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翊 《首都医药》2005,12(1):33-34
富马酸依美斯汀(Emedastinedifu-marate)为相对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最初由日本KanboPharm(钟纺)药业株式会社开发为口服胶囊,1993年3月在日本上市犤1犦,商品名为Daren,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风疹。1997年12月,ALCON公司将其开发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暂时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体征和症状。1.依美斯汀的结构分子式:C17H26N4O.2C4H4O4(见附图)。2.作用机制依美斯汀是一种相对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体外实验表明,其对组胺受体亲和力具有选择性的作用犤2犦,其对H1,H2和H3的Ki值分别为(1.3±0.1nM),(49,067±11,113nM)…  相似文献   

2.
抗组胺新药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组胺新药富马酸依美斯汀的合成。方法 以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经酸化、缩合、氯代、取代及成盐6步反应合成富马酸依美斯汀(8)。结果与结论 以总收率10%合成了富马酸依美斯汀,并改进了重要中间体1—(2—乙氧乙基)—2—氮苯并咪唑(5)和依美斯汀(7)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我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情况,提供合理应用信息。方法用DDDs分析法对2006~2008年我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过敏滴眼液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和销售量方面都呈上升趋势。按DDDs排序前三位为依美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按销售金额排序为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吡嘧司特钾滴眼液。结论我院抗过敏滴眼液使用合理,以H1受体阻断剂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滴眼液为主,在过敏性眼表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美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航天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美斯汀组和联合甘草酸苷组,各48例。依美斯汀组采用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治疗,联合甘草酸苷组在依美斯汀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2组均持续治疗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0 d后血清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33(IL-33)]、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免疫功能指标[CD3+、CD4+、补体5a、免疫球蛋白E(IgE)]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甘草酸苷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依美斯汀组(97.92%vs. 75.00%,χ2=10.766,P=0.001)。治疗30 d后,2组血清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IL-4、IL-10及I...  相似文献   

5.
依美斯汀 (emedastine)双富马酸盐是新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通过人体体外实验已知它能被CYP 1A2 ,CYP 2E1和CYP 3A4代谢。这种多代谢途径使它与抗真菌药合用时不会产生心血管副作用。为了评价依美斯汀双富马酸盐与酮康唑合用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进行了一项 12名高加索人自愿参加历时 10d的试验。前 5d口服依美斯汀双富马酸盐胶囊 4mg(sid)。从第 6天开始 ,加服酮康唑 ,每次 2 0 0mg(bid)。比较前后 5d药物稳定期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Css,max,Css,min,tmax,AUCss,t1…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专属、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的浓度,并研究盐酸依匹斯汀分散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国健康男性受试者20例,给予主药40 mg后,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通过询问和体格检查等方式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本测定方法在5~15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8.83%,相对回收率大于101.4%。口服盐酸依匹斯汀分散片后达峰浓度(56.74±14.19)ng·mL-1,达峰时间(2.18±1.05)h。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人血浆中盐酸依匹斯汀血药浓度的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口服给药剂量为40 mg时,盐酸依匹斯汀分散片在人体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富马酸依美斯汀在健康人血浆中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2mg,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后,用HPLC-MS-MS法测定富马酸依美斯汀血浆浓度。结果最低检测限为0.02ngmL-1,在0.05~16.0ng·mL-1内,质谱响应线性关系良好;萃取绝对回收率均>80%,日内、日间相对偏差均<20%。用该法测得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5.98±1.77)ng·mL-1,tmax为(4.5±0.5)h,t1/2为(8.27±2.04)h;MRT为(14.3±21.2)h;AUC0-36为(72.43±34.62)h·ng·mL-1;AUC0→∞为(78.0±39.1)ng·h·mL-1。结论建立的HPLC-MS-MS法专属、灵敏和准确,可用于富马酸依美斯汀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莹  李静静 《海峡药学》2014,(10):121-122
为了解我院H1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的方法对台州医院2009年~2012年的Hl受体阻断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09~2012年,我院第一代H1受体阻断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下降趋势,而新型的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则呈上升趋势。其中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用药频度相对稳定,一直居于H1受体阻断药使用的首位.咪唑斯汀缓释片呈上升趋势。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因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好,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是治疗变态反应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抗组胺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盐酸依匹斯汀片40mg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盐酸依匹斯汀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种制剂在人体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0.12±1.28)和(10.43±2.44)h;tmax分别为(2.18±0.47)和(2.03±0.41)h;Cmax分别为(65.90±16.45)和(68.17±13.25)μg·L-1;AUC0-36分别为(591.63±88.22)和(600.90±93.74)μg·L-1.h;AUC0-∞分别为(647.04±101.58)和(657.96±87.56)μg·L-1.h。与进口制剂比较,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36为(99.40±12.77)%;F0-36为(98.85±13.72)%。结论国产和进口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5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月晴  肖践丽  徐敬 《中国药师》2002,5(6):368-369
近年来,第二代组胺H_1受体阻滞药阿司咪唑、特非那丁、氯雷他定、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虽其共具第二代高效与长效(阿伐斯汀除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几乎无中枢镇静作用等特点,但其药理、药动学特性、疗效强弱、不良反应等却互有差别,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头孢唑肟(Ceftizoxime,CZX)是由日本藤泽药品研究所开发的新型第三代头孢菌素。自1978年以来,国外进行的大量动物及人体实验,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该药具有强大的体外抗菌活性、广泛的抗菌谱、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机体对之有良好的耐受性、有较好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显著的临床疗效等特点。本文对头孢唑肟的构效关系、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给药方案的探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组胺H_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应用的第2代抗组胺药有17种.其共同特点:一是分子量比第一代大,有一个长的侧链,脂溶性差,故很难透过血脑屏障,无镇静作用,也不会加强乙醇的中枢抑制作用;二是对H1R的选择性增强,亲和力强,因而作用强度大.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减少,一般每日只需服1次即可维持疗效;三是耐受性好,国外报道,第2代H1受体拮抗剂大多耐受性好;四是无抗胆碱作用,除了西替利嗪有轻微的口干外,大多数第2代H1受体拮抗剂均无抗胆碱作用而继发的口干、前列腺肥大症状,但其化学结构差异较大,因而体内代谢过程有很大差异.现将其临床应用概况及前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咪唑斯汀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斯汀(mizolastine)是新一代组胺H1拮抗剂。它对组胺H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强效、高选择性的特点,具有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双重作用,可以通过影响5-脂氧合酶的代谢途径抑制多种炎性介质如白三烯等的产生,该药在抗组胺剂量下,没有抗胆碱、镇静以及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咪唑斯汀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本文主要对咪唑斯汀的药理作用特性、药动学和临床应用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分析本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DDDs分析法对2008~2010年间本院抗过敏滴眼液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年来本院抗过敏滴眼液在用药频度和销量方面都呈上升趋势。按DDDs排序前三位为复方萘甲唑啉滴眼液、依美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结论本院抗过敏滴眼液使用合理,以减轻充血剂-组胺受体拮抗剂的复方制剂和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为主。  相似文献   

15.
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SC-47111,NY-198,LOM)是日本北陆公司研制的新型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化学名称为(±)-1-乙基-6,8-二氟-7-(3-甲基-1-派嗪基)-4-氧代喹啉-3-羧酸。化学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6.
甘糖酯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3H]甘糖酯1次灌胃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小鼠灌服[~3H]甘糖酯25mg/kg(4.48MB_q/kg)后的药动学参数为:t_(1/2)Ka 0.24h;t_(1/2)β67h,V_d921mL,Cl9.58ml/h,AUC41.45mg/(mL·h),F79.3%,PPB54.9%。该药广泛分布于肝、肾、脾、胸腺、肾上腺、肺、心、肌肉和脑内。主要经尿道与粪便排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3H]标记的黄花夹竹桃次甙乙(Neriifolin简称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3H]-次甙乙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5天,分布容积(Vd)为15.3L/kg。药物的主要分布在肝脏、胆汁和胃肠道内。灌胃给药吸收迅速完全,30 min血药浓度即达高峰。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后,放射性主要从粪中排出,尿中较少,排出形式主要是代谢产物。[3H]-次甙乙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为91.7%。结果表明: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一般亲脂性强心甙相似。  相似文献   

18.
头孢唑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头孢唑肟(FK 749,Epocelin)是日本藤泽药品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它对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稳定,其化学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和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组胺起主要作用,组胺在靶组织能结合H1组胺受体。因而,H1抗组胺药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药物。第一代H1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和苯海拉明能缓解变异性鼻炎和荨麻疹症状,但在治疗剂量下有中枢神经系统(CNS)影响如镇静、精神活动损害和胆碱能副反应。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显示较少的镇静和胆碱能副作用。但后2种药物有心血管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痛灭定钠是一种属于吡咯乙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 ,化学结构与吲哚乙酸相似 ,化学名为 1-甲基 - 5 - (4-甲基 -苯甲酰基 )吡咯 - 2 -乙酸钠盐二水合物 ,结构式如下 :NCH2 COONa. 2 H2 OCH3CO?CH3分子式 C1 5H1 5NO3Na· 2 H2 O,分子量 315 .30 ,由美国的Carson Tohn等率先研制成功 ,1976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 ,1982年收载于美国药典 2 0版第三增补版 ,由于痛灭定钠具有安全性好、疗效高、作用迅速等特点 ,现已在日本、美国、德国及意大利等国批准上市 ,国外商品名中文为托美汀 ,英文为 Tolectin[1 ,2 ] 。国内由杭州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