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行针时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SEAS评分、BI指数的影响。方法 21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及操作方法等均一致。A组得气后行针30s,B组得气即停止行针,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残损评价量表(SIAS)、Bathel指数(BI)评定。结果 A组治疗前后SIAS差值为(28.13±14.25)分,B组为(17.23±7.85)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I差值为(30.36±10.87)分,B组为(19.96±8.8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针时间长(30s)可更有效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B组(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C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D组(卒中单元组)组,每组60例。每组病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I)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整体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后第6个月随访OHS评分。结果4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C、D组治疗前后sI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91±3.25,17.11±4.12,17.25±4.26,10.64±5.42,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分别为43.58±1.69,38.69±2.35,39.16±2.54,33.57±1.2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分别为12.33±2.25,9.20±3.02,8.04±3.16,5.93±3.3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和出院后第6周OHS评分比较,A组与B、C、D组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93.33%,B组总有效率86.67%,c组总有效率85%,D组总有效率86.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可提高整体临床疗效,较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组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4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实施治疗.中西组再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观察项目有:并发症发生率、Barthe指数(BI)、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牛津残障量表(OHS)、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牛津残障量表(HRSD)等。结果中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组MMSE、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11.21±4.76)分与(-17.31±3.72)分,对照组分别为(7.57±2.28)分与(-9.12±2.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SIAS、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4.76±12.32)分与(25.21±11.69)分,对照组分别为(16.17±6.49)分与(13.77±9.0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出院后2月随访OHS评测,轻中度残障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及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及卒中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相对于西医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4.
吴宏  姚雯 《湖南中医药导报》2011,(5):124-124,136
目的:研究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指导组住院期间由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能力综合指导,对照组住院期间仅进行一般指导。评估项目有Barthel指数(BI)、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牛津残障评分(OHS)、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指导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指导组SIAS、BI、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1.28±9.45)分、(21.36±10.54)分及(-17.56±6.89)分,对照组SIAS、BI、HRSD分别为(14.36±6.22)分、(17.55±6.45)分及(-11.34±4.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组OHS轻中度残障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给予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中医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12.21±4.96)分、(-18.30±3.77)分,对照组分别为(7.67±2.22)分、(-9.24±2.35)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脑卒中残损评分(SIAS)、生活能力评分(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3.89±12.12)分、(24.93±10.39)分,对照组分别为(15.93±6.35)分、(13.06±8.1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辨证施治结合针灸相对于西医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BI量表和SIAS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并评价和比较其总体疗效。[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积分以及功能障碍SIAS评分积分都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都较高,而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等级比较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和单纯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都有明显功效,针刺治疗能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热敏灸对照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每组50例。3组均予以卒中单元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热敏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另外2组分别予以热敏灸治疗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组均采用中医病证积分、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Barthel指数(BI)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治疗后3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3组均有一定治疗效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 0. 05)。结论热敏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肯定,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配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CSS评分、FMA评分和BI指数评分,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针刺组为80.0%,中药组为83.3%,联合组总有效率与针刺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CSS评分、FMA评分及BI指数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CSS评分、FMA评分及BI指数评分差值与针刺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是一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SPIEGEL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状,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休息1 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ADL)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HCY、Cys C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NIHSS、ADL、Fugl-Meyer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均可降低血清HCY、Cys C水平,2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症状,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复瘫胶囊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中药组口服参芪复瘫胶囊;针刺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针药组采用口服参芪复瘫胶囊配合张力平衡针法,采用改良BI指数评定、SIAS进行疗效观察.结果:3组ADL-BI积分、SIAS积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针药组优于中药组、针刺组(P<0.01);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6.7%、9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愈显率分别为40.0%、36.7%、70.0%,针药组愈显率高于针刺组、中药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参芪复瘫胶囊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冰麝液加氧经鼻吸入联合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冰麝液加氧经鼻吸入联合针刺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及28天,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BI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麝液加氧经鼻吸入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结合神经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另艾灸百会穴,治疗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I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比较不同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方法将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20 d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构音障碍等级、Frenchay改良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构音障碍等级、Frenchay改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有效方法,电针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裘玲玲 《新中医》2021,53(12):74-77
目的:观察通腑化瘀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2 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腑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2 组均治疗2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CSS) 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MA) 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 指数(BI) 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 评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C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 评分和BI 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通腑化瘀汤、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塞软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塞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以及NIHSS、B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显著缩短脑梗塞软瘫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64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运动疗法,治疗30d,在治疗前、治疗第7d、14d、30d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I)及中风病疗效的评分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中风病疗效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华佗再造丸治疗斯拉夫人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华佗再造丸治疗东欧地区的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研究证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8月白俄罗斯明斯克第11临床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佗再造丸,8 g/次,2次/d;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I)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常规、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和凝血四项变化,评价华佗再造丸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1、3个月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m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3个月的NIHSS量表上肢运动项评分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3个月的血常规、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和凝血四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能改善斯拉夫人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华佗再造丸在斯拉夫人中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初步验证,为华佗再造丸在东欧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均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观察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证候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5、30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瘀证积分、BI评分与FM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各项指标,提高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入院后根据指南即予两组患者脑梗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6例予常规头针、体针,治疗组36例,加通脑活络针刺治疗,每天1次,连续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eale,NIHSS评分)、每日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 index,BI)指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GCS评分治疗前后无差异(P 0.05)。mRs治疗后前后有差异(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致残程度及提高生活能力方面较优于常规针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