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风险及疗效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并发症,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采用AO动力髋螺钉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评价其随访疗效。[结果]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2%。经过术后8~42个月(平均26.5个月)的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为16.4%,优良率为87.9%。[结论]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动力髁螺钉治疗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1998年9月~2004年2月应用DCS内固定技术共治疗30例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6.5个月)。复位及内固定满意率为96.7%(29/30),愈合率为100%。并发轻度髋内翻为3.3%(1/30),无下肢外旋畸形。参照韩一生疗效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结论]DCS治疗合并大粗隆游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能最大限度减少骨折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内科疾病的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合并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包括合并症的类型、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等。结果实验组中行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术后出现单一并发症23例,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和肺部感染高发。合并2种以上并发症有8例,其中1例死于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84.7%获得随访,优良率72|2%。对照组中适合手术但未行手术的42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5例,死亡3例,78.5%获得随访,优良率42.4%。结论围手术期的全身状况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1997~2005年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根据术前X线分析及综合评估后行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适当的皮牵引.积极控制内科疾病,术后加强功能锻炼。结果优23例,良19例,差5例,关节功能优良率89.4%。结论手术治疗老年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尽快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杂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5例复杂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统计骨折的分型、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率。[结果]35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PFN)14例,动力髋螺钉(DHS)21例。手术时间1.8h(1.5~3h)。术中出血量平均300ml(150~500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2.4个月(1.2~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16个月),35例中骨折愈合31例,3例延迟愈合,骨不愈合1例,愈合率88.5%。髋内翻4例(11.40%),退钉6例(8.5%),髋关节疼痛5例(14.2%)。[结论]复杂粗隆间骨折是较难处理的骨折,单独应用PFN及DHS均不能有效控制骨折的稳定性,须辅助固定大粗隆骨折块。术后辅助外固定及避免过早负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连续随访51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评估术后1年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行动能力状况。[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5.9%;并发症发生率为54.9%。术后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8例,良10例,可22例,差8例,优良率为35.3%。[结论]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多同时合并各种内科疾患,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髋关节功能残障率高。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患者髋部骨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报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患者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23例(24髋),男7例,女16例:年龄90~100岁,平均94岁。骨折分类:股骨颈骨折10例,按Garden分型,Ⅲ型6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问骨折13例(1例为双侧),按Evans分型,ⅢA型6例,ⅢB型6例,Ⅳ型1例。除2例在室外被碰伤外,其余骨折均发生在室内。患者入院后暂用皮牵引制动患肢,然后抓紧时间进行各项必要的术前检查,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争取在短时间内请有关科室联合会诊,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论证能否耐受手术。本组患者在骨折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但经过对症处理相对稳定,大部分都能生活自理,经过评估后认为无绝对手术禁忌证。手术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心电监护仪监护。取侧卧位,髋后外侧切口,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操作与其他年龄段患者操作相同。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将骨折分离的股骨大、小粗隆重新复位,用钢丝捆绑固定,股骨距部位的骨缺损用骨水泥充填、重塑。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术中适当输血,本组8例术中输血200~800ml,平均400ml:关节腔内置负压引流管,48~72h后拔除。[结果]23例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下床时间2~7d,平均4d,住院时间15~28d,平均21d。并发症:6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精神障碍,经过治疗逐渐恢复;1例出现患肢轻度深静脉炎,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效果;1例95岁女性患者ⅢB型股骨粗隆问骨折,术后3周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6例(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有随诊结果,随访5~36个月,平均8个月。10例(6例股骨粗隆问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基本达到骨折前的状况,5例(2例粗隆间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生活部分自理,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其他疾病。[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90岁以上患者髋部骨折,疗效满意,可早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生活护理负担。  相似文献   

8.
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不同手术方式比较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通过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不同的手术方案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75~90岁,平均82岁。其中22例应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18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5a,应用DHS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卧床时间分别为3周和1周,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周和6周。无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2例DHS内固定的患者出现螺纹钉穿出股骨头,4例出现髋内翻,2例出现肺部感染。仅30%年龄〉70岁的患者恢复至术前的活动水平。[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大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10-12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623例,根据患者术前辅助检查、手术种类、出血量、手术次数等因素作为风险因子。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立风险因子,分别赋予分值,建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评分系统(KNXW)。应用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对9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手术风险评估。验证其效能。结果年龄、血压、心功能、心电图、肺功能(COPD程度)、肺部感染、肝功能(白蛋白)、电解质、肾功能(肌酐)、血糖、白细胞、血红蛋白、免疫损害、Glasgow昏迷评分、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程度、骨质疏松程度、估计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感染、手术大小、1个月内手术次数、手术时机、医生熟练程度、吸烟史这24项风险因子是老年人术后并发症主要相关的危险因素,也是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通过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预测,93例中平稳组符合率80.0%,相对平稳组符合率75.0%,风险组符合率83.3%,高风险组符合率85.7%,极高风险组符合率80.0%。总符合率81.5%。结论采取自行设计的KNXW手术风险评分系统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方法]根据股骨粗隆解剖形态设计制作解剖型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测试,应用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果]应用解剖型股骨粗降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临床随访1.5~2年,平均1.8年,Sanders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解剖型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设计合理,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对比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疗效优劣。方法: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92例,其中DHS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72.5±5.3)岁;PFNA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8±5.8)岁。对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和显性失血)、卧床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13.5个月。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和显性失血少,隐性失血多。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疗效优于DHS组。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高于DHS组。结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PFNA效果更好;对于Ⅱa、IIb、Ⅲ型骨折采用DHS可获取良好疗效,在减少围手术期失血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HS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24例,女28例;年龄38~ 89岁(平均68.1岁),骨折按Evans分型,均为顺粗隆间骨折,其中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8例,Ⅳ型16例.行DHS内固定37例,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15例;从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24个月(17 ~38个月)随访,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Evans 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EvansⅡ型适用Intertan髓内钉,也可用DHS;对于EvansⅢ、Ⅳ型最适用Intertan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设计更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特点,有效恢复股骨近端稳定性,适用于粉碎性、复杂及合并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缩短卧床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缺乏相关的临床诊治经验。目的:探讨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Jen.sen.EvansIII型3例,Ⅳ型6例,V型5例。男4例,女10例;手术时年龄66~92岁,平均78.2岁。6例行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固定(含2例TSP接骨板),8例行髓内固定系统固定。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随访功能评定。结果:5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因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死亡;9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8.7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20.2分(16~2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76-3分(62~85分)。所有随访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骨折基本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术后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如果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种类选择适当,并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帕金森病对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此类患者预后差于单纯髋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组)39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组)43例,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 28个月,平均16.3个月,无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mis评分,LCP组平均(92.5±1.8)分,DHS组(90.8±1.7)分,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别(P>0.05),LCP组手术时间较DHS组少(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相仿,但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和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女性30例,男性19例,年龄75-94岁,平均83.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Ⅲ型28例,Ⅳ型21例。8例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例采用特制粗隆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余均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48例获得6-48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85.4%。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负重活动早,可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建粗隆及股骨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3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粗隆、股骨矩修复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78~91岁,平均83.6岁,按Evans-Jensen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所有病例都合并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37例于术后2周内下床负重,均获得3~36个月随访,无骨不愈合、关节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3例于术后5~13个月死于其他疾病。术后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者31例。结论股骨粗隆、股骨矩重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可早期负重、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的优点,对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对62例高龄(〉8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和牵引复位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4例无明确合并症,合并症较多的为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梗死后遗症。结果62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早期并发症9例,术后无切口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安全保障,充分评估和有预见性的早期处置是治疗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IF)、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DHS、IF、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165例,其中DHS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71岁;骨折根据Jense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8例;IF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73岁;11型37例,Ⅲ型28例;PF—LCP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74岁;Ⅱ型22例,Ⅲ型20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6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8个月。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上,IF组较DHS组和PF—LCP组均短,DHS组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功能锻炼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IF组、PF—LCP组均较DHS组少或短,而IF组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功能疗效方面,IF组、PF-LCP组均较DHS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方面,PF—LCP组明显少于IF组和DHS组。结论:PF—LCP治疗老年复杂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患者,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韦旭明  孙振中  宋骁军 《中国骨伤》2013,26(12):981-984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ng plating,PC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对43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分别采用PCCP和PFNA治疗。其中PCCP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68.4±17.6)岁;A2.2型13例,A2.3型9例。PFNA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57-93岁,平均(67.7±20.1)岁;A2.2型10例,A2.3型11例。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情况。结果:4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4个月(12~22个月),全部患者获骨折愈合,恢复外伤前行走功能。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术后1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有1例出现大粗隆顶端骨块上移、1例患髋外展无力。PCCP组1例出现螺钉断裂,PFNA组1例出现髋关节疼痛。结论:PCCP以及PFNA均能有效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对于外侧壁顶端骨块移位的影响和治疗策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