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 Y397,FAKpY397)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sceroid recptor coactivator,Src)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人工计数法检测44例HCC组织及8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的表达。结果:FAK、FAKpY397和Src在HCC组织中表达均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27、P=0.041、P=0.030)且三者均与HCC分化程度有关(P=0.026、P=0.045、P=0.005),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P=0.015、P=0.002)。HCC组织中三者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P=0.000、P=0.000、P=0.000)。结论:HCC组织中FAK、FAKpY397和Src表达与HCC分化程度有关;FAK和Src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且三者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FAK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酪氨酸激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或过度磷酸化,激活下游信号途径,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对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FAK参与细胞的增生、迁移和存活,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组成黏着斑(focal adhesions,FAs)的关键蛋白,参与连接细胞外基质环境和细胞内信号.FA K作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受整合素、生长因子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等调控,介导多种生理活动,如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F...  相似文献   

4.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内转导的作用,FAK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是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显示,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pY39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FAK及FAKpY397的表达.结果 57例喉鳞状细胞癌中FAK与FAKpY39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4.4%,与正常喉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FAKpY397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FAK和FAKpY397在喉癌中有高表达,推测与喉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6.
刘先伟 《医学综述》2012,18(8):1167-1170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针对恶性肿瘤的外科性手术的治疗策略已趋于成熟,但预后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局部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是细胞内多个信号转导的枢纽。FAK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抑制FAK的功能可以阻断多条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大量研究发现,FAK在肿瘤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FAK在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多种信号通路的枢纽,不仅在细胞、胚胎、器官发育中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FAK的结构、功能、激活途径、信号传导、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激活及其信号传导在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7例口腔颌面部肉瘤和14例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FAK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结果: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FAK的阳性表达率为62.16%,而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颌面部肉瘤组织中uPA的阳性表达率为70.27%,而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中阳性表达率为2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组和无转移组肉瘤中,FAK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K在口腔颌面部肉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AK和uPA的高表达可能成为评估口腔颌面部肉瘤临床侵袭和转移潜能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介导的滋养层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人绒毛外细胞滋养层(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细胞体外侵袭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黏着斑激酶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pY39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FAK及FAKpY397的表达。结果 57例喉鳞状细胞癌中FAK与FAKpY39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4.4%,与正常喉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FAKpY397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FAK和FAKpY397在喉癌中有高表达,推测与喉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 (FAK) 397和 92 5位酪氨酸残基 (Y397,Y92 5 )酪氨酸磷酸化在单轴周期性牵拉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 (垂直于牵拉轴方向排列和伸长 )中的作用。【方法】用含 10 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3Y1。利用PCR法从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获得FAKcDNA。通过直接点突变 ,利用重叠PCR制成突变的FAK(F397Y ,F92 5Y)。将FAK突变转染到细胞内 ,使细胞遭受牵拉 ,牵拉 0min为对照组 ,牵拉 5、10、2 0、30、6 0min为牵拉组 ,实验重复 3次 ,实验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分析。然后利用FAKY397和Y92 5磷酸化的特殊抗体进行了免疫印迹实验 ,采用信息分析程序 (Mocha ,JandelScientific)测定免疫印迹的密度 ,比较对照组与牵拉组 ,检测FAK酪氨酸磷酸化 ,分析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在牵拉反应中 ,FAKY397和Y92 5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并且峰值分别在牵拉后 5min(2 75± 0 5 1倍 ,n =3)和 2 0min(2 98± 0 5 8倍 ,n =3)。另一方面 ,在突变FAK转染的细胞中 ,牵拉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被有意义的阻滞了。【结论】牵拉引起的FAK酪氨酸磷酸化在牵拉依赖的细胞形态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稳定沉默黏着斑激酶(FAK)结肠癌细胞株SW620。方法:用构建好的FAK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pLL3.7FAK及插入无沉默功能序列的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pLL3.7,在293F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结肠癌SW620细胞,作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未感染病毒的SW620细胞作为未处理组,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SW620细胞的感染效率,运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测定FAK的表达情况,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成功包装了靶向FAK的RNAi慢病毒,感染效率〉90%,稳定转染细胞株构建成功。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及未处理组相比,FAK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稳定沉默FAK的RNAiSW620细胞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系SACC-LM和SACC-83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肺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停止在G1/S期的SACC-LM和SACC-83细胞,测定其细胞内FAK和ERK酶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ACC-LM及SACC-83细胞中FAK及ERK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FAK及ERK在SACC-LM细胞中的活性均高于SACC-83细胞(P<0.01),SACC-LM细胞中FAK酶活性与ERK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r=0.62,P<0.05)。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到在SACC-LM细胞中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在SACC-8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FAK及ERK可能参与了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转移信号转导通路,FAK及ERK蛋白表达变化与SACC的转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鼠肺发育过程中黏着斑激酶表达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鼠肺发育不同阶段黏着斑激酶(FAK)表达的变化。方法取胚胎18、20和21d及出生后1、4、7、10和21d大鼠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技术对FAK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定量检测,采用RT-PCR方法对FAK mRNA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肺发育不同时期,从蛋白、基因水平均证实有FAK表达,以生后第4天表达最强。结论FAK在肺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能与气道上皮发育、呼吸管腔和毛细血管网形成密切相关,并参与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对原发性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质表达丰度以及397酪氨酸位点(Try397)磷酸化状态.结果 42例病例中,26例黏着斑激酶表达,约占61.90%(26/42),其中76.92%病例伴发淋巴结转移(20/26),23.08%未发生淋巴结转移(6/26)(P>0.05);26例表达黏着斑激酶的病例中,16例发生黏着斑激酶蛋白质Try397位点磷酸化,占61.53%(16/26).16例发生Try397位点磷酸化的病例有15例伴发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3.75%(15/16),仅6.25%病例未发生转移(1/16)(P<0.05).结论黏着斑激酶 Try397 位点磷酸化可能参与原发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与黏着斑激酶(FAK)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关系及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了不同组别中FAK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不同组别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FAK蛋白质无表达,其余4组细胞的FAK均有表达,其中ET-1组表达最高;BQ123组、混合组与fibronection(EN)组之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但都比ET-1组低(P〈0.01).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FN组、混合组、ET-1组、BQ123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均表现为细胞中G1相的比例减少,而S相增高(P〈0.01);与FN组比较,BQ123组、混合组无明显差异;但ET-1组有明显差异(P〈0.01),BQ123、混合组与FN组.的G1相、S相变化基本相同(P〉0.05).结论 ET-1促进人肺血管平滑肌细胞FAK的表达,在肺血管结构的重构方面可能有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归对肺血管平滑肌细胞黏着斑激酶(FAK)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fibronection(FN)组:(作为刺激剂)40μg/mL;当归组:3mg/mL;联合组:FN40μg/InL+当归组:3mg/mL。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FAK蛋白质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FAK(蛋白质在对照组与当归组中无表达,在FN组中,FAK蛋白质呈高表达;FAK蛋白质在混合组(当归+FN组)中表达降低,与FN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表明当归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当归通过减少FAK形成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在防治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其正常皮肤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AK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5)。结论:FAK的表达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运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干扰人肝癌细胞系sk-hep-1的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初步探讨干扰效果.方法 在体外,用转染试剂FugeneHD将靶向FAK基因的小发夹RNA质粒(pshFAK)转染至sk-hep-1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术、RT-PCR和Western...  相似文献   

20.
粘附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细胞质中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分子量125 kD,缺乏跨膜区[1],但包含SH2和SH3结合序列.它包含6个可以被磷酸化的酪氨酸,即Tyr397、Tyr407、Tyr576、Tyr577、Tyr861、Tyr925.氨基端Tyr397是主要的自主磷酸化部位,可与Src家族(Src、Yes、Fyn等)的SH2结构域结合;在激酶区的活化环内Tyr576和Tyr577是Src家族激酶磷酸化的主要部位[2],其次是羧基端的Tyr861和Tyr925,Tyr861磷酸化可参与纤维原细胞中Ras信号通路[3],Tyr925磷酸化可参与磷酸二酯酶alpha/ATX调控髓鞘形成过程[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