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师与门诊医师的生存质量,在北京5家三级甲等医院中随机选取门、急诊医师160人,使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进行测试,并与常规标准比较。结果显示门诊医师在精神健康项目得分较标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医师在一般健康状况项目得分较标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项目得分较标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医师在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项目得分较门诊医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门诊医师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急诊医师。急诊医师未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吕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21-22,25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以通过全科医生提供综合性指导。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分析本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60例的健康状况。结果SF-36量表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为社会功能(78.6±13.8)分,最低的为躯体疼痛(31.2±5.7)分。本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如下的健康状况特点:社会功能评分在男女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功能评分在各个年龄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健康及其活力、情感职能评分在各个病程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及其病程的长短等均会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翠平  苏太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453-454,45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等对4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进行评定,并与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分裂症糖尿病组患者SF-36总评分及其角色生理、生理机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心理状况等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分裂症对照组,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在躯体疼痛、主观健康状况、活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裂症糖尿病组患者BPRS的活力缺乏因子分明显高于分裂症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BPRS总分及其它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的糖尿病诊断分型、病程和是否伴有合并症、严重并发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F-36总分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不同的分裂症分型、病程、药物剂量、种类的SF-36总分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伴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单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差,医院、社会和家庭应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护理给予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内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区别。方法采用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健康状况问卷(the Short-Form-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等对843例社区肢体残疾患者进行评定于比较分析。结果SCL-90测评中二级肢体残疾患者9个因子均高于其他3组(P〈0.01或P〈0.05);SF-36测评中二级肢体残疾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7个因子低于其他3组,一级肢体残疾患者生理机能因子得分最低(P〈0.01或P〈0.05);SSRS测试中,一级肢体残疾患者总分及主观支持得分低于其他3组(P〈0.01或P〈0.05)。结论不同等级肢体残疾患者面临的问题不同,特别是要对二级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郑州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老年心理健康问卷(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和认知5个方面)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对郑州城区840例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定与分析。结果: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在年龄、教育水平和职业方面存在差异(P〈0.05或0.01),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中的性格、情绪、适应分量分和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加强社会支持可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济宁市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宁市居民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针对不同人群的有效宣教方式,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300名居民;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问卷、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精神障碍常见临床症状、获得和希望获得精神卫生相关知识的途径四部分。结果居民对精神卫生的一般知识得分为45.36±13.57,对精神症状的平均得分为36.40±21.34。性别(t临床症状得分=3.06,P〈0.01;t总分=3.18,P〈0.01)、婚姻状况(t一般知识得分=2.20,P〈0.05;t临床症状得分=2.95,P〈0.01;t总分=3.50,P〈0.01)、职业(F一般知识得分=3.13,P〈0.05)、经济收入(t一般知识得分=2.30,P〈0.05)、学历(F一般知识得分=2.97,P〈0.05;F临床症状得分=5.50,P〈O.01;F总分=4.09,P〈:0.01)、居住地(t一般知识得分=2.12,P〈0.05)均对知识得分有影响。结论济宁市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普遍缺乏,相关部门应积极采用有效手段,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宣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精神性疾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护理院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上海郊区护理院11.5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经济收入、患疾病种类对护理院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得分均有影响,男性较女性易获得客观支持(P〈0.05);有配偶老人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高于无配偶老人(P〈0.01);有子女老人主观支持得分明显高于无子女老人(P〈0.05);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老人客观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受小学或以下教育老人(P〈0.05);患疾病种数对老人利用度有影响(P〈0.05)。结论: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根据护理院老人的具体情况给予社会支持,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性别或年龄为分层因素,探讨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从中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调查21948例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性别和年龄结构与200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比例基本一致的8448例组成本研究样本。采用Nemenyi检验,研究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之外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8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36-Item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 SF-36)得分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8种偏颇体质MOS SF-36得分显著低于平和质(P〈0.05)。以性别为分层因素,男性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和精力4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3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女性痰湿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和社会功能5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2个维度)、气虚质(精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以年龄分层,15~34岁年龄组特禀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35~59岁年龄组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血瘀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60岁以上年龄组气虚质(生理领域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和一般健康状况3个维度)、气郁质(心理领域以及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痰湿质(躯体疼痛维度)MOS SF-36得分最低。结论:不同性别或年龄人群的8种偏颇体质与平和质比较,MOS SF-36得分均显著降低,健康状况较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健康状况因性别或年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专生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专生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健康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0名中专学生进行调查,将结果输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除自责倾向、受惩罚外,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及生活事件中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陈丧失外,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及生活事件中各因子均有正相关(P〈0.05或P〈0.01)。PC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利用度之间有正相关(P〈0.05或P〈0.01);而NC与主观支持、总计之间有负相关,与利用度之间有正相关(P〈0.01),相关关系均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积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有:社会支持总计、学习焦虑、年级、丧失、性别。以消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依次有:孤独倾向、冲动倾向、学习压力、对人焦虑、人际关系5个因素。结论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年级等多种因素对中专生应对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08年1月至4月就诊的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健康状况问卷(SF-36)、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调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QOL)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与健康对照者比较,PCOS患者SF-36评分中除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6项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提示PCOS患者QOL多个维度均有受损,不孕、肥胖、多毛、痤疮、有合并症、月经紊乱及文化程度高低等均可影响其QOL。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脑型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水平,探讨其智力结构变化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2例脑型W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韦氏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进行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测评,运用SPSS115软件分析患者的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43.75%脑型WD患者晶体智力水平下降,78.13%脑型WD患者流体智力水平下降,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智商(RWIQ)得分低于韦氏智力测定全量表智商(FIQ)得分(P〈0.05);韦氏智力测定言语量表智商(VIQ)、韦氏智力测定操作量表智商(PIQ)与FIQ呈正相关(P〈0.05),瑞文标准推理测验E分测验(RWE)、性别与RWIQ呈正相关(P〈0.05),FIQ与RWIQ无相关性(P〉0.05)。结论脑型WD患者的智力结构存在不均衡受损,流体智力水平下降较晶体智力水平更为明显。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64名AD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1)AD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t=-2.217,P=0.03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52、-1.994,P=0.801、0.050);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0、3.658,P<0.05)。(2)有配偶、亲子关系差、有躯体疾病及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较重的照料者生活质量较低(P<0.05)。(3)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照料负担总分呈负相关(r=-0.433,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 r=0.346,P<0.05)。(4)婚姻状况、亲子关系、躯体疾病、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r2=0.409)。结论加强对有配偶、亲子关系较差、身体情况不良的AD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FACT—L中文版4.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5月128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总生命质量与总社会支持、面对应对呈正相关(P〈0.01);总生命质量与回避应对、屈服应对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提高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杨帆  兰光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36-53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36题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了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均显著低于常模组;2、SF-36总分,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躯体疼痛(BP)分值无关节畸形组显著高于关节畸形组(P〈0.01);生理职能(RP)、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分值无关节畸形组显著高于关节畸形组(P<0.05);3、SF-36总分、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分值病程1年以下组显著高于病程1~5年组(P<0.01),而生理职能(RP)、活力(VT)、躯体疼痛(BP)分值高于病程1~5年组(P<0.05);SF-36总分、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精神健康(MH)分值病程1年以下组显著高于病程5年以上组(P〈0.01),而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活力(VT)、躯体疼痛(BP)分值病程1年以下组高于5年以上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与关节畸形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 S)对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均〈0.01);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存质量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建议增加社会支持可能有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春期师生关系的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与师生关系问卷,选取218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师生关系存在性别、生源地差异(P〈0.05);初中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P〈0.01)。结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88例住院胃癌患者家属进行测评。结果住院胃癌患者家属SCL-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家属SDS、SAS评分高于男性家属(P〈0.05),无业者SDS、SAS评分高于有业者(P〈0.01,P〈0.05)。结论胃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积极进行心理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分析唐山市截瘫患者社会支持现状。②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唐山市130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比较,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在支持利用度因子上得分.女性截瘫患者高于男性截瘫患者(t=2.131,P〈0.05),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96,P〉0.05;t=0.490,P〉0.05);在主观支持因子上,已婚的截瘫患者分别和单身的截瘫患者(t=3.813,P〈0.01)、丧偶截瘫患者(t=3.70,P〈0.01)相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截瘫患者分别与月收入在500以下截瘫患者(t=5.930,P〈0.05)、月收入500~1000元截瘫患者(t=6.338,P〈0.05)在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普通人没有差别;女性截瘫患者比男性截瘫患者更善于使用社会支持;已婚截瘫患者比单身的截瘫患者及丧偶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主观支持;济条件好的截瘫患者比经济条件羞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评价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16例及100例正常对照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调查问卷,分析两组间综合评分及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生理机能和生理职能维度得分较对照组低(P〈0.05)。综合评分影响因素为并存疾病数且呈负相关。各维度影响因素:躯体疼痛维度为并存疾病数、年龄和职业,一般健康状况维度为并存疾病数和体重指数,精力维度为职业,社会功能维度为并存疾病数,生理机能维度为并存疾病数。结论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评价安徽省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较高,提示生活质量较好,但受并存疾病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抑郁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中文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比较患者及其家属家庭功能之间,以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按照HAMD-17总分将患者及其家属分组后,探讨抑郁症严重程度对家庭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及其家属的行为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9,P〈0.05)。HAMD-17总分与患者的问题解决(r=0.391,P〈0.01)、沟通(r=0.376,P〈0.01)、家庭角色(r=0.437,P〈0.01)、行为控制(r=0.427,P〈0.01)、情感卷入(r=0.299,P〈0.05)、总体功能(r=0.294,P〈0.05)显著相关;与家属的问题解决(r=0.362,P〈0.01)、沟通(r=0.303,P〈0.05)显著相关。急性发作组患者及家属的家庭角色(t=2.984,P〈0.01)、总体功能(t=2.967,P〈0.01)、问题解决(t=2.2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组患者及家属的行为控制(t=-4.9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行为控制(H=11.353,P〈0.01)、问题解决(H=7.527,P〈0.05)、家庭角色(H=7.480,P〈0.05)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庭功能差异不明显,但抑郁症状会扩大两者的差异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对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抑郁症状对家庭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问题解决和沟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