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高热宁肛注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外感高热患者100例,用中药高热宁肛注剂直肠给药,以高热下降至正常体温的不同时间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痊愈9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91%,总有效率99%.结论:高热宁肛注剂直肠给药,退热速度快,标本兼顾,不损伤脾胃,无毒副反应,应用方便,给药及时,是治疗儿科急症-外感高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我们根据《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证治机理,结合临证体会,以此为主组方制成的退热速肛注剂,治疗外感高热症具有辛凉解肌、解毒退热作用。经临床验证对外感高热症疗效甚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们用退热速肛注剂治疗外感高热症107例,其中男58例,女49例;小儿59例,成人48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60岁;病史1~2天。对照组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26例,男14例,女12例;小儿10例,成人16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61岁;病史1~2天。2 病例选择标准 (按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给药配合石膏外敷治疗儿童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中药直肠给药配合石膏敷贴涌泉穴,对照组用安乃近滴鼻。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06%,对照组8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直肠给药配合石膏贴敷涌泉穴治疗儿童外感高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解玲芳  胡晓丹  张琼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26-526,532
目的观察中药退热颗粒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患儿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用中药颗粒剂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近似,其体温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退热速”肛注剂治疗外感高热症10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冒是感触六淫病邪,引起肺卫郁闭,营卫失和,邪郁化热传里的外感热病之一。由于人们生活与居住条件的改善,内热渐盛,伏邪常有。故能及时有效驱邪外出退热,阻断病机传变发展,是早期治愈外感热病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学习《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证治机理,结合临证体会,组方制成的“退热速”肛注剂,采用科学方法,利用直肠给药途径吸收快、药效高、安全便捷的优点和本院发明专利直肠给药专用器具“肛注器”研制成功的肛注新剂型。通过临床观察疗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直肠滴注给药途径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的应用,观察红羚清散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患儿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红羚清散直肠滴入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病毒唑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红羚清散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疗效确切,临床上给药方便,易被患儿接受,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大黄煎剂灌肠治疗小儿高热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单味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外感顽固高热患儿用生大黄饮片5-10g,加入150-250ml沸水中煎者约1min,取液冷却后保留灌肠。结果:1次热退者36例(72%),2次热退者10例(20%),3次热退者4例(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大黄煎剂灌肠治疗小儿顽固性高热,退热迅速,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对12例外感高热患者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改以白虎汤配合针灸治疗,最早退热时间5小时,最迟退热时间2天,总有效率为92%。认为:小儿外感高热之病变核心为“热毒”,治疗以白虎汤清热解毒,并配合针灸使“热毒”外排,从而达到逐邪外出而内自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克感汤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克感汤加减治疗外感高热患者60例,并与西药青霉素和病毒唑治疗60例进行随机对照比较,观察每例患者在服药期内临床疗效、外感高热的开始退热及完全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69%)(P<0.01),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克感汤加减治疗外感高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芩蒿退热口服液治疗外感高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芩蒿退热口服热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感高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退热速度快:结论:芩蒿退热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高热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退热作用及改善血象方面亦忧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侗药白薇方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侗药白薇为的药分型辩证佐以辅药配方施治,共治疗95例外感高热病例。结果:95例各型外感高热病例,经治疗观察,治愈70例,治愈率74%;有效20例,占21%;无效5例,占5%;总有效率95%。结论:以侗药白薇为主药,分型辩证配方施治,对外感高热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3.
清热外洗法治疗小儿高热症1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热是儿科急症中常见症状之一,引起高热的原因很多,若不及时确诊处理,往往可危及小儿的生命。以往处理小儿高热症,常常采用西药退热针(片)剂,而对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治疗上比较棘手。中药外洗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有优势,且其退热快,体质恢复快,兹将近二年来经治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腧穴涂搽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腧穴涂搽法与传统物理降温法对小儿外感高热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小儿外感高热患者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采用中药腧穴涂搽法治疗;对照组92例,采用传统物理降温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体温变化情况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6.79%,总有效率96.2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退热起效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主要症状及体征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腧穴涂搽法是一种起效快、应用方便、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确切的外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予中药退热灵治疗小儿急性高热109例,显效69例,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统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照组给予32~34℃温水擦浴。记录患儿擦浴前及擦浴后30、60、90 min体温,并对两组间各时间点体温进行比较。结果:在擦浴后3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和对照组退热效果相当(P0.05);在擦浴后60、90min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儿解表退热洗剂擦浴对外感风热型高热婴幼患儿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温水擦浴组。  相似文献   

17.
外感退热饮治疗外感高热508例山东歌舞剧院医务室(250012)颜景夫中国轻骑集团卫生科(250021)秦庆云关键词 外感高热;外感退热饮;疗效观察笔者20多年来应用自拟方外感退热饮治疗外感高热50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8例中...  相似文献   

18.
应用银翘白虎合剂治疗120例外感高热症,并与60例西药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9.17%,24小时退热率达65.83%,48小时内退热率为100.00%,疗效都较对照组为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文剂有较好治疗外感高热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姚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83-283
笔者自1992年以来用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 方药组成 生大黄9g,枳实10g,厚朴10g,芒硝6g。枳实、厚朴先煎,大黄、芒硝后下,水煎取50ml作直肠滴注,保留1h左右。药液温度应控制在35℃~40℃左右。  相似文献   

20.
黄玲 《陕西中医》1997,18(8):340-340
采用自拟退热饮(生石膏、知母、黄芩、大青叶、柴胡、青蒿等)治疗小儿外感高热48例,72h内体温降至正常者97.97%。平均退热时间36.08h,提示本方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疗效显著,既可口服,又可保留灌肠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