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的心电图诊断思路与病例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初步判定为心源性晕厥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北京美高仪软件公司生产的MGF-H12型动态心电图系统密切监测患者24h十二导联心电图,在监测过程中,叮嘱患者尽量活动以诱发昏厥,详细记录患者24h活动及临床症状和晕厥时间。结果 110例患中出现窦性停搏、窦性过缓、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类型。其中,观察组窦性停搏、窦性过缓、阵发性心房颤动、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类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0%、43.75%、44.44%,45.45%,对照组为60%、56.25%、55.56%54.54%。34例晕厥者发展情况与心律失常有关,且发生心室停搏超过3.0s的共50次,发生晕厥18次。结论由此表明,晕厥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症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并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并判定晕厥原因,早期识别心脏性晕厥、猝死患者的高危心电图表现,及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手段有效预防心源性晕厥发生。  相似文献   

2.
林明宽  刘浩  周婷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4):2997-3000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房电传导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9例为心房颤动组,另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固定程序SIS,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分别测量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高位、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不同起搏时间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500、400、350 ms时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远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300、280 ms时高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远端传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500、400 ms时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对照组与心房颤动组起搏时间350、300、280 ms时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组织和冠状窦心房交界处存在传导延缓,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促发及维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意义.方法:挑选130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为其依次开展常规的心电图检测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考察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种类、心律失常检查率、动态心电图R-R间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无晕厥组窦性停搏发生率(16.67%)低于晕厥组(40.00%)(P<0.05);在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窦性停搏R-R间期方面,无晕厥组均短于晕厥组(P<0.05).结论:在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十分突出,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4岁。主因心前区闷痛半年伴头晕、目眩1个月入院就诊,曾晕厥2次,体格检查:BP90/60mmHg,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心律不甚匀齐,心率慢,平均45次/min,可闻及早搏。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交界性逸搏。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遂作动态心电图。24h总心搏数为63557次,平均心律50次/min,最慢心率30次/min,窦性停搏30次,其巾最短时限4S,最长达35s。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窦性停搏;房性早搏、房早末下传;阵发性心房颤动。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9岁,因反复心悸1年余于2009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1年前始反复出现心悸,与活动无关,每次持续时间不等,最长持续达1个月,无伴随头昏、晕厥、黑矇、乏力表现.有高血压病史1年,否认糖尿病、冠心病、风湿病史.曾多次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1次.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明确.曾两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阵发性心房颤动,未见停搏,未见明显长R-R间期;最快心率201次/min,最慢心率36次/min,平均95次/min;最慢心率发生于心房颤动转复窦律时,最长恢复时间为1 874 m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女性冠心病患者长期生活质量(QOL)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212例,根据是否进行PCI治疗,分为手术组(124例)和药物组(98例).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的QOL评分,用Log-rank检验比较12个月的联合终点事件(因心脏原因入院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组和药物组分别有114例和87例完成随访.随访6、12个月,手术组QOL评分[(13.77±2.11)、(19.57±3.00)分]高于药物组[(7.83±3.58)、(10.79±3.92)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91%(17/114),药物组发生率为31.03% (27/87),生存曲线显示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I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女性冠心病患者的QOL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与分析.方法 对36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发作时间.结果 36例患者中8例(22.2%)晕厥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且晕厥与心室停搏>3.0s有关,而心室停搏<3.0s,无一例发生晕厥( P<0.01).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为临床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胡宏德  傅华  崔凯军  杨庆  姜建 《重庆医学》2008,37(23):2676-2677
目的 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 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41~73岁,均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窭性停搏.窦性停搏RR长间歇主要发生于心房纤颤终止时.全部病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基础术式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2例患者加上碎裂电位CFAE消融.结果 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消融.随访6月至3年,1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明显好转,无RR长间歇出现.1例无心房颤动发作,但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加重,最后安置了永久起搏器.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大部分病例心动过缓明显改善,而不必植入永久起搏器.但仍然需要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后期可能仍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后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的阵发性房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以及再住院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检查,探讨晕厥病因诊断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2例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嘱其在检查中尽可能的诱发晕厥发作并同时记录其发作时间,从而记录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142例患者中,晕厥41例(28.87%),其中晕厥发作38例检出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时间一致,检查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16例,房室传导阻滞11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另有3例未有心律失常发作时而出现晕厥。心室停搏(R-R间期)>3s有晕厥发作,心室停搏(R-R间期)<3s无晕厥发作。结论:晕厥与心室长时间停搏有显著相关性,临床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必须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利明确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1.
仝峰  杨琴  司大妞 《中原医刊》2011,(14):63-65
目的评价螺内酯、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1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螺内酯组(A组n=41)、胺碘酮+厄贝沙坦组(B组n=41)、胺碘酮+螺内酯+厄贝沙坦组(C组n=41),随访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经。结果试验终点时,窦性心律维持率:A组70.0%、B组69.2%、C组87.5%,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左房内径大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内酯、厄贝沙坦单药加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两药联合优于单药疗效,并能进一步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8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胺碘酮对照组(42例)和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40例),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和1年房颤复律维持情况,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结果胺碘酮组房颤治疗6个月和1年时转复维持有效率分别为90.47%和71.42%;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转复维持有效率为92.50%和87.5%,1年时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1年时患者左房内径分别为(37.5±1.7)mm和(34.8±1.9)mm(P&lt;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后窦性心率维持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且副作用小,可能与氯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及结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 )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PAF)双腔起搏器(dual chamber pacemaker ,DDD)术后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frequency events , AHREs)的影响。方法选择具有DDD植入术指征的SSS合并PAF成功行DDD植入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1例),两组术后均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 早1次)、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 ,晚1次)。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服药1a后心房、心室起搏特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差异性及心房高频事件(包括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房起搏、心室起搏比例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CRP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起搏器程控时记录到的心房高频事件,观察组心房高频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房颤患者双腔起搏术后心房重构、炎症反应,进而减少心房高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和依那普利与小剂量胺碘酮配伍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0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n=61)、胺碘酮+坎地沙坦组(B组,n=59),胺碘酮+依那普利组(C组,n=60),治疗随访时间为1.5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3个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12、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大于B组和C组(P<0.05)。治疗6个月后,A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8.6%,B组为83.6%,C组为81.5%(P<0.05)。C组刺激性干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而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和QT间期≥0.5s的发生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分别与坎地沙坦和依那普利配伍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约250mg,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1K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含量,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CNA蛋白水平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窦性心律纽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P〈00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0.001;P〈0.001);与阵发性屠颤患者比较,慢性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用治疗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21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n=61)、胺碘酮+替米沙坦组(B组,n=60),治疗随访时间为1.5年,比较两组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大于B组(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胺碘酮与替米沙坦配伍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王赛英  傅国胜 《浙江医学》2011,33(6):807-809
目的 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硫氧还蛋白(TR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房颤发生、发展中量的变化以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组)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组)42例,对照组39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TRX、SOD表达水平,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左心房内径(LAD),并对各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hs-CRP、TRX水平及LAD值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LAD与hs-CRP呈正相关(r=0.817,P<0.01),与SOD呈负相关(r=-0.825,P<0.01),与TRX呈正相关(r=0.919,P<0.01).结论 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左心房的电重构及结构重构,并促进了房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对患者左心房大小的影响。方法10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采用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中消融组56例,药物治疗组4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左房大小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4.6±2.3)个月,消融组维持窦性心律47例,成功率为83.9%;药物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22例,成功率为48.8%,消融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心房大小相似,药物治疗成功组患者左房内径虽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成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左房内径较术前及药物治疗成功组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方法,与药物治疗相比,有较高的窦律维持率,能更有效逆转左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阵发性房颤发作及其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探讨其发生的触发因素.方法对4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12-HOLTER检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7例,平均(64.89±12.70)岁.对阵发性房颤组(分为诱发组、未诱发组)及对照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触发机制.结果(1)41例患者的12-HOLTER检出阵发性房颤79阵/次.72阵/次由房性早搏诱发,占91.1%(72/79);6阵/次突然发生,占7.6%(6/79);1阵/次由心房扑动所诱发,占1.3%(1/79);(2)诱发组与未诱发组及对照组相比,房性早搏联律间期明显缩短,(490±90)ms,(590±140)ms,(630±90)ms,P〈0.05;房早指数明显较小(0.52±0.12),(0.62±0.09),(0.71±0.06),P〈0.05;房性早搏呈“P’on T”现象几率明显增高(84.72%,26.39%,2.78%,P〈0.05);诱发组的房早前周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90±280)ms,(940±210ms),P〈0.05;(3)阵发性房颤发作前2min。30s内与总时程内的房性早搏频度相比明显增大(由0.43次/min增加至3.5次/min、6.00次/min,P〈0.05);(4)诱发阵发性房颤的房性早搏多起源于左心房上部(61/72,84.7%).结论阵发性房颤多由房性早搏所诱发,其中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短、房早指数小、呈“P’on T”现象、房早前周期延长同时房性早搏频度增快时更容易诱发阵发性房颤的发生,且大部分起源于左心房上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人选240例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后24h内记录患者病史,并行十二导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53例(63.7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LDL水平[(1.96±0.77)mmol/Lvs(2.38±0.93)mmol/L,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水平与LAD、年龄及FT3有一定相关性(r分别为-0.263、-0.225和r=0.295.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2.57mmol/L对应着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OR:0.302,95%CI:0.114~0.803,P=0.016)。结论过低的LDL水平可能增加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