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间隔时间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55例经口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间隔口腔护理时间分别为观察组6h和对照组8h。两组均在入科24h内及48h后取口腔内分泌物(口腔护理前)及痰各1次,进行分泌物细菌菌落半定量计数和定性培养。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实施口腔护理48h后口腔分泌物细菌菌落计数减少病例数及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6h进行口腔护理可清除口腔细菌植入、预防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间隔时间。[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分别采用复方氯己定、0.1%西吡氯铵进行口腔护理。采集病人口腔护理前、口腔护理后10min、2h、4h、6h口咽部标本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复方氯己定组口腔护理后10min、2h、4h细菌计数均低于护理前(P0.05),口腔护理后6h与护口腔理前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口腔护理后10min、2h细菌计数低于口腔护理前(P0.05),口腔护理后4h及6h与护理前口腔细菌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病人应根据消毒液的不同决定口腔护理时间,选择复方氯己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并能减轻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张根萍 《全科护理》2013,11(2):109-110
[目的]复方氯已定溶液用于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按常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用复方氯已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发生口臭、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病人使用复方氯已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或控制口咽部寄居的细菌数,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适宜频次。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的口腔护理频次分别为每日3次、4次、6次,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行口腔擦洗法护理口腔,于插管后的第一个和第三个14∶00或15∶00的口腔护理前分别留取口咽部及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菌落计数,同时观察患者口腔溃疡及口臭情况。结果 3组之间口腔溃疡、口臭清除率、口腔细菌菌落清除率(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口咽部细菌清除率有差异,B组与C组口咽部细菌清除率无差异)均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给予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每日4次口腔护理,这能有效清除已发生的溃疡和口臭,降低口咽部细菌定植,预防VAP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负压抽吸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ICU)中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每天4次;观察组采用口腔负压抽吸器进行口腔护理,每天4次。所有病人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分别留取咽拭子,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口咽部菌落数及VAP的发生率。[结果]100例病人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共25例,死亡共11例;其中对照组发生 VAP 18例,死亡6例;观察组发生 VAP 7例,死亡5例。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前口咽部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4 h、12 h、24 h、48 h的口咽部菌落数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 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负压抽吸器可有效清除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内的细菌,进一步提高口腔护理的质量,降低 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0年2月~2012年3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插管前口腔擦洗1次,插管后采取刷洗加冲洗(3次/d);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擦洗法(3次/d)。全部患者在插管前、插管后4h、12h、24h、48h分别采集咽拭子进行细菌菌落计数,插管后第1天起分别行痰标本及咽拭子(1次/3d)定性培养,分析两组口咽部细菌变化及VAP发生率。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有效病例61例,发生VAP15例,死亡8例。实验组31例、VAP4例、死亡3例,对照组30例、VAP11例、死亡5例。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插管前口腔菌落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插管后4h、12h、24h、48h口腔菌落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部细菌生长,降低VAP发生率,可明显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口气管插管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插管又易引发机械通气性肺炎(VAP)的发生。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病人肺实质发生的感染[1]。其中口腔细菌移位进入  相似文献   

8.
杜春艳  栾敏  荆伟丽 《护理研究》2013,27(14):1380-1381
[目的]探讨复合溶菌酶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和复合溶菌酶漱口水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复合溶菌酶漱口液行口腔护理能较好地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感染、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药液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按常规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进行口腔护理,定期观察并记录两组发生口臭、口腔炎症、肺部感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发生口臭、口腔炎症、肺部感染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双氧水 呋喃西林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以擦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可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寄居数,预防或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陆永姝 《护理研究》2007,21(26):2424-2424
机械通气是各种呼吸衰竭、心肺脑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病人重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因操作简单、损伤性小而使用最多[1]。经口气管插管破坏了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了口咽部微生物直接接种于下呼吸道的危险性[2]。口腔中牙垫和插管,增加了口咽部细菌的定植,且病人口腔不能闭合易致口腔黏膜干燥,增加了口腔溃疡、细菌感染的机会。行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达60%,其致病菌为口咽部寄生菌群[3]。因此,加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尤为重要。但是,口腔内有插管和牙垫,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冲洗擦洗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齿科清洁护理包擦洗法,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用物准备及操作时间、口腔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准备用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0),但口腔护理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同时口腔破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和减少口腔异味不存在差异(P=0.280)。[结论]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还大大缩短了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操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最佳的经口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频次,达到以最少的口腔护理频次保证经口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清洁、预防VAP的发生的效果.方法 将36例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各9例,4组均采用0.5%聚维酮碘进行口腔护理,4组进行口腔护理的时间间隔分别为4,6,8,12 h.分别于本次口腔护理后和下一次口腔护理前行口咽部取样进行细菌菌落半定量计数、细菌菌种鉴定.对4组的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组细菌数量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差异突出表现在间隔6 h和12 h这2个时段.4组的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在预防机械性通气性肺炎发生的前提下间隔6 h进行1次口腔护理是最佳频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最佳的经口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频次,达到以最少的口腔护理频次保证经口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清洁、预防VAP的发生的效果。方法将36例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各9例,4组均采用0.5%聚维酮碘进行口腔护理,4组进行口腔护理的时间间隔分别为4,6,8,12h。分别于本次口腔护理后和下一次口腔护理前行口咽部取样进行细菌菌落半定量计数、细菌菌种鉴定。对4组的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检验。结果4组细菌数量变化比较差异显著,差异突出表现在间隔6h和12h这2个时段。4组的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在预防机械性通气性肺炎发生的前提下间隔6h进行1次口腔护理是最佳频次。  相似文献   

14.
王欢欢  于静蕊 《护理研究》2013,27(17):1739-1740
[目的]比较蒸馏水、氯己定、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90例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病人分为3组各30例,A组采用蒸馏水进行口腔护理,B组采用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C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3组口腔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pH值、口咽部及痰细菌培养情况。[结果]A组、B组VAP发生率低于C组(P<0.05);3组口腔溃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口咽部及痰细菌培养出10种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病人口腔内有2种或3种细菌混合存在,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结论]使用蒸馏水进行口腔护理,能更加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减轻口腔及肺部感染,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湿棉球擦拭法)、B组(冲洗法)、C组(干-湿棉球擦拭法),分别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护后口臭、溃疡、VAP的发生率,通气时间及细菌阳性率.结果 C组比A组和B组患者在口臭、溃疡、VAP发生率、通气时间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方面结果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湿棉球擦拭法适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不同护理时机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呼吸机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本院ICU收治的150例气管插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A组于气管插管后6 h(含6 h)行首次口腔护理,B组于气管插管后6~12 h(含12 h)内行口腔护理,C组于气管插管后12~24 h内行口腔护理。比较各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VAP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A组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病原菌阳性检出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且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延长,患者病原菌检出率及VAP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C组(P0.05),且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尽管3组在死亡率方面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但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延迟,患者死亡率逐渐升高。结论在气管插管后6 h内对患者实施首次口腔护理,将有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郑娜  李俊蕾 《全科护理》2015,(9):790-79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病人通过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1]。内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是VAP发生的重要机制。口腔护理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2]。国内外的研究多选用氯己定作为口腔护理液,本文就气管插管病人用氯己定做口腔护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呼吸道细菌的定植、口咽部分泌物的误吸是发生VAP最常见的原因。气管插管病人吞咽功能和咳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选定合适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ICU使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h的病人16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A组54例,试验B组55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A组采用纱块擦拭法行口腔护理,试验B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结果]对照组与试验A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80,P0.01),对照组与试验B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32,P0.01),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两组口腔护理后菌落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3,P=0.482);口腔护理后清洁评价情况,对照组不满意率为24.52%,A组不满意率7.40%,B组不满意率9.09%,两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VAP导管日感染率试验A组为0.307%,试验B组为0.304%,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纱块擦拭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牙刷配合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最为有效的护理形式、频次和护理液,找出影响口咽部细菌定植及发生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提供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析因设计的方法,将27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交叉分组,按照由不同口腔护理形式、护理频次和护理液的搭配进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口咽部的细菌定植数量及口腔溃疡、口臭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护理方式(A因素)、护理频次(B因素)以及护理液(C因素)两两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因素之间均无交互作用;护理频次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组间两两比较,Tid组与Q6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Q6h组较Tid组和Bid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护理液对口腔细菌定植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3组间两两比较,生理盐水组与益口含漱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益口含漱液组较生理盐水组细菌定植数量减少明显。在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方面,益口含漱液组对预防治疗口腔溃疡的有效率(55.6%)高于西帕依固龈液组(11.1%);在改善口臭和出血方面,西帕依固龈液组优于益口含漱液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采用先冲洗后擦洗法配合益口漱口液进行Q6h的口腔护理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等患者最常用的抢救方法之一。MV患者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其患病率9%~68%,相关死亡率50%~70%[1],严重影响患者救治成功率。马坚等[2]研究表明,有效的口腔护理可预防或减少VAP的发生。现将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预防VAP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口腔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重要性1.1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感染的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