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承气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虹  葛来安  龚蔚 《江西中医药》2005,36(11):59-59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和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这些病证的共同病机为实热积滞内结肠腑,热盛津伤。治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为臣,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散结;厚朴、枳实共为佐使,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该方配伍简洁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笔者临床用之,屡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述评(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旭东  王维武 《中医杂志》2005,46(3):166-168
如上期文中所述,近年来,中医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从基础至临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其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再作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4.
南粤地区治疗咽喉疾病民间验方拾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南粤地区民间治疗咽喉疾病的常用经验方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之方,为誉为“经方”。由于药味精炼,组方严谨,故被后以医家称为医方之祖。多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食道炎、胆道感染、胃次切术后和慢性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疳积外敷方:用杏仁、栀子各6g,芒硝30g,红枣5枚,香葱7根,灰面一食匙,白酒少许。先将前三药共碾成细末,红枣去核,杵烂为枣泥,香葱切碎,兑入灰面,白酒和匀,做成一个药饼,敷于小儿脐部。外加布带固定,每24h换药1次。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纳差,腹胀,面黄肌瘦,手足心热,口渴,大便溏夹不消化物者。一般敷用1~3次即可见效。注意:敷后肚脐皮肤呈青色是正常现象,不必处理。极个别小儿敷后脐部皮肤出现小红疹,作痒,则为轻度皮肤过敏,停止外敷即可消失。  相似文献   

7.
1、绿惊风 :又称双肾参 ,多年生草本 ,一年一季换根茎 ,根系肉质 ,以双肾参相似 ,新根系长成熟 ,老根系萎缩 (8~ 9月成熟 ) ,根系圆形 ,叶片为不规则的羽状形 ,叶面及杆柱分布白色细绒毛 ,花白色 ,鲜时白色 ,晒干后变成净绿色 ,色样青黛。性凉 ,味苦、淡 ,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的作用。2、白惊风 :又称耗子脚板、白叶虎掌草 ,多年生草本 ,叶片白绿色 ,象虎掌形 ,根系肉质 ,跟老鼠脚板相似 ,故称耗子脚板 ,色泽白色。性平 ,味辛、微甘 ,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二药用根系 ,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笔者收集民间此二药 ,冲细末 ,喂服 ,治…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认识到肝炎和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均与中医的脾功能失常有密切关系。脾运健强 ,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 ,能把水谷精微运至人体各组织器官 ,并发挥其滋养作用。脾失健运 ,则消化吸收功能失调 ,就会出现腹胀、四肢倦怠、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面色不华、头晕、肌肉松弛或消瘦等肝炎和胃肠炎疾病症状 ;脾气不升 ,清气下陷 ,则表现为泄泻、腹胀或便秘等胃肠炎症状。所以笔者认为 ,对肝炎和胃肠炎的治疗 ,重在调理脾胃 ,恢复脾主运化、脾主升清的正常状态。1 从脾论治消化系统的实证及虚实夹杂证消化系统的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  相似文献   

9.
导师汤建光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市管优秀专家,河南省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教授从事中医之医、教、研工作凡20余年,在长期从事消化病的治疗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系疾病疾病,疗效显著,余从师汤建光教授侍诊,蒙其亲授,受益匪浅,现就导师治疗用药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大黄是常用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具有抗菌、凝血、解热、利胆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该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现将单味大黄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情况概述如下.1 消化性溃疡 余氏用上海香山中医院的精制醇提大黄片治疗幽门弯曲菌阳性消化溃疡40例,治愈24例,有效13例,幽门弯曲菌转阴率90%,明显优于甲氰咪胍.用法,每次3~4片,每日3次,饭后服,连用30天.  相似文献   

11.
魏刚  陆燕 《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8-19
张继泽教授为孟河学派传人,从事医疗工作六十余载,临床立法严谨,用药精练,尤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余有幸随张老侍诊,现将张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梅国强老师从医四十余年,早年曾师从湖北名医洪子云,受益匪浅.其治学尤对<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研究精深,擅长运用经方辨治临床各科疑难杂病,用药精纯.笔者有幸成为梅老师学术经验继承人,现将梅老师辨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总结一二,以馈于同道.  相似文献   

13.
黄连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连味苦 ,性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之功 ,是临床上常用药。近年来 ,我们应用黄连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分述如下。1 反流性食管炎  李某某 ,男 ,42岁 ,干部。烧心、反酸 ,上腹部疼痛二年余 ,阵发性加剧 ,每因进生冷食物时腹痛加剧 ,经常服用西米替丁、法莫替丁等H2 受体拮抗剂。用药时上述症状可以减轻 ,但停药后症状再次加重。于 2 0 0 0年 4月 8日来诊 ,查舌质淡红 ,苔白 ,脉弦细 ,上腹部轻微压痛 ,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以半夏泻心汤加味 ,黄连、黄芩、延胡索各 1 5 g,半…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汉方药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患的治疗,其主要表现在以汉方医学理论,即以阴阳虚实及气血水把握疾病的病态,对常见消化系统症状进行辨证分型,以及对慢性、难治性消化系统疾患的临床治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素问·经脉别论》载: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行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的生化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属中医“头痛”、“眩晕”病范畴。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时发时止、耳鸣、眼花、健忘、失眠、头重脚轻、步履不稳。以血压升高为特征,即成人的收缩压超过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7kPa(95mmHg)。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肥胖体型、饮食中食盐含量多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系由于肝肾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7.
李毅  吴玉宁 《四川中医》1993,11(9):28-28
近十余年,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胃缓】葛×,女,30岁。患脘腹胀满已十余年,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胃下垂11cm。曾服用“补中益气丸”及汤剂加减治  相似文献   

18.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系统疾病包含的病种很多,至今还有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被现代医学完全阐明,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对此从基础到临床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兹择要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桂枝治胼胝(俗称脚垫)每一只患脚用桂枝30g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敷患处。每晚1次,7天可效,一般14天可愈。  相似文献   

20.
聂鲲 《中医研究》2012,25(7):75-78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寒热共伍、攻补兼施、苦辛并进、阴阳并调为组方特点,功用和胃降逆、散结除痞.本文就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概况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方的临床应用将会随着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而不断发展,在临床新用方面亦有很大潜力;临证时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寒热错杂这一病机关键,对于脏寒肠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胃肠道疾病均可用之,且要根据不同病症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