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T-1浓度,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浓度.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06例,其中心功能Ⅱ级41例,心功能Ⅲ级36例,心功能Ⅳ级29例,35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组血浆CT-1、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T-1:(448.5±66.3)pg/mL vs(78.6±13.6)pg/mL,P<0.01;BNP:(258.9±76.2)pg/mL vs (65.4±32.8)pg/mL,P<0.0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二者水平逐渐增高,CHF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并且随着血浆CT-1、BNP水平的增高,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逐渐下降.相关分析中,血浆CT-1水平仅与LVEF呈负相关(r=-0.316,P<0.01),而BNP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肌酐呈正相关(r=0.213,P<0.05;r=0.306,P<0.01;r=0.264,P<0.01;r=0.37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21,P<0.01).结论 血浆CT-1浓度可能是反映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CT-1在反映心衰严重程度方面很可能比BNP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质量浓度的变化.方法:42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1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血浆ADM含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计算舒张早、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E/A)值;拍X线片测定心胸比率(CTR).结果:①治疗前对照组儿童血浆ADM含量((74.39±53.99)ng/L)明显低于CHF组((218.27±106.53)ng/L),P=0.000.血浆ADM含量随CHF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CHF治疗后血浆ADM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②CHF组的心功能参数分别为LVEF(38.36±13.58)%;FS(23.35±8.68)%;E/A(1.54±0.16);CTR(0.58±0.06).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LVEF、FS、E/A降低,CTR升高.③血浆ADM含量与LVEF和FS均呈负相关(r=-0.69,P<0.001;r=-0.67,P<0.001);与E/A和CTR均呈正相关(r=0.34,P<0.01;r=0.77,P<0.001).结论:CHF时ADM可发挥防御和代偿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估小儿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CHF患者治疗前、后和18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56±253)Pg/mL较对照组(28±6)pg/mL明显增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672,P<0.01).缬沙坦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VEF有所提高,LVEDD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小剂量(6.25mg,bid)逐渐加至靶剂量(50mg,bid),治疗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NYHA分级、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3±7mmvs59±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53±8vs47±4mm)和左室质量指数(160±24vs135±18g/m2)显著下降(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38%±11%vs47%±9%)(P<0.05),血浆BNP(121±54vs70±9ng/L)显著降低(P<0.05);另外,美托洛尔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r=0.8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r=0.79)和左室质量指数(r=0.71)减少呈正相关(均P<0.01),而与LVEF的增加负相关(r=-0.86,P<0.01)。结论美托洛尔能抑制CHF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阻断CHF的发展进程,改善心功能,血浆BNP可作为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CHF)患者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71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33例,Ⅳ级20例)和50例健康人(对照组)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CHF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胸比值(HTR)显著相关(P<0.05);心功能Ⅳ级CHF患者血浆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0的比值在心功能不同级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呈过度激活,并与心功能状态显著相关,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C型利钠肽(CNP)、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以探讨其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115例CHF患者与40例健康者,CHF组按照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其血浆CNP、ADM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①CHF组血浆CNP、ADM的水平(CNP:40.02±21.19 pg/ml;ADM:71.38±29.30 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NP:14.46±4.54 pg/ml、ADM:21.90±6.58 pg/ml,P<0.01).②CHF组各亚组的血浆CNP、ADM的水平分别为:心功能Ⅱ级组(CNP:23.59±5.28 pg/ml、ADM:43.34±4.78 pg/ml),心功能Ⅲ级组(CNP:36.56±4.77 pg/ml、ADM:65.78±9.06 pg/ml),心功能Ⅳ级组(CNP:71.41±10.28 pg/ml、ADM:105.04±22.21 pg/ml),任意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③血浆CNP、ADM水平均与LVEF值呈负相关(CNP:r=-0.67,P<0.01,ADM:r=-0.58,P<0.05).结论 在CHF患者中,血浆CNP、ADM的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作为评估CHF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将住院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00例分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心衰症状组和LVEF降低心衰症状组各50例,另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病因、收缩期峰值(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a)、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Ea、血浆B型利钠肽原浓度的差异.结果 显示,LVEF正常心衰症状组和LVEF降低心衰症状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正常心衰症状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正常对照组、LVEF正常心衰症状组、LVEF降低心衰症状组的Sm值依次下降,与血浆B型利钠肽原水平负相关(r=-0.35,P<0.05).E/Ea比值依次上升,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5).提示通过组织超声多普勒测定的E/Ea比值和BNP有助于LVEF正常心衰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B型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测定血浆CRP和BNP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VI、LVEDVI、E/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CRP及BNP水平,同时降低LVESVI、LVEDVI,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日本产,东芝B—25型)测定肺静脉血流速率和血流频谱(采用Keren’s法)。病人分两组:第一组为轻至中度风心病二尖瓣狭窄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12.6岁,平均二尖瓣口面积1.2±0.3cm~2,平均肺动脉嵌楔压2.93±0.33Kpa),第二组为重度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1±14.2岁,平均二尖瓣口面积0.7+0.2cm~2,平均肺动脉嵌楔压3.47+0.24Kpa)。测定结果:第一组的肺静脉血流第1相(J相)达到高峰比第二组早,血流高峰速率第一组比第二组快(分别为47±12cm/s和28±10cm/s,P<0.01)。肺静脉血流舒张相(K相)在第一组贯穿整个舒张期,舒张末血流最高速率降至34±12cm/s,但第二组未测到K相。心房收缩时,第1组有13例(59%)和第二组全部病例均测到明显的血液逆流入肺静脉。因此,肺静脉血流方式和血流速率可以表明二尖辨狭窄和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13.
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球囊扩张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安全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方法。方法:对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29例患者,给予正规的华法林抗凝治疗3~12个月,然后再施行PBMV。结果: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有24例患者的左心房血栓消失,23例患者的血栓消失的时间是6个月以内:5例患者的血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并呈现高强度回声。对血栓消失的24例患者及缩小机化的5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PBMV;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例闭式扩张术二尖瓣再狭窄(MRS)。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TMC)后MRS患者再次施行PTMC。结果 两组二尖瓣口面积(MVA)分别增加71%和78%。闭式扩张术后经再次PTMC,MVA从(1.35±0.34)cm^2提高到(2.31±0.32)cm^2,左房压(LAP)由(2.31±1.10)kPa降至(1.27±0.87)kP  相似文献   

15.
16.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8例二尖瓣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MV)治疗8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其中心功能Ⅱ级者3例、Ⅲ级5例。合并房颤2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全并轻度主动脉瓣闭锁不全1例。术前二尖瓣瓣口面积为091±019cm2,左心房压力为270±045kPa,左心房内径为503±44mm;采用双球囊法2例,Inoue单囊法6例。术后,瓣口面积197±018cm2,左心房压力为150±039kPa,左心房内径493±46mm,心功能改善。1例术中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果表明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36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2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结构,20例保留部分后叶及其瓣下结构。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4例行Carpentier's环成形术,2例行De Vega成形术,2例行腱索乳头肌缩短+瓣叶折叠。结果围术期因严重低心排死亡1例。随访5~84个月,1例因抗凝过量致脑出血死亡。其余34例中,心功能Ⅰ级21例,心功能Ⅱ级12例,心功能Ⅲ级1例。二尖瓣成形8例中,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多普勒,2例无返流,5例轻度返流,1例重度返流,二尖瓣瓣口面积均在2.5cm2以上。结论本病确诊依靠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结合病史、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置换术是目前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二尖瓣成形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根据瓣叶及瓣下结构特点选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对9例次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简称PBMV),成功8例次。术后病人症状及各种检查结果均明显改善,说明PBMV对二尖瓣狭窄的近期疗效肯定,并具有创伤性小,严重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