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头高位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时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高15°位预吸氧对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时限的影响。方法40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头高15°位组(H组)和平卧位组(S组),均在密闭面罩下预吸纯氧3 min。麻醉开始到SpO2降至92%期间不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记录无通气时限(从静脉给予琥珀胆碱到SpO2降至92%的时间);分别于呼吸空气(BG0)、吸氧3 min(BG1)和SpO2降至92%(BG2)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观测入室、吸氧前、吸氧3 min、SpO2降至98%、96%、94%、92%及通气后回升至96%时的MAP和HR。结果H组无通气时限(363±117)s,显著长于S组(292±81)s(P<0.05)。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两组PaO2、PaCO2、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高15°位预吸氧平均延长肥胖患者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时限约71 s。 相似文献
2.
小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40例小儿随机平均分成四组,I组预吸氧1分钟;Ⅱ组预吸氧2分钟;Ⅲ组和Ⅳ组预吸氧3分钟;Ⅴ组为成人对照组,预吸氧3分钟。用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仪监测SpO2和HR。发现预吸氧3分与1分相比前者能维持SpO2于安全水平更长时间,但2分钟组预吸氧足以达满意效果。琥珀胆碱对SpO2的降低时相无影响。在预吸氧时间相同情况下,成人SpO2降至95%和90%的时限明显比小儿长。随SpO2降低,小儿心率明显增快。 相似文献
3.
小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与年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例小儿根据年龄分成四组,均以安定、氯胺酮、琥珀胆碱诱导麻醉,预吸氧3分钟。记录自开始无通气至SpO2=90%所需时间(T90)。结果显示,T90与小儿年龄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间机械通气变化对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修补术患儿区域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cO_2)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CBFV)的影响。方法选择VSD修补术患儿67例,男34例,女33例,年龄1岁,体重3.4~11.0 kg,ASAⅡ或Ⅲ级。入室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调整通气参数使P_(ET)CO_2初始值为30 mmHg(T_(30))。持续使用Fore-Sight实时监测右侧额部rScO_2,TCD间断测量CBFV_(收缩期)、CBFV_(舒张期)、CBFV_(平均值)。通过调整通气参数使P_(ET)CO_2逐渐上升至35 mmHg(T_(35))、40 mmHg(T_(40))、45 mmHg(T_(45)),记录对应的CBFV值以及rScO_2,计算每分钟通气量(MV)和T_(30)—T_(35)、T_(35)—T_(40)、T_(40)—T_(45)三个时段的脑血管CO_2反应性(CO_2R)。结果 T_(30)—T_(45)时rScO_2、CBFV_(收缩期)、CBFV_(舒张期)、CBFV_(平均值)均明显增大(P0.01),PI、RI均明显减小(P0.01)。T_(35)—T_(40)时CO_2R在最高值。结论室间隔缺损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机械通气对脑氧合和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低通气能明显增加脑氧合和脑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6.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无通气时限(apnoeaduration,AD),是指停止通气后SpO2降至90%时所需的时间。该时限的长短与体内氧贮备的多少有关,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肺的功能残气量(FRC),另外肺内分流也影响该时限。有研究证明85%~90%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在全麻诱导时会出现肺不张,从而引起FRC下降和分流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吸入高浓度的氧所致。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能够避免肺不张,延长AD,从而增加麻醉的安全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在全麻诱导时,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能延长无通气时SpO2降至90%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8.
9.
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17例VSD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膜部VSD 16例,肌部VSD 1例;合并室间隔瘤1例;2例VSD上缘距离主动脉瓣1mm,其余均在1mm以上;VSD直径2.3~10 mm(5.05±2.03 mm).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向左分流.膜部VSD封堵使用Amplatzer膜部室间隔封堵器和国产室间隔封堵器,肌部VSD使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 结果 17例VSD造影测量值为2.3~10.5mm(5.75±2.10 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4~12 mm(7.12±1.67 mm).17例患者均成功行VSD封堵术,封堵后10分钟造影无残余分流.1例术后即刻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无症状;2例术后3~4天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全部患者均随访1~12个月,无其它并发症和残余分流发生. 结论经导管治疗V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Amplatzer和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100例,15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现低血压2例,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溶血2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闲不全4例,中度三尖瓣关闲不全1例。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封堵器脱落2例。14例封堵成功,1例转入外科治疗。提出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性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及升压药,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对症处理是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婴儿期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报告婴儿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1例,手术死亡率3.7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2%,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室间隔缺损婴儿发生难治性心衰者应早期手术,围术期的心肌保护和呼吸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胸穿刺封堵术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新方法,本研究评估其在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间华西医院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年龄小于10岁的患者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5.9±3.2)岁。经胸封堵采用偏心封堵器,并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完成。观察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患者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如主动脉瓣反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33例成功行经胸穿刺封堵术,中转开胸6例。术后住ICU时间(2.2±0.8)d,住院时间(4.8±1.8)d。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残余分流,轻度以下主动脉瓣反流。随访时间(7±2)个月,随访中未发现明显心律失常或中度以上瓣膜反流。结论对于部分解剖形态合适的干下型室间隔缺损患儿,经胸穿刺封堵术安全有效、创伤小,中期随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缺损病理解剖分类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室间隔缺损(VSD)的病理解剖分类进行再认识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119例(≤10kg),术前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结合术中探查确定室间隔缺损的病理解剖分类。结果(1)膜周室间隔缺损51例(直径0.6±1.0 cm),完全位于膜部的室间隔缺损8例(直径0.5±0.4 cm),偏流入道21例(直径0.8±0.5 cm),偏流出道14例(直径1.0±0.6 cm),偏小梁部8例(直径0.8±0.6 cm);其中有假性室隔瘤形成14例(直径0.5±0.3 cm)。(2)圆锥隔心室型室间隔缺损共21例(直径1.2±0.8 cm),其中周缘全是肌性13例,向膜部延伸8例;隔束肥厚14例,主动脉瓣下狭窄5例。(3)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26例(直径0.8±0.8 cm),其中近邻肺动脉瓣18例,与肺动脉瓣有肌性相隔8例;单纯位于肺动脉瓣下20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下6例。(4)房室通道型或流入道型室间隔缺损10例(直径1.2±0.8 cm)。(5)肌部型室间隔缺损11例(直径0.4±0.3 cm),其中单发性3例,多发性8例。结论将室间隔缺损分为膜周型、圆锥隔心室型、房室通道型、肺动脉瓣下或圆锥隔型和肌部型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儿室缺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VSD)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随访82例VSD伴AI病儿的诊治和预后情况,并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儿VSD合并AI发生率约为7.07%,其中干下型VSD伴AI占总数的19.58%;膜周型为4.18%。本组82例中64例单纯行VSD修补术,18例行VSD修补加主动脉瓣成形术。术后随访5个月~12年,无并发症,无近远期死亡,残余反流无1例较术前加重。结论:AI的程度、VSD类型及术前心胸比率等对选择手术方法有指导意义,且对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在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反流患儿中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室间隔缺损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2例患儿行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2~14 (9.0±3.6) 岁。所有心功能分级(NYHA)均为Ⅱ级。 结果 手术没有死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手术成功修复主动脉瓣,瓣叶均对合正常。所有患者主动脉瓣反流均在轻度以内,跨主动脉瓣峰压差为(14.2±2.8) mm Hg。住院时间11 d,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全组患者随访32~72 (50±16) 个月。术后心功能均为Ⅰ级,无反流17例,轻度反流21例,中度反流4例。跨主动脉瓣峰压差为(12.4±3.2) mm Hg。随访中无死亡和需要二次手术患者。随访观察中未见牛心包瓣叶结构性衰败。 结论 对于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和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中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解剖特点,对其分类方法和外科修补方法给予再评价。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月到2006年6月100例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年龄2个月~13岁,体重5~38kg,脉搏血氧饱和度57%~92%、红细胞压积0.34~0.74;Nakata指数90~210mm^2/m^2,McGoon比值0.8~2.0。术中分析VSD的临床解剖结构。结果71例有三尖瓣与动脉瓣的纤维连接,19例缺损后下缘为肌性,10例为肺动脉瓣下型VSD。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2例,后均转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2例;3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小于0.2cm)的患者未处理,随访6个月后愈合。结论将TOF中的VSD分为膜部对位不良型、肌性对位不良型和肺动脉瓣下型,能更好地、精确地修补缺损。 相似文献
18.
体重6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V SD)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148例体重6kg以下(体重3.5~6.0kg,平均5.3 kg)V SD患者中,V SD位于膜周部105例,动脉瓣下25例,肌部流出道9例,肌部流入道8例,肌小梁部1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A SD)或者卵圆孔未闭3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 I)9例,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PH)52例。148例患者均在中度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V SD修补术和合并畸形矫治,V SD补片修补85例,直接缝合63例;其中施行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23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4.1%(6/148),其中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术前严重营养不良术后全身衰竭死亡,2例术中发现合并主动脉弓中断,1例合并二尖瓣反流行二尖瓣成形效果不佳。2例V SD残余分流(1~2mm);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应用临时心表起搏器起搏,均在术后5 d内恢复窦性心律。术后住院时间6~15d(平均8d)。随访142例,随访时间4个月~6年,2例残余分流(2mm),1年后杂音消失,心脏超声心动图示V SD已愈合,无分流;心功能Ⅰ~Ⅲ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随着外科技术提高及设备的更新,低体重婴儿V SD的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对合并复杂畸形的婴儿患者手术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报告1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脱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发病率占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3.2%,其中8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效果满意。我们对发病机制,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瓣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