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胸腔胃穿孔二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例 1:男 ,5 9岁。因胸中段食管癌在本院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术后第 2天胃管不慎脱落 ,反复试插失败 ,术后第 3天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发热 ,从胸腔引流管排出胃液样物。口服 76 %泛影葡胺 6 0ml透视检查、见造影剂自胃体漏入胸腔 ,诊为胸腔胃穿孔。在全麻下开胸探查 ,见大弯处有直径 0 3cm穿孔 ,此处有胃与纵隔胸膜之缝合固定线 ,剪除缝线 ,剪去穿孔周边少许胃壁组织 ,从穿孔处逆行插胃管至口腔成功 ,全层间断缝合 3针修补穿孔 ,再用胃大弯侧大网膜覆盖穿孔。甲硝唑冲洗胸腔、放置胸腔引流管。术后禁食 …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胸内瘘死亡率高,文献报道达5 0 %以上[1] ,对其临床处理有保守治疗和再手术治疗,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尽早手术。我科于2 0 0 3年6月收治1例胸内瘘患者经再次行颈部吻合术后,又继发颈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治疗,患者住院1 0 5天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6 2岁,因食管癌于2 0 0 3年3月2 7日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术后呼吸、血压平稳,均在正常范围,氧饱和度99% ,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均通畅,引流液均正常,术后第二天9am(即…  相似文献   

3.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治疗 486例 ,术后发生乳糜胸 3例 ,采用凝血酶胸内注入治疗 ,疗效满意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例 1:患者男 ,66岁 ,经左胸行胸中段食管癌切除 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第 3天发生左侧乳糜胸 ,每日乳糜引流量 40 0mL左右。例 2、例 3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68岁、70岁 ,诊断和术式同例 1。因病人胸闷、憋气明显分别于手术后第 5、7天胸透发现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经胸腔穿刺证实为乳糜胸 ,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每日引流量 130 0mL以上。 3例患者均经引流液乳糜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多发位置在中、下段 ,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开胸行胸段食管部分切除 ,食管胃弓上或弓下胸内吻合术。统计表明 5年存活率低 ,仅为 2 0 %~ 4 0 % [1] ,通过多年的研究、总结 ,我们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施行左侧开胸游离含肿瘤的食管中、下段 ,经颈部切口剥脱食管弓上段 ,行全胸段食管切除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 ,效果满意。从 1991年 8月~ 1999年 11月 ,我们共对 2 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施行该术式 ,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5年存活率达 5 0 %。1 临床资料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男女比例 3∶2 ,年龄最小者 4 7岁 ,最大者 76岁 ,其中 5 0~ 60岁之…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上腹饱胀不适、返酸、嗳气2月余,上消化道造影发现食管中段长约4cm大小病变,黏膜不连续。胃镜检查见距门齿约25cm处食管前壁有一肿物,大小2×4cm,质硬。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食管鳞癌。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第4日晚出现呕吐,肠鸣音弱,透视见肠腔少量积气,经调整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后缓解。术后第7日肠鸣音恢复,排气,饮水100ml后,出现腹痛、呕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吞碘油透视见胸腔胃胀气,蠕动差。考虑为食管癌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再次禁食水、胃肠减压、服用胃动力药、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10…  相似文献   

6.
施开炯  赵璐  王衡  胡少辉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200-1200
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内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拟食管胸上、中段双癌灶伴胃下垂于2007年1月18日入院。咬检病理为鳞状细胞癌。于2007年1月23日在全麻下行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癌根治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同时切除被癌浸润的对侧纵隔胸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3天停胃肠减压后开始,一直出现胸闷、心悸、气促,且伴有轻度恶心,偶有呕吐,症状增剧时需禁食、再次胃肠减压方能缓解。术后第15天胸部CT示右胸腔胃(图1,2)。于术后第17天带胃肠减压管自动出院。出院后每于进食量增加时,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7.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军  董铭锋 《癌症》1997,16(5):361-363
目的:研究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疗效及术后胃肠营养的维持。方法:自1985年至1995年间,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32例,术后病理 鳞癌。其中,经食管床咽胃吻合术25例,经胸骨后咽结肠吻合术23例。采用高位空肠造瘘逆行插管行术后胃肠减压及维持胃肠营养。结果:术后并发症,咽胃吻合口瘘2例(8%),咽结肠吻合瘘4例(17.4%),均治愈。喉返神经损伤3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79年曾采用结肠代食管、坏死胃旷置治愈食管癌术后胃壁坏死1例,1986年我们又采用同样术式治愈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1例,现报道如下:男性,63岁,于1986年5月29日因进行性下咽噎阻3个月入院。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4cm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食管镜检查:距门齿25cm处见外突性肿物,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1986年6月3日行顺氯氨铂140mg,平阳霉素10mg冲击化疗1次,15天后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右侧开胸切除食管及肿瘤,左侧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后第6天床旁摄片发现右侧液气胸,行  相似文献   

9.
自1992年6月至1996年5月,我们采用食管胃转流术治疗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 例1,男,43岁,咽后胸骨后刺痛不适半年,饮水呛咳2个月。经纤维胃镜和食管造影确诊为食管中段癌并发食管左主支气管瘘。于1992年6月12日全麻下行食管胃转流吻合术,术后第2天发生呼衰,急行气管切开后好转。术后25天痊愈。院外接受化疗。随访:8个月后死亡。 例2,男,46岁,进食梗噎伴胸骨后疼痛1年,饮水呛咳25天。经纤维胃镜和食管造影确诊为食管中段癌并发食管左主支气管痿。于1995年3月13日全麻下行食管胃转流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 7例恶性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同期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 4例 ;食管癌旷置银夹置标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 2例 ;用带蒂大网膜分别修补瘘口术 1例。术后 4~ 6周根据银夹标记及纵隔淋巴结癌转移者共 4例行6 0 Co放射治疗 ,总量 5 0~ 6 0Gy/5~ 7周。结果 :术后 1周均可正常经口进食 ,肺部炎症消退 5例 ,好转 2例 ,术后 4周体重平均增加 2 0 8kg。生存 1年 7例 ,3年 4例 ,5年以上 2例。结论 :对于肿瘤组织仅侵犯食管气管而无远处转移 ,肺功能又能胜任开胸手术的病例 ,积极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同时为放、化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癌切除、胃或残胃代食管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胃的位置发生变化及手术的各种原因而导致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据报告发生率一般为0.1%~1.3%我院自1983年以来共发生术后早期胸胃排空障碍患者13例,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胸胃排空障碍可能的原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56~71岁,平均年龄58.6岁.食管癌8例,贲门癌5例;均在全麻下行左后外侧切口,食管癌经第六肋间或第六肋床进胸,贲门癌经第七肋间或第七肋床进胸.消化道重建采用食道胃主动脉弓后上吻合术者9例,弓前上吻合术者2例,食管残胃吻合术者5例.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时间:术后3天7例、5天4例、7天2例.症状与体征:术后3天停胃肠减压,经胃管滴入清流质后患者逐渐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食管癌者更为明显),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吐物多为咖啡色胃液,吐后症状缓解.术侧听诊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 ,6 6岁 ,农民。以进行性咽下困难 4个月为主诉于 2 0 0 0年 10月 13日入院 ,入院时仅能进流质饮食。体查 :明显消瘦 ,剑突下压痛。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 :食管下段贲门处狭窄 ,钡剂通过受阻 ,粘膜破坏 ,可见 3.0cm× 4 .0cm软组织块影凸向胃腔内 ,小弯侧胃壁僵硬。初步诊断 :贲门癌。行常规化验、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结果均正常。于 2 0 0 0年 10月 1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开胸手术。术中见病变位于贲门、胃小弯处 ,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术毕于左侧腋中后线第九肋间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1根。术后病理 :贲门 -胃体粘…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5%,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1998年4月~2007年7月先后为15例食管胃吻合术后并发严重食管胸腔瘘患者行空肠上段造口放置双管术,分别为由空肠向胃上行的持续引流胃液管和空肠下行的营养造口管,同时行胸腔引流,该方法为三管疗法(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空肠营养管)的改良,15例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自1998年以来经电视胸腔镜施行胸段食管癌切除术6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2~ 76岁,平均63.6岁,其中食管中段癌4例,下段癌2例,肿瘤4.0~8.0cm;包括Ⅱa期2例,Ⅱb期3例,T4N1M0 1例(此例中转常规开胸手术),合并下咽癌1例,并行全食管切除,全喉+下咽切除,胃咽部吻合术;合并心电图异常4例,肺功能障碍4例,1例多年前曾行胃大部切除术,故同时行回结肠代食管术;4例经膈食管裂孔,沿纵隔食管床将胃上提至颈部行颈段食管、胃吻合,2例建立胸骨后隧道,胃或回结肠经…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进食时胸骨后疼痛1个月,于2003年4月28日收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胸中上段食管鳞癌,于2003年4月31日在全麻下经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行食管癌切除,左颈部食管胃段侧Gabmee’s吻合术,手术操作过程及术后恢复均顺利。病理报道为食管髓质型鳞癌Ⅰ~Ⅱ级,侵达外膜,中段食管旁淋巴结2/7见转移癌。于术后1个月给予PF方案(DPP20mg,静脉滴入,d1~d5;5FU750mg,静脉滴入,d1~d5)化疗,每日化疗前30min给予洁丹止吐。第1天化疗结束后,患者自述有轻微恶心感,上腹部不适,微痛能忍受,给予654210mg、胃复安20mg…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是一种少见的并发症 ,多为功能性 ,1992~ 1998年我院共行食管癌切除 ,胃代食管术 5 40例 ,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 8例 ,发生率 1 5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年龄 6 0岁。均为中上段食管癌 ,其中右胸、腹、颈三切口 5例 ,左侧胸后外切口 3例。发病时间为术后 7~ 10d。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慌、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不含胆汁。胸部X光片检查示 :胸腔胃扩张 ,有大量潴留液 ,胃蠕动消失 ,口服 76 %泛影葡胺 40mL ,见碘剂在幽门处受阻。 8例均行胃镜检查 ,见胃蠕动波消…  相似文献   

17.
高龄食管贲门癌7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贲门癌好发于老年人,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4] 。我院1994年1月~2 0 0 3年1月共手术治疗>60岁食管贲门癌合并其它慢性疾病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性5 0例,女性2 6例,年龄60~76岁,中位年龄68岁。胸中上段食管癌3 0例,经右胸、腹、颈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5例,经左胸颈切除胃代食管19例,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6例;胸下段食管癌14例,均行胃食管弓下吻合术;贲门癌3 2例,胃食管吻合术3 1例,全胃切除空肠食管吻合1例。病变最长6.0cm ,最短0 .5cm。食管鳞癌45例,贲门腺癌2 5例,腺鳞癌4例,胃底黏液腺癌2例…  相似文献   

18.
50例贲门癌食管癌病人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1991年期间,作者所在医院为2000例贲门癌,食管癌进行手术,其中在住院期间死亡50例,死亡率为2.5%.临床资料 年龄55~75岁.贲门癌15例,食管癌35例.15例贲门癌全部经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下胃食管吻合术3例,主动脉弓下全胃伴半胰切除,脾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12例.食管癌中,行食管次全切除,主动脉弓上胃食管吻合术34例,行食管全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1例(该例为上段食管癌放疗后10年复发).50例中,死于吻合口瘘者27例,呼吸衰竭者15例,心力衰竭与冠心病发作4例,隔疝导致肠坏死1例,术后胸腔出血1例,乳糜胸1例,其它1例.最短l例术后5小时死亡,最长1例为术后43天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75例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168例患左侧开胸经食管床食管胃左侧颈部单层宽边吻合术,7例右侧开胸经食管床食管胃左或右侧颈部单层宽边吻合术。结果:全组手术治愈172例,死亡3例;发生吻合口瘘15例、胸胃壁瘘2例,乳糜胸4例和幽门梗阻1例,均获治愈。上切缘癌阳性5例,其中中段癌4例,上段癌1例;下切端癌阳性3例,均为下段癌。中段食管癌行颈部吻合上切端癌阳性率较弓上吻合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结论:颈部吻合是中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胃穿孔的诊断,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治食管贲门癌216例,全部行癌肿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结果 术后发生胸胃穿孔3例。2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病人的应激性反应和手术操作的技巧因素是导致本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采取先予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空肠造瘘,抗感染及加强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必要时行二次开胸穿孔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