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在糖有效利用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测定4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和45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和服糖后血糖含量,并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恶性肿瘤晚期组空腹乳酸、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服糖后血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恶性肿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恶性肿瘤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消化系肿瘤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并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血糖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而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最终将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降糖药物不能良好地控制血糖,而应用胰岛素治疗,则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过程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瘦素对血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门诊初诊者38人,在作OGTT的同时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瘦素,分析这些激素水平与血糖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这些激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在38人中,OGTT显示9个糖耐量正常,29例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血糖值显著性增高,胰岛素峰值延后,两组的胰高血糖素均有分泌峰,但激素水平组间无差异,生长抑素和瘦素均无明显的峰值,组间也无差别。结论:在OGTT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随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而生长抑素与瘦素对维持血糖的稳定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危重病患者血糖及相关激素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群婕  刘彩霞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31-231,238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变化对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536例无糖尿病史的脏器功能衰竭者,分为单脏器衰竭组389例和多脏器衰竭组147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胰岛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比较两组血糖及相关激素的分泌情况和胰岛素量的使用情况。结果多脏器组血糖、血胰岛素、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升高较单脏器衰竭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胰岛素用量较单脏器衰竭组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危重病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血糖及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因存在胰岛素抵抗,体内大量释放的胰岛素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降糖效应,外用胰岛素用量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增加。动态监测应激状态下危重患者的相关激素变化对病情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工作中,有些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害怕使用胰岛素,或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调整治疗剂量,病人不是高血糖就是低血糖。的确,胰岛素治疗是需要一些技巧的,这就是如何利用外源性胰岛素制剂在病人体内尽可能地模拟出符合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的模式,从而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尽可能在接近于正常血糖的范围波动,并避免低血糖。对医生来讲,要想取得最佳临床效果,至少应当掌握以下知识:①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的关系;②各种胰岛素制剂的药理作用;③病人血糖、饮食及活动量的变化。本文将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针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40只,正常组10只,另3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剂量55 mg/kg)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3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剂量52mg.kg-1.d-1)、耳针组。治疗前,各组大鼠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30 d后再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胰岛素、C肽水平,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胰腺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30 d后,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二甲双胍组、耳针组与模型组及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和耳针组大鼠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胰岛组织光镜和电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受损伤程度尤为明显,而耳针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组织结构损伤较轻。【结论】耳针除了具有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促进胰岛素和C肽的释放,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ian X  Sun G  Dou C  Hou H  Fan X  Yu H  Ma L  He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732-73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辚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和有效地控制血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1例,进食75g方便面后测0、30、60、120min血糖、胰岛素及真胰岛素。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将全部病例分为A组(FPG<8.89mmol/L)及B组(FPG≥8.89mmol/L),评估2组中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水平的贡献。结果 B组以胰岛素及真胰岛素计算的敏感性为A组的65.5%及64%,调整胰岛素抵抗影响后,B组β细胞功能仅为A组的1/5-1/6。以胰岛素计算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对A组血糖水平贡献约各占1/2,而在B组则β细胞功能对血糖水平贡献为胰岛素抵抗的8倍。用真胰岛素计算的β细胞分泌功能的A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41%,在B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54%,而且岛素敏感性在A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12%,在B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5.7%,即胰岛素缺乏对血糖水平的贡献在A组为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水平贡献的3.3倍,而在B组前者为后者的9.5倍。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较高(≥8.89mmol/L)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都更严重,其高血糖主要由β细胞功能衰竭引起,这提示在其初始治疗中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食诱导肥胖及限食对C57BL/6小鼠血糖、胰岛β细胞分泌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12)、高脂肥胖(n=12)及限食组(n=12),连续观察12周。测定体重及血糖变化,通过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葡萄糖耐量实验、HE染色观察小鼠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形态学变化,行静态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实验(GSIS)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与对照组小鼠体重相比,高脂肥胖组增加55.7%(P0.05),限食组下降12.8%(P0.05)。高脂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P0.05),GSIS提示胰岛素分泌缺陷。限食组的空腹胰岛素分泌减少(P0.05),但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及GSIS胰岛素分泌正常,胰岛体积小(P0.05)。结论肥胖小鼠表现出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和胰岛素抵抗,限食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反应,但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降糖激素。人体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是有规律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规律的分泌方式,才使得血糖浓度全天都保持正常波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原因,就在于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不能有效地拮抗血糖的变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在于: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方  相似文献   

10.
耳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耳针组采用耳穴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达美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耳针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与血糖的关系,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方法:对初发未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病人53例,正常对照组9例,在进行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动态释放试验基础上加测口服葡萄糖后10min静脉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测定。按空腹血糖10mmol/L为标准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低于10mmol/L(A)组(32例)及高于10mmol/L(B)组(21例)。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及120min血清胰岛素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10min血清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比较,血清胰岛素A组除空腹低于B组外(P<0.05),其余10min、30min、60min、120min。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用口服葡萄糖法测定早期(10min)胰岛素分泌的情况来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期分泌缺陷有一定意义,方法简便而且患者较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芭尔糖和其主要成分赤藓糖醇对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各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葡萄糖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葡萄糖2mg/g,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2mg/g;2)淀粉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仅给予淀粉2mg/g.比较各时间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3)餐后胰岛素水平测定实验:芭尔糖组给予芭尔糖2mg/g+淀粉2mg/g,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给予淀粉2mg/g,测定灌胃后1h血胰岛素水平.结果 赤藓糖醇组与葡萄糖组比较,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餐后0.5h的血糖较对照组都有明显下降.赤藓糖醇组与淀粉组比较,正常小鼠餐后0.5h血糖和糖尿病小鼠餐后1h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赤藓糖醇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较淀粉组明显下降.与淀粉组比较,芭尔糖组和赤藓糖醇组对昆明小鼠和KKay小鼠餐后1h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芭尔糖及其主要组分不升高餐后血糖,甚至降低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套管针采血对胰岛素和C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60名受试者前、后分别用套管针直接、弃血2ml后和常规方法同时静脉穿刺采血,分别抽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75g)后30、60、120、180min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胰岛素和C肽浓度。结果:①套管针直接采血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和C肽浓度与空腹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糖负荷后各时相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糖负荷后胰岛素对数值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C肽对数值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②套管针采血时先弃血2ml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胰岛素及C肽对数值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套管针封管后再采血对胰岛素和C肽测定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病人诊治存在一定影响;而弃血2ml后采血对其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那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那格列奈组与格列吡嗪组,干预8周后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步记录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那格列奈治疗后各点血糖水平及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下降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那格列奈组与格列吡嗪组间治疗后餐后2 h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5)。那格列奈治疗后胰岛素释放试验示胰岛素分泌高峰出现于餐后60 min,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格列吡嗪组同点数值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那格列奈在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且促进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实验在急性实验条件下的10只兔身上进行,同时测定血清胰岛素、皮质醇和尿中VMA在手术后的变化;並对四只犬进行同样的观察。结果:手术后,家兔尿中的VMA含量逐渐升高,由9.0±3.02μg/ml升至23.4±6.78μg/ml,p<0.01;血清中的胰岛素含量则逐渐降低,由60.5±14.52μu/ml降为42.4±14.09μu/ml,P<0.05。犬的上述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兔相反。兔和犬血清中皮质醇平均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兔在急性实验时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是导致其血糖浓度进行性升高,产生糖尿现象的激素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七粉对兔血糖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将健康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正常血糖给药观察组、低血糖给药组、低血糖未给药组、高血糖给药组和高血糖未给药组。每组取空腹血后,分别给予三七粉水溶液和生理盐水灌服,于30、60、120min取血,测定血糖含量。结果低血糖给药组给三七粉水溶液30min后血糖升高,与未给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血糖给药组给三七粉60min后血糖下降,与未给药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正常血糖组给三七粉水溶液后对血糖无影响。结论三七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升高血糖浓度,又能降低血糖浓度,而对正常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IR)的特点。方法选择HD患者106例(HD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8例(T2DM组)和健康对照者115例(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和早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AUCI30-120/AUCG30-120)、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BG/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HD组患者FBG、FINS和空腹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组患者FBG水平显著高于HD组(P<0.05),FINS水平显著低于HD组(P<0.05),但2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 30、60、120、180 min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和T2DM组患者OGTT各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和C肽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120、180 min时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组患者服用葡萄糖后60 min时血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120、180 min时血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组HOMA-β和AUCI30-120/AUCG30-120和ISI均高于T2DM组(P<0.05);HD组FBG/FINS低于T2DM组(P<0.05),HD组△I30/△G30、HOMA-IR和HIR与T2DM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患者存在明显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以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及餐后高血糖为主。  相似文献   

18.
文晓红  郭洋  向宇  代小思  邓世山 《重庆医学》2012,41(22):2276-2277,2280,2345
目的探讨胰岛B细胞损伤后数量能否自行恢复。方法雄性SD大鼠分2批进行实验,2批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按60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第7天(第1批和第2批)和第84天(第2批),检测空腹血糖;在第7天(第1批)和第84天(第2批)同时检测血清胰岛素,并取胰腺行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体视学形态定量研究方法测量胰岛总体积、胰岛总面积和单位面积胰岛内B细胞核数量等。结果与对照组的胰岛总体积、胰岛总面积、单位面积胰岛内B细胞核数量、血清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比较,成模大鼠在注射STZ后第7天和第84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模大鼠的胰岛总体积、胰岛总面积和单位面积胰岛内B细胞核数量在第7天和第84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胰岛素在第84天比第7天减少了71%(P<0.05);空腹血糖在第84天比第7天升高了30%(P<0.05)。结论胰岛B细胞损伤后,随着病程的延长,其数量不能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9.
异氟醚或异丙酚麻醉对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颅脑手术中吸入异氟醚麻醉或静注异丙酚麻醉静脉血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30例颅内肿瘤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与异丙酚组 ,每组 15例。两组诱异用药相同 ;麻醉维持分别为异丙酚或异氟醚。于诱异前、插管后、麻醉维持 30min及 6 0min采静脉血 ,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 :异丙酚组各时点血糖、异氟醚组各时点胰岛素浓度无显著变化 ;异氟醚组血糖浓度在麻醉后 30及 6 0min明显升高 (P <0 .0 5及P <0 .0 1) ,异丙酚组胰岛素浓度在麻醉后 6 0min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异氟醚麻醉下血糖显著升高 ,而异丙酚麻醉血糖无显著变化 ,故异丙酚麻醉较适用于颅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