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食管癌(EC)术中器械吻合(FLVA)和手工分层吻合(L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30例EC患者分为LHS组(118例)和FLVA组(112例),术中分别接受LHS和FLVA.结果 LHS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FLVA组(χ2=3.9602,P=0.0466),FLVA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LHS组(P=0.007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接近(P〉0.05),且术后EC患者死亡率方面,也是FLVA组高于LHS组.LHS组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显著低于FLVA组(P〈0.01),而两组术后住院费相接近(P〉0.05),LHS组手术时间则稍长于FLVA组(P〈0.05).结论 EC手术中,采用LHS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其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FLVA,且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较低,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廖慧娟  陶一勤  胡海峰 《安徽医学》2019,40(3):285-287,288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与常规圆吻吻合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手术方式分为T型吻合组32例及圆吻吻合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13%)低于圆吻吻合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的临床效果优于圆吻吻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器械吻合与手工分层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中行器械吻合,观察组术中行手工分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材料费用、综合费用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4/42)]低于对照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14.63%)死亡,观察组1例(2.38%)死亡。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3,P>0.05)。结论与器械吻合比较,食管癌手术中人工分层吻合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具有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114-116
目的 研究食管黏膜延长能否预防食管吻合口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食管黏膜延长手术的食管癌患者65例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手术的1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黏膜延长可以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不失为一种食管胃吻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食管癌手术的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为食管癌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吻合方法。方法将71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吻合器组387例和对照组325例。吻合器组采用吻合器进行机械吻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丝线缝合吻合。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切除食管恶性肿瘤。吻合器组平均手术时间(153.7±49.0)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89.5±56.1)min。吻合器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吻合器组术的首次吻合成功率97.16%。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46%(47/325);吻合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6%(37/387)。吻合器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46%;吻合器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78%。吻合器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管皓楠  黄强  杨骥  刘臣海  谢放  汪超 《安徽医学》2018,39(5):589-594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胃肠吻合中吻合器吻合(SA)与手工缝合(H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Cochrane cen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11月收录的比较PD胃肠吻合中SA与HA效果及安全性的文献,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胰漏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等.纳入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PRISMA标准)、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930例患者.SA组322例,HA组608例.其中,1篇随机对照研究(RCT),6篇临床对照研究(CCT).Meta分析显示:SA组患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低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7,95%CI:0.25~0.54,P<0.05);但SA组患者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03,95%CI:2.37~27.21,P=0.0008);S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86,95%CI:-51.8~-15.91,P=0.0002);两组患者在吻合口漏、胰漏、胆漏、腹腔脓肿、总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中失血量、住院总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术胃肠吻合中,SA相比传统HA,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但SA吻合口出血发生率高于HA.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生长激素(GH)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行肠切除吻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5-Fu组),术后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氟尿嘧啶(5-Fu)20 mg/(kg·d);GH组,术后给予生长激素1 mg/(kg·d)7天及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术后8天处死各组大鼠,剖腹切取吻合口测量吻合口评分(评分越高提示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越重)和测量吻合口破裂压力及进行吻合口组织学评分.结果 GH组的吻合口评分2.00,低于对照组(2.3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组显著低于5-Fu组的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H组的吻合口破裂压力229.95,高于对照组(199.75),P<0.05;显著高于5-Fu组(171.79),P<0.01.GH组的吻合口组织学评分2.9,高于对照组(2.1)及5-Fu组(1.7),P<0.05.结论 应用生长激素能提高吻合口愈合强度,促进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胃在颈部吻合和食管胃在胸腔内吻合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食管切除术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食管癌切除术中观察组患者食管胃在颈部吻合,对照组患者的食管胃在胸腔内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切缘癌残留人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虽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切除术食管胃在颈部吻合较食管胃在胸腔内吻合的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1~3年的生存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肠道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应用意义。方法将68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7.65%vs 41.1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瘘愈合后第1天血清转铁蛋白(2.45±0.20)g/L vs (1.97±0.10)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可提升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机体蛋白合成,维护其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胃食管颈部机械吻合术的402例食管癌患者,分析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吻合口狭窄的关系。结果:发生吻合口狭窄54例,狭窄率为13.40%(54/402);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71%(31/402),吻合口瘘的患者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9.03%(9/31)。在排除吻合口瘘等导致的狭窄后,胃侧荷包缝合组与无荷包缝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侧荷包缝合组中21 mm吻合器吻合组与25 mm吻合器吻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荷包缝合组中21 mm吻合器吻合组与25 mm吻合器吻合组之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颈部吻合术中胃侧荷包缝合可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中使用的21 mm和25 mm圆形吻合器与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无关。  相似文献   

11.
陈一杰  何谦  林建泉  刘琦  张诚华 《海南医学》2013,24(23):3465-3466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吴俊波  吴宇生  林涛 《中外医疗》2013,(29):20-21,4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1例常规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手术组(A组)和71例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导管引流量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是老年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远端胃癌根治切除后行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术病例216例,按吻合方式分组,应用双吻合逆行吻合法的126例为观察组,应用吻合器行胃肠吻合,再行手法布朗吻合的9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双吻合器逆行吻合法在毕Ⅱ式胃肠吻合加布朗吻合中较单一使用胃肠吻合器吻合加手法布朗吻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少,管形吻合器可反复使用,廉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房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n=42)、干预组(n=40)。对照组给予手足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首次临床观察在疼痛、肿胀、末梢血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态监护评定结果比较,除疼痛、肿胀、皮肤颜色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干预组在两点辨别觉、动脉搏动、SpO:和筋膜间隙压力方面观察,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创面愈合率、患者满意率均更有优势,住院天数减少(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早期发现患者辨别觉和末梢血运情况,有效降低大血管断裂吻合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符策君  董琦  林海  李权 《医学综述》2014,20(19):3638-3640
目的对比分析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加吻合口近侧小肠悬吊造口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71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肠吻合组(30例)采用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肠吻合加悬吊造口组(41例)采用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加吻合口近侧小肠悬吊造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肠吻合加悬吊造口组治愈率高于肠吻合组(100.00%vs 8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吻合加悬吊造口组病死率显著低于肠吻合组(P<0.05);肠吻合加悬吊造口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肠吻合组(P<0.05)。结论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加吻合口近侧小肠悬吊造口术能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手术疗效,是治疗先天性小肠闭锁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The 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 (BAR) is a simple alternative device to create intestinal anastomosis. Our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AR in intestinal anastomosis. Methods A total of 167 patients performed intestinal anastomosis from January 2002 to February 2006 were randomized to BAR group (n=82) and manual suture group (n=-85) as control. They were equally allocated to the two groups regarding sex, age, site of anastomosis, emergent or elective surgery and contaminant diseases.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covery were recorded in each group. Results Eighty-seven intraperitoneal BAR anastomoses were completed in 82 patients. Two and one postoperative deaths were recorded in BAR and suture group, respectively, no death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anastomotic technique. In suture group,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early bleeding both occurred in two patients respectively, no anastomotic bleeding occurred in BAR group, one patient in BAR group developed enterocutaneous fistulae. Perioperative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similar in two groups (P 〉0.05). Time for return of bowel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in BAR group than that in suture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BAR appears to be a standard, easy,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either in elective or emergent intraperitoneal intestinal anastomotic surgery.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颈部吻合两种术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法与手工吻合法2种术式对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优劣。方法将78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机械吻合组42例,手工吻合组36例。对2组均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2组在吻合时间,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方面,机械吻合组明显优于手工吻合组(P〈0.05);而在术后吻合口狭窄及病死率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管状吻合器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胆肠吻合的应用研究,确定管状吻合器在肝门胆管空肠吻合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优于传统的手工吻合。方法对于肝门胆管肿瘤局限于肝总管或分叉部(BismuthI/Ⅱ型)的病例,随机设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和非吻合器组(24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非吻合器组:24例行常规手工胆肠吻合的病人,对二组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数据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结果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是科学的方法,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天数缩短,P〈0.05;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于BismuthI/Ⅱ型肝门部胆管癌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是可行的,较非吻合器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黄磊  费哲为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89-90,93
目的 对双直线切割缝合器于肠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90例行肠吻合患者,分成39例圆形吻合器对照组与51例双直线切割缝合器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吻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吻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 d里排便次数、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0例与 3例,P = 0.236;吻合口狭窄0例与2例,P = 0.342;肠梗阻1例与4例,P = 0.018.结论 双直线切割缝合器于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疗效优于圆形吻合器肠吻合术,并且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与现代外科发展趋势相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1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5例合并肠梗阻,27例行一期切除吻合,68例行Hartmann手术。比较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临床疗效。结果: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相比,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基础上,经积极适当术前准备改善肠梗阻状态,术中合理有效的肠道减压及局部肠腔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