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痨咯血的疗效.方法将肺痨咯血患者属肺阴亏损证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用抗痨 中药(月华化血丹) 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66例用抗痨 止血药(对羧基苄胺、安特诺新)治疗,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止血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肺痨治愈率中初治涂阳治愈率治疗组为98.1%,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痨咯血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胡建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30-8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07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初治涂阳患者常规用2H 3R 3E3Z3/4H 3R 3方案化疗,复治涂阳患者常规用3H 3R 3E3Z3/6H 3R 3E3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在《医宗金鉴》加味救肺汤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每日1副水煎服。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肺结核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中药采用养阴清火、补虚扶正、活血软坚、杀虫之剂,与西药抗痨药物并用治疗。结果:效果好病程短,治愈率高。结论:补虚损药能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清热解毒药能抑制结核杆菌,活血软坚药能促进结核菌的钙化吸收,使病变消失。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萍  谢玲 《医学争鸣》2007,28(11):1032-1032
1 临床资料 5 a间共收治外阴白斑患者37例,年龄25~68岁,病程3 mo~28 a. 主要症状:外阴奇痒难忍,抓破后伴有局部疼痛,病区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或有鳞屑、湿疹样变,外阴皮肤暗红,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诊断以局部病理活检为主,多见于增生型营养不良和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应用阿司匹灵,维生素E及中药清热凉血,解毒生津,治疗24例川崎病,近期疗效为100%,远期疗效为95.8%。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根据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及维A酸霜外涂;对照组30例在外用药膏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昔洛韦,肌注聚肌胞,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有效率92.5%。结论综合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三皮汤治疗肺痨咳血26例曹祥汲中(安徽省蒙城县中医院233500)关键词:肺痨咳血;三皮汤笔者1993~1995年在西药抗痨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拟三皮汤加减治疗顽固性肺痨咳血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中,男21例,女5例;年...  相似文献   

8.
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 ,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类多发病症。我们从 1 997年 1月~1 997年 1 0月在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症 8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 2 7例 ,女 6 0例 ,年龄 2 0~ 30岁34例 ,31~ 5 0岁 49例 ,5 1岁以上 4例。中医分型 :肝气郁结 33例 ,占 37.93% ;肝肾阴虚41例 ,占 47. 1 3% ;心脾两虚 1 1例 ,占1 2 .6 4% ;肾阳不足 2例 ,占 2 .30 %。病程 3个月~ 5年 ,大多在 6个月至 1年。1 .2 诊断标准  1存在导致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 ;2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门诊有完整记载的200例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率达89.5%.结论 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痤疮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胃窦炎疗效。方法甘露醇、庆大霉素口服后应用中成药。结果60例服药一疗程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余20例经一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窦炎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完善准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雷尼替丁、痢特灵和香砂六君丸(浓缩丸)(联合用药组)和单用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5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25例及单用雷尼替丁组25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97%,对照组为76%(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联合用药组为79%,对照组为37%(P〈0.01)。结论联合用药组对溃疡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中西药联合用药组具有价廉、缓解症状快、溃疡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相当干西医学的肺结核、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病轻者诸症间作,重者可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本病由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是肺系病证中的常见病.临床医生应注意患者:①是否有结核病人接触史;②是否有咳嗽和咯痰、咯血等证,了解咯痰的特点,并询问是否有低热、胸痛、盗汗、消瘦等症状;③是否有肺部体征的异常、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需排除肺部恶性肿瘤和其他肺部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0年9月~199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4~70岁,病程1~7年。出现腹水2次以上者20例,最多者达5次。本次腹水病程1周到5月。既往有肝炎病史者32例,入院后检测乙肝免疫学标志物一项以上阳性者40例。对照组42例为同期住院患者,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3~71岁,病情与治疗组基本相同。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中医证型构成无显著差异。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限盐、休息、利尿、输注白蛋白、六合氨基酸、酌情排放腹水等综合治…  相似文献   

15.
肛周脓肿是常见的肛肠疾病,通过中西医结合,早期服中药及局部抗生素封闭,后期一次性切开或挂线治疗,达到一次治愈。是根据肛周脓肿病因是由于直肠下端肛窦及肛腺的感染,再由腺管或淋巴管传播到肛周组织,因此找到内口和定位成为一次治愈的关键。由于挂线是持续而缓慢的切割肛门括约肌,术中和术后出血少,并且给断端以生长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的机会。具有疗效安全可靠,疗程短,痛苦小,花钱少的优点适于基层医院推广,是中西医结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张春兰 《中原医刊》2005,32(18):62-62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乳腺病中的常见病,其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炎症有时会迅速发展,形成乳腺脓肿,可能会使病程迁延难愈,形成包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聚肌胞与消疣汤中西医联合应用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典型扁平疣患者1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聚肌胞与消疣汤和单纯以及消疣汤,治疗时间9-26d,平均治疗时间17.5d,观察时间为26d。结果:聚肌胞与消疣汤治疗扁平疣的患者皮损消失。总有效率为90.9%,单用消疣汤组总有效率为42.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聚肌胞是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诱导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它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等。消疣汤有解毒凉血,清热泻火,化燥保津等作用。中西药结合应用,具有相互促进提高抑制病毒和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西药和中西药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对慢眭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西药治疗组与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两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34例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4例,占总例数的7059%,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21例(61.76%),并且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4.12%,显著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79A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慢陛阻塞胜肺气肿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机制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多发于与胃酸接触部位如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处。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等范畴。从中医学观点来看,本病病理基础是脾胃虚弱,基本病变是胃络损伤。生理上胃主纳、喜润恶燥,以降为顺:脾主运、喜燥恶湿,以升为宜,其纳、运、升、降、润、燥概括了脾胃的生理特性和喜恶,当脾胃纳、运、燥、湿失常时,最终均可出现升降失常症状。因此从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喜恶出发,来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特点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