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黄在常压一次蒸制工艺和"九蒸九晒"工艺炮制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不同工艺炮制品中梓醇、毛蕊花糖苷、地黄苷A、5-羟甲基糠醛(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在常压一次蒸制和"九蒸九晒"工艺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梓醇、地黄苷A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下降幅度较大,5-HMF和葡萄糖的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炮制工艺会使熟地黄中主要成分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常压一次蒸制16 h熟地黄与"九蒸九晒"熟地黄在主要成分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炮制过程中增量成分5-HMF可以作为评价地黄炮制质量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考察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各因素对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炮制时间、炮制方式所制备的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Welch Xtimate C_(18)(4.6mm×250mm,5μm),流动相:0.1%醋酸水溶液-乙腈(82∶1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4nm,柱温:35℃。结果:地黄经蒸制后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明显降低,但蒸制方式对其影响不显著;蒸制前"回润"则可使毛蕊花糖苷含量明显降低;且地黄饮片较地黄个子在蒸制过程中毛蕊花糖苷含量随时间下降的速率更慢。结论:熟地黄炮制过程中采用生地饮片直接进行蒸制8h的方法可有效保证成品中毛蕊花糖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专利设备炮制地黄的最佳时间,并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方法 采用专利设备对地黄进行炮制,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选取最佳炮制时间,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毛蕊花糖苷含量对其进行质量分析,通过新旧工艺的对比体现新工艺的优越性.结果 采用专利设备蒸制地黄最佳工艺时间为32 h,此时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2.60%.毛蕊花糖苷含量为0.022 3%.结论 采用专利设备进行熟地黄的炮制,成品质量符合要求,且用时少,成本低,此专利可用于熟地黄的炮制工艺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正交试验优化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性状评分及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以闷润时间、黄酒用量、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综合指标评分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优选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并进行炮制工艺验证。结果: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参数为每100g生地黄,加黄酒50g,隔水炖制8h;验证试验中3批样品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9.73、82.28、86.34,RSD为4.33%。结论:优选的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合理,可为熟地黄酒炖法炮制工艺提供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生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HPLC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莉婷  孙少平  郑颖 《中药材》2012,(8):1318-132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生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使用波长切换的方法检测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考察乙醇浓度及液料比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对自变量的总评归一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采用效应面优化最佳的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梓醇进样量在0.047~3.00μg、毛蕊花糖苷进样量在0.016~1.00μg范围内其单位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确定回流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A):38.0%;液料比(B):19.3mL/g。工艺验证的实测值与总评归一预测值基本吻合,二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R2=0.7498(P0.05)。结论:所建生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良好;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方法优化的地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且有较优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6.
尚伟庆  贺清辉  张建军 《新中医》2014,46(5):209-211
目的:采用RP-HPLC法研究地黄中毛蕊花糖苷随炮制时间动态变化的情况,建立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A)-0.1%甲酸(B),梯度洗脱(0 min,30%A;30 min,40%A;45 min,45%A;60 min,55%A),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比较生地黄不同炮制时间(0 h,8 h,16 h,32 h)的特征图谱,测定地黄饮片中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炮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异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炮制时间增加而增加。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平均含量高于熟地黄,异毛蕊花糖苷平均含量低于熟地黄。结论: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在炮制过程中可能部分转化为异毛蕊花糖苷,将熟地黄中的异毛蕊花糖苷和毛蕊花糖苷共同作为评价熟地黄质量的指标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次数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果糖、葡萄糖、蔗糖、密二糖、棉子糖、甘露三糖、水苏糖、毛蕊花糖苷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优化酒炖法制熟地黄的炮制工艺。结果 酒炖法制熟地黄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生地黄以0.4倍黄酒回润后,常压蒸制2次,每次4 h,并在60℃条件下进行干燥。结论 经优化后的酒炖法制熟地黄炮制工艺切实可行,既可保证熟地黄的成品质量,又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比较鲜地黄及其炮制品中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Waters-Symmetry ShieldTM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乙酸(18∶82),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334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鲜地黄中暂未检测到异毛蕊花糖苷,而鲜地黄通过一定温度及时间的加工炮制后可产生异毛蕊花糖苷。清蒸不同时间的地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及异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属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且蒸制时间对地黄中异毛蕊花糖苷含量影响较大;鲜地黄在一定温度下烘制可产生异毛蕊花糖苷成分,但烘制不同时间段,其含量变化不明显。毛蕊花糖苷与异毛蕊花糖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结论:地黄中异毛蕊花糖苷的产生部分由毛蕊花糖苷转化而来,可考虑将异毛蕊花糖苷也列为熟地黄的质量控制指标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怀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方法:选择河南某处地黄种植资源圃出产的怀地黄8个品种,每个品种10株,在切片、干燥、粉碎混匀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条件下检测梓醇、毛蕊花糖苷含量。结果:怀地黄品种不同,含有的梓醇以及毛蕊花糖苷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梓醇含量最高品种为沁怀1号,含量为5.12%,而毛蕊花糖苷含量最高品种为红薯王,含量为0.46%。结论:不同品种怀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地黄不同炮制品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并对冻干地黄、鲜地黄、生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进行比较测定。方法从产地采集鲜地黄,同时炮制得冻干地黄与生地黄,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梓醇色谱条件:Waters XTerra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毛蕊花糖苷色谱条件Diamonsil C_(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334nm。结果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6500X-34445(r=0.9993)、Y=31535X-26765(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RSD 0.85%)和95.8%(RSD 0.83%);冻干地黄中梓醇平均含量是生地黄的1.23倍,毛蕊花糖苷平均含量是生地黄的1.17倍。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地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冷冻干燥法可减少地黄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硫黄别名硫、黄牙、天生黄、胶体硫、硫黄块、石硫黄。临床应用可治疗慢性气管炎,蛲虫,红皮病,阴囊、阴唇湿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喘冷哮,虚寒便秘。特注意孕妇慎服。古代文献对硫黄炮制记载首先于汉代。历代有关硫黄的炮制方法呈现多样化,但尚无文献对其作过系统阐述。通过查阅古今书籍及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硫黄的炮制历史沿革,对深入开展硫黄的炮制研究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芍药药用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试结果表明:芍药根茎部芍药甙、丹皮酚、苯甲酸的含量低,属质次部位;赤白芍中主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显著差异,应区分药用;白芍以直接刮去外皮不经水煮为佳。  相似文献   

13.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历经变迁,党参在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湖北等地形成主产区,各主产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产品规格、加工工艺和流程。关于党参炮制方法,清代以来的古代文献较少记载,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炮制规范中关于党参炮制方法包括米炒党参、麸炒党参、土炒党参、蜜炙党参、炒党参及蒸制党参等。因党参的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规范不尽相同,难以建立统一的饮片质量标准。本文通过查阅清代以来收载党参的书籍和部分2000年以后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党参的本草考证、产地加工现状以及炮制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党参产地加工及炮制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以党参米炒法为切入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炉甘石炮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炉甘石炮制机制。方法:采用XRD,IR,TEM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测定炮制前后炉甘石的抑菌活性。结果:700℃煅制1 h能使炉甘石分解较完全,ZnO含量高,水飞后颗粒变得小而均匀。ZnO,ZnCO3,Zn5(CO3)2(OH)6均有抑菌效果。结论:经高温煅烧水飞,炉甘石部分分解为ZnO,颗粒变小,可溶性杂质减少,ZnO含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炉甘石的有效成分是锌元素。  相似文献   

15.
柴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目前,我国柴胡品种较为混乱,产地加工较为粗放;在柴胡炮制方面,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为柴胡生品及醋柴胡,除此之外,各省市炮制规范还收载了酒制、蜜制、鳖血制等方法,但各省市炮制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辅料种类及用量、炮制终点的判定标准等,致使以其为依据生产的柴胡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柴胡饮片的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及相关文献,对柴胡品种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柴胡饮片的炮制工艺规范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秦皮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不同工艺的秦皮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测定2种秦皮 饮片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秦皮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大鼠足肿胀度,改善各项炎症指 标,但以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 秦皮素等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秦皮饮片,这四种香豆素类成分在一体化秦皮饮片 的总量约为传统秦皮饮片水提物的1.5倍。结论:秦皮饮片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在抗炎功效上作用相似,且 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为规范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两种生物碱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甘草用量、烘干温度、烘干时间3因素对指标成分的影响,最终确定甘草制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甘草汁用量对吴茱萸中生物碱的含量有显著影响,甘草汁用量6.5%,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8 h。结论:本研究为规范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丽颖  石素琴  刘敏彦  王芳  王鑫国 《中成药》2010,32(8):1372-1376
目的:优化淡豆豉的炮制工艺,明确工艺参数,为淡豆豉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用量比例、药汁拌入大豆时的相对密度、蒸煮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再闷时间和略蒸时间;采用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考察桑叶和青蒿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从而规范淡豆豉的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取桑叶90g、青蒿100g,加入约生药量18倍水煎煮3次,每次1h,药液相对密度为1.10~1.12g/cm3,拌入1kg大豆中,蒸煮1.5h,发酵温度为(30±2)℃,发酵6~8d。结论:优化的炮制工艺适合淡豆豉的炮制加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的最佳蒸制次数。方法:对熟地黄按传统黄酒蒸制法进行九蒸九晒,对每次蒸制后的多糖、氨基酸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熟地黄最佳蒸制次数。结果:蒸制次数为 1 ~ 3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在逐渐升高;第 3次和第 4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为高峰;蒸制次数为 5 ~ 9 次,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黄酒蒸制熟地黄以蒸制 3 ~ 4 次为宜,九蒸九晒反而为不科学之举。  相似文献   

20.
水蛭饮片炮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文海  王琦 《中药材》1996,19(6):294-297
作者从历史文献、近代研究等资料入手,对二千年来水蛭炮制的原始意图和演变动因,现存炮制工艺合理与否,如何改进及其内在成分、药效反应和临床应用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