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笋       ,我国自古以来便看作是 美食,其食用历史已有三千年了。《 ·韩奕》:“其肴维何芽炮鳖 诗鲜鱼;其蔌维何 维笋及蒲。”古人在 芽这里将 笋与“鳖 ”和“鲜鱼”并列,评价之高,可以想见。苏东坡初到黄州立刻就吟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后来传诵时的“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又不俗 ,除非顿顿 笋焖肉”,更表明笋是餐餐不可少的。以蔬食为主的佛门僧众,尤爱笋馔。宋代高僧济颠和尚有《笋疏》云:“拖油盘内 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便把油煎竹笋拌米饭称之为“金 煮…  相似文献   

2.
竹笋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白居易在《食笋》中对它赞道:“……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轼在《初到黄州》中也对它大加赞赏:“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3.
无竹使人俗     
<正>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宋·苏轼【健康话题】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比较的手法,强调了对竹子的钟爱,得出了竹子比肉更重要的结论:"可使食无肉",宁肯去忍受"瘦"的折磨;"不可居无竹",也要去享受竹的优雅。竹是高雅植物竹子在中国人心中是非常受欢迎的植物,其最受人们欣赏之处,莫过于其清香之气、淡雅之风。作为绿色植物,  相似文献   

4.
春夏之交,雨洒竹林,笋儿破土而出,为大地增添一派生机。竹笋,是竹的芽胞,古人又称之为“竹萌”、“竹胎”、“竹肉”,为日常生活中常食的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5.
竹笋,又名竹萌,为禾本科常绿植物竹的幼芽。其故乡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生命力强,不择土壤肥瘠、沟谷山坡,随处可生长。出上前生于竹鞭上,外有壳膜包裹,分冬笋、春笋、毛笋、玉版笋等品种,通常以肉厚质嫩色白者为良。竹笋为素食上品,历来僧人居士及文人墨客对竹笋尤为推崇。我国人民食笋有3000多年历史。春秋时期,《诗经》记载:“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诗句中的“蔌”,即蔬菜的总称。可见,古人早已将鲜笋与嫩蒲同作为春季时鲜美撰。晋代戴凯《竹谱》介绍竹笋为素,风味独特。唐代白居易《食笋》诗云:“紫箨…  相似文献   

6.
竹,是人类的好朋友,它既可供观赏,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食者竹笋、房者竹瓦、载者竹蔑、烧者竹薪、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语道出了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是鲜笋上市的旺季,时鲜的春笋,鲜嫩清香,加上各种不同的烹调佐料,成为人们喜欢的佳肴。 据说,唐太祖是一位很喜欢吃笋的皇帝,每逢春笋上市,总要召集群臣吃笋,谓之“笋宴”。他用笋来象征国事昌盛,也用笋来比喻大唐天下人才辈出,犹如“雨后春笋”。而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对食笋偏爱有加,以致吟笋诗文层出不穷。唐杜甫诗云:“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汀鱼入馔来。”白居易《食笋》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之赞。宋陆游《食江西笋》誉其“味抵驼峰牛尾狸”,而郑板桥“江南鲜  相似文献   

8.
竹,是人类的益友,它既可供人们观赏,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焚者竹薪,书者竹纸,戴者竹冠,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竹乡,栽竹的历史悠久。据现代植物学的记载,我国有竹约300余种。常见的如毛竹、刚竹、淡竹、慈竹、箬竹、紫竹等;珍贵的有斑竹、湘妃竹、佛肚竹、桃丝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仅留给后世的诗就有2700首。在这些诗篇中,有不少诗是抒写养生之道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精神。“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此间哪有扬州鹤。”这是一首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具有高雅情趣的诗。  相似文献   

10.
竹疗     
我们知道竹子的功用很多,它不仅可以用来治疗身体上的病患,如竹叶就是药方上所用的淡竹叶,有清热利尿的功用,竹沥就是竹汁,有镇惊利窍的功用,而且还能用来治疗思想上、习气上的病患。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竹诗,题为《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还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根椐其中的“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语句,明代吴宽借题发挥,写了一篇《医俗亭记》,收在《家藏集》卷三十一(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古文》均予收载),论述了“竹疗”,即用竹子治疗俗病的问题,颇为新奇可喜,悦目清心。  相似文献   

11.
竹笋食疗方     
竹笋又名竹肉、竹胎、竹萌,是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类的竹鞭根上芽胞发育而成的嫩芽。供作食用的竹笋主要有毛竹笋、淡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因季节不同,在春季抽芽的,称春笋;冬季透出土的,称冬笋。用冬笋能加工出全年应市的笋干,人称玉兰  相似文献   

12.
选购鲜竹笋的窍门鲜嫩的竹笋,颜色稍黄,笋肉柔软,竹皮紧贴,外表平滑,底部切口较洁白。若底部切口呈深黄色,黄中泛青,这样的笋就较老,吃口轻差;如壳松、根头发空,根部一节有斑,则是被黄褐虫蛀了。选购春笋的窍门春笋是春季出芽长出地面的笋。应挑选粗短、紫皮  相似文献   

13.
竹笋,又名竹萌,为禾本科常绿植物竹的幼芽。其故乡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生命力强,不择土壤肥瘠、沟谷山坡,随处可生长。出土前生于竹鞭上,外有壳膜包裹,分冬笋、春笋、毛笋、玉版笋等品种,通常以肉厚质嫩色白者为良。  相似文献   

14.
欧阳药师答:竹笋的种类很多,僧赞宁《笋谱》就记有84种之多。按时节大致可分为冬笋、春笋和夏笋。夏笋又可分为鞭笋和丛生竹笋。冬笋是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笋,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素有“竹笋之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15.
北芪煲汤     
汤有药食之分,汤药治病,汤菜美食,有所谓“无汤不成席”“四菜一汤”之说。煲汤兼有药食功能,是岭南人的发明,一般都要放些药材以养生保健、防疾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东风送暖,一场春雨过后,万点笋芽纷纷破土而出,煞是壮观。"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此时入馔,美哉乐哉!一代文豪苏轼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嗜笋是人所共知的。在他所写的诸多评竹论笋的诗句中,说的最为诙谐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  相似文献   

17.
医海拾贝     
新春话竹笋杜甫曾经写道:“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竹笋不仅是理想的烹调原料,也是一味中药。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竹笋,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据分析,含有氨基酸、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_1、B_2、C等。  相似文献   

18.
趣说手杖     
曾庆鸿 《气功》2011,(8):752-753
手杖,即拐杖,老人、病人、旅游者,常拄着它走路。手杖还有好几个绰号,一是“木上座”;二是“直兄”。“木上座”,苏轼诗日:“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送竹几与谢秀才》)“直兄”,指竹杖。宋人陶谷《清异录·木·圆通居士》日:“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人长身清瘦而斑衣,言舍身为庵中供养具。俄窗外竹生一笋,花紫箨如梦之衣。既成竹,用为拄杖,曰直兄。”  相似文献   

19.
略述祖国医学的饮食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关饮食保健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 ,书中记载了“食医”主管饮食调配和食疗 ,这是世界医学史上非常引人注目的文献。下面就祖国医学中关于饮食卫生与保健知识略述如下 :1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首要条件娄居中《食谓通说》谓 :“饮食之宜 ,举其大略 ,当候己饥而后食 ,食不厌熟嚼 ;勿候焦渴而引饮 ,饮不厌细呷 ;无待饮甚而后食 ,食不可太饱。或觉微渴而省饮 ,饮不欲太频 ;浆不欲甘酸 ,肉毋贪肥脆 ,食不厌精细 ,饮不宜温热 (不宜过烫 ) ;饭无令少面 ,菜常令称于肉 ;肉不厌软暧 ,菜不可生茹 ,五味无令胜谷味 ,肉味无令胜食气。…  相似文献   

20.
玉横 《养生月刊》2014,35(11):990-991
法国著名烹调学家古斯曾说过:“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使人感到宽慰.”对老年人来说,经常喝汤还能养生.怎样能喝到清香扑鼻、美味可口的汤呢? 首先,制作汤的菜料一定要新鲜,俗话说“吃得鲜身体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谈到饮食问题时,就曾提出过“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等观点.这里的“肉败”、“色恶”、“臭恶”,指的就是饮食不鲜.像鱼、虾等含有丰富的组胺酸,这是其鲜味的主要成分.如果一旦死亡,组胺酸即被细菌分解成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物质.还有,鱼、虾的胃肠中常含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死后极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体内积累的毒素更多,吃了便会出现中毒现象.所以要选择鲜味足、无膻腥味的菜料来制作汤.制纯汤或浓汤的菜料一般应同冷水一起下锅,烧煮过程中最好不要再加水.煮汤时,可适量放人食盐、辣椒、姜、蒜、葱、香油和味精等调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