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实行夜班加强辅助班及护理二线住院总查房制度,对减轻妇产科夜班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夜班实行加强辅助班及开展夜间护理住院总值班制度,实施前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48名一线夜班护士进行的压力状态比较.结果 实施后护士在患者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得分分别为(1.91±0.32),(1.73±0.48),(1.48±0.61)分,均低于实施前的(3.35±0.76),(3.35±0.47),(2.92±0.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2.35,2.25;P <0.0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加强班和护理住院总值班后,夜班护士前5位压力源均减轻,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实行夜班加强辅助班和护理总值班制度,减轻了妇产科一线夜班护士的压力,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智能查析一体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于普通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系统应用前我院普通病区三级护理质控检查得分、三级护理质控各环节耗时、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知晓三级护理质控检查结果评分资料,与2018年7-12月应用智能查析一体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后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智能查析一体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后,三级护理质控(结果汇总、各类报表生成、结果反馈至病区及护理部获取项目改进反馈的时间)均较应用前缩短,病区检查时间较应用前延长,三级护理质控检查得分均高于应用前(均P0.05);护士对三级质控检查结果知晓率由原来的98.29%上升至99.5%,知晓范围、首次知晓方式及知晓时间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应用前(P0.05);但夜班护士工作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查析一体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护理人员对三级护理质控管理的满意度和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排班与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实行APN(早中晚)连续性排班和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将我科13名护理人员,按职称、工作年限、个人能力、新老搭配的原则分成3个班,即A班(上午班)、P班(下午班)、N班(夜班),通过护理部和质量控制小组检查与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结果:分层级连续性排班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护理质控缺陷、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能激发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及整体护理水平,改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革排班模式在老年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综合医疗科4个病区中的2个病区实行改革夜班排班模式(观察组),另2个病区继续实行原有连续夜班排班模式(对照组),于实施后3个月,由非本病区的护士长分别调查2组病区患者对责任护士知晓率、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革夜班排班模式减少了责任护士频繁轮转夜班的次数,增加了护士的休息时间,保证了护士的睡眠时间,从而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和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各200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对生活护理满意度为78.5%,开展后为9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1.9)d,开展后为(10.6±1.9)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0%,开展后为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有效提高患者对生活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实境横断面考核模式在神经外科护士夜班准入考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度新护士及轮转护士18人为对照组,采用先理论后技能的培训考核模式进行夜班准入考评;选取2016年度新护士及轮转护士20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实境横断面考核模式进行夜班准入考评,比较两组护士准入合格后单独值班期间的工作能力、夜间护理质量、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值班期间的工作能力得分为(90.78±5.71)分,高于对照组(80.41±10.7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夜间护理质量得分为(90.84±6.73)分,高于对照组(86.07±7.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准入后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15例,低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护士及带教老师对此考核模式应用于夜班准入考评中的满意度、病人及家属对新准入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10/10,98.61%,高于对照组72.22%,6/10,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实境横断面考核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夜班护士准入考评,能够提高新准入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有效改善夜间独立值班时的工作质量,保障夜间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责任护士跟医日查房制度对综合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按照传统方式由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进行床边交接,每日1次。观察组100例实施责任护士跟医查房制度,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跟医日查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儿科实行民汉搭配双人夜班制的效果。方法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夜班实行全夜双人制,由护师或工作5年以上的少数民族或汉族护士1人和1名工龄2年以内的低年资少数民族或汉族护士共同完成。比较排班改革前后护士、医生满意度及排班改革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改革后护士满意度上升至93.48%,医生满意度上升至92%,与改革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97,4.000;P〈0.05或P〈0.01);改革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599,-8.550;P〈0.01)。结论民汉搭配双人夜班制,降低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夜间的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APN排班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高效、优质的晚夜班排班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在原有APN排班基础上实行P班连续1周的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不同排班方式的意愿.结果 实施连续性P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护士均倾向于选择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结论 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及管理,满足患者及护士的需求,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人力分层管理应用于危重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5月入住消化内科的危重住院患者150例,设立A组和B组,A组实行首问负责制护理,即由床位分管责任护士完成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所有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护理评价等连续的、全面的护理服务。B组患者以APACHE II评分为标准,若评分<15分,该患者的护理活动由N2a能级护士完成;若评分≥15分,该患者的护理活动由N2b能级护士完成。出院前一天,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责任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比较2组数据,结果如下:(1)2组护士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安排周末工作补偿的满意度、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感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护士在与共事者的关系、每月周末休息的机会、安排周末休假的灵活性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家属对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及时主动满足需求等满意度调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满意度调查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护士的分层管理能使护理管理者合理分配护理人员,合理分配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日常护理管理中推广和展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感染性疾病科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34名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比较人性化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人性化管理后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与人性化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对消化内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护士实施分层次管理,将护士分为N0~N4五个层级,组成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分层次管理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他评和自评)高于管理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次管理后,护士在消毒隔离、急救物品、护理文书、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护理能够提高消化内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外科室责任护士手术观摩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42名责任护士为手术观摩护士,将2014年7~12月择期手术的1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6月择期手术的1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责任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责任护士手术观摩。比较两组护士围术期护理质量、综合素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估得分(98.1±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3.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合格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分为(97.4±3.3)分与(97.9±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6±2.9)分与(9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室责任护士手术观摩提升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增强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班制夜班包月排班模式在老年病房减少交班次数的效果。方法实行一种两班制包月夜班排班模式,即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职称、资历等分为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4人包夜班一个月,2人包中班,其他均为责任护士固定白班3个月。在新排班模式实行3个月后,将新旧两种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新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优于旧排班模式(均P<0.05),其中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两项,在两种排班模式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两班次排班模式减少交班次数,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并能较好地防范护理差错和融洽护患关系,有利于护士长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对护士工作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胸血管外科、呼吸外科及骨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医院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的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神经外科、胸血管外科、呼吸外科、骨外科每天人均白班及夜班护理工作量评分均较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96%,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科系统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人力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方法]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儿科系统5个病房(普儿科、PICU、NICU、儿科急诊、儿保科)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并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将整合前后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力数量、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士负荷自评情况、病人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医院各护理质量检查排名及各护理单元护理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前后,除PICU、NICU病人满意度和儿保科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除NICU护理人力成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护理单元护士负荷自评得分、各护理单元成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具有协同作用,可提升护士职业生命质量,降低护士负荷自评分数,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及护理成本,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SBAR沟通模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9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交接班管理中实行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在患者交接班管理中实行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患者家属和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施后两组护理质量各项内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且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内容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略低于对照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表(NAER)评分(72.56±3.47)分较对照组(65.17±5.1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可同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医护合作共同决策的分级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3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9例)和对照组(199例),观察组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合作决策患者的护理等级,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分级实施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级别、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三级护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医嘱执行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工作效率、主动服务、病房环境、护患关系及健康教育等项目的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护理技术、服务质量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医护合作共同决策的分级护理模式适合临床护理的发展,可提高分级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护士排班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传统排班方法(改良前)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改良排班方法(改良后),比较改良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患者与护士的满意度、护士专科技能和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结果改良排班后,护理安全得到保障,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与改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与改良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排班使护理人力资源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繁忙时间段的护理人力,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何晓静 《当代护士》2018,(3):143-14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实践。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局、护理缺陷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分别采用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版、手术医生版)评价患者对护士、手术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护理缺陷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结局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非常满意度的差异上,观察组64.0%远高于对照组的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结局,快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对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