弓、硬腭、上颌结节与翼突连接处四个区域截骨,完整切除上颌骨。结论 内镜下经鼻-口-眶联合径路可以完整切除单侧上颌骨,避免传统入路大的面部切口,该术式为上颌骨区域病变治疗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累及眼眶的面部骨折可引起严重畸形和眼功能障碍。作者对34例面部骨折累及眶底的病人施行早期修复,其中单纯眼眶粉碎性骨折13例,颧骨及严重眶底骨折9例,眶底及上颌骨、颧骨多数性骨折12例。氏强调在进行眼部、面部感觉、牙咬(牙合)及X线检查确定骨折情况后宜及时手术,手术时间不迟于72小对。本文介绍一种经眶下缘切口与上颌窦柯-陆氏术切口联合进行眶底骨折复位的万法。经眶缘切口剥开眶筋膜可直接检查眶底骨折情况,再通过颊龈切口于上颌窦腔内放一带导管的气囊,注入6~14ml造影剂,可经眶下缘切口在明视下恰当地控制所需造影剂的量,使骨折的眶底回复到正常位置,术后7~14天取出气囊。对眶底严重骨折失去支撑作用的病例,使用0.1mm厚的薄硅板作为移植衬垫,应注意硅板大小要合适,恰好放置在眶下缘后方,避免引起眼球突出。本组中有28例应用硅板接复,其中2例因硅板厚  相似文献   

11.
牵拉复位法治疗颧弓颧骨骨折64例报告(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5月我们对 6 4例颧弓颧骨骨折患者应用牵拉复位法进行骨折复位治疗 ,取得良好结果。 6 4例中男 4 3例 ,女 2 1例 ,其中 4 5例为颧弓骨折 ,19例颧骨骨折 ,年龄16~ 6 8岁 ,伤后复位时间 3小时~ 2 2天。复位方法 :颧弓骨折 ,颧弓上缘行局部麻醉 ,用一长 7cm,180°弧度三角针 ,于骨折凹陷最低处 ,紧沿颧弓上缘绕颧弓缝入 ,待针尖于颧骨下部皮肤穿出后 ,引入一直径 1mm的不锈钢丝拔去缝针 ,钢丝打结进行牵拉可感到明显的骨擦感或骨擦音 ,畸形得到矫正 ,若牵拉过分矫正过正 ,可用拇指将外凸轻轻按下。颧骨骨折 :单纯后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辆增多,高速公路的发展,交通肇事发生率增高,领面外伤时有发生,颧骨骨折的发生也急剧增高。开放性颌面损伤的治疗,可以在外伤后尽快扩创整复颌面骨折,同时一次性整复颌面骨折。而闭合性颌面骨折的颧骨内陷,由于不便于面部切口增加搬痕,多在颌面消肿后进行,颧骨骨折后内陷畸形,因内陷后嵌顿经口内颊龈切口一般难于复位,本文报告两例闭合性颧骨骨折以小切口锤击复位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男,25岁,因骑摩托车翻倒,左上颌面外伤后26日住院。人院经CT及体检证实左侧上颌骨眶下缘纵形骨折延及眶底,左颧骨额窦及…  相似文献   

13.
经结膜切口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手术进路。方法 :对 15例眶底和眶下缘骨折采用经结膜切口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都在经结膜切口下完成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无睑外翻、泪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结膜切口是治疗眶底和眶下缘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进路 ,能提供足够的暴露并避免面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4.
作者自1975年以来,采用经面部进路或与颅前窝联合进路术式,保留上颌骨表面-眶上-筛骨骨膜瓣,切除侵犯颅底或鼻咽部、颞下窝,蝶窦、筛窦及口咽部巨大肿瘤。本文报导19例:鼻咽纤维瘤16例:筛-额粘液囊肿1例,鼻部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筛窦腺瘤1例。手术方法:(1)切口:鼻测切开直到鼻小柱向下延及人中至上唇皮肤-粘膜缘切开,暴露两侧鼻前庭及前磨牙牙槽突。(2)暴露并细心剥离面部骨膜瓣:对上颌骨表面、鼻腔外侧壁及眶上等处行骨膜下剥离,并保留好骨膜瓣。切断眶下神经、血管,以便在上颌骨表面获得更大的骨膜瓣。游离泪道管至关重  相似文献   

15.
伴或不伴眶内容剜出的上颌骨全切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其经皮肤切口是We-ber-Fergusson切口,虽暴露良好,但易发生下睑术后睑外翻和长期水肿等并发症.该作者介绍用延长的鼻侧切开切口行保留眶内容的上颌骨全切术,既能充分暴露术野完成手术,又能避免术后眼睑并发症.皮肤切口上端起自术侧眉毛下缘距眉内端外方1~1.5cm处,呈弧形向下通过内眦与鼻中线间的中点,继续延长达术侧鼻翼皱折处后绕鼻翼向内方至鼻中隔小柱基部,再转直角向下切开上唇(即改良的Weber-Fergusson切口).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的恶性疾病预后常不良。迄今为止侵及翼上颌窝或眼眶,便认为是外科治疗的禁忌症。本文介绍上颌骨切除的新方法,可以暴露翼-上颌窝及其有关结构。此径路并不影响口周括约肌的完整性,切口也不通过放疗过的皮肤。颞径路作冠状切口横跨额骨至颞部,然后转折向下进入耳前皮肤皱褶,切口继续向后进入颈部,再按照病变的范围或终止于胸锁乳突肌上,或在需作颈部清扫时连续至颈部切口。颞筋膜保留于皮瓣内,这样便使面神经颞额支的额支亦包括在内。暴露颧弓并切断,使咬肌下旋,从  相似文献   

17.
面中部骨折整复方法的探讨(附4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为41例面中部骨折施行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及Medpor植入等.结果41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面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可充分暴露手术野,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及Medpor植入,恢复面部支架及残缺外形,使面中部损伤的外形及功能整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颧骨及鼻部是面部最为突出的支架骨,容易遭受外伤而发生不同类型骨折,甚至并发上颌骨复杂骨折,导致面部畸形等并发症。我科收治2例颧骨与上颌骨复杂骨折患者,经半冠状切口加下睑切口修复颧骨与上颌骨复杂骨折,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层去皱术     
为了发挥去皱手术的最大效果和最大程度减轻不利因素,作者联合采用面部上下肌腱膜系统(Sub-SMAS)皱纹切除术和骨膜下皱纹切除术的方法。骨膜下皱纹切除术是用上移颧肌起始部的方法重塑下坠的颊脂肪垫和提高口角,Sub-SMAS皱纹切除术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颊部。手术方法:①双侧耳前和了颞部皮下切口暴露颧突上和下颌角下;②在上唇龈沟上2cm作第二切口暴露上颌窦前壁骨膜,在颧骨下分离至咬肌前,然后松解肌腱膜表面前的软组织;③面中部骨膜上分离通过颧肌起始部Icm切口(切口也可从颧肌起始部延长到下颌角),然…  相似文献   

20.
伴或不伴眶内容剜出的上颌骨全切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其经皮肤切口是We-her-Fergusson切口,虽暴露良好,但易发生下睑术后睑外翻和长期水肿等并发症。该作者介绍用延长的鼻侧切开切口行保留眶内容的上颌骨全切术,既能充分暴露术野完成手术,又能避免术后眼睑并发症。皮肤切口上端起自术侧眉毛下缘距眉内端外方1~1.5cm处,呈弧形向下通过内眦与鼻中线间的中点,继续延长达术侧鼻翼皱折处后绕鼻翼向内方至鼻中隔小柱基部,再转直角向下切开上唇(即改良的Weber-Fergusson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