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和胃汤加减方在络脉瘀阻证胃脘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12例络脉瘀阻证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和胃汤加减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汤加减方应用于络脉瘀阻证胃脘痛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侯枫  熊咀英  邹宏 《光明中医》2023,(20):4024-4027
目的 探讨半枝莲合二妙汤联合辛复宁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72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给予辛复宁治疗)和研究组(给予半枝莲合二妙汤联合辛复宁治疗),每组36例,分别按既定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比较2组HPV转阴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枝莲合二妙汤联合辛复宁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辛复宁治疗,能有效提高HPV转阴率和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定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经专家论证形成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脑瘫临床病例信息采集,推进小儿脑瘫辨证分型规范化,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构建脑瘫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起草拟定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先后进行三轮论证,最终形成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结果 确定小儿脑瘫5种常见证型,即肝肾不足证、心脾两虚证、痰瘀阻滞证、脾虚肝亢证、脾肾虚弱证,并修定、完善各证型的辨证证素,对证素进行量化,形成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结论 小儿脑瘫中医四诊量化指标体系专家共识为脑瘫规范辨证提供依据,推进小儿脑瘫辨证分型规范化,并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及脑瘫中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和评估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辨为冲任失调证、肝气郁结证、毒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分析比较各中医证型患者肿瘤TNM分期、性激素受体类型、内分泌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Karnofsky评分、Kupperman改良症状评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证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制作模型校准曲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 (1)共纳入180例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冲任失调证54例、肝气郁结证34例、毒热蕴结证44例、气血两虚证48例。(2)各中医证型患者肿瘤TNM分期、性激素受体类型、内分泌治疗时间、血清雌二醇(E2)水平,Kupperman改良症状总评分及泌尿系感染、性生活状况分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冲任失调证的预测变量为三酰甘油(TG)、肿瘤分期,肝气郁结证的预测变量为E2、肿瘤分期,毒热蕴结证的预测变量为内分泌治疗时间,气血两虚证的预测变量为骨关节痛...  相似文献   

6.
辨证分型治疗药流后长时间阴道流血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征  许凤蔼 《新中医》2005,37(7):67-6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药流后长时间阴道流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0.5%。其中气滞血瘀证89例,有效率83.1%;气虚血瘀证49例,有效率73.5%;阴虚血热证28例,有效率82.1%;湿热瘀阻证26例,有效率84.6%;气虚肾亏证18例,有效率77.8%。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药流后长时间阴道流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王志勇  张秀杰  刘欢 《新中医》2023,55(11):114-117
目的:观察达明饮治疗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成2组,西药组35例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中药组45例应用达明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力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升高(P<0.05),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且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4.44%,高于西药组28.57%(P<0.05)。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83.13%,高于西药组53.13%(P<0.05)。2组治疗期间心率、体温、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及凝血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且未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达明饮治疗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视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探讨胃癌患者红细胞CRI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药“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FLP—PCR方法从术前胃癌患者静脉血中提取DNA,观察红细胞CRI基因分型,对全部病例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各基因型和各中医证型红细胞CRI活性和数量计算CRI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红细胞CRI基因型分三种,分别为高、中、低表达;中医辨证分为六型,中医证型与各基因型均有相关性,药物对各证型的干预效果差异显著。结论:胃癌红细胞CRI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具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中医证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为研究中医证型规范化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95-2006年涉及到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的文献101篇,病例5352例,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中中医证型出现频次、辨证治疗病例数、专方治疗证型频次和病例数进行研究.得出不同证候出现的频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瘀热互结、气虚血瘀、湿热内蕴、痰瘀互结7种。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下一步进行中医证候群体分布规律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所进行的611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为例,对应用贝叶斯网络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运用贝叶斯网络进行研究。得出中医证型。结果:拟订的中医证型涵盖了抑郁症的大部分症状,包含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和周边症状的不同组合方式,体现了抑郁症临床多变的证候特点。符合临床表现,能够较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结论: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中医证候研究,具有一定客观性、科学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调查及早期主证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玮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8):437-43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湿邪致病发生率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湿邪致病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通过证候分布调查,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12.
李瑞  王亚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37-3038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疗效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药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真武汤,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变化,以及NT—proBNP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加味真武汤可使CHF患者心功能、中医证候改善;同时,可使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真武汤不仅能有效地使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得到改善,而且能降低患者血液中NT—proBN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三棱消瘤合剂联合化疗治疗痰瘀互结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痰瘀互结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化疗(以氟尿嘧啶为基础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三棱消瘤合剂。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基本疗程均为4个周期,可视情况继续随访治疗至6~8个周期。基本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实体瘤疗效,比较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2天、85天时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基本疗程中的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7.3%、5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治疗第22天时,胃脘痛、恶心呕吐、纳差、肢体困重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P<0.05),对照组仅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P<0.05)。治疗第85天时组间比较,胃脘痛、恶心呕吐、纳差、肢体困重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定坤丹对围绝经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围绝经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定坤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雌激素及内分泌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情绪激动、潮热、失眠、贫血、眩晕、月经紊乱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情绪激动、潮热、失眠、贫血、眩晕、月经紊乱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均低于本组治疗前,雌激素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催乳素低于对照组,雌激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坤丹在围绝经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内分泌功能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于守洋  唐可清 《光明中医》2023,(15):2971-2974
目的 观察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及治疗后血压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24 h动态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降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肝熄风胶囊联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更好地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月经后期与肝、肾、脾等脏腑密切相关,其病因无外乎“虚”、“实”两方面。其中虚证主要包括肾虚证、血虚证、虚寒证,实证主要有实寒证、气滞证与痰湿证。分析近年来中医治疗月经后期的相关文献,根据不同证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月经后期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重点对中医证候研究、辨证治疗研究、基本方治疗研究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IgA肾病的最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8.
常熹 《江西中医药》1998,29(3):16-16
胆囊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尽管目前有许多保守治疗方法,利用中医药及配合针灸、磁疗等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不少病人。但是,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而且合并有较大胆囊结石的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仍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在腹部外科中胆囊炎手术病人数占第1位。胆囊炎的辩证一般分为4证,即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和热毒证。这4证是根据中医望闻问切来加以辨证。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来证实这辨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收集了近年来47例胆囊炎病例,将其手术所见的胆囊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9.
自拟平肝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娟 《北京中医》2003,22(5):29-31
目的 观察平肝降压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60例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平肝降压汤;对照组20例,口服脑立清。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中医证候疗效均有明显变化,治疗组血压下降总有效率70%,对照组6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3%,对照组50%。结论 自拟平肝降压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莹  陆秀英 《新中医》2005,37(8):74-7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将12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郁化火证、肾虚痰凝血瘀证、肾虚血少兼气滞血瘀证及阴虚血热证4型治疗。结果:6例PCOS不孕患者,经治疗后均能受孕;6例PCOS月经异常患者,月经紊乱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内分泌激素检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超声波检查增大的卵巢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中医辨证分型的个体化治疗PCOS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