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特异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0例临床手术前患者血清.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为阳性者,再采用肢体金吸附试验方法重新检测抗HCV.结果 480例样本中,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阳性10例,阳性率2.10%.胶体金吸附试验法阳性6例,阳性率1.25%.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抗HCV检出率高出肢体金检测法0.85%.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生物素-亲和素过氧化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IgG抗体,并与常规SPA-ELISA比较。前法与粪检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7%,后法分为100%和95.7%。用SPA-ELISA检测12份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由于SPA-ELISA操作简便,试剂价廉,因此更适宜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吴永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48-1449,1526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颗粒间接凝集试验、胶体金渗滤试验及冷凝集试验等四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颗粒间接凝集试验、胶体金渗滤试验、冷凝集试验来检测临床已确诊的4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患者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47例小儿患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13例,阳性率27.66%;颗粒间接凝集试验阳性23例,阳性率48.94%;胶体金渗滤试验阳性5例,阳性率10.64%;冷凝集试验阳性9例,阳性率19.15%。结论:颗粒间接凝集试验测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可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率,且操作简便、敏感度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化学发光法(TP-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手术和输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656例手术和输血前住院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出的阳性样本再采用CLIA法、TPPA法和TRUST法进行检测;对ELISA法的检测结果(S/CO值)和CLIA的法检测结果(S/CO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TPPA确诊试验阳性标本按年龄段分组,分析不同年龄段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有无差异.结果 ELISA法检测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173例,总阳性率为2.26%(173/7656);CLIA法、TPP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73/173)、99.42%(172/173)和29.48%(51/173).相关性分析显示ELISA法和CLIA检测结果(S/CO值)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01).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 ELISA法和CLIA法是手术和输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可靠方法,但须行TPPA确诊试验;TRUST法不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筛查,适宜疗效观察;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要慎重对待老年人梅毒试验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抗-HCV抗体与HCV-RNA定量检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钢 《吉林医学》2011,(2):244-245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抗体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同时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对87例疑为丙型肝炎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112份标本中抗-HCV阳性67例,阳性率为59.8%;HCV-RNA阳性78例,阳性率为69.6%;RT-PCR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但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HCV抗体检测经济、迅速,但治疗过程中无法检测病毒载量且存在一定假阳性;HCV-RNA定量检测操作繁琐,费用较高,但准确度高,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优势互补,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沈阳市1988年临床诊断为风疹的患儿,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及1986年正常产妇血清做风疹病毒抗体的测定。风疹患儿急性期血清54份,抗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78%,IgG抗体阳性率为24.07%,与对照组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份恢复期血清IgM抗体均阳性,IgG抗体1份阳转,1份效价增高4倍。提示1988年沈阳市确有风疹流行。流行期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血清36份,抗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16.67%,非流行期正常产妇血清60份,IgM抗体阳性率为1.67%,两者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流行期有致畸史或早孕感冒的育龄妇女与风疹感染有关。正常产妇血清的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阴性率为13.33%。说明我国育龄妇女中风疹易感者较多。  相似文献   

7.
用ELISA、IFA和IIP试验检测1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2%、81.82%和81.82%。它们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项试验结果间存在良好一致性。 同时检测了30份健康献血员血清和20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包括华支睾吸虫病、四川肺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包虫病和阿米巴肝脓肿),旋毛虫病人组的ELISA、IFA和IIP阳性率明显为高。 由于3项免疫学试验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故可以单独或联合用于人体旋毛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HCV抗体特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胶体金法检测的特异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642例临床进行传染病筛查患者血清,若ELISA法检测为阳性则继续进行胶体金法检测抗HCV。结果在这642例标本中ELISA法检测出抗HCV阳性12例,阳性率为1.87%,胶体金法检测出抗HCV阳性7例,阳性率1.1%。结论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胶体金检测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肺炎支原体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被动凝集法分别对88例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阴、阳率。结果: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8.1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阳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为阳性,72例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阴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漏率为3.4%。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可用被动凝集法进行检验,但两法联合运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用McAb-ELISA间接夹心注和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平行检测山西地区(家鼠型HFRS疫区)的人及动物血清中HFRS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结果ELISA检测174份HFRS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IFAT。检测295份无明确HFRS病史的健康人血清,ELISA的阳性率也高于IFAT。检测215份鼠类血清、102份兔血清及108份猪血清,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基本相同。用阻断试验等证明本ELISA检出的抗体确为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IndirectfluorescentantibodytestforthediagnosisandtherapeuticevaluationoftrichinosisCuiJing崔晶,WangZhongquan王中全,WuFeng武峰,JinXue...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冰冻旋毛虫幼虫微量沉淀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的大鼠、兔及患者血清。结果: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及91.67%,而正常大鼠、兔、健康人及其它寄生虫病患者血清除1例囊虫病患者外,均为阴性;用新鲜幼虫试验沉淀反应常见于口孔或肛孔处,而用冰冻幼虫时,其反应可见于幼虫整个体表。结果表明,冰冻幼虫微量沉淀试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抗原制备简单并可长期使用,对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旋毛虫病血清与诊断抗原的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旋毛虫肌肉期幼虫的分泌排泄抗原(ES)和纯化ES中46~58KD抗原(P-ES)为诊断抗原,用Dot-ELISA同时检测34份旋毛虫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18%和94.12%(P>0.05).而10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检测其它4种蠕虫病人血清62份,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9.3%和0%,P-ES的特异性明显优于ES(P<0.05)。另外,以P-ES为珍断抗原,比较Dot-ELISA和间接ELISA用于诊断旋毛虫病人的检测效果,实验表明:Dot-ELISA不仅有间接ELISA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简便、快速、经济,更适合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检测旋毛虫实验感染的家兔及大白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8)和84.62%(11/13),检测旋毛虫病人血清45份,抗体阳性率为91.11%(41/45),且与丝虫、肝吸虫、囊虫及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只有1例肺吸虫病人呈现假阳性反应。此外,旋毛虫病人经丙硫咪唑治疗后可提高旋毛虫抗体的检出率。该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可在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15.
SPA-ELISA检测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简便的检测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方法 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够与某些哺乳动物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对市售人冠状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改造,建立SPA-ELISA法,使其适用于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采集到的55份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用SPA-ELISA方法对人冠状病毒试剂盒中阳性与阴性对照、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空白对照的检测都得到理想的结果,并从55份棕果蝠血清中检测出2例阳性,阳性率为3.64%(2/55),中和试验进一步证实了结果的真实性.结论 所建立的方式适用于检测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长沙、澧县和吉首三地区猪血清的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26.0%及20.9%;长沙猪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澧县和吉首,而后二地无显著性差异。又用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长沙及吉首的猪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0%和27.4%,差异亦具高度显著性。①讨论了三地猪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认为旋毛虫病在我省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ELISA检测122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3.61%。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只有61.11%,第2周则升至80.95%,至第4、5周时已分别达92.31%和100%,平均OD值亦有明显升高。囊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丝虫、华支睾吸虫及并殖吸虫病人的假阳性反应率分别为5.26%、2.7%及23.53%。旋毛虫病人治疗后1周的抗体阳性率及平均OD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此现象可视为是一个治疗有效的客观指标,可用于本病的近期疗效考核。从治疗后4周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至治疗后8周抗体阳性率及平均OD值均比治疗后2周显著下降(P<0.05,P<0.01),提示ELISA对本病的远期疗效考核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寻找导致本次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的因素,以防止类似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疫情暴发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疫区处理,并采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血清学方法检测所采集的患,疫区生猪静脉血以及对患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呈高度散发,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共有19例病例,2例死亡,病死率为10.53%,临床以轻型与普通型为主,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测9份病例血清标本,间接免疫荧光法乙脑IgG抗体均阴性,IgM8例阳性,其中有6例用ELISA法检测乙脑IgM抗体阳性,双阳性符合率达到75%,2例生猪血标本未检出乙脑抗体,粪便培养不出肠道病毒,结论:儿童乙脑疫苗基础免疫空白是导致本次乙脑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应用快速-ELISA对旋毛虫病进行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旋毛虫幼虫溶解抗原,以快速-ELISA 法检测49例旋毛虫病人,全部皆为阳性;而100名正常人皆为阴性1105例其它9种寄生虫病人,仅日本血吸虫病人有交叉反应。并用此法对河南省新野县371例从事食品卫生工作人员和被宰杀的258头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对本试验的重复性、稳定和变异系数、存放时间、抗原经热处理等均进行了系统观察。用 Shewart控制图观察和控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