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调查,使用Ep iD 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与我国成人常模比较,该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只有附加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02),其它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不同性别的硕士研究生附加因子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20~25岁与26~30岁的研究生在躯体化(P=0.012)、强迫症状(P=0.003)、人际关系敏感(P=0.021)、恐怖(P=0.016)、偏执(P=0.003)、精神病性(P=0.023)6个因子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硕士研究生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硕士研究生,26~30岁的研究生比20~25岁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某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16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测试调查,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与我国成人常模比较,该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只有附加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02),其它9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不同性别的硕士研究生附加因子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5);20~25岁与26~30岁的研究生在躯体化(P=0.012)、强迫症状(P=0.003)、人际关系敏感(P=0.021)、恐怖(P=0.016)、偏执(P=0.003)、精神病性(P=0.023)6个因子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硕士研究生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硕士研究生,26~30岁的研究生比20~25岁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安徽3市区8所幼儿园的101名幼儿教师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安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常模相比无显著差异(t=-0.290,P0.05);不同年级(F=6.615,P0.00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不同城市幼儿教师在强迫症(F=3.464,P0.05)、人际关系敏感(F=3.141,P0.05)、抑郁(F=4.112,P0.05)和敌对(F=3.794,P0.05)4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在抑郁(F=3.782,P0.05)和偏执(F=3.255,P0.05)两个症状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安徽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尚可,但不同年级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为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科院校2016级研究生新生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集体施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类学生194人(20.3%);二类学生263人(27.4%);三类学生501人(52.3%);女生UPI总分显著高于男生(t=3.672,P0.001);贫困生UPI总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3.301,P0.01)。新生在UPI量表的4个指标上的选择率排名从高到底依次为: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躯体症状。结论:医科院校研究生新生有近一半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与男生相比,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民办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2104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与大学生常模相比,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总体状况较好(P0.01);2男女生之间(t=2.17,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t=4.95,P0.01)及城乡生源之间(F=12.53,P0.01)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明显好于全国大学生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高职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和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体质指数等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取样方法对4476名大一学生的体质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和调查,分析了BMI与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并探索了BMI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大学生平均BMI值为(20.03±3.38)kg/m~2,SCL-90均分为(1.55±0.44)。其中,男女大学生BMI等级分布上有显著差异(Z=-13.071,P0.01);女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因子分上高于男生(t=-8.272,-3.418,-2.492,P0.01;t=-6.925,-7.612,-14.350,-3.916,P0.001)。SCL-90分数在不同BMI等级间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关系具有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父亲在位量表、成人依恋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某高校18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依恋安全、父亲在位中与家庭代际关系、与父亲关系显著负相关(r=-0.457,-0.276,-0.306;P0.01),与依恋焦虑、父亲在位中父亲影响显著正相关(r=0.550,0.063;P0.01);依恋焦虑与父亲在位中与父亲关系、家庭代际关系显著正相关(r=0.331,0.316;P0.01),依恋焦虑与父亲在位中与父亲关系、家庭代际关系显著负相关(r=-0.239,-0.245;P0.01),与父亲影响显著正相关(r=0.114,P0.01);(2)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0.22,P0.001),且成人依恋在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父亲在位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能通过成人依恋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共127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t=6.776,P0.00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一类(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δ*=4.3,P0.001)。进一步对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发现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非农村生源的非独生学生(t=6.128,P0.001)。来自贫困家庭的非独生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独生学生(t=5.526,P0.001)。汉族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得分与非汉族的非独生学生没有差异(t=0.223,P=0.823)。以性别(男vs.女)、学历(本科生vs.研究生)、家庭排行(大子女vs.中间子女vs.小子女)为自变量,对非独生子女的UPI总分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1,6032)=13.317,P0.001,η2=0.002),女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研究生(Δ=1.432,SE=0.412,P=0.001),男生无此差异。女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本科生(Δ=2.162,SE=0.378,P0.001),而女研究生与男研究生的差异并不显著。排行中间的女本科生UPI得分最高,既边缘显著地高于排行最大的得分(Δ=1.795,SE=0.779,P=0.064),又显著地高于排行最小的得分(Δ=2.161,SE=0.839,P=0.030)。排行中间的男研究生得分边缘显著地高于排行最小的男研究生的得分(Δ=1.942,SE=0.826,P=0.056)。结论:非独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独生子女差,在非独生大学新生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低,贫困生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贫困的低;对于本科新生而言,女性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比男性的低;女性研究生非独生子女健康水平比女性本科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排行中间的女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比排行最大和最小的女本科生都低。排行中间的男研究生比排行最小的男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钦州的279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阳性症状比例为44.08%。SCL-90所有项目的得分除躯体化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农村贫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t=9.375,P0.01)、抑郁(t=6.764,P0.05)、焦虑(t=8.442,P0.01)、恐怖(t=8.192,P0.01)、偏执(t=7.087,P0.01)、精神病性(t=9.794,P0.01)、其他(t=6.528,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郊区贫困大学生差异显著;贫困女大学生在躯体化(t=7.041,P0.01)、人际关系(t=6.28,P0.05)、抑郁(t=10.603,P0.01)、敌对(t=5.886,P0.05)、精神病性(t=5.104,P0.05)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贫困男大学生差异显著。结论:广西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该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航海类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问卷(PCQ-24)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9名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航海类大学生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显著低于常模(t=-2.01,-4.65,-2.38;P0.05),其他各因子与常模无显著差异;结合与成人常模、远洋船员职业样本的比较,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2)心理资本四维度与心理健康症状各因子均显著负相关(r=-0.17~-0.49,P0.05)。回归分析中,各维度对相应心理健康症状的作用效果不同,产生15%~28%的方差变异;其中乐观属于通用型心理能力,对9种症状均有显著影响(β=-0.191~-0.358,t=-2.323~-4.758,P0.05);另外3个维度分别与乐观组合后,则既有互补性又各有指向性:希望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5种症状(β=-0.173~-0.279,t=-2.124~-3.707,P0.05),自我效能对躯体化、焦虑、敌对3种症状(β=-0.232~-0.275,t=-2.961~-3.354,P0.01)、韧性对精神病性症状(β=-0.212,t=-2.617,P0.01)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航海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基本一致,未能突显独特性,这不利于将来适应海员职业特性要求;心理资本能够降低心理健康症状,且不同心理资本维度组合对于各症状有不同的协同作用力,其中乐观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