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欧堡全景200检查与间接检眼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检查的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经间接检眼镜确诊的11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38只眼,散瞳后及瞳孔恢复后分别进行欧堡全景200检查。结果:共115位患者230只眼纳入最后统计结果。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未发现病变的:0只眼;单纯性:157只眼;增殖期:73只眼。小瞳下欧堡全景200检查未发现病变的:3只眼;单纯性:156只眼;增殖期:71只眼。散瞳后欧堡全景200检查结果未发现病变的:0只眼;单纯性:158只眼;增殖性:72只眼。结论:本研究表明欧堡全景200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间接检眼镜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瞳孔大小对欧堡全景200微小病灶的检查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 38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进行检测,并散瞳检查眼底.结果 331例患者合并DR,患病率为24%.结论 DR的发生与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 386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进行检测,并散瞳检查眼底。结果 331例患者合并DR,患病率为24%。结论 DR的发生与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刘兰芳 《新疆医学》2013,(11):35-36
目的:探讨眼底彩色照相技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筛检的3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752眼,所有患者均经过内分泌科确诊,眼科医生常规眼部检查,检查视力、眼压后再行眼底照相,发现DR的进一步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76例(752眼)确诊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DR病变者392眼,占52.1%,发现180例(360眼)DR者眼,占47.9%.结论:眼底彩色照相可作为一种DR的筛选工具,为DR的基层防治工作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观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直接眼底镜检查和免散瞳眼底照相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分别是71.53%、75.91%,特异度分别是89.63%、91.85%。Kappa值分别是0.61和0.6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3例(326只眼)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采用日本Kowa VX-10α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进行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然后进行诊断分级。结果:326只眼中31.9%(104只眼)未见糖尿病视网膜病病变,58.9%(192只眼)存在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2%(30只眼)由于白内障或小瞳孔而无法获得清晰的可分析的眼底照片。结论: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万丽  于强  余斌杰  闫宏 《广东医学》2004,25(5):494-495
目的 通过对不同糖尿病眼底检查方法的效果分析 ,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案。方法 对 6 3例糖尿病患者共 1 1 4眼分别进行了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散瞳 1张 5 0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检查、散瞳 2张 35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检查、散瞳 35 °7个方位眼底彩色照片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检查。并以FFA为金标准 ,根据中国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采用评价筛查方法的统计分析 ,检测每种方法的筛查效果 ,并进行初步费用的比较。结果  2张 35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是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的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方法 ,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与 2张 35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的筛查效果相似。初步费用分析以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成本最低 ,其次是 2张 35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结论 散瞳直接眼底镜检查与 2张 35 °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的筛查方法适合应用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案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糖尿病筛查系统对中度 NPDR 进行个体化视网膜光凝的作用。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充分散瞳后,做眼底荧光造影或眼底彩照后,选择 68 例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运用糖尿病筛查系统,把糖尿病全身情况各系统并发症标准化、数据化、图形化。结果 上述 68 例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分为两组,A 组:存在微血管瘤并且 4 个象限中的任何一个象限≤9 个视网膜内出血点。B 组:不仅有微血管瘤并且具有下列任何一项:①4 个象限中任何一个象限中有 10-19 个视网膜出血点;②只有一个象限有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依据糖尿病筛查检查系统 A 组为 30 例未进行糖尿病视网膜光凝治疗,B 组 38 例中对 12 例进行了个体化的视网膜光凝治疗。结论 应用糖尿病筛查系统,测出糖尿病全身情况各系统并发症轻、中、重度的全身分级,为中度 NPDR视网膜个体化光凝治疗提供重要理论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制定管理对策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的依从性.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分别对内分泌科及眼科医护人员55例及2008年7~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150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管理对策.结果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就诊的因素来自医患双方,采取相应管理对策可提高DR患者筛查的依从性.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以期早期发现DR是非常必要的.应同时提高医患双方对DR的认识,提高DR患者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襞微循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评价甲襞微循环检测作为DR筛查新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直接检眼镜、45°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和甲襞微循环状态检查,评价以上筛查方法与DR分期的相关性、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重度异常组合并DR者明显高于轻、中度异常组,有差异性(P<0.05);中度异常组合并DR者高于轻度异常组,但无差异性(P>0.05).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NPDR)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除形态积分无差异外(P>0.05),微血管的血液流态和襻周状态积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均高于NPDR(P<0.05),并且PDR组细胞聚集度,襻周渗出和襻周出血均与NPDR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 DR与甲襞微循环改变显著相关,甲襞微循环检测是一个很实用的筛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邴寒  张继超  李淼  王素云 《黑龙江医学》2011,(12):905-906,908
目的 通过对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3种检查方法,对疑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比较,优化检查程序和方法.方法 对2009-02~2011-02间,就诊我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4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散瞳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眼底病专科医师阅片进行诊断,以眼底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成3个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25,24小时微量白蛋白≤30mg·L-1),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n=100.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L-1),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n=75,> 300mg·L-1).凌晨抽空腹静脉血,测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 h UAER)测定及眼底检查等检查,分析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微量白蛋白尿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餐后2h的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C反应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无相关性(p值均>0.05).A、B、C三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3.2%、29.9%和42.8%,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9.1%、41.5%和51.6%,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加重(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视网膜病变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可明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可明胶囊治疗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单纯型DR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可明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开始时、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的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的视力及眼底病变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可明胶囊治疗单纯型DR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彭艳  徐勇 《医学综述》2008,14(20):3131-3134
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两种并发症。由于二者同属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机制和发生时间具有相似性,但也有异质性。一种并发症的出现可预测另一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认清二者关系可以在一系列相关征象出现时,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便于更早的诊断、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38例5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患者进行氪激光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白内障术后2周~1个月内行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7例19只眼(33.93%),视力不变者21例37只眼(66.07%),经FFA检查眼底情况好转并保持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2周~1个月内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黏附分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胡建廷 《医学综述》2008,14(12):1884-1886
黏附分子(AMs)为一类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参与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和创伤愈合等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众多资料显示,AM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AMs与DR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82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用氩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及黄斑格珊样光凝,其中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3眼,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9眼,激光治疗黄斑区为氩绿光,周边则为蓝绿混合光。治疗后3个月作FFA检查,并查视力、眼底情况,随诊3个月至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30眼(36.58%),不变41眼(50.0%),下降11眼(13.41%),黄斑水肿消退40眼(76.90%),总有效率为86.58%。结论: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巨平  李筱荣 《医学综述》2006,12(20):F0002-F0002,F00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20~74岁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DR的发生和进展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以防止或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了解DR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本文就DR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在早期缺乏症状。国内外大量研究认为,许多因素对DR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探索DR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患有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的变化,了解这种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糖尿病患者按眼底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3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2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simple diabetic retinopathy,SDR)20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20例,以及相应年龄段的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ONTROL)30例,分别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TM浓度。观察各组变化,同时研究TM与病程、血糖、血脂、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肾功能、血压的相关性。结果:①NDR、SDR、PDR3组血浆TM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PDR组血浆TM水平高于SDR组(P〈0.05),SDR组血浆TM水平高于NDR组(P〈0.05);②血浆TM分别与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中TM水平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随着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加重,TM值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逐渐加重。眼底出现了增殖型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