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生儿脐部感染系因断脐时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残端被细菌入侵并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亦可由于血管置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引发。目前由于对脐部消毒及护理的重视,脐部感染在城市已较少见,但在边远山区和农村仍较常见。Mekenna报道脐部感染发生率为2·08%,G-杆菌多于G 球菌,土耳其报告发生率为7.7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1]。为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对45例新生儿脐部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脐部病灶分泌物标本来自本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新生儿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暴露法对母婴同室新生儿脐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8月~10月在本科分娩的5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脐带暴露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脐带包扎法.比较2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脐部出血及渗血情况、脐部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脐部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脐部出血及渗血情况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脐带暴露法可以缩短母婴同室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降低脐部感染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脐部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围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 ,也是产科护理质量的体现 ,是防止新生儿脐炎、破伤风、败血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环节。有资料表明在12 0 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 ,存在脐部感染者占 6 6 .0 %~87.5 % ,而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1] 。为了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 ,我院改革了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 ,对 898例新生儿采取脐根部结扎法 ,缩短二次剪脐时间 ,防止了新生儿脐部感染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3年间出生的 898例新生儿无 1例发生脐部感染 ,总有效率为10 0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我院出生的246例正常足月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脐部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及脐部感染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脐部出血及脐部感染的发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病原微生物定植能力,机体防御功能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1],而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加之医护人员对脐部处理不规范,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2].为控制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0年重视沐浴间消毒隔离,改进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81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分析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探讨预防措施。对本院产科出生后7d内的新生儿脐部感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院3a中出生新生儿3858例,医院内获得性脐部感染81例,感染率2.09%,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再教育菌及大肠埃杀氏菌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机体防御能力不全为医院感染人群,又如医务人员对脐部处理不当及洗手不规范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进行游泳训练的时候,为了保护肚脐不受感染,需要使用游泳护脐贴。我科于2011年5月开始将3M透明敷料用于新生儿游泳脐部护理,效果良好,无一例新生儿游泳后发生脐部感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是爱婴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不仅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也关系到护患之间的融洽和谐.若护理不当,剪脐后易出现脐部出血、感染、加重黄疸,甚至患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因此我科自2006年5月对360例新生儿延长了剪脐时间,有效防止了脐部的感染,无一例脐炎发生,产妇及家属反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新生儿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标监测方法 ,对本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脐部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本医院产科在2009年2月至8月出生346名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39例,感染率11.27%。男性新生儿脐部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脐带结扎位置高、脐带残端长、脐带直径大、脐带贴污染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差等因素都是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高发因素。结论技术操作和手卫生是新生儿脐部感染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部细菌定植及感染的情况,为制定控制新生儿感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每位新生儿生后第三天脐部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脐部定植茵及感染茵的情况,并对其感染12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6例新生儿脐部有细菌定植327例,定植率为94.5l%,脐部感染39例,感染率11.27%。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茵、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它肠道杆茵及耐药茵等。脐带残端长度、脐带直径、脐带脱落时问、脐带贴卫生、手卫生对脐部感染有影响(P〈0.05)。结论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细菌定植,抑制致病病原体生长,避免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一起新生儿脐部感染暴发的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产科发生的一起新生儿脐部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医院产科在5 d内共出生新生儿18名,连续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4例,罹患率为22.22%。在患儿感染的脐部采集分泌物标本,经分离培养和菌种鉴定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对患儿使用的沐浴用具、水龙头、更衣台面采集样本,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控制措施是采取环境物品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措施及患儿隔离治疗措施。结论本次发生的新生儿脐部感染暴发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菌可能源自产科新生儿使用的沐浴用具、水龙头、更衣台面等多处污染所致,经采取有效消毒隔离措施使感染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由于缺乏抗病原微生物定植能力,机体防御功能不全,为医院易感人群,而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加之医护人员对脐部处理不规范,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为控制与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00年重视沐浴间消毒隔离,改进护理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脐带残端修剪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对脐带残端早期修剪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方法随机抽取 2 0 0 2年 4~ 10月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12 0例为试验组 ,出生后 4 8~ 72h内脐带残端修剪。抽取 2 0 0 1年同期本院产科分娩新生儿 ,采用传统脐带处理方法 14 0例为对照组 ,对两组脐部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 12 0例有 2例脐部感染 ,脐分泌物培养阳性 1例 ,脐部感染率为 1 6 6 % ;而对照组 14 0例中有 10例脐部感染 ,脐分泌物均为阳性 ,脐部感染率为 7 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新生儿脐带早期修剪 ,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护理方法 ,减少了新生儿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脐部是是一个易感染部位.特别是洗浴时使脐部潮湿增加了脐部感染的机会.我院产科将安舒妥贴膜应用于新生儿洗浴保护脐部,100例临床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甚至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后果。我院选用洁悠神脐部喷洒,较好地控制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断脐方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1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出生后按常规方法即时进行断脐处理,观察组给予晚断脐处理,即出生后对其擦干净羊水,行常规呼吸道清理,在距脐轮10 cm处采用钳夹将脐带剪断以阻断血流,行气门芯结扎并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让新生儿接触母体30 min后再行常规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渗血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脐带残留脱落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断脐能有效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渗血情况的发生,促进新生儿残端脐带尽早脱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二次断脐后创面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香菊 《护理学报》2007,14(10):44-45
探讨住院新生儿脐部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认为二次断脐不彻底(有脐带坏死组织残留),存在肉芽肿,土法接生新生儿娩出时脐带处理不当导致脐部感染是新生儿脐部延期愈合的主要原因。通过再次修剪脐带残留组织,PP粉烧灼肉芽组织,脐部湿敷加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促使脐部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8.
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气门芯扎脐后去线,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部,每日2次。结果 新生儿脐部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率由1.76%降低至0.62%(P<0.01)。结论 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改进气门芯扎脐消毒法,可明显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24 h后脐部暴露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英  郑燕  孙鸿燕 《护理研究》2005,19(15):1354-1354
[目的]探讨新生儿24 h后脐部采用暴露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4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456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 h后脐部采用暴露护理;上年同期出生的新生儿40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部护理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渗血),感染发生率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24 h脐部暴露护理与传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虽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节约医疗、人力资源,且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可为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及真菌的任一种类。其感染途径有经胎盘感染、污染的羊水感染、生产时由产道感染、生后呼吸道直接感染、皮肤、脐部感染等而引起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