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梁瑶  于丽娟  钟立城  陈凤玲  钟超 《抗感染药学》2022,(11):1577-1580+1618
目的:分析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抗感染治疗过程,通过药学监护协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为CAP患儿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临床药师在对临床收治的1例CAP患儿开展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的过程中发现,患儿发热数日,且存在对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过敏的情况,在给予头孢克肟和克林霉素治疗后,感染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考虑存在细菌耐药或抗菌谱未完全覆盖,加之在院外治疗时使用罗红霉素无效,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后建议尝试使用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治疗。临床医生采纳建议,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临床药师同步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2 d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感染症状亦明显好转,且未发生骨骼和肌肉方面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针对该例CAP患儿,临床药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协助医生制定和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很好地保证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3.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多脏器受累的疾病,是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炎性反应性疾病,可伴有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胰腺脓肿、消化道大出血、胰瘘等多种并发症。笔者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药学监护,现报道如下。1病历概要患者,男,47岁。于入院前6h因进食及少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无呕血,伴背部疼痛,无腹股沟放散  相似文献   

4.
贺沙沙  王燕萍 《中国药房》2013,(18):1716-1718
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药学监护。方法: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结合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原则,分析治疗方案,为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结果:患者在重症医学科(ICU)治疗2周后,体温下降为37.6℃,查血象较前明显下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出ICU,入普外科继续巩固治疗。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抗菌药物药学监护,可及时发现并规范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问题,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郭咸希  何文  陈莹  彭芳秋 《中国药师》2022,(9):1607-1610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救治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细菌耐药情况及既往用药史,针对病情调整为莫西沙星联合利福平双联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调整方案后,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通过1例临床药师结合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对给药方案进行分析,进而协助医师更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使患者更大限度受益,体现了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1例临床药师结合急性胆囊炎患者具体病情,对给药方案进行分析、审核,协助临床调整抗菌治疗方案的过程。在药师参与下,临床医生更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使患者更大限度受益。体现了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的药学监护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药学监护,了解临床药师参与药学临床实践的过程,协助医师为患儿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临床医师采纳,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确保患儿用药安全,使患儿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抗感染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和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参与PICU患儿的治疗过程,开展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根据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使患儿获得完善的个体化治疗,及时发现临床用药问题,提高患儿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只有深入临床参与治疗过程,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使临床药学工作日趋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摘要:小结临床药师参与1例危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及药学监护实践,针对病情进行药物调整,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监测药物相互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转出重症监护室,临床药师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专科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方法。方法:对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一般病史、用药史、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讨论专科医院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合理方案。结果:,临床药师从患者病史及用药采集、观察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抗感染药物应用、专科药物应用等方面分析,该患者的用药方案较为合理,并将有待改善之处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结论:分析疗效、不良反应、专科用药是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基本工作内容;深入研究抗感染用药、专科用药等药物使用是对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实施药学监护的关键。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现状、,临床实践、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持续改进这一循环方式,可促进临床药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戴助  张先平 《中国药师》2015,(5):827-829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1例重症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实施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了患者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调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喘气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血压平稳。结论: 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实践中,需监测用药全过程, 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 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7,(3):530-531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61例患者中,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居前5位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替安、头孢唑啉、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其使用频率分别为40.98%,34.42%,26.23%,22.95%和22.95%;其中单一用药占55.74%,联合用药中以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率为最高(占24.59%);其用药前后实施痰液微生物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的百分率分别为85.00%和78.69%;并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见,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率均高于90%。结论: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用药是基本符合用药规则,但在用药前做病原学培养和检测,以及联用药的选择上仍有一定欠缺,尚须加强行政干预,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4岁。因“外伤性小肠破裂术后肠内容物外溢2年余”入院。患者2年前因外伤质小肠破裂、弥漫性腹膜炎在当地医院行小肠穿孔修补+肠系膜修补术。术后患者出现手术伤口处肠液溢出伴臭味,考虑肠瘘。但因患者当时无发热及腹膜炎体征及症状,未行手术处理。2年来,患者腹壁切口处形成一处约2cm ×2cm的皮肤缺损,内有肠内容物外溢。患者目前大小便正常,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黑便等不适。门诊以“外伤性肠破裂术后肠瘘”收入我院普外科。既往无其他特殊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48/78mm Hg。  相似文献   

15.
李业娜  唐刚 《齐鲁药事》2012,31(3):162-163
1例56岁女性患者外院行右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伴医院获得性肺炎入院。入院后给予抗炎、祛痰、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在抗感染治疗中,经验治疗优先采用青霉素类,然后根据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药师建议抗生素调整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根据患者病情,在安全范围内加大剂量来提高疗效;由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半衰期较长,建议调整其剂量和用药频度;并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开展ICU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对1例ICU重症肺炎患者的初始及后续抗感染方案的制定、血液滤过时抗感染药物的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患者血糖的监测等方面,进行药物治疗监护,总结经验。结果:临床药师评估患者状况、建立用药监护计划、采取合适措施并跟踪治疗,避免了潜在药物治疗风险,解决了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结论:建立并完善用药监护要点,及时与医师沟通,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有利于开展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7.
覃燕玲 《中国药事》2011,25(6):616-619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针对具体病例,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建立药历,关注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风险。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8.
苏丹  徐姗  王林晓 《中国药房》2016,(8):1036-1040
目的: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342例住院CAP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统计、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选入的342例住院CAP患者中,320例患者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总微生物送检率为93.57%;痰培养和血培养病例共67例检出病原菌,阴性率20.18%;338例患者(98.83%)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余4例拒绝抗感染治疗。我院选用的经验性抗菌药物主要为β-内酰胺类(50.07%)、喹诺酮类(35.70%)和大环内酯类(9.80%)。住院CAP患者以二联用药为主,在二联用药中以头孢菌素类联合喹诺酮类最为多见,共计178例次(占53.61%)。治疗期间,共有17例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3%。结论:我院住院CAP患者微生物学检查的送检率较高,但培养结果仍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辩证分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单用或联用为主,基本符合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药学监护,使用药更加合理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评价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进行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的建议被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1例83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3 d出现肺部感染,先后多次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在抗感染治疗16 d后患者出现药物热,住院期间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药师协助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方案,在抗感染药物的调整、药物热判定、消化道出血、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治疗22 d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