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用于蛋白激酶C调节区、催化区和同时作用于调节区、催化区的三类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化学本质、抑制强度、抑制剂异性及有关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2.
张鸽  林跃 《药学进展》2004,28(5):239-240
Ruboxistaurin甲磺酸水合物(LY-333531)是由礼莱公司开发的一种口服蛋白激酶C抑制剂,目前正处Ⅲ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和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3.
蛋白激酶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阐述蛋白激酶C的生化性质,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抗肿瘤、抗病毒、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药物的合理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对文献报道的天然产物中的PKC抑制剂依据化学结构进行分类,并对其生物来源、生物活性和作用位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PKC是开发治疗肿瘤疾病药物的潜在分子靶点。目前,几种PKC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同时也为靶向PKC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拟对近年来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槲寄生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为检测指标,追踪观测了中草药槲寄生对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从槲寄生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体外试验证实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性抑制作用。提示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是槲寄生抗PAF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6,(12):1001-1010
目的阐述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并综述近年来以PKC为靶点按不同结构修饰的免疫抑制剂研究。方法根据已报道的蛋白激酶C参与的免疫系统有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PKC免疫抑制剂结构修饰的文献,对PKC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简单概述,并将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PKC抑制剂以结构分类综述。结果蛋白激酶C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与很多免疫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设计合成小分子化合物来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成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最佳策略。通过高通量筛选、结构修饰等方法已获得了大量以蛋白激酶C不同亚型尤其是PKCθ为靶点的高效低毒新型免疫抑制剂,如AEB071、PKC412、LY3176正处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阶段。结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蛋白激酶C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或上市。  相似文献   

9.
吴静  杨睿  刘树业△ 《天津医药》2016,44(1):114-117
摘要: 蛋白激酶 C (PKC) 是一组磷脂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与蛋白激酶 A (PKA) 和蛋白激酶 G (PKG) 共同构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AGC 超家族。PKC 包括传统型 PKC、 新型 PKC、 非典型 PKC 和与 PKC 相关的一些激酶 (PRK) 成员。PKC 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 对细胞的生长代谢、 增殖分化等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 多种细胞的变异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 PKC 的异常表达有关。因此, 设计和寻找高效的 PKC 抑制剂对于多种有效药物的合成和临床上包括肿瘤、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关于 PKC 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有效的 PKC 抑制剂, 并对其作用位点、 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数据等进行了分析。这些 PKC 抑制剂的发现对于 PKC 的结构分析和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本文对这些高效的PKC 抑制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Saun.  RN  岳步星 《世界临床药物》1989,10(1):15-17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factor,PAF)为乙酰甘油醚磷酰胆碱(1-O-十六烷基/十八烷基-2-乙酰基-sn-甘油-3-磷酰胆碱)。特异性PAF拮抗剂有助于研究PAF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本文评论PAF拮抗剂的进展和讨论PAF的潜在作用。 PAF的药理学已证明PAF与血清病有关,它是炎症的自体有效递质,主要作用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几十年来,人们对磷脂在磷脂酶A_2(PLA_2)作用下产生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s,PG)和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证明,脑血管疾病与体内PGI_2/TXA_2平衡、LT的产生及其病理生理调节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70年代以来,人们对磷脂在PLA_2作用下产生的另一代谢产物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3.
大鼠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紊30mg/kg引起体循环平均动脉压和肠系膜微动脉血流速度(MABFV)的迅速下降,微动脉先收缩而后扩张。预先给予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拮抗剂SR163-441可缓解内毒素引起的低血压和MABFV的降低,阻断肠系膜微动脉的扩张。提示血小板激活因子是引起内毒素休克微循环障碍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生殖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独特的磷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炎症、休克、哮喘、溃疡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PAF还参与生殖生理过程,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简要概述。 1 生殖器官中PAF的生理性来源 1988年Kumar首先报道丁兔精液中含有PAF,浓度可达3.5×10~(-6)mol/10~6个精子,而精浆无PAF活性。Kuzan在1989年测得刚液化的人精液PAF浓度为0.5×10~(-6)mol/10~6个精子,经37℃、95%CO_2孵育24小时后,PAF浓度可升高50余倍。Muguruma等报道了豚鼠和大鼠雄性生殖器官中PAF总活性分布,结果以附睾及睾丸最高,附睾为精子成熟部位,此处高PAF活性可能与精子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光  张礼萍  陈力芳  胡昌奇 《药学学报》1994,29(11):818-822
报道15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其中从中药金雀根中分得的3种二苯乙烯类低聚体α-viniferin,kobophenol A 和 miyabenolC,它们抑制PKC的IC50分别为62.5,52.0和27.5μmol·L-1。另外6种含酚羟基的二苯乙烯化合物对PKC也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当酚羟基全甲基化或全乙酰化后其抑制作用大大降低甚至消失。酶动力学研究证明miyabenolC对PKC的抑制作用属于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16.
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肺间质性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谦  王今达 《天津医药》1997,25(11):697-700
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种在炎症应答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双层磷脂分子。动物气管内滴注PAF可出现类似于间质性肺病的症状,本文目的是简要综述PAF在这类疾病中的作用。 一、PAF的一般特点 1972年,Benveniste发现IgE致敏的家兔嗜碱粒细胞能释放一种磷脂类分子,因其具有强烈刺激血小板聚集能力,故被命名为血小板激活因子(PAF)。1979年至1980年,几个研究小组证实PAF的化学结构式为1-O-烷基-2-乙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  相似文献   

17.
Chun.  kF  谢强敏 《世界临床药物》1989,10(2):72-75
哮喘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有证据表明其流行性和严重度都在不断增加。尽管有β_2-肾上腺能气管扩张剂和可的松等皮质激素之类的有效平喘药在应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哮喘的病理生理学。早已证明组胺和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能引起哮喘,但其抑制剂却不能控制哮喘的发作。炎症磷脂介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的发现及其很强的生物学作用,提示它可能在几种疾病包括哮喘中起重要作用。最近已发现了几种PAF的拮  相似文献   

18.
以小鼠成纤维细胞瘤L929细胞为靶细胞,研究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uTNF)杀瘤活性的影响.各种药物与rHuTNF 10 ng·ml~(-1)和放线菌素D 1 μg·ml~(-1)温育18 h,结果表明PKC的激活剂佛波醇-12-肉豆蔻酸盐-13-乙酸盐(PMA)2.5~160ng·m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rHuTNF的杀瘤活性.Sc-10(1~16μg·ml~(-1))单独作用很弱,但可浓度依赖地增强PMA 10 ng·ml~(-1)或A23187 0.5μg·ml~(-1)的抑制作用,PKC抑制剂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单独作用对rHuTNF杀瘤活性无影响,但可减弱PMA 50ng·ml~(-1)的抑制作用.槲皮囊2~16μg·ml~(-1)则可直接抑制rHuTNF的杀瘤活性,钙调蛋白抑制剂N-(6-氨己基)-5-氯-1-萘磺酰胺(W-7)及其同系物也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PKC在rHuTNF杀瘤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PAF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洗涤兔血小板中cAMP含量的作用. 结果表明PAF(0.1-1.0 μmol·L-1)对血小板的基础cAMP水平无影响, 但对前列腺素E1(PGE1) 2 μmol·L-1及4,5-二氢-6-[4-(1H-咪唑-1)苯基]-5-甲基-3-(2H)-哒嗪酮(CI-930) 20 μmol·L-1引起的cAMP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银杏内酯B能完全拮抗PAF抑制PGE1和CI-930升高cAMP的作用, IC50分别为4.7和12.5 μmol·L-1. 合用磷酸肌酸/磷酸肌酸激酶和阿司匹林对PAF和银杏内酯B的作用均无影响. 提示PAF对磷酸二酯酶的激活作用及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是PAF的直接作用,与其同PAF受体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20.
SRI63—441对内毒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致肺损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颈外静脉注射内毒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均可诱发严重肺水肿,肺血管外水量,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细胞计数和多形核粒细胞分类均显著增高。PAF受体拮抗剂SRI63—441对内毒素和PAF所致肺水肿和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变化有部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