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冯彩霞 《山西中医》2010,26(1):25-26
目的:观察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97例(107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51眼)和治疗组49例(56眼),对照组在视网膜激光光凝基础上加用西药治疗;治疗组辨证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脾虚气弱、肝郁血热4型,光凝治疗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49例(56眼)中,临床痊愈17眼(30.36%);好转34眼(60.71%);无效5眼(8.93%),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48例(51眼),临床痊愈2眼(3.92%);好转36眼(70.59%);无效13眼(25.49%),总有效率74.5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组(32例32眼)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32眼)用尿激酶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通过视功能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治疗组中有效者26例,26只眼(81.3%)。对照组有效者20例,20只眼(62.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常莉  姜英芬 《山西中医》2006,22(4):30-3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降低致盲率。方法:以眼底镜、眼底荧光造影结合中医辨证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分期诊断并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其中并存黄斑变性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总有效率8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RV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36眼)和对照组34例(34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6.47%,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防治血栓形成及病因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彩萍  马素萍 《山西中医》2009,25(11):24-24
目的:观察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10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均给予归芍汤加减治疗。结果:100眼中,治愈54眼,好转39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93.0%,疗程最长1年,最短2个月。结论: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门诊视网膜静脉阻塞40例。结果,视网膜出血显效率为25例,占63%,有效率为15例,占37%。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好,作用迅速,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64 例患者均选自2009 年3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非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将64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 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口服通脉睛明汤,水煎服,日1 剂,分2 次服,1 周为1 个疗程,共3 疗程.对照组采用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0.5g),每日1 次,1 周为1 个疗程,共3 疗程.随访治疗后第1、2 及3 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32 例患者中,治愈有7 例,占21.9% ;显效有16 例,占50%;有效有8 例,占25%;无效有1 例,占3.1%.总体有效率为96.9%.此外,2 组患者中,部分患者发展为缺血型,给予激光光凝治疗.结论 通脉睛明汤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是值得肯定、并可以推广使用的,将为广大长期受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9.
马瑜 《山西中医》2009,25(9):28-2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理气活血,通络散结之品内服加外敷,配以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12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76例,显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临床资料 为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62例62只眼。其中男37例,女25例,就诊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8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1年,平均2.16个月。其中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2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2例。缺血型18例,非缺血型44例。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者20例;糖尿病病史10例;既往体健32例。7天以内病例36例,7天以上病例26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吉林省人民医院(130021)齐晓荣,罗欣【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报道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严重危害机功能的眼底病,目前尚无满意疗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惠琴  郅瑛  马挺 《陕西中医》2001,22(12):727-72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不足型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87例。结果 :总有效率 77.0 1 %。气滞血瘀型与肝阳上亢型的疗效显著高于气血不足型 ( P<0 .0 1 )。提示 :气滞血瘀、肝阳上亢是主要原因 ,使用本组中药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急救治疗该病36例。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11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已确诊为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病例38例38眼,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19眼,观察组19例19眼。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纯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每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视力提高2行以上观察组有17例占89%,对照组有16例占84%,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038 9,P>0.05)。视力提高4行以上观察组有11例占58%,对照组有4例占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560 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于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明目十一味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43例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选用降血压、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明日十一味丸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l疗程,治疗2—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比治疗前改善者达90.9%,对照组达66.6%,治疗组病变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绪论:明目十一味丸能够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功能和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3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7眼)与对照组(17例18眼),治疗组治以散血明目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血栓通片联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最小治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最小治疗成本分析统计结果治疗组为(4662.34±451.35)元,对照组为(6221.34±1036.45)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成本低、效果高,而对照组的成本高、效果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通脉利水明目法(散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20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采用诺迪康胶囊治疗,并联合西医药针对病因治疗、防治血栓形成和激光治疗。对照组60例,单用西医药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6.6%,西医组为73.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针对全身疾病进行对因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包括静脉点滴血栓通注射液,口服维生素C片,新鲜出血口服云南白药等;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1剂/d,分早晚两次服。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程分为早、中、晚3期,早期以凉血止血为主,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晚期以益气、活血、软坚散结为主。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主要观察视力与眼底出血的吸收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董应忠 《山西中医》2007,23(2):26-2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提高视力方法。方法:血栓通、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芦丁片口服及中药辨证分期治疗。结果:40例中,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疗效较好,且病程相对的缩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红花注射液与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与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观祭组(65例65只眼)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5例65只眼)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通过视功能、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有效者58只眼(89.23%),对照组有效者44只眼(67.69%)。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明显提高视力,减轻静脉怒张,促进出血吸收,缩短静脉充盈时间,并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