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内窥镜手术是指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为目的鼻外科技术.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进行鼻内窥镜手术348例,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手术方式。方法:回顾近12年我院18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T对本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上颌窦根治手术能彻底切除上颌窦内的真菌病变,但对鼻窦窦口复合体的病变切除不够,影响窦口的通畅引流。鼻内窥镜手术能切除鼻窦窦口复合体的病变,充分开放窦口,但对上颌窦内的真菌病变清除不够。结论:上颌窦根治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手术,能充分切除病变,对窦口能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将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 ,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 ,此术式不需作面部切口 ,手术损伤轻 ,术后恢复快。我院自 1995年起 ,对近千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方法,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采用相应的手术径路。临床上达到一次完成。方法分析1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鼻内镜及CT检查,拟定不同的手术径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充分开放鼻窦并定期行鼻内窥镜检查。结果随访6个月~3年,治愈15例,失访1例,复发2例。复发病例经鼻内窥镜换药,双氧水冲洗窦腔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病变清除彻底,引流通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4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性病变,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进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以达到治疗目的。2005年6月--2007年8月本院共收治鼻内镜手术后复发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5例,资料完整,现就术后复发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术中上颌窦口处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上颌窦炎鼻内镜手术的关键是自然口的处理。鼻内镜手术通过彻底切除阻塞窦口的不可逆病变,重建鼻窦引流,使鼻窦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得以改善和恢复,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并防止复发的目的。因此,上颌窦自然口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着手术的疗效。作者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时,采用了二种不川的方法处理十颌窦手术自然开口,并观察了其转归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内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静波  尼冬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974-1975
目的:通过对32例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的分析,研究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STRYKER鼻窦内窥镜行病侧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及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清除病灶,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32例均治愈,术后病理证实为曲霉菌感染,术后随访2~3个月.术腔黏膜光滑,窦口引流通畅,无复发。结论:应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手术创伤小,清除病灶准确,保留功能,可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在清除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气和粘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泫,把以往根治件或者破坏性手术改为功能性手术,其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将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此术式不需做面部切口,手术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对320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行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鼻窦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鼻内窥镜下窦内清除术(ESS)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保证术后长期充分的引流和通气,消除霉菌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的手术方式,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2002年我院开展了此类手术,手术技术日益成熟,而科学系统的观察及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将该术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是借助内窥镜的良好照明,清晰观察鼻腔深部结构,将传统的根治性或者全部刮除鼻窦内粘膜的破坏性手术,转变为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副鼻窦的正常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功能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及术后痛苦小.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鼻内窥镜手术是通过清理鼻窦、上颌窦复合体的阻塞性病变恢复鼻腔正常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具有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故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鼻甲在鼻腔通气引流中的生理作用,过度手术可能会带来术后中鼻道粘膜创伤造成粘连而形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故内窥镜鼻窦手术如何正确处理中鼻甲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对80例有不同程度粘膜病变的中鼻甲患者作鼻内窥镜手术处理后的病人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鼻内窥镜手术中,男 52例,女28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 方法 80例均用电动切吸器完成鼻窦及鼻息肉手术。其中58例作中鼻甲保留或大部分保留。术中切除中鼻甲外侧面病变粘膜及下…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鼻窦内窥镜技术的广泛应用 ,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有了很大改变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在良好的光源照射下 ,精确辨认和切除病变组织 ,保留中鼻甲 ,开放前组和后组筛窦及蝶窦 ,保证各窦的通气引流 ,重建鼻粘膜纤毛清除功能 ,达到治疗目的。该手术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鼻窦根治术式—Caldwell-Luc方法[1] 。我科为 40例鼻窦炎病人进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 ,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 ,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 13~ 70岁 ,平均 39.6岁 ,病程 1~ 17年。其中全组鼻窦炎 13例 ,鼻窦炎并发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43例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手术,鼻内窥镜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结果 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行定期随诊,随诊期时间为6~24个月,随诊中患者中鼻道、上颌窦口通畅,鼻腔黏膜恢复正常,窦腔中均未发现真菌团块,亦无异常分泌物;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复发病例。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损伤小,可以有效清除真菌团块及病变黏膜,解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充分改善窦腔通气及引流,促进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检查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近年来,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引发鼻窦引流障碍被广泛引起重视。并因此开展功能性鼻内窥镜下的慢性鼻窦炎手术,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本文对慢性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引筛窦开放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和鼻窦粘膜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进步为功能性手术.此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2000年以来,已成功地为6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该项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鼻中隔粘膜下局部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鼻中隔偏曲,过度偏曲的鼻中隔会妨碍鼻内窥镜自由放入鼻腔、妨碍鼻窦引流。在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利用鼻内窥镜照明好、术野清晰的特点,对8例鼻窦炎伴重度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同时行鼻中隔粘膜下局部切除术,二期手术一次完成。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鼻窦炎治疗效果。对其手术目的及鼻中隔切除范围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刘雪菁 《现代护理》2002,8(9):733-733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 ,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 ,并依靠鼻腔和鼻窦粘膜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 ,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进步为功能性手术。此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 2 0 0 0年以来 ,已成功地为 6 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该项手术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 ,其中慢性鼻窦…  相似文献   

20.
4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阻塞性病变,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进粘膜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以达到治疗目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