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72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在给药的基础上联合给予1次或2次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比较两组病人血小板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后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症状缓解;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小板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次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进行护理及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单采治疗前患者平均血小板水平为(1398±217)×109/L,单采治疗后为(936±185)×109/L,下降约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采治疗护理要点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先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良好的循环压力和流速,术后应观察出血情况。结论:血小板单采术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卢映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56-3257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痘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次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进行护理及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单采治疗前患者平均血小板水平为(1398±217)×10^9/L,单采治疗后为(936±185)×10^9/L,下降约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采治疗护理要点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先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良好的循环压力和流速,术后应观察出血情况。结论:血小板单采术能迅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脲、a-干扰素等药物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方法对43名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采用血小板去除术1—4次后,立即给予羟基脲和a-干扰素等药物治疗。结果血小板去除术后,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好转,再经羟基脲、a-干扰素等药物联合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血小板去除术联合羟基脲、a-干扰素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单采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252000山东省聊城地区人民医院初瑞雪孟卫东张书广吴晓军李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为一骨髓增生性疾病,该病的治疗多以化疗为主。笔者则采用血小板单采术结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报告如下。患者李×,女,47岁,农...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477-2478
选取200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HU)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IFN)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临床应用羟基脲加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非血液病患者与血液病患者中24 h后的血小板变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289例次非血液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后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114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后的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输注新鲜血小板后上升值明显高于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控制及预防出血的治疗作用,对于血液病单采新鲜血小板的升外周血血小板的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可作为抢救危重患者时代替单采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在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6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0例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例脱落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90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给予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护理依从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饮食保健、活动、用药安全、出血观察和预防的知晓率分别为92.22%、91.11%、87.78%、87.7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72.73%、75.00%、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1.11%、35.56%、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5%、51.14%、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可提高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护理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临床应用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去除血小板,并进行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检测。结果通过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去除了患者体内增多的血小板,同时单采前、后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表达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血小板,并且对血小板无异常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病人均接受PRP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VA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PRP治疗的膝关节炎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更好地缓解病人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病人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去除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增多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程缓慢,临床以出血和血栓形成为主。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血小板增多症主要靠药物治疗,但作用慢,疗效差,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本站于2000年9月~2003年10月应用血小板去除术配合临床治疗血小板增多症共15例19人次,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34-2035
20例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行血小板去除术,术后严密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对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及康复指导。18例患者康复出院,经过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未复发。对进行血小板去除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张育  刘彤 《护理研究》2009,23(9):2469-2470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常见分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方法。[方法]将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根据临床分为4组即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及其他,观察4组病人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因素的发生率。[结果]PAT组及HDCP组产后与妊娠期及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可降低母婴风险,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外伤性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患者均行营养、补液、水化、碱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其中血小板(PLT)计数1000×109/L者另行血小板单采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4周后,PLT计数、D-二聚体(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中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高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华群娣  李安娜  黄细妹 《全科护理》2013,11(14):1339-134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改良法血小板去除术与传统法血小板去除术在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60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改良法行血小板去除术治疗(改良组),30例采用传统血小板去除术治疗(传统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去除前后血细胞的变化、比较两组去除时间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去除血小板,传统组去除时间[(118±21)min]短于改良组[(185±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去除量为(487±25.2)ml,传统组为(450.8±23.0)ml,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血小板去除术去除血小板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相当,去除过程中低血钙、低血容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缺乏与COBE Spectra型血细胞分离机相匹配的血小板专用管道时期,可获得良好的替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去除异常增多血小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是利用血细胞分离机通过血小板单采程序去除患者体内异常增多的血小板,以达到缓解或减轻疾病的目的。此方法多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辅助治疗。笔者应用血细胞分离机为1名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做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患者,女,15岁。2005年5月初因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旋菌(HP)阳性。因查Plt:2156×109/L,转苏州大学一附院,查骨髓示粒系、红系增生活跃,巨核增生明显活跃,铁染色内外铁均阴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  相似文献   

18.
自1965年研制第一台连续流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并成功地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术以来[1],治疗的病种不断扩大,特别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采用治疗性血细胞去除术,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简单,疗效迅速,比较安全.但Mcheod[2]报道治疗性单采中,有3例死于原发病.本院自1987年8月~2001年8月以来,采用V50和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施行治疗性单采93人次,男56例,女37例,年龄12~68岁.其中血浆置换术32例,红细胞去除术3例,血小板去除术6例,白细胞去除术52例,其中死亡2例.现就高白细胞白血病治疗性单采2例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76例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输注单采血小板,随机分为两组,48例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28例输注冰冻血小板,观察输注前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止血情况。[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组与输注冰冻血小板组在止血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方面,新鲜血小板组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组。[结论]提倡新鲜血小板输注,冰冻血小板可以用于急救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陈惠珍  刘晓华  张祥忠  李娟 《新医学》2007,38(5):298-300
目的:总结治疗性单采血小板佐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并发血小板增多的疗效.方法:20例CML并发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在化学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治疗性单采血小板治疗,需重复治疗者每隔2日1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第3日复查外周血血象.结果:20例共进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33次;所有病人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接近正常值,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3/20)的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消失.随访1个月,2例出现反跳,经再行1~2次治疗性单采血小板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在化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治疗性单采血小板治疗CML并发血小板增多患者,可快速、有效地缓解病情,并可为继续行化学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