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究有用的且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C、Gal-3、CK19、CD15、Fasicn、FN、CD56、D2-40、P63在57例甲状腺癌、14例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结果:MC、Gal-3、CK19、CD15在恶性肿瘤中单表达率高达86%-98%,同时表达率高达84%,而良性中无同时阳性病例。Fasicn、F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率分别为81%、96%,显著高于良性中的64%与69%,但Fasicn表达定位于间质及脉管壁、阳性程度及面积不稳定。FN背景强阳性,不利于自身对照观察。D2-40阳性表达仅见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余均为间质淋巴小管、淋巴滤泡生发中心阳性。P63表达仅见于个别细胞核,阳性面积小于5%。CD56在良恶性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Gal-3、CK19、CD15可作为有用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 方法分析57 例经病理证实的良恶性钙化的特征.结果 57例乳腺钙化中,良性病变为16例,恶性病变为41例,良性钙化一般数目少而颗粒粗大,呈爆米花样、双轨状、圆形、弧形等,密度较高,分布稀疏.恶性钙化一般具有数目多而颗粒较细,呈多形性小杆状、分支样或泥沙样钙化,钙化密度较低,分布密集.结论 钙化灶在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恶性间皮瘤进行免疫组化的对比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在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对22例恶性间皮瘤和20例对照组腺癌组织进行EMA、CEA、CK、vimentin、间皮细胞(M-cell)等5种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阳性率分别为 M-cell 91%,CEA 9%,vimentin 73%,CK82%,EMA64%;而腺癌的阳性率为分别为M-cell5%,CEA 85%,vimentin 15%,CK100%,EMA 100%。结论 在恶性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M-cell和CEA是较理想的标记物,尤其是M-cell,CEA和vimentin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更具有价值。而在恶性间皮瘤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联合使用CK和EMA。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照乳腺良恶性肿块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特点,总结彩超在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GE LOGIQ-500、ATL HDI-3000、Acuson Sequoia-512全数字化彩超诊断仪,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乳腺肿块的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恶性肿块血流检出率高,肿块内血管数目增多。频谱多普勒显示:良恶性肿块阻力指数(RI)有显性差异(P<0.01),而峰值流速(PSV)无显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可为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傅佩芬  黄东胜 《浙江医学》1998,20(10):635-637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已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本院自1996年1月~1997年3月,对74例体检发现乳腺肿块的女性病人采用了此项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一探讨。 对象和方法 1.对象:乳腺癌组44例,其中单纯癌2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乳腺微小结节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入院后均行高频超声检查,随访记录其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微良、恶性小结节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析良恶性结节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80例乳腺微小结节患者中共发现106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68个,恶性结节38个。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为90.6%(96/106)、特异度为88.2%(60/68)、灵敏度为94.7%(36/38),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04,P<0.05);恶性结节在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有微钙化灶比例较良性结节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鉴别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可作为临床筛查乳腺微小病变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8.
唐晓路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66-4267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采用乳腺数字化摄影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乳腺数字化摄影进行检查,对其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数字化摄影诊断为良性病灶的56例中,正确诊断53例,3例误诊;在数字化摄影诊断为恶性的47例中,正确诊断42例,5例误诊。乳腺数字化摄影的诊断敏感性约93.33%,特异性约91.37%,良性预测值约89.36%,恶性预测值约94.64%,准确性约92.23%。结论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乳腺数字化摄影进行检查,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章春泉 《中国全科医学》2012,(27):3201-3203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依据组织内部弹性特征不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通过提供有关组织内部弹性特征,反映病灶组织软硬度从而判定其良恶性。它弥补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在组织生物力学上的不同。因此弹性成像技术在超声检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K34βE12、P63、P504s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K34βE12、P63、P504s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前列腺病变中,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及低度的不典型增生(PIN)的腺泡及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CK34βE12和P63呈阳性,少数呈间断表达。特别以P63染色明显,但P504s染色皆呈阴性。高度不典型增生(PIN)CK34βE12、P63染色呈不连续表达或阴性,而增生的腺上皮,部分细胞P504s呈弱(+)或(+);非典型腺瘤性增生,CK34βE12、P63呈(+)、P504s(-);前列腺癌8例中7例CK34βE12、P63染色呈(-),1例显色局灶性(+),但P504s均呈(+)。结论P63、CK34βE12、P504s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袁雪芹  荆福祥  袁雪英 《吉林医学》2011,32(16):3208-3210
目的:探讨CK5/6、p63标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WHO(2003)乳腺肿瘤分类标准收集乳腺普通型增生(UDH),非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 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标本各12例。应用免疫组化进行CK5/6、p63检测,观察其在不同类型病变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在UDH中,CK5/6阳性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肌上皮和腔内的腺上皮,腺腔中的阳性细胞排列呈马赛克状;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两种标志物均呈中-重度阳性着色。在ADH中,CK5/6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肌上皮,腺腔内仅见少许腺上皮呈阳性着色;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相比UDH而言,CK5/6和p6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低。在DC IS中,肌上皮CK5/6仅呈轻-中度阳性着色,而腺腔内腺上皮未见明显着色,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与ADH相比而言,CK5/6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但p63的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变化。在IDC中,仅1例肿瘤细胞CK5/6呈阳性着色,另外1例肿瘤间质中可见少许p63阳性表达细胞。结论:联合运用CK5/6、p63可鉴别UDH,ADH,DC IS和IDC。  相似文献   

12.
潘群艳  薛尧  严佳梅  朱励民  许伶俐  顾春艳  马骥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29-730,787,F0003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的定量性,测定乳腺实质性病灶的杨氏模量值,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该技术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患者的乳腺病灶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量其杨氏模量值(最大值Emax及平均值Emean)。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图,得出不同性质病灶的杨氏模量临界参考值。结果病理诊断良性85例,恶性27例。良性病灶的Emax及Emean分别为(37.85±13.74)和(23.64±11.38)kPa,恶性病灶的Emax及Emean分别为(98.87±41.65)和(60.84±24.28)kPa,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Emax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大于Emean的0.915,分别以44.68、63.40 kPa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Emean及Emax的杨氏模量临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3.2%、94.5%和78.1%、97.3%。结论根据乳腺病灶的杨氏模量最大值及平均值可以定量的评价肿物的硬度,为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Mill资料。Mill检查包括横断位SE序列T1WI、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及矢状位带脂肪饱和技术的FSE序列T2WI以及动态增强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0-FSPGR);图像的后处理包括图像的减影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绘制;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制定评判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各指标的标准。结果以形态不规则、毛刺征、不均匀强化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敏感性81.5%,特异性76.3%,准确性80.7%。以早期增强率1〉90%诊断乳腺癌,敏感性65.4%,特异性54.8%,准确性67.2%。以Ⅲ型、Ⅱ型曲线诊断乳腺癌,敏感性83.7%,特异性86、7%,诊断准确性86.5%。结论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CT征象的诊断与鉴别。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观察CT图像中甲状腺病变的密度、钙化、包膜、边缘、强化方式等表现,对比分析良恶性病变之间的不同点,并分析与病理结果的相符率。结果:本组120 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中,术前CT诊断为良性病变89例、恶性病变31例,该诊断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征象对比:两者微小钙化、无包膜、边缘不清及病灶是否单发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密度是否均匀、有无壁结节及强化方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病变患者采用CT检查进行术前诊断,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其良恶性;病灶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细小钙化、无包膜是甲状腺恶性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包膜完整、结节呈囊性多为良性病变,仔细观察CT征象有助于诊断与鉴别。 【关键词】甲状腺;螺旋CT;良恶性病变;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15.
刘学  杜瑛  姚延峰  张东竹  张梦菲 《重庆医学》2014,(25):3272-3274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不同乳腺病灶的弹性模量值,评价其在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经病理确诊的63例患者,共71个病灶。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弹性模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并行 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位点。结果71个病灶中良性病灶48个,恶性病灶23个。普通超声对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 Youden指数分别为77.5%和0.55。恶性病灶剪切波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分别为(106.7±37.9)、(23.7±6.4)、(44.8±6.6) kPa,良性病灶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分别为(42.7±14.6)、(17.2±6.3)、(29.4±8.0)kPa。良恶性病灶间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3、0.798、0.914。分别以78.1 kPa及37.6 kPa作为弹性最大值及平均值的诊断位点,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2.6%、95.8%及87.0%、83.3%。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为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了新的途径。病灶的弹性最大值及平均值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唐坚  夏建国  魏仁华  叶童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7-18,2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恶性病变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恶性病变30例CT表现.结果 30例病灶,22例良性病灶,8例恶性肿瘤病灶;其中右侧病变13例,左侧病变17例;腮腺浅叶病变19例,深叶病变6例,浅深叶交界病变5例;4例良性病变边缘不清,术前误诊为恶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边缘清楚,术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99 Tcm 甲氧异丁基异腈( M I B I)闪烁显像对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61 例临床拟诊的骨良恶性病变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弹丸”注射99 Tcm  M I B I740 M Bq,即刻行早期血流显像和30 m in~60 m in病灶局部平面扫描. 结果分析用肉眼判断和 R O I技术计算病变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计数比值. 所有患者2 w k~4 w k 后行手术治疗,并做病理检查对比. 结果:肉眼分析发现,大部分恶性骨肿瘤病灶(73% ,30/41 例)在动脉血流灌注相和30 m in~60 m in 平面相中显示了99 Tcm  M I B I中高度浓集. 小部分患者显示了轻度99 Tcm  M I B I聚集. 仅有3 例和2 例患者病灶组织分别在动脉血流相和 30 m in ~60 m in 平面相时未明确显示99 Tcm  M I B I浓聚影. 大部分良性骨及软组织病灶(60% ,12/20 例),在血流灌注相或30 m in~ 60 m in 平面像均未见99 Tcm  M I B I浓聚影,但有 30% (6/20 例)显示中度放射性浓聚,10% (2/20 例)显示轻度放射性浓聚. 定量分析表明:在早期血流灌注相,恶  相似文献   

18.
19.
王峰  杨清  郑宇  李力君  褚平 《海南医学》2013,24(14):2090-2092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技术对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学表现.方法 使用三维超声对107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结节患者(良性76例,恶性31例)进行扫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维超声对乳腺结节恶性疾病诊断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82.1%,阴性预测值为89.9%,诊断准确性为87.9%;恶性患者乳腺结节三维超声图像中显示边界不清、有汇聚征、血流丰富患者显著多于良性组(P<0.05),而边界清、无汇聚征、无血流患者则显著少于良性组(P<0.05).结论 三维超声技术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同时可克服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角度限制,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对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良恶性乳房肿块患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水平,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120例患有乳房肿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确诊为良性乳房肿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