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HLA DQB1 HLA DRB1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应用PCR SSP技术对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 10 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 2 0个HLA DRB1和 8个HLA DQ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比较两组间DQ2,3(8) DRB1、DQ3(7) DRB1、DQ3(8,9) DRB1、DQ2 ,3(7,9) DRB1、DQ2 DRB1、DQ4 DRB1、DQ5DRB1和DQ6 DRB1单倍型频率 (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 (RR)。结果 DQ2 ,3(8) DR14 .1、DQ3(7)DR16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6 .10vs .0 .5 0、4 .18vs .0 .99) ,其RR分别为 13.4 0和 4 .41;DQ2 DR1、DQ2 DR12、DQ2 DR13.3、DQ3(7) DR1、DQ3(7) DR13.3、DQ3(8,9) DR13.3、DQ2,3(7,9) DR1、DQ2 ,3(7,9) DR13.3、DQ2 ,3(7,9) DR13.4、DQ4 DR4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1.84vs .5 .6 0、1.37vs .5 .6 0、4 .18vs .11.0 0、2 .30vs .9.89、12 .6 2vs .2 2.2 8、5 .6 1vs .11.5 6、3.70vs .14 .4 0、16 .88vs .2 8.94、5 .13vs .12 .12、2 .30vs.6 .13) ,其RR分别为 0 .31、0 .2 3、0 .34、0 .2 1、0 .4 7、0 .4 4、0 .4 6、0 .38和 0.35。结论 DQ2 ,3(8) DR14 .1、DQ2 DR12、DQ2 ,3(7,9 )-DR13.4、DQ4-DR4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着关联,而其他单倍型差异的显著性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LA DR基因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应用PCR SSP技术对 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10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 23个HLA 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比较两组间DR53-DRB1、DR52-DRB1和DR51-DRB1单倍型频率 (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RR)。结果 DR16-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0.01<P<0.05),其RR为3.10;DR1-DR53、DR1-DR52、DR13.3-DR53、DR12-DR53、DR13.3-DR52、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四者P<0.01,后三者 0.01<P<0.05),其 RR分别为 0.29、0.26、0.38、0.52、0.25、0.10、0.42。结论DR12-DR53、DR7-DR52、DR9-DR52单倍型的存在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发病有关联,而其它单倍型的差异则可能是因其组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3.
HLA-DR-DQ单倍型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HLA -DR -DQ单倍型与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相关性。方法 以 10 0名健康人为对照 ,采用PCR -RFLP法对汉族人群中 35例RA患者的DRBl、DRB3、DRB5、DQAl和DQBl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DRBl 0 4 0 5 -DQAl 0 30 1-DQBl 0 4 0 1单倍型频率在RA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14 0 %和 4 5 % ,P <0 0 1) ,该单倍型阳性RA患者的病情重于其它RA患者 ,包括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RF滴度和病情严重例数在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P均 <0 0 5 ) ;而DRBl 15 0 1-DRB5 0 10 1-DQAl 0 10 2 -DQBl 0 6 0 2单倍型频率在正常人明显高于RA患者 (分别为 12 %和 4 3% ,P <0 0 1)。结论 DRBl 0 4 0 5 -DQAl 0 30 1-DQBl 0 4 0 1单倍型与RA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而DRB1 15 0 1-DRB5 0 10 1-DQA1 0 10 2 -DQBl 0 6 0 2单倍型则可能对易患RA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HLA-DR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肺结核易感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关联性 ,并寻找与肺结核发病可能相关的HLA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 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病例组 )和 10 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 (健康对照组 )的 2 3个HLA 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 (OR)。结果 HLA DR基因PCR SSP分型显示 :(1)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6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组的GF值分别为 12 6 2 %、5 6 0 % ,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5 915 ,PC<0 0 5 ,OR值为 2 5 3)。 (2 )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DR13 3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8 0 8%、2 3 5 7%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 2 9 2 9%、5 0 2 4 %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值分别为 17 84 7和 14 2 5 8,PC 值均 <0 0 1;OR值分别为 0 2 6、0 33)。结论  (1)DR16等位基因与南方汉族部分人群的肺结核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或与真正起作用的易感基因连锁。 (2 )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DR1、DR13 3等位基因的表达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发病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 (RA)与HLA DRB1基因共同表位 (SE)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方法对山东地区人群 1 32例RA患者及1 30名正常健康者的HLA DRB1 0 1、 0 4、 1 0的 1 7个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山东地区RA患者中携带有SE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0 0 %∶2 2 3% ,P <0 0 1 ) ,HLA DR4亚型 0 4 0 5是主要的易感基因 (2 2 8%∶1 0 0 % ,P <0 0 0 5 )。其他亚型包括DRB1 0 1 0 1 (3 8%∶3 1 % ) , 0 1 0 2 (2 3%∶2 3% ) , 0 1 0 3(3 8%∶3 1 % ) , 0 1 0 4 (3 0 %∶2 3% ) , 0 4 0 1 (1 0 6 %∶4 6 % ) , 0 4 0 4 (9 1 %∶4 6 % ) , 0 4 0 7(8 3%∶9 2 % ) , 0 4 0 3(6 8%∶3 1 % ) , 0 4 0 2 (6 8%∶4 6 % ) , 0 4 0 8(5 3%∶1 5 % ) , 0 4 0 9(2 3%∶0 ) , 0 4 0 6 (1 5 %∶0 ) , 0 4 1 0 (0 8%∶0 ) , 0 4 1 1 (0 8%∶0 )和 1 0 0 1 (1 1 4 %∶6 9% )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SE纯合子对RA的危害性要比其杂合子大 (P <0 0 0 1 )。结论 SE与山东地区汉族RA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0401基因的关联情况。方法 检索已发表的有关中国大陆汉族人群RA患者和HLA-DRB1*0401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国内7项研究共578例RA患者和743例正常对照,DRB1*0401基因亚型是中国大陆汉族人群RA的关联基因(OR=2.66,P=0.004)。结论 Meta分析证实DRB1*0401与中国大陆汉族人群RA有相关性,样本大小对基因关联分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LA -DRB等位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答率的相关性。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 2 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组的HLA -DRB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DRB1 0 4和DRB1 13等位基因出现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DRB1 0 7阳性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较高 ,而DRB1 0 4阳性者应答率较低。患者性别、HCV基因型、宿主HLA -DRB等位基因三种因素均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 ,DRB1 0 7等位基因及Ⅳ型HCV感染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最大。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HLA-DRB1等位基因与上海地区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相关性,探讨AIH的遗传易感背景。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SSP),对32例I型AIH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有关基因亚型的分析。结果 HLA-DR4基因频率在I型AIH患者中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46.9%与20.8%;相对危险度(RR)=3.35,χ^2=5.99,P=0.014]。其他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对HLA-DR4等位基因亚型的分析表明,I型AIH患者组DRB1^*0405的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有增加趋势(21.9%与6.3%,χ^2=4.23,P=0.04,但Pc=0.08)。HLA-DRβ分子的第3等位基因高变区第71位精氨酸残基的频率在I型AHI患者中显著增高(46.9%与18.8%,χ^2=7.14,P=0.008)。结论 上海地区I型AIH的发病与HLA-DR4以及HLA-DRB1第3高变区DR7位精氨酸残基相关。  相似文献   

9.
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癌遗传关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食管鳞癌HLA DRB1 , 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 ,以阐述其免疫遗传学特征。方法 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 1 36例、食管鳞癌患者 42例的HLA DRB1 , DQB1等位基因。结果 湖北汉族人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HLA DRB1 0 90 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 (0 .2 50 0比 0 .1 397,P =0 .0 2 8,OR =2 .0 53 ,病因分数 =0 .1 2 82 ) ,HLA DQB1 0 30 1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 (0 .2 976比 0 .1 875 ,P =0 .0 4 6 ,OR =1 .835 ,病因分数 =0 .1 35 4)。两者间其余HLA DRB1、 DQB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HLA DRB1 0 90 1及 DQB1 0 30 1等位基因均与食管鳞癌正关联 ,为其易感基因。该两等位基因测序结果与其基因库第 2外显子序列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 (AP)临床特点的不同与HLA DRB1等位基因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古地区 ,无血缘关系、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风湿性疾病史和家族史的蒙、汉族儿童AP 5 7例和 74例。比较临床特点 ,引入PCR SSP技术 ,分析HLA DRB1等位基因的型别 ,结合检索查新分析讨论。结果 ①汉族病例组肾、心、多器官损害、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伴肾炎综合征损害率分别为 5 4 %、30 %、73%、12 %和 15 % ;比蒙古族相应损害率为 35 %、5 %、4 2 %、0和 0增高 (χ2 值分别是 4 6 6 6、12 4 82、12 736、—和— ,P分别为 0 0 31、0、0、0 0 0 5和 0 0 0 2 )。蒙古族平均住院 (18± 7)d ,比汉族 (2 7± 18)d短 ,(t′ =2 4 5 0 ,P =0 0 2 1)。②蒙古族病例组DRB1 110x基因频率为 13 2 % ,高于对照组 6 1% (χ2 =4 378,P =0 0 36 ) ,OR =2 386 ,95 %可信区间为 1 0 4 5~ 5 4 4 7。汉族病例组DRB1 0 10x基因频率为 14 6 % ,高于对照组4 8% (χ2 =10 0 7,P =0 0 0 2 ) ,OR =3 4 36 ,95 %可信区间为 1 5 4 3~ 7 6 5 2 ;而DRB1 0 80x基因频率为 2 7% ,低于对照组 8 7% (χ2 =5 2 4 ,P =0 0 2 2 )。并得出OR =0 337,95 %可信区间为 0 12 0~0 94 7。③汉族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HLA—B、HLA—DR位点的等位基因(以下分别简称为A等位基因、B等位基因及DR等位基因)频率,获得更完整、准确的HLA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2000名北方汉族健康志愿者进行A、B、DR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7个A等位基因,32个B等位基因,13个DRB1等位基因。最常见的基因型分别为A^ 02、B^ 13、DRB1^ 15,其相应基因频率范围分别为0.2400~0.2767、0.1330~0.1432和0.1557~0.1707。结论本结果可作为我国HLA多态性研究的群体资料和正常参考值,对群体遗传、疾病关联研究以及寻找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供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IM: Our goals were to analyze the known genetic predispositions for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in AIH Italian population and to compare them with North American counterparts. METHODS: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LA) B8, C7, DR3, DR4, DR7, DR11, DR13, DQ2 and the B8-DR3-DQ2 phenotype were determined by microlymphocytotoxicity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74 Italian patients (57 with type 1 and 17 with type 2 AIH) and 149 North American patients with type 1 AIH, and in adequate controls. RESULTS: B8-DR3-DQ2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Italian patients with type 1 AIH than in Italian controls (30% vs 7%, P<0.0001), but less frequently than in North American counterparts (30% vs 48%, P= 0.02). DR4 occurred less frequently in Italian patients with type 1 AIH (23% vs 43%, P= 0.01) and in controls (16% vs 34%, P= 0.0003) than in North American counterparts.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lleles' frequency between type 1 and type 2 Italian AIH patients. DR11 had a frequency lower in type 1 Italian AIH patients than controls (17% vs 35%, P= 0.01). CONCLUSION: HLA DR4 is not associated with AIH in Italy. The known HLA risk factors for AIH occur similarly in Italia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AIH, and they are less frequent than in North American patients. B8-DR3-DQ2 is the predominant phenotype of type 1 AIH also in Italy, and HLA DR11 may be a regionally distinctive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type 1 AIH.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与HLA-DRB_1等位基因关联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HLA区域的DP、DQ和DR位点在抗原呈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影响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已经证实,多种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与HLA-Ⅱ类分子有关联。DR基因包括DRB1、DRB2、DRB3、DRB4、DRB5、DRB6、DRB7、DRA等。其中,DRB1座位有多达124个等位基因,多态性最为复杂。本研究旨在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外源性哮喘患者46例,内源性哮喘患者52例,71例非过敏体质的本地区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各取3~5ml外周血,EDTA抗凝,抽提基因组DNA;根据1992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与HBV感染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6例HBV感染自动恢复者的HLA Ⅱ类分子及其等位基因。结果: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HLA Ⅱ类分子DR12在恢复者中的分布频率显著增高(10%比38%,rr,0.19;P矫正<0.025);HLA-DR12的等位基因DRB1*1201的分布频率也显著增高(3%比32%;rr,0.07;P矫正<0.005)。而R9(43%比18%;rr,3.52;P矫正<0.025)和DQ9(43%比20%;rr,3.13;P矫正<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恢复者。结论:HLA-DR12和DRB1*1201可能对机体免受HBV长期感染有保护性意义。而HLA-DR9或DQ9可能使宿主易发生HBV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我国苗族人群 1 型糖尿病(T1DM)患者与 HLA-DR基因频率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无血缘关系的纯苗族 T1DM患者 45 例,纯汉族 T1DM患者 43 例,纯苗族健康对照(NC)组52例,纯汉族NC组58例。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测定 HLA-DR1.10基因频率。 结果 (1)苗族及汉族T1DM组患者的 DR2 基因频率分别明显低于苗族及汉族NC组(P<0.05);DR3、DR9 基因频率分别高于 NC组(P<0.05)。(2)苗族 T1DM组及苗族 NC组的DR5 基因频率分别明显高于汉族T1DM组及汉族NC组(P<0.05)。(3)苗族 T1DM组的 DR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汉族NC组(P<0.05) ;DR3、DR5、DR9 基因频率分别高于汉族NC组(P<0.05)。(4)苗族及汉族人群中,T1DM组的 DR2 基因频率分别明显低于 NC组,其相对危险度 RR<1,P<0.05; DR3、DR9 基因频率分别高于NC组,其相对危险度RR>1,P<0.05。 结论 苗族T1DM组与汉族T1DM组患者 HLA DR1、DR2、DR3、DR4、DR6、DR7、DR8、DR9、DR10 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苗族T1DM组及苗族 NC组 DR5 基因频率高于汉族 T1DM 组及汉族 NC 组。DR3、DR9 与T1DM呈正相关;DR2 与T1DM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手DQB1基因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寻找与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可能相关的HLA基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和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序列引物(PCR-SSP)方法,对我国北方汉族123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与其无因缘关系的46名健康对照以及45全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HLA-DRB1和DQB1闰点的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DRB1*09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分别为25.10%和14.03%,RR为2.22,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组中DRB1*09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分别为25.10%和9.32%,RR为3.16,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在肺结核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组中DQB1*05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组,分别为7.17%和21.12%,RR为0.26,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研究提示DRB1*09基因可能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DQB1*05基因可能是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保护基因;可以推测DRB1*09和DQB1*05基因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或是真正起作用的基因与它们连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1DM患者HLA-DRB1,DQB1基因型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以及胰岛功能等临床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进行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采用PCR-SSO技术进行HLA基因分型、放射免疫配体法检测胰岛自身抗体(GADAb、ZnT8A、IA-2A和IAA)。结果 (1)T1DM患者DRB1*0301-DQB1*0201、DRB1*0405-DQB1*0302、DRB1*0901-DQB1*0303单倍型频率增高(P<0.01);(2)携带DRB1*0901者ZnT8A和GAD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携带该等位基因者(P<0.05);携带DRB1*0405者的IA-2A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3)HLA-DRB1*0901基因型和HLA-DRB1*0901-DQB1*0303单倍型是T1DM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高BMI、携带HLA易感单倍型及ZnT8A阳性者FC-P水平较低(P<0.05)。结论影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率的HLA高危基因各自不同,提示调节这些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机制存在着差异;BMI、HLA易感基因携带情况及ZnT8A阳性率可能影响T1DM患者随病程进展的胰岛功能衰竭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以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为哮喘组,168名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采用PharmaciaUniCAP系统检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LA.DR的21个基因位点和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检测HLA-G的9个单核苷酸位点。结果(1)儿童哮喘组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对照组分别为0.3%和5.95%C=6.915,P〈0.05;X2=9.478,P〈0.01)。优势比(OR)分别为10.57(95%CI:1.215~91.986)和2.79(95%CI:1.429~5.449)。HLA—DRB3(52)*010X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3.99%(X2=5.854,P〈0.05),OR为0.429(95%CI:0.214~0.862)。(2)HLA—DRB1*15XX.HLA-G的rsl704和rsl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HLA—DRB1*15XX.14bp缺失-G)携带者哮喘风险比未携带者降低(Wald值为13.419,P〈0.001),锨值为0.198,95%CI为0.084—0.471;哮喘组中携带该单体型者血清IgE水平(365.0±943.1)KU/L,也较未携带者(977.8±14334.9)KU/L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l‘11XX基因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HLA.DRB3(52)*010X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基因,HLA—DRB1*15XX和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是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江苏地区人类白细胞抗原(HL4)-A和月出-DRBl基因频率及单倍型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于2008至2009年在江苏省江阴市和南京市选择自发酮症急性起病、依赖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门诊或住院患者51例(1型糖尿病组),其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发病年龄(14±9)岁。另以2002至2006年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的汉族无关骨髓捐献志愿者HLA分型资料20248份为对照。从受试者外周血中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探针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进行HLA—A和月似-DRBl基因分型,应用Arlequin软件分析计算单倍型频率及连锁不平衡情况,通过卡方检验等比较组间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及疾病相关性分析。结果HLA-A点频率最高的为A*02和A*24,HLA-DRBl位点频率最高的为DRBl*09。与对照组相比,1型糖尿病组HLA—A*3[6.86%(7/102)比2.43%(984/40496),X^2=8.40,P〈0.01,比值比(OR)=3.00]、A*24[27.45%(28/102)比16.79%(6799/40496),X^2=8.27,P〈0.01,OR=1.87]和DRBl*09[32.35%(33/102)比16.15%(6540/40496),X^2=19.69,P〈0.01,OR=2.47]、DRBl*03[15.69%(16/102)比4.76%(1927/40496),X^2=26.66,P〈0.01,OR=3.69]频率显著升高。A*01-DRBl*03在连锁不平衡分析中为1型糖尿病组所特有。结论检测出位点A*03、A*24及DR03、DR09对1型糖尿病的易患性,发现3个有易患作用的A—DR单倍型,观察到与1型糖尿病关联的祖先单倍型A01DR03。  相似文献   

20.
王珏  刘军莉  赵敬杰 《山东医药》2008,48(22):18-19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IDC)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检测301例IDC患者(IDC组)与43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IDC组HLA-DRB1*11、HLA-DRB1*12、HLA-DRB1*14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2.91、4.02、3.78,P〈0.05);IDC组同时携带HLA-DRB1*12、DRB1*14基因型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RR=6.24.P〈0.01)。结论HIA-DRB1*11、DRB1*12、DRB1*14与IDC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