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术后镇痛镇静应用于显微外科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60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总结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断指再植病人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9~52岁,体重51~68kg。急诊ASAⅠⅡ级。1.2 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方法全部病人手术麻醉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肉沟法+腋路法),注入1%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或者罗派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30~35ml,时间长者酌情多次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麻醉,以观察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各种临床反应。方法:选取40例准备进行锁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并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颈浅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随后记录24h内两组的阻滞情况,并对不良反应、麻醉情况以及术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A组的麻醉完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结论: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在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上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小于其他两组,操作简易明了,麻醉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7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60例,回顾性分析这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60例患者中麻醉效果较差,而改用其他麻醉方式的患者有13例,占3.61%;有3例出现了并发症,占0.83%,其中1例为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经验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住院医师组和一般主治医师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治医师组和住院医师组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并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分析盐酸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下运用无痛松解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冻结肩的患者共38例,手术方式采用冻结肩无痛松解术,麻醉方式采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治疗结束后分析其手术效果,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相关结果,38例患者手术情况如下:痊愈2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麻醉效果评定:麻醉优秀37例,麻醉良好1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3起。结论盐酸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肌间沟)阻滞下运用无痛松解术治疗冻结肩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以及麻醉效果,同时控制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锁骨骨折麻醉时临床上很多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阻滞不全,手术部位不能完全麻醉,并且有些患者臂丛神经定位有困难,凭异感法找有损伤臂丛神经的可能。有报导用颈5横突阻滞做锁骨骨折手术的方法,笔者做了几例后发现效果不够理想,在近几年改用颈4颈5横突阻滞做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观察50例,感觉有骨性标志做引导,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现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上肢手术128例经验。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施行的上肢手部、前臂、上臂、肩部及锁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结果:本组麻醉完全112例,对镇痛、肌松不全者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可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持续时间长且可反复穿刺,并发症少而短暂,操作易于掌握,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及肩部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吗啡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腔或静脉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已广为临床应用,但吗啡或地塞米松用于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少有临床报道.我院从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对4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吗啡、地塞米松、罗哌卡因混合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16~56岁,体重45~85kg.  相似文献   

8.
孟雅静  李新圣  汤洪  尹朝辉 《河北医药》2008,30(12):2010-2010
断指再植手术操作精细,手术时间长,尤其小儿手指的血管非常细小,手术难度大,我院自2004年采用氯胺酮麻醉加连续臂丛神经阻滞40例,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2~10岁;体重10~3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1.2麻醉方法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安定0.2 mg  相似文献   

9.
<正>鉴于单纯臂丛阻滞麻醉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常出现阻滞不全,我院根据锁骨前区域神经分布特点,采取臂丛加颈丛浅支阻滞,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选择锁骨骨折病例65例,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15~80岁,伴高血压病20例,伴心肌缺血13例,伴糖尿病4例。1.2麻醉方法:麻醉器具:10~30mL注射器,针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依赖者外科手术麻醉处理,尚无统一麻醉方案。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1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科手术患者,兹将麻醉处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6~45岁。12例病人主要吸食由金三角提供Ⅲ号海洛因,纯度为40~60%,所有的病例均符合DSM-Ⅲ-R诊断标准。其中2例上肢骨折,3例下肢骨折,1例阑尾炎,1例胆囊炎,1例下肢中度烧伤(3%,Ⅲ度),4例全身软组织刀砍伤。1.2 麻醉处理 上肢骨折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阑尾炎、胆囊炎、下肢骨折、下肢烧伤采用连硬外膜神经阻滞;全身软组织伤,局部浸润麻醉加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式操作 ,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 ,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我院自 1999年 10月以来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和 Stimuplex针行6 6例臂丛神经阻滞的正确定位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 ,男 48例 ,女 18例 ;年龄 3~ 6 5岁。 ASA ~ 级 ,均行上肢或肩部手术 ,其中合并脑外伤 4例。1.2 麻醉方法 :病例主要由实习医生或进修医生在高年住院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采用肌间沟法或腋路法 ,肌间沟法以锁骨中点上 3cm为穿刺点 ,腋路法以腋动脉最强搏动点定位…  相似文献   

12.
臂丛阻滞是上肢手术的重要麻醉方法。我院经C_6横突方向入路穿刺行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病人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16~65岁,手术种类包括:手外伤清创术12例,掌指骨内固定术6例,尺骨骨折内固定术10例,桡骨骨折内固定术14例,腕部桡神经及动脉、肌腱吻合术9例,前臂下1/3截肢术1例,锁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经传统臂丛神经进行盲探阻滞麻醉,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临床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4例ASA Ⅰ-Ⅱ级锁骨骨折患者,女28例,男36例;年龄18~56岁;体重48~73.4kg.分为两组,麻醉方式采用颈臂丛联合阻滞和颈丛麻醉.结果 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81.26 %) (P<0.05).而2组不良反应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臂丛神经阻滞在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79例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切开或闭合复位骨折内固定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麻醉前后BP、HR、SpO2、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局麻药毒性反应、神经损伤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9例患者除1例阻滞不全需插喉罩复合静脉全麻外,其余全部麻醉效果满意,在臂丛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且较麻醉前BP、HR、呼吸频率均有轻度下降,但是不需要处理。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上肢骨折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循环、呼吸功能基本无影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小儿的年龄范围介于出生至12岁之间,小儿麻醉是指12岁以下病人的麻醉,小儿在解剖、生理和药理与成人差别大,麻醉有一定的特点。部分能合作的小儿,臂丛阻滞基本上能满足手术需要,但绝大部分小儿需要基础麻醉辅助臂丛阻滞才能完成手术。我院于2008年3月~2009年5月对不能合作的小儿施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完成手术92例,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锐  韩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14-115,118
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锁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 A组采用单纯高位肌间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B组采用锁骨上神经复合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锁骨上神经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颈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给临床麻醉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作者自1985~1993年采用改良颈丛一针法对42例颈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手术种类:甲状腺腺瘤34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亢2例。行双侧颈丛阻滞38例,单侧4例。手术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3小时20分钟,平均2小时10分钟±32分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12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盲探式操作,B组采用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两组均采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合剂。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存在明显差异: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3.3%。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寒战、惊厥发生率及血管神经损伤、止血带反应等不良反应率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运用于较长时间的上肢手术是更为合适,提高了穿刺、置管成功率,增加了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颈部硬膜外麻醉行断臂再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精细 ,费时较长 ,要求安静的术野、无痛、肌松和维持长时间的麻醉。我们采用颈部硬膜外阻滞行断臂再植术 ,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 ,男性 10例 ,女性 2例。年龄 13~ 6 3岁 ,平均 (2 2± 6 )岁 ,体重 (43±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