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绿脓杆菌对8种抗感染药物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生素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细菌耐药已成为临床上的一大问题。定期观察致病菌耐药情况 ,对合理用药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对近5年绿脓杆菌对 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细菌来源 :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痰、脓、尿、血、纤支镜刷检物及灌洗液等 ;培养基 :MH培养基 ,肉汤培养基 ,血培养基 ,SS培养基。取 1993年 1月~ 1994年 6月培养出的 90株绿脓杆菌 (痰中 37株、纤支镜检查 17株、脓性分泌物中 14株、尿中 10株、血中 12株 )及 1997年 1月~ 1998年6月培…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国产Ceftazidime对临床分离681株致病菌进行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并与头孢噻肟、头孢三嗪、Moxalactam、头孢哌酮、Cefsulodin、头孢孟多、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庆大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的抗菌作用进行比较。实验证明Ceftazidime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相似,其独特之处是抗绿脓杆菌活力强,对400株绿脓杆菌的MIC_(50)、MIC_(90)及MIC_(Gm)分别为1.6、3.2及1.57μg/ml。对121株多种耐药绿脓杆菌,有98.4%的菌株敏感。对小鼠感染绿脓杆菌有明显治疗效果,其ED_(50)为3.09~4.14mg/kg。结果表明:Ceftazidime抗绿脓杆菌作用极强,显著优于其他抗生素,为临床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新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们在邵武“流脑”流行季节,利用A、B群标记的SPA试剂,对“流脑”现症病人进行脑脊髓液中抗原快速检测和A、B群菌菌株分群鉴定,取得了初步效果。兹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SPA菌种: 含SPA菌菌种-Z_5株,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提供。(二)脑膜炎球菌分群诊断血清: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选用A、B两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PCR技术鉴定分析广东省2003-2011年从流脑患者、密切接触者及健康带菌者分离的C群流脑菌株.方法 对菌株进行常规鉴定、乳胶凝集,再用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36株脑膜炎奈瑟菌常规鉴定、乳胶凝集为C群,PCR鉴定crgA基因(230 bp)、siaD(C)基因( 250 bp)均为阳性.结论 基于siaD(C)基因的PCR技术可应用于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鉴定分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峰峰矿区痢疾杆菌菌型分布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1978年我们对从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得到的53株痢疾杆菌做了分型鉴定,并对其中部分菌株做了药敏试验,结果如下:一、53株痢疾杆菌的菌型鉴定:受检菌株在符合痢病杆菌生化特性、并与痢疾多价血清发生凝集的前提下,首先进行了分群鉴定,各群所占的比重是:福氏菌46株,占86.79%;志贺氏菌4株,占7.55%;宋内  相似文献   

6.
严卓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31-132
目的对实验中发现的一株与鲍氏志贺菌属诊断血清1~6型发生凝集反应的低活性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进行较详细的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B/T4789.5-2003和GB/T4789.6-2003检验。结果对分离到的疑似志贺菌经全面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证实为1株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O6:K15。结论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使是血清学反应符合的菌株也应结合生化检验结果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7.
绿脓杆菌外毒素已成为本菌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大多数临床分两株已证实能产生外毒素。作者成功地使用福尔马林和L-赖氨酸制备成类毒素。方法如下:将绿脓杆菌PA103菌株所产生的外毒素,经提纯后,其对小鼠的LD_(50)为0.077μg,豚鼠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8.
由于普遍和过度地使用抗生素导致了外科感染病原结构的明显改变。近十年来在人类感染性疾病中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属的革兰氏阴性菌的病原学作用有明显增长趋势。本文报道了分离自外科住院病人的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血清学型别及它们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被研究的267株绿脓杆菌中有200株分离自骨髓炎患者的分泌物及开放性骨折感染、关节炎、皮肤与软组织损伤患者,另67株分离自外界环境。根据色素形成,好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蛋白质水解、尿素酶、氧化酶及柠檬酸盐利用等特点鉴定绿脓杆菌。采用  相似文献   

9.
王学东  姜鹏  顾娟 《淮海医药》2000,18(1):46-46
铜绿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Pseudomons aeruginosa PA),早在1872年由Schroeten命名,其广泛存在于患者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也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其临床菌株作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氧哌嗪青霉素(PIPC)和羧苄青霉素(CBPC)对从84例烧伤病人创面分离到的11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MIC和PIPC对46株粪链球菌、34株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结果表明PIPC对粪链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最为突出,在3.12μg/ml时分别可抑制100%和83%的菌株。在6.25μg/ml时抑制全部菌株。其次为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在12.5μg/ml时分别抑制70%和63%的菌株。在PIPC临界药敏浓度(12.5μg/ml)不敏感的绿脓杆菌菌株,全部被≤100μg/ml抑制,而CBPC在100μg/ml和200μg/ml时分别抑制76%和79%的菌株。对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和硝酸盐阴性杆菌,在12.5μg/ml时分别抑制45%、44%和40%的菌株。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在12.5μg/ml时分别抑制32%和21%的菌株,抗菌作用较差。PIPC对7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均较CBPC为优。在9株对庆大霉素(GM)耐药的绿脓杆菌中,6株对PIPC的MIC在6.25~12.5μg/ml间。PIPC和丁胺卡那霉素(AMK)联合,对12株绿脓杆菌有66.6%的菌株呈协同,而PIPC和GM联合未见协问。对8株枸橼酸杆菌,PIPC和AMK或GM联合均未见协同。最后就PIPC和AMK对绿脓杆菌的协同作用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以平皿双倍稀释法测定亚胺硫霉素(TN)和氟哌酸对54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的单独与联合抗菌活性,并与其他14种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作比较。所有受试的绿脓杆菌对羧苄青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西索米星均耐药,其中47株产PSE 酶。联合药敏以分段抑菌指数(FIC)判断结果。结果表明,54株绿脓杆菌中87%的菌株对羧苄青霉素高度耐药(MIC≥1024mg/L),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西索米星和地贝卡星(Dibekacin)全部耐药,MIC 分刚为>64、8、16和32mg/l。亚胺硫霉素、氟哌峻和单酰胺菌素(AZ)对受试的多重耐药菌株具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研究了19种抗菌药物对40株绿脓杆菌体外抗菌活性。抗菌药物包括7种半合成青霉素类、6种第3代头孢菌素类、5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1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MIC范围、MIC_(50)及MIC_(90)。实验结果证明,Ceftazidime是19种抗菌药物中抗绿脓杆菌活性最强者(MIC0.5~16μg/ml)。酰脲类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呋苄青霉素和哌拉西林抗绿脓杆菌活性也较高,在浓度为8μg/ml时,分别可抑制92.5%、90%和85%菌株。Cefsulodin和头孢哌酮也具有较高的抗绿脓杆菌活性,在浓度为8μg/ml时,分别可抑制92.5%和95%菌株。上述抗菌药物对绿脓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媲美。 作者对比了我院分离与北京市其他医院分离的绿脓杆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其中5种青霉素类及3种头孢菌素类对我院分离菌株的MIC明显高于外院,此结果与用药特点不同有关。同时提示我院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同时应用棋盘法测定了阿洛西林和苯唑西林、哌拉西林与氟嗪酸对4株耐羧苄青霉素绿脓杆菌的联合药敏。结果表明,两组组合均显示了协同或部分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Qadri等采用标准的琼脂稀释法就头孢匹罗对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478株)、绿脓杆菌(91株)、嗜麦芽黄杆菌(27株)、不动杆菌(36株)、嗜水气单胞菌属(28株)、Weeksella(1株)、葡萄球菌(361株)和肠球菌(50株)的体外活性与其它广谱的抗生素进行了比较。头孢匹罗对肠杆菌科、不动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显示出极好的抗菌活性,MIC_(50)<0.03~2.0 mg/L,MIC_(90)为0.12~4.0mg/L。对87%绿脓杆菌的MIC为4.0~16.0 mg/L。对Rahnella,哈夫尼菌和Weeksella三种菌中每一菌株的抑菌浓度≤4.0mg/L。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杆菌和肠杆  相似文献   

14.
3′,4′-双脱氧卡那霉素B(Dibekacin,DBK)是由卡那霉素B衍生而得的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早在1971年日本已进行了DBK的研究,1973年后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查DBK的体外活性,并同艮他霉素作比较。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分离的221株试验菌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 IC)值。其中195株为艮他霉素敏感菌株(MIC≤8微克/毫升),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氏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赛氏杆菌、肠道杆菌、绿脓杆菌;26株为艮他霉素耐药菌株(MIC>8微克/毫升),包括绿脓杆菌、黏质赛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比较结果:对艮  相似文献   

15.
氯霉素与小诺霉素合用是否合理目前尚无试验证实。本文选用我院临床病人分离收集所得的90株菌株(其中金葡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各30株)进行体外联合抑菌试验,以期为  相似文献   

16.
王磊  祁伟  孔秀凤  宋诗铎 《天津医药》2011,39(8):714-716
目的:检测不同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优势菌株是否相同。方法:用常规方法对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武汉同济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及mecA基因检测筛选出MRSA。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型,以了解不同地区两家医院的优势菌株是否相同。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7株,MRSA83株,其中天津56株,武汉27株。天津56株MRSA临床株PFGE分型为15型27个亚型,以A1型为主;武汉27株MRSA临床株PFGE分型为6型12个亚型,以A2、A4型为主。结论:2家医院MRSA优势菌株并不相同,尚未发现MRSA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17.
蒋火刚  李树仁 《贵州医药》2007,31(6):561-562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我们对贵州遵义地区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 320株沙门菌及136株志贺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及耐药性分析,为本地区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1 320株沙门菌分离自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发热患者血液及骨髓标本,其中血液培养标本1 246份、骨髓标本74份;136株志贺菌分离自我院同一时期临床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1.2细菌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1]。1.3血液及骨髓培养用ESP快速培养系统Ⅱ,培养瓶为ESP配套产品。1.4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常规分离培养的沙门菌、志贺菌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 Combo Panel Type21复合板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1年版为标准。1.5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6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2结果2.1血清学分型1...  相似文献   

18.
用临床上分离的31株对庆大霉素复合物具有抗性的绿脓杆菌作为试验菌株,测定了庆大霉素三种主要组份C_1、C_(1a)与C_2对这些菌株的抗菌活力。在其中可以比较的27株抗性菌株中,C_(1a)的抗菌活力均大于C_2,C_1抗菌活力大于C_2的占64%,C_(1a)与C_1的抗菌活力相同的菌株占25%,C_(1a)大于C_1或小于C_1的分别占42.8%与32.1%。此外还对4株绿脓杆菌细胞内的钝化酶进行了分析。除了对庆大霉素敏感的Ps85菌株外,其余3株抗性菌株均有使三种组份失去抗菌活力的钝化酶。酶活力的高低与菌株的抗性水平有关。结合文献上报道的LD_(50)值,对庆大霉素三种组份进行了评价,供庆大霉素产生菌选育与发酵时确定三种组份比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绿脓杆菌对许多抗生素有耐药性,在临床上是主要的医院源感染的病原菌,给治疗造成许多困难。作者从医院内120例病人中分离出来的508株绿脓杆菌;在同一病人分离的几株中选1株先分离的菌株共120株。其中有耐1种药、耐2种药以及耐3种药的多重耐药菌株。选择了12个主要抗生素观察其单用和联用对单药及多重耐药绿  相似文献   

20.
外阴阴道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外阴阴道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为临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法对分离自临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 12 0株念珠菌进行种间鉴定 ;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M - 2 7A方案( 1997) ,采用微量法检测 12 0株临床试验菌株、5株参考株及 1株质量控制株对 3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氟康唑、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对 12 0株临床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均数分别为 :( 7.2± 1.9) ,( 0 .2 6± 0 .0 5 )和 ( 10 .2± 3 .6) ( μg·ml-1)。结论 :氟康唑、伊曲康唑对外阴阴道念珠菌显示较高的敏感性 ,而特比萘芬对其敏感性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