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年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探讨我国城乡居民医疗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结果居民类别、教育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地区分布对城乡居民是否就医及医疗费用支出均具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教育供给水平,对于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社区居民就诊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深圳市居民患病后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1 012名有两周患病情况居民的就诊或自我医疗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在去医疗机构就诊和自我医疗方面,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月收入、症状程度、医疗机构距离上有统计学差异(前3项P值分别为0.005,0.003, 0.003,其余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程度、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距离、月收入对居民选择自我医疗或去医疗机构就医相关(症状程度OR=2.182;文化OR=0.728; 医疗保险OR=0.498; 医疗机构距离OR=0.523;月收入OR=2.651)。结论 居民患病后选择自我医疗或上医疗机构就诊与症状程度、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医疗机构距离和与收入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患者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敏  张开金  姜丽  黄新  包思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27-2129
目的 了解中国患病人群的就医行为,探讨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归纳、推导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提出模型研究的一般思路.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通过对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中城乡患病人群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两次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就医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大小.结果 得出了以患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其他因素为自变量(X)、以"病后是否选择就医"为因变量(Y)的就医选择概率函数C和以就医支出为因变量(Y)、其他因素为自变量(X)的就医支出水平函数M.疾病严重程度、医疗服务价格和是否有医疗保险是患者就医选择和就医支出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由两次回归分析,推导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推导的思想和原理与Grossman模型健康投入产出研究的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深圳某社区不同健康水平居民就医行为和影响因素,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卫生服务.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等问题,以及在身体不适时的行为、选择医疗机构的依据、行为和影响因素.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的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结果 健康状况较好的居民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选择休息及自服药的比例高于健康状况差和较差者;健康状况较差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就医考虑医疗费用的比例高于其他组的居民.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技术条件差、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各组存在差异,健康状况差的居民对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因素要求高.结论 居民就医行为受个人健康状况影响.领导机构重视健康状况不好居民的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合理配备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可正确引导居民就医.  相似文献   

5.
常刚  陈建昌  路鱼涓  刘志远 《重庆医学》2011,40(34):3487-3488,3491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云阳县6镇4乡农村居民共计1 850人开展问卷调查,以1 023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农村居民在身体不适时会选择立即就医,但其利用的医疗资源水平较低,会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选择医疗机构(更倾向专业水平较高、服务态度良好的医疗机构)。由于文化程度低农村居民无力对药品进行自主选择。结论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价格、自感健康状况、家庭地位、合作医疗制度等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341名镇江市慢性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并分析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患者选择综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保及月收入的患者选择综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相对较高组(40岁及以上)和参加居民医保的患者倾向于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月收入>4 000元和文化程度较高(中学及以上)的患者,则更倾向于综合医院.结论 应合理利用年龄、文化程度、医保及月收入等因素,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合理引导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上海某社区不同健康水平居民就医行为和影响因素分析,了解居民的医疗需求,指导医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卫生服务。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等问题,以及在身体不适时的行为、选择医疗机构的依据、行为和影响因素。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的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结果健康状况很好和较好的居民在身体出现不适时选择休息及自服药的比例高于健康状况差和较差者;健康状况差和较差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比例高于其他组的居民;健康状况差的居民考虑医疗费用的比例高于其他组。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技术不够、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各组存在差异,健康状况差的居民对设备落后、没有药品因素要求高。结论居民就医行为受个人健康状况影响。要重视健康状况不好居民的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要合理配制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正确引导居民就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洱源县居民的就医意愿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云南省洱源县不同行政区域小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医疗技术水平、医保定点医院、医院收费、交通便利、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等是影响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另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学历)等个体特征对患者选择医院也有很大影响。结论:重视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交通便利,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多样化服务,完善医保政策是医院赢得患者,扩大医疗市场需着力推进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城市居民社区医疗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辽宁省城市人口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居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对其选择社区医疗影响较大。社区医疗服务的知晓率较高,但从居民的就医意向看,患病后首选社区医疗的比例并不高,原因在于居民认为社区医疗存在医疗设备简陋、医生技术水平有限、医疗费用未纳入医保等。因此,辽宁省要进一步发展社区医疗服务,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社区医疗机构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逐步转变居民的就诊观念。  相似文献   

10.
鲍勇  陶敏芳  刘威 《实用全科医学》2009,7(6):551-551,554
目的对上海市某社区居民就医意向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居民医疗需求,指导医院提供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卫生服务,提供改善居民就医行为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含有居民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协助下进行发放、填写。调查对象为2006年8月-12月居住某社区半年以上、具有行为意识能力、愿意接受调查的居民,共1200名,占社区居民人口的1%。结果有效问卷1179份。78.20%的居民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主要是医疗技术原因;不选择综合性医院的原因中"等候时间太长"占第一位,为45.51%;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交通便捷"是主要原因,占41.38%,其次为"价格便宜",为25.23%;不选择社区医院的原因中认为"技术不够"的占72.77%。分层分析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就医选择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结论社区居民受就医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因素影响。要重视老年居民的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正确引导居民就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医饮食护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饮食护理指导、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00例居民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94份,对有效问卷建立数据库,数据经整理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8.5%。共365例居民对中医饮食护理了解或很了解,社区居民中医饮食护理的知晓率为92.7%,中医饮食护理知晓的影响因素为居民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就医模式。结论社区居民关于中医饮食护理的认知水平较高,知晓情况良好,文化程度是影响知晓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1+1+1”签约下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抽取社区居民60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1+1+1”签约的知晓和签约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情况、患病后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结果 580例社区居民中,有社区首诊意愿的居民463例(79.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1+1+1”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不知晓的居民,已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未签约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固定就诊医生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无固定就诊医生的居民,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技能水平感到满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一般/不满意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签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固定就诊医生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1”签约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进而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居民健康知识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明艳  孙平辉 《吉林医学》2010,31(10):1417-1418
目的:全面深入了解吉林省居民健康知识整体水平,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省公民的健康知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年龄相对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条件较好及企事业人员健康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结论:年龄、文化、收入、职业明显影响公民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乡镇成年居民饮水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乡镇居民饮水行为提出建议.方法 以重庆市某地两个乡镇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逐一问卷调查及体检,获得个人饮水量以及饮水相关的生理、社会、行为等信息.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 共调查5 493人(男性2 067人,女性3 426人),平均年龄58.76岁.总人群日饮水量(1.50±0.75)L,男性饮水量显著高于女性[(1.61±0.81)L vs (1.44±0.70)L,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已婚、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经济收入、吸烟、饮酒、饮茶、不能按时吃饭、劳动强度大、日常坚持锻炼、睡眠质量好的人群饮水量较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BMI、年收入、饮酒、饮茶、日常锻炼是饮水量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重庆某地乡镇成年居民日均饮水量总体偏低,日均饮水量未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男性1.7 L、女性1.5 L标准.与饮水量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建议在保证饮水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居民主动足量喝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庆居民2周患病未治疗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8年卫生服务调查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以年龄、家庭经济水平、教育、到医疗机构时间、医疗保险、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发生时间、地区等指标,分析评价重庆2周病伤患者的治疗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未就诊的两周病伤患者44.81%采取按照医生处方进行自我治疗;年龄,家庭经济状况,2周病伤严重程度,慢病和城乡差异是居民患病而未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满足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应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实行全民医保和贫困医疗救助,重视中青年健康隐患,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提倡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行为因素,以期对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利用中国东、中、西部9个省份18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数据,对饮酒、吸烟等健康行为因素以及性别、年龄、收入等其他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饮酒、肥胖、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对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饮酒与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饮酒、肥胖和年龄对健康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教育则有正向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保险和吸烟对健康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饮酒、肥胖和年龄为负向影响因素,而收入、教育为正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分析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分级诊疗制度对就医行为的影响,为制度优化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仅有44.39%的居民患病时选择就医,主要的就医地点为诊所/村卫生室、药店等,选择上述就医地点的原因主要包括就医习惯、距离近、医疗费用低、等待时间短等。患病未就医原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限制、自我医疗、自认为病情不重、等待时间长等。不同年龄、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的居民就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存在着患病未就医的行为,主要是受经济状况和分级诊疗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住院医师是教学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后备力量。其临床技能的提高是医院医疗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住院医院技能培训存在的不足,统一培训标准,规范培训步骤与管理,有助于住院医师成长及其临床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