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鉴定T细胞-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ALL)异常基因重排。方法:利用基于T细胞受体(TCR)基因位点的精细定位的寡核苷酸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FT-aCGH)技术分析1例T-ALL样本与对照组基因组DNA的差异,了解7号和14号染色体TCRβ、TCRγ和TCRαδ位点上可能的断裂点位置,根据所提供的初步结果,根据断裂点涉及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连接介导PCR(LM-PCR)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分析与之发生重排的基因序列。结果:FT-aCGH结果显示所检测T-ALL样本中,各TCR基因位点都存在断裂点,经过LM-PCR和序列分析,以及利用PCR和特异引物检测基因组DNA结果确定了T-ALL克隆为Vα8-Jα22基因重排,并发现了7号染色体在TCRβ基因位点,Vβ20-1基因片段与14号染色体位于免疫球蛋白重链区基因位点的IgHVII-26-2基因片段发生异常重排,形成t(7;14)(q34;q32)染色体易位。结论:利用FT-aCGH和LM-PCR技术在1例T-ALL中发现了一种新的Vβ20-1-IgHVII-26-2异常重排,这种异常重排有可能可以作为该肿瘤克隆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特定染色体异常与特定恶性肿瘤间的密切关系证实染色体异常在肿瘤发生中的诱发作用。淋巴细胞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与癌基因间的易位是常见的。B细胞中IgH(免疫球蛋自重链)基因定位于14q32.3,T细胞中TCR(T细胞受体)的α和δ链基因定位于14q11、γ链基因定位于7p14、β链基因定位于7q35-36。人类复癌基因定位于14q32。细胞遗传学分析显示,毛细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患者淋巴细胞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inv(14)(q11q32)、t(14;14)(q11;q32)及涉及7p13-14和7q32-35的重排,这些异常可以是散发的,也可以是克隆性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内,由于肿瘤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以及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的应用,已证明大多数肿瘤存在染色体异常。关于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基因的知识已经相互汇合在一起。例如,Burkitt淋巴瘤的人类细胞癌基因myc(c-myc)位于8号染色体,当它与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或2号和22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重排的时候,就被激活了。这些发现提示,染色体异常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代表着在分子水平上癌基因活性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成熟B细胞具有Ig重链和轻链的基因重排,而大多数非B细胞来源的造血细胞仍维持在胚系结构.这种Ig基因重排可作为一个敏感的特异指标,即使小于5%克隆性细胞群,也可证明其克隆性.淋巴瘤为恶性克隆起源的血液病,Ig基因的重排测定可以帮助其分型和预示早期复发.本文用Southern印迹技术分析人9 种恶性淋巴瘤细胞系,并于正常胚系DNA比较.这9种恶性淋巴瘤细胞系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供,均为B细胞恶性淋巴瘤.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胚系DNA lgCλ基因表现为14Kb,8Kb,5Kb片断,SU-DHL-2细胞系表现为重排,比正常胚系细胞多出一个 4Kb片断,NU—DHL—1细胞系亦为重排,分别为13.5Kb,7Kb,4.9Kb和3Kb.Raji细胞系亦有3Kb重排,SB细胞系表现为13,5Kb,7Kb,4.7kb重排,Daudi细胞系亦是如此.8392细胞系缺失5Kb片断,仅SU-DHL-4,SU-DHL-5,PA-3细胞系维持胚系结构.每种细胞系个体的特异性重排是其恶性克隆起源的基因标志,这对于了解B淋巴细胞肿瘤生成,发展,演变的机制有重要意义.B 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Cλ基因的重 排为20%~75%,而T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Cλ基因的重排为0%.在髓系起源的细胞中亦无Cλ基因的重排,因此Cλ基因的重排可鉴别T,B细胞的起源和淋,粒细胞的起源.因为每种恶性克隆均有自己的Cλ基因的重排方式,这种个  相似文献   

5.
基因重排(gene rearrangement)是B-淋巴细胞正常分化的基础,正常淋巴细胞是将一个静止的免疫球蛋白Ig可变区(V区)基因片段带到有转录活性的固定区(C区),造成染色体内的DNA断裂。由于观察到Burkitt氏淋巴瘤巾染色体8和小鼠浆细胞瘤中染色体15与带有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共他三条染色体之间易位的百分比很高,Klein于1981年提出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324例小儿兔性白血病细胞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和 kappa 轻链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1)免疫球蛋白基因的变化具有 B 淋巴细胞系特导性.(2)kappa 基因的重排或缺失常见于前一前B 细胞和前 B 细胞性血病.(3)急性未分化性白血病都因具有重链基因重排,提示已定向进入 B 淋巴细胞.(4)部分白血病细胞呈寡克隆性恶性增殖.(5)一例表型当前一前 B 细胞性白血病 kappa 基因重排,重链基因为胚系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现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单基因疾病,其候选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的心肌球蛋白重链区(α、β心肌球蛋白基因)。经分析患者DNA证实,该基因的外显子14存在顺序错配。  相似文献   

8.
大约有90%的Burkitt氏淋巴瘤中恶性细胞在8号和14号染色体间易位[t(8;14)],其余10%的细胞在t(2;8)易位或是t(8;22)易位,8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都是在q~(24)带。检测小鼠细胞和Burkitt氏淋巴瘤体细胞的杂交细胞发现t(8;14)易位时,淋巴瘤细胞在14号染色体的断裂点是在免疫球蛋白重链区内,重链可变区V_H基因从正常地定位的14号染色体易位到淋巴瘤细胞内有缺失的8号染色体上。禽类髓细胞瘤病病毒转化基因V-myc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22种特异性染色体缺陷与30种以上人类癌有关。这些缺陷多数表现为染色体相互易位或特定的染色带缺失。作者最近发现,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有66%的病例可观察到染色体的一种特殊异常,最常见为相互易位。目前这种染色体交换被视为决定性事件,因其使干细胞趋于恶性变。在Burkitt淋巴瘤中发现1种常见的8;14易位,其断裂点在q24.1和q32.3〔t(8:14)(q24.1;q32.3)〕亚带上。在这种情况下,当14号染色体的重链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时,8号染色体的癌基因c-myc被激活。在白血病,染色体缺陷可能与9个其他  相似文献   

10.
滤泡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t(14:18)易位常见,其18号染色体的BCLZ基因易位到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座位的J区,在少数具t(14;18)易位的病例18号染色体BCL2基因3至少20kb处已识别出另一断裂点。本文描述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BCL2基因的重排及后来的演变情况。男性患者,年龄39岁,1984年5月就诊时颈、锁骨上双侧淋巴结和腋淋巴结肿大,经颈淋巴结切除分析表明为B-K型CB/CC淋巴瘤,S期细胞呈低百分率(1.6%)。1985年3月该患者出现疲劳和盗汗症状,若干颈淋巴结肿大,取其中之一经检测表明为  相似文献   

11.
CD147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14 7是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广泛表达于造血及非造血细胞系 ,分子量为 5 0~ 6 0ku的跨膜糖蛋白 ,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成员 ,主要包括T细胞受体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和MHC抗原等[1] 。编码CD14 7的基因定位于人 19号染色体 19p13 3,与MHCⅡ类 β链及IgK链V区基因有一定同源性。人CD14 7分子曾有多种不同的命名 ,包括TCSF EMM PRIN ,M6 ,Basigin ,Neurothelin ;与小鼠Bsaing gp4 2 ,大鼠OX4 7 CE 9,鸡HT7 5A11等不同种属抗原有较高同源性。为此第六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将来自各实验室不同的命名统一为新的C…  相似文献   

12.
一种将免疫球蛋白(Ig)基因传染到淋巴细胞中的方法业已建立。传染到基因得到如实表达,并在传染链和内源链及两个传染链间发生组合。可用基因传染来重建Ig分子,并产生新的免疫球蛋白分子。这些新的分子能代表重链与轻链间专一结合,换言之,用DNA重组技术可在体外组合,转染及表达基因。这样,就能在种内及种间进行有效的转换。作者用此  相似文献   

13.
成熟B细胞具有Ig重链和轻链的基因重排,而大多数非B细胞来源的造血细胞仍维持在胚系结构.这种Ig基因重排可作为一个敏感的特异指标,即使小于5%克隆性细胞群,也可证明其克隆性.淋巴瘤为恶性克隆起源的血液病,Ig基因的重排测定可以帮助其分型和预示早期复发.本文用Southern印迹技术分析人9种恶性淋巴瘤细胞系,并于正常胚系DNA比较.这9种恶性淋巴瘤细胞系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供.均为B细胞恶性淋巴瘤.实验结果表明,正常胚系DNA lgCλ基因表现为14Kb,8Kb,5Kb片断.SU—DHL-2细胞系表现为重排,比正常胚系细胞多出一个4Kb片断.NU—DHL—1细胞系亦为重排,分别为13.5Kb,7Kb,4.9Kb和3Kb.Raji细胞系亦有3Kb重排.SB细胞系表现为13.5Kb,7Kb,4.7kb重排。Daudi细胞系亦是如此.8392细胞系缺失5Kb片断.仅SU—DHL-4,SU—DHL-5.PA-3细胞系维持胚系结构.每种细胞系个体的特异性重排是其恶性克隆起源的基因标志.这对于了解B淋巴细胞肿瘤生成,发展.演变的机制有重要意义.B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Cλ基因的重排为20%~75%,而T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中,C2基因的重排为0%.在髓系起源的细胞中亦无Cλ基因的重排,因此Cλ基因的重排可鉴别T,B细胞的起源和淋,粒细胞的起源.因为每种恶性克隆均有自己的Cλ基因的重排方式.这种个体的特异性对于其本身和子细胞均是一种基因标志,利用它可以研究基因分型,克隆演化.判断治疗效果,监视复发与检测小残留疾病.尤其在这些细胞克隆缺乏明确的表型抗原时.与原代细胞比较,细胞系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可靠性强,尤其在发病机理,药物敏感性,耐药机理的研究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免疫球蛋白是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构成的。每一条肽链又分成靠N端的易变区(V)和靠C端的不变区(C)。免疫球蛋白肽链的合成是受位于常染体上,彼此不相连锁的三大基因群(重链,λ轻链和κ轻链基因群)编码的,而重链的类别(μ,δ,γ,  相似文献   

15.
自1972年Manolov和Manolova报道了Burkitt淋巴瘤(BL)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t(8;14)相互易位以来,嗣后又陆续发现t(2;8),t(22;8),t(11;14),t(14;18)易位及6q-等异常,它们与淋巴瘤的分型和临床过程密切关联.分子遗传学的技术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在与易位有关的染色体上已发现了数个较重要的基因位点.如8q24的癌基因c-myc,14q32的IgH(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2p11的κ轻链基因和22q11的λ轻链基因等,并重点探讨了c-myc等基因的分子构成,正常与易  相似文献   

16.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IgH和TCRδ基因重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δ链(TCRδ)基因重排情况。方法:用半重叠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IgH及TCRδ基因重排。结果:57例NHL中41例(72%)发生IgH基因重排,30例(53%)出现TCRδ基因重排。结论:检测克隆性基因重排可以作为诊断NHL有效基因标志,NHL中存在系列不忠实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基于分析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而确定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克隆的新方法,为研究T-ALL中涉及TCR基因位点的染色体易位提供基础。方法:提取1例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总DNA,利用精细定位的寡核苷酸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fine-tiling aCGH)分析样本与对照组基因组DNA的差异,了解不同染色体上可能的断裂点和具体的位点,根据所提供的初步结果,从断裂点涉及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连接介导PCR(LM-PCR)和序列分析等方法去找出与之发生重排的基因序列。并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TCR基因表达。结果:该例T-ALL患者fine-tiling aCGH结果显示14染色体TCRα/δ基因座出现4个断裂点,分别对应TCR Vδ1、Vδ2、Jδ1和Jδ2基因位点。通过LM-PCR、测序及序列分析,该例T-ALL患者的PBMC中TCR基因涉及Vδ1Dδ2Dδ3 Jδ1、Vδ2Dδ3 Jδ2重排。RT-PCR的结果也验证T-ALL表达该TCR基因重排。结论:结果表明,利用fine-tiling aCGH及LM-PCR技术可以找出TCR基因重排,并且该方法是可靠的,也是发现一些涉及TCR位点的融合基因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Ⅻ因子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糖蛋白,也是一种无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人血浆Ⅻ因子(FⅫ或F12)的酶原形式为含59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顺序可通过分离自人肝cDNA文库的克隆化F12DNA的顺序推论出。本文应用F12基因的克隆片段与杂合体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及与人中期细胞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以定位F12基因。作者用重组DNA方法构建出含F12基因的质粒Pu.λ.HⅫ2.5B/H,并经体细胞杂交获得一系列人-仓鼠杂合体细胞株,然后以[~(32)P]dATP和[~(32)P]dCTP标记了的Pu.λ.HⅫB2.5/HDNA为探针,分别与杂合体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AT)的病人T细胞克隆中,发现14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14)〕的末端断裂。并定位在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14q32.3)的外侧。作者报告3例在细胞遗传学表现与ATT细胞克隆相同的14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T细胞淋巴瘤。此3例皆有相似的免疫表现型。Hecht等(1984)通过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SUP-T_1的高分辨染色体带的分析,已将14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断裂点定在14q11.2和14q32.3。这3例病人经细胞遗传和免疫的研究,也证实了inv(14)(p11.2 q32.3)。  相似文献   

20.
原位杂交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染色体上定位基因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成功地表明多基因转录的信使RNA(mRNA)与 Giemsa阴性染色的DNA带(G带)具有相同的顺序;18S和28SrRNA顺反子定位在13号染色体到15号染色体以及21号、22号染色体短臂的付隘痕上;5SrRNA在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上合成。然而,定位其它特殊基因顺序的主要障碍是缺乏较纯的探针。目前,随着细菌质粒和λ噬菌体克隆基因技术的发展,可以获得大量没有其它杂交顺序但具有高度特异放射性的标记探针。成功克隆化的第一个DNA顺序包括海胆组蛋白基因。这项成功是由于用物理方法易于分离大块的DNA以及应用胚胎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