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上颌窦疾患的X线分析,探讨其各种病变的X线特点。方法:对70例上颌窦患者均摄有Water位、Caldwell位、部分患者加摄体层片、侧位片、颅底片及上颌窦造影片。结果:炎症常为窦腔密度增高,窦壁环状增厚。囊肿常见圆形或半圆型致密影,大囊肿可有窦腔扩大及骨质吸收。恶性肿瘤有明显骨破坏及腔内软组织块影。良肿瘤有腔内软组织影,但骨破坏不明显,亦常有窦腔扩大。结论:上颌窦平片是检出上颌窦病疾患的简单而廉价的基本方法,如能仔细分析其病变的特点,对临床将能提供重要的X线依据。  相似文献   

2.
椎体高度及椎间盘间隙的X线测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间隙的准确X线测量方法。方法 将30例成人干燥第3腰椎骨,摄腰椎后前位和侧位X线片,再将近片侧涂钡后分别摄后前位和侧位片,比较涂钡前后的椎骨X线处。结果 上位椎体下面的致密线下位椎体上淡影线,或上位椎体下面的浅影线下位椎体上面的致密线之间的距离为椎间盘间隙,而同一椎体上、下面间的致密线与淡影线间的距离为椎体的高度。结论 椎体高度和椎间盘间隙准确的X线测量对于椎体和椎间盘病  相似文献   

3.
彭泽华  敖锡良 《四川医学》2000,21(9):771-772
目的 提高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2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11例常规摄乳突许梅氏位X线平片,2例加摄颅底位片,6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 根据X线表现不同可分两型:1.以骨质破坏为主型,共6例,乳突区密度减低,有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2.以骨质硬化为主型,共5例,为中耳乳突区密度增加,乳突、鼓室、鼓窦区均致密,边界欠清,乳突区示  相似文献   

4.
成人颜面不对称畸形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颅定位后前位(posteroanterior, PA)片的X线头影测量在成人颜面不对称畸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成人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实验组,男女各8例)和16例颜面对称、牙〖HT5”,7SS〗牙〖KG-*3〗合〖HT5”SS〗关系正常的成人(对照组,男女各8例)进行PA片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测量结果用SASS 6.03 统计软件进行Student T检验。结果:PA片X线头影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DifManM-Y、DifMaxM-Y, DifGo-Y、Me-Y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 LI-Y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正畸临床上头颅定位后前位片对成人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内蒙古地区正常蒙古族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正常值,为正畸和外科正颌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提供参照。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随机选取蒙古族正常牙合成年人100名,男女各50名,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对选取的每个样本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然后对所得的X线头颅侧位片在硫酸纸上进行定点、描图,然后完成标志点的测量。结果:100名蒙古族正常成人McNamara分析法测量值可见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下前面高存在性别差异。结论:内蒙古地区成人正常牙合McNamara分析法的参考值存在性别及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6.
探讨鼻窦曲霉菌病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窦曲霉菌病5例,均行X线平片,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病变常为单侧,起源于上颌窦。X线平片上见窦腔内云雾状影。典型的CT表现为病灶中央形态不一的钙化区和周围环形低密度带以及窦腔内网格状阴影,还可伴有非侵入性骨改变。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X线诊断测量标准,观察测量维吾尔族健康成人76例,对照组汉族101例X线头颅正侧位片的颅底和蝶鞍16例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与其它资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上颌窦血管瘤的X线诊断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误诊原因主要是末煎视病史;对血管瘤的X线征象如窦腔均匀致密、扩大、骨质吸收破坏等特点认识不够。X线检查除常规瓦氏位摄片,应多采用分层摄影。必要时行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有助于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癌鉴别。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间隙的准确X线测量方法.②方法将30例成人干燥第3腰椎骨,摄腰椎后前位和侧位X线片,再将近片侧涂钡后分别摄后前位和侧位片,比较涂钡前后的椎骨X线片.③结果上位椎体下面的致密线与下位椎体上面的淡影线,或上位椎体下面的淡影线与下位椎体上面的致密线之间的距离为椎间盘间隙,而同一椎体上、下面间的致密线与淡影线间的距离为椎体的高度.④结论椎体高度和椎间盘间隙准确的X线测量对于椎体和椎间盘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晓智  温兴涛 《重庆医学》2003,32(3):322-324
目的:建立重庆地区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正常值并对其颅颌线距值作相关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地区13岁左右正常He少年儿童共计55名(其中男27名,妇28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建立McNamara分别法正常值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获得重庆地区少年儿童McNamara分析法头影测量正常值。经成组t检验,男女间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上下颌差值、下前面高、上颌窦距有显著性差异;下颌突距、上前牙突距、下前牙突距性别差异不明显。其中有效上颌长度与有效下颌长度、上颌突距与下颌突距、有效下颌长度与下前面高分别有正相关关系,下前面高与下颌突距在一定条件下为负相关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结论:X线头影测量颅颌线距测量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相互推算。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X线诊断测量标准,观察测量维吾尔族健康成人76例、对照组汉族101例X线头颅正侧位片的颅底和蝶鞍16项指标;并进行计算分析,与其它资料进扦比较。结果表明:(1)维吾尔族成人的有关测量数据有明显的自身特征;(2)数据符合其他民族X线临床诊断通用标准;(3)与对照组汉族比较除个别数据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内蒙古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人X线头影测量McNamara分析法的测量值均值,为正畸和外科正颌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估提供参照.方法:对内蒙古医学院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随机选取汉族正常(牙合)成年人100名,男女各50名,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对选取的每个样本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然后对所得的X线头颅侧位片在硫酸纸上进行定点、描图,然后完成标志点的测量.结果:100名汉族正常(牙合)成人McNamara分析法测量值在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下前面高存在性别差异;与上海地区相比较在某些项目上存在差异.结论:内蒙古地区成人正常(牙合)McNamara分析法的测量值均值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户良建  李方利 《浙江医学》1993,15(4):253-254
鼻窦疾病在X线平片上共性表现多,尤其是单个窦腔密度增高,常需进一步进行窦腔造影等检查。为探讨窦腔造影的价值,本文收集19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上颌窦造影采用直接穿刺法,注入40%碘化油(量以窦腔大小而定)后摄华氏位和侧位片,造影完毕将窦腔内造影剂尽量抽出。5例上颌窦慢性炎症X线平片均显示为窦腔密度均匀性增高,窦腔无扩大;造影片见高密度造影剂和窦壁致密骨衬托下显示周壁粘膜增厚之低密度带,低密度带边缘较光滑。2例上颌窦粘膜下囊肿及1例粘膜腺囊肿平片均显示窦腔下壁半圆形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柔软;造影片显示窦腔外下壁半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骨盆X线片泪痕影像的解剖学结构并控制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作一完整干燥成人骨盆,在X线上指出构成泪痕的结构部位;拍摄197名正常成人正位骨盆片,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构成泪痕下端弧型影为髋臼切迹前端的柱状骨皮质重叠影,泪痕外侧脚为髋臼切迹处向髂前上棘方向延伸之骨皮质重叠影,内侧肢则是由构成外侧肢所对应盆面骨皮质重叠影形成。结论 构成泪痕的结构为髋臼窝前下方处的内、外骨皮质影。泪痕宽与髋臼溶窝  相似文献   

15.
上颌窦恶性血管内皮瘤一例成璞,李兆基1.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因左鼻塞伴回吸涕带血3年,加重5个月,以"左上颌窦出血性病变"收住院。X线鼻窦鼻颏位片示:左上颌窦良性肿瘤(血管瘤可能性大)。体检: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外鼻无畸形,左鼻腔内充满荔枝状新...  相似文献   

16.
固定聚焦式滤线栅摄片出现铅条影原因探讨刘新疆,董秀红(附属医院放射科256603)关键词滤线栅;X线片;聚焦式;铅条影;胶片滤线栅是直接吸收散射线的有效设备。用固定聚焦式滤线栅摄取头颅平片,在急症病人头颅摄片时胶片时常出现铅条影,影响胶片质量和影像诊...  相似文献   

17.
LettereSiwe病是罕见病,我们遇到2例,为提高对该病X线表现的认识,现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个月和17个月。1例有反复呕吐,右侧头顶部肿块20余天。触诊:右颅骨顶部肿块3cm×3cm大小,颈部、腋下、腹股沟处均触到核桃大小淋巴结多个。1例发热,达39.6℃,且有皮疹,腹胀,肝、脾肿大。2例均经骨髓穿刺和皮疹病理切片确认为LettereSiwe病。2例均拍X线头颅正侧位片,1例加拍胸部正位片和股骨正位片。X线所见:1例示右顶骨一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的骨质缺损,直径约…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术后病理证实的3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作了临床分析,并提出了对反复鼻衄伴鼻塞流涕患者,应考虑到此病存在的可能性。可借助于X线摄片、上颌窦穿刺冲洗及探查术作病理学检查予以诊断。手术治疗可达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副鼻窦囊肿好发于筛、额窦,少发于上颌窦。同时国内对上颌窦囊肿的X线总结报告较少,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自身感觉症状的进一步认识及多种检查方法的使用,上颌窦囊肿病例逐渐增加。结合我院及他院在1995年~1997年间X线检查副鼻窦共530例,发现上颌窦囊肿...  相似文献   

20.
28例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X线及CT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8例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的X线及CT检查分析马敏1高建中2岳进1近年来,CT已成为颌面外科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本文报告了1985~1995年间本院收治28例上颌窦占位性病变,用常规X线及CT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又归纳了常见病种,并通过实例及手术病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